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劉衛東陽光工藝品花行加盟是騙人的嗎,怎麼聯系您
你好!北京工商律師網都說99%是騙子。我去了十幾家。聯系的時候都說急需加工合作。讓你打款。當我拿著做好的產品去問的時候卻告訴我。現在到了尾聲。已經沒有訂單了。可他們的工作室卻有很多人在做熱線攬活。騙子真可恨。北京首都太讓我糾結
B. 劉衛東的主要論著
已經發表論文和專著章節70餘篇,參與專著編寫10餘部,牽頭完成譯著2本,為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完成研究報告20餘份。代表性論著如下:
(部分英文題目論文略)
10.劉衛東等,2009,《地理學評論:第四屆人文地理學沙龍紀實》,北京:商務印書館
11.劉衛東等,2008,《2007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北京:商務印書館;
12.劉衛東等,2003,《西部開發重點區域規劃前期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13.劉衛東等,2007,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演變趨勢研究,《地理科學》,27(5):609-616;
14.劉衛東、陸大道,2005,新時期我國區域空間規劃的方法論探討,《地理學報》,60(6): 894-902;
15.劉衛東、甄峰,2004,信息化對社會經濟空間組織的影響研究,《地理學報》,50(增刊):67-76;
16.劉衛東、陸大道,2004,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中國科學院院刊》,19(1):35-39;
17.陸大道、劉衛東,2003,區域發展地學基礎綜合研究的意義、進展與任務,《地球科學進展》,18(1):12-21;
18.劉衛東,2002,論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及其潛在空間影響,《地理研究》,21(3):347-356;
19.武巍、劉衛東、劉毅,2007,中國地區銀行業金融系統的區域差異,《地理學報》,62(12):1235-1243;
20.劉紅光、劉衛東,2009,中國工業燃燒能源導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地理科學進展》,28(2):285-292。
譯 著:
1.劉衛東、王緝慈、李小建、杜德斌等譯,2005,《牛津經濟地理學手冊》(Eds. by Clark G., Feldman M. & Gertler M),北京:商務印書館;
2.劉衛東等譯,2007,《全球性轉變:重塑21世紀的全球經濟地圖》(Dicken P.),北京:商務印書館 。
C. 劉衛東的學術成果
主要科研項目:
1、2005年,《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主研人
2、2006年,《現代性視野中的家族小說》,天津師范大學基金,52WQ34,主研人
主要學術成果:
1、《論新時期小說中的「荒誕意識」》,《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女性?罪惡?生存》,《華文文學》2002年1期
3、《現當代詩歌怎樣讀》(19萬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4、《序跋鑒賞辭典》(承擔2萬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一個作家能寫多久》,《河北日報》2003年7月18日
6、《王朔與大眾文化》,《江漢論壇》2003年6期
7、《對少年作家現象的思考》,《河北日報》2003年11月21日
8、《張愛玲的「荒涼」意識與西方現代派文學》,《華文文學》2004年2期
9、《漫談紅色經典改編熱》,《河北日報》2004年8月6日
10、《青狐是什麼變的?——讀王蒙的長篇小說〈青狐〉》,《河北日報》2004年6月18日
11、《當下文學批評中的命名的問題》,《文藝報》2004年6月22日
12、《20世紀家族小說中的父親形象新論》,《石家莊師專學報》2004年5期
13、《朱光潛與翻譯》,《讀書時報》, 2004年12月24日
14、《懸於頭上的追問之劍——讀張生小說〈白雲千里萬里〉》,《中國教育報》, 2004年8月12日
15、《如何看待傳媒批評學院批評的分立》,《河北日報》,2005年1月21日
16、《梅潔散文論》,《河北作家》, 2005年第2期
17、主持《小說月評》專欄,《河北日報》,2005年3月25日
18、《吶喊與行動記錄——關於馮驥才〈思想者獨行的對話〉》,《文學報》, 2005年12月22日
19、《金瓶梅紅樓夢與20世紀家族小說敘事模式的關聯》,收入《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集2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0、《倪吾誠與知識分子的自我想像——重讀王蒙〈活動變人形〉》,《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5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
21、《新世紀文學批評話語中的新世紀文學》,《小說評論》,2006年1期
22、《老楊同志與清官形象》,《名作欣賞》,2006年5期
23、《存在與虛無——張生小說論》,《當代文壇》,2006年1期
24、《道德、思想與民族國家話語中的女性寫作》,《長江學術》2006年4期
