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貸款規模變化原因

貸款規模變化原因

發布時間:2021-04-11 19:33:48

Ⅰ 信貸市場的發展原因

自2002 年下半年以來,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一反前幾年惜貸的局面,開始出現加快勢頭。進入2003年以後,貸款更是超常增長,2003年上半年,新增貸款已超過上年全年增長水平,貸款增速一再創出新高。截至8月末,本外幣並表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9%,是1996年8月份以來最高的。在2003年8月 23日央行宣布調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後,9月末,貸款增速出現微降,但本外幣並表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速仍達23.7%,比年初高5.3個百分點。1-9月份,本外幣各項貸款累計增加26719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24766億元,同比多增加10714億元,比上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多增6240 億元。2003年以來貸款的超常增長與1998年開始的貸款增長減速運行形成鮮明對比。通過分析,可以認為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國信貸市場由「惜貸」向擴張的格局突變。
(一)汽車、房地產等高增長行業了擴大有效貸款需求
2002年以來,我國出現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自主性增長因素不斷增強的良好勢頭,與近年來採取的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有關。自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實行了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經過數年努力,擴大內需的方針、政策對國內需求的引導、培育逐步見效,累積政策效應在2002年開始明顯釋放。此外,經過幾年的累積發展,特別是擴大內需、啟動消費的不懈努力,房地產業與汽車這兩個針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高增長行業發展迅猛,顯現出巨大活力。宏觀經濟向好及新的高增長行業的出現徹底扭轉了經濟無熱點、貸款無投向的問題。一方面,經濟升溫使得企業貸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所好轉,高增長行業的出現也促使商業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大幅提高。
(二)融資結構過於單一,經濟增長過度依賴銀行信貸
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直接融資比例偏小,經濟發展過多地依賴於銀行融資。2002年以來,與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 資本市場籌資力度下降。2003年前6個月,貸款在企業融資格局中所佔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由於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態勢。
(三)金融體系流動性偏松
2002年上半年,由於經濟增長形勢還不明朗,在外匯占款大量增加導致基礎貨幣投放較多的情況下,央行為支持經濟增長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貨幣回籠,從而造成商業銀行流動性偏松。這為2002年下半年貸款局勢的突變創造了條件。2003年以來,外匯儲備規模迅速擴張,使得外匯占款增長大幅加快。此時,盡管央行盡力採取了對沖措施,但由於疲於應付,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仍在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仍相當充裕。
(四)地方政府擴張慾望強烈,從外部推動貸款擴張
200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但在這一輪經濟增長中,最明顯的特點是貸款擴張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齊頭並進。需要注意的是,貸款擴張與固定資產的增長提速與2002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換屆基本完成,在時間上基本一致。近年來,我國政府逐漸認識到城市化滯後是國民經濟諸種矛盾的根源,決定下大力推進城市化建設,這為各級政府大力加強城市基本建設提供了更好的契機。
新一屆地方政府上任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突出政績,更是不遺餘力地推進地方城市化建設。各地紛紛興建汽車城、大學城、電子城、工業園區等大規模投資項目,市政設施、路橋建設、園區開發等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張態勢達到沸點。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其直接領導的金融工作機構對央行地方分支機構和商業銀行施加影響,從外部推動了銀行體系的信貸擴張。
(五)商業銀行經營機制出現變化
目前,商業銀行一反前幾年的惜貸而一舉變為積極放貸,除了由於放貸的外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外,還與商業銀行自身經營機制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有關。首先,銀行業內的生存競爭加劇,各銀行對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爭奪。近年來,股份制銀行日漸壯大,在國內存貸款市場所佔份額不斷上升。四大國有銀行無疑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國有商業銀行在2002年下半年開始奮起直追,積極發放貸款。與上半年相比,2002年下半年新增貸款的格局發生逆轉,國有商業銀行一舉佔到貸款增量總額的55%。2002年下半年新增貸款佔全年的79%,遠高於上半年。2003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佔比持續上升,直到7 月份央行進行多次窗口指導,提示貸款風險後,國有商業銀行才對貸款偏快的情況進行了適當的調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佔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業銀行內部考核標準的變化,導致商業銀行經營策略與以前相比大為不同。銀行的內部激勵機制一直是影響銀行信貸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意識大為加強,在內部考核上要求嚴格控制信貸資產的質量,強調信貸員的責任制,從而導致銀行放貸面臨很強的風險約束,出現相當長時期的惜貸局面。但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紛紛將降低不良貸款率和增加利潤放到首位,並相應加大相關考核力度。另外, 2002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目標。為爭取早日上市,商業銀行必須盡早滿足對不良貸款比率的有關要求,商業銀行降低不良貸款比率的意願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的摸索,發現降低不良資產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減少貸款發放,而是貸款加速擴張。通過增加貸款,不僅可以加大不良貸款比率的分母,從而降低不良貸款比率,還能同時增加賬面收益。此舉可以一石二鳥,成功、便捷地達到考核目標。
2003年以來,基礎建設貸款和票據融資成為商業銀行新的貸款增長源。這兩項業務均有利於商業銀行擴大貸款額,壓縮不良貸款率,同時完成收息指標,成為利潤增長源。基建貸款由於期限長,且主要面對有政府背景或擔保的基礎設施投資,收益較為穩定,而且短期內不會出現不良資產。而對票據融資而言,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票據貼現業務被視為信貸業務,並佔用信貸規模,但卻不會出現逾期現象,傳統意義上該類信貸業務的不良資產幾乎為零。因此,各家銀行把大力發展票據貼現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手段。
再次,2002年下半年以來,各國有商業銀行不動體制動機制,為降低不良貸款率和增加利潤,一方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總行下調系統內資金上存利率,同時對基層行授權授信額度擴大,信貸審批許可權不斷下放,有力促進了基層行貸款營銷;另一方面各行紛紛加強利潤指標考核,獎金與利潤掛鉤比以往顯著加強。
除以上原因外,2002年下半年以來,央行醞釀貨幣政策與銀行監管職能的分離,央行各分支機構的監管部門等待分家,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青黃不接,也造成了短期的監管真空,為商業銀行快速擴張信貸提供了機會。