25.《<李雙雙>的創作、改編與當時文藝界的問題》,《揚子江評論》,2007/12/20
26.《無人傾聽的講述》,《作品與爭鳴》,2007/01/`17
27.《大學里的「幽靈」--從<大學紀事>看知識分子的文化選擇》,《天津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8/20
28.《當年對路翎的批評及路翎的反批評》,《粵海風》,2008年第1期
29.《新世紀小說的本土化與民族化追求》,《天津文學》,2008年10月
30.《家族敘事與現代啟蒙神話》,《齊魯學刊》,2008年第1期
31.《「翻案」與「影射」》 ,《文學評論》,2009年第6期
32.《女性文學:繁榮背後的危機》,《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第3期
33.《後現代社會的美麗糖衣與辛辣現實》,《電影評介》,2009年第11期
34.《論新時期文學中的小說家馮驥才》,《以思想立》,2009年11月版
35.《論新世紀的底層文學》 ,《揚子江評論》,2009年第4期
36.《桑麻的散文》,《手稿》,2009年春之卷
37.《家族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問題」》,《現代視野中的文學潮汐》,2009年10月版
38.《河北文學通史》(專著),科學出版社, 2009年11月
主要獲獎情況:
論文《再談紅色經典改編熱》(河北日報2004年8月6日)2005年獲河北省新聞獎評選委員會頒發的河北省新聞獎一等獎;並獲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頒發的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作品復評銀獎。
D. 劉衛東的主要論文
*征地補償費用標準的合理確定 中國土地科學 2006-02-01
*The rational calculation-of the compensation expenses standard of land expropria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2006
*The rational calculation-of the compensation expenses standard of land expropria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2007
*何曉丹、劉衛東:浙江省征地補償費用標準的合理確定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06-4-2
*劉超、劉衛東:Find new financing access for SMB - Angel investment 8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2007
*劉超、劉衛東:Find new financing access for SMB - Angel investment 8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2006
*王世忠、劉衛東:基於統一年產值標準的征地補償測算方法研究 中國土地科學 2006-10-1
E. 劉衛東的學術簡介
科研學術經歷(從大學開始,包括半年以上的學術訪問和進修)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科研學術經歷 學習、工作或進修單位單位 1985年9月 1989年6月 本科 廣西師范大學 1999年9月 2002年6月 碩士 華中師范大學 2004年9月 2005年7月 訪問學者 北京師范大學 2006年9月 2007年9月 訪問學者 華沙大學 發表論文(不含增刊、特刊、專輯等非正刊,不含非學術性文章) 作者(前三名) 論文名稱 刊物名稱 發表時間 卷 期 頁碼 檢索收錄號 獨著 文化層次翻譯觀對我國文學翻譯的解釋力 《語言與翻譯》 2003 3 48-53 第一作者 廣告翻譯的最佳關聯策略 《廣西社會科學》 2005 9 156-159 第一作者 語言變異的翻譯對策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 5 47-50 獨著 交互主體性:後現代翻譯研究的出路 《中國科技翻譯》 2006 2 5-8;47 獨著 交互主體性視域下翻譯主體的探究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8 4 6-10;5 獨著 翻譯倫理的回歸與重構 《中國外語》 2008 6 95-99;104 學術專著專著名稱 出版單位 出版日期 署名次序 科研項目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項目批准號或政府批文號 資助起訖時間 資助金額(萬元) 翻譯研究「文化轉向」的問題與對策探究 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桂教科研[2007]34號) 2007年12月 — 2009年12月 1.2 翻譯專業建設與適應區域性經濟發展需要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桂教人[2008]40號) 2008年10月 — 2011年10月 1.5 科研成果獎科研成果名稱 獎項名稱 授獎單位 獲獎時間 獲獎等級 證書編號 署名次序 語言變異的翻譯對策 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委員會 2006 三等獎 1 科研學術榮譽稱號榮譽稱