Ⅱ 為什麼貸款決策要考慮貸款規模、貸款組成和貸款期限哪些因素會影響這些選擇

考慮這些因素,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成本因素。貸款業務基本是每單成本一樣,也就是說貸1個億與貸1W其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基本上一樣的,對於銀行肯定考慮規模大,其成本低,相應利益就高。期限長短也相應影響成本。
2.風險因素:
3.手續復雜程度等

Ⅲ 分析2005~2014年四大國行貸款規模,貸款結構的變化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啊啊啊啊啊

Ⅳ 總資產變化原因

一、影響總資產增加:

1、經營獲利,現金流入企業。

2、取得銀行貸款。

3、債務增加,應付累款項增加。

4、投資人注入資金

5、受到各種補貼或退稅返還。

6、其他或營業外收入增加。

總之,同類科目有增有減,不影響總資產變化;異類科目同增同減,影響總資產同增同減。

二、從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可以看出,資產增加的原因要嘛是負債增加要嘛就是所有者權益增加;總共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1、負債增加:賒購或者借入錢

2、所有則權益增加:是投資者增加投資或者是企業自身創造利潤

(4)貸款規模變化原因擴展閱讀:

總資產(Total Assets)

1、該項資源的所有權。比如向外單位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就不是本單位的資產,因為這項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企業。

2、該項資源是否為本單位所擁有或能夠控制。比如向外單位支付了貨款,但貨物尚未發出,這批貨物就暫時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因為這批貨物還尚未由企業擁有或控制。

3、該項經濟資源能否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比如一些已經報廢的機器設備,已不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在會計上確認為資產。

Ⅳ 請問一下 中國近三年的銀行貸款總額變化情況 急額

2008年新增貸款4.91萬億RMB。貸款總額是303468億。
2009年新增貸款9.59萬億RMB。貸款總額是399685億。
2010年新增貸款7.59萬億RMB。(數據沒查到,自己加吧。)

詳細數據在國家統計局和人民銀行網站上都可以查到。

Ⅵ 貸款規模不變,財務費用過高說明什麼

如果利息也沒有變化,有可能是其他的融資費用,手續費等。

金融機構貸款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群眾的消費觀念在變化。不再是有錢才花

Ⅷ 金融機構存貸款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好轉,盈利增加,央行發行貨幣,個別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特別是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化等等均有可能。不知你從哪一方面來說!

Ⅸ 貸款中問題貸款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一)借款人方面

(二)保證人方面

(三)抵押物方面

問題貸款問題在- -定

在保證人方面,如果

在對抵押物進行選擇與審查

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銀行

有以下情形則表明問題貨款出

當中,如果不嚴謹就可能出現問題貸

都無法避免出現問題貸款,這就

現概率較大:1不履行、消極

款,這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抵押物

需要銀行盡可能發現問題貸款的

履行保證責任; 2. 對外提供擔

所有權必須要足夠清晰.沒有任何爭

特性、前兆,及時採取措施避免

保管理不嚴格,隨意性強;3.和

議;2抵押物流動性較強,可以說抵押

造成損失或鹼少損失。而借款人

借款人問簽訂了互保協議,或

物流動性是判定銀行是否虧損的重要

作為主要識別對象,除常規的授

與借款人之間具備連環擔保協

指標:3.抵押物的市場價值變化趨勢,

信檢查外,應著重關注企業人事

議,此類保證人承擔風險能力、

這是因為抵押物在變現之後才有可能

調整、資金變化、指標情況。

主動性較差。

受償。

Ⅹ 控制信貸規模是什麼意思信貸規模是什麼

控制信貸規模:
當預期國民經濟通貨膨脹情況嚴重時,央行會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及基準利率,防止貨幣投放及銀行信貸投放過快過多,抑制商業銀行的放貸沖動。
信貸規模
又稱「貸款規模」,是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時期貨幣政策目標而事先確定的控制銀行貸款的指標。它包含兩層含義:①指一定時點上的貸款總余額,也就是總存量;②指一定時期內的貸款增量。這里所講的貸款規模,主要是指後一層含義,它是指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政策目標而確定的新投放貸款的最高限額,又稱貸款總限額。

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閱讀全文

與貸款規模變化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營銷人員的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瀏覽:871
論述現階段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瀏覽:341
抖抖家居融資 瀏覽:807
文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70
賓士金融服務費退款 瀏覽:772
百度錢包第三方貸款 瀏覽:960
百年金融公司是怎麼樣 瀏覽:195
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法規 瀏覽:168
縣級如何代理證券營業部 瀏覽:649
非銀行金融機構歸誰管理 瀏覽:985
金輪股份招聘南通 瀏覽:252
以下不屬於金融機構基本功能的是 瀏覽:475
重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567
取外匯叫取現炒嗎 瀏覽:552
桂城海八東路金融公司 瀏覽:167
現在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好做嗎 瀏覽:526
2018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瀏覽:514
馬雲和孫正義在洗手間融資 瀏覽:541
宜信金融機構 瀏覽:285
民生證券財富管理部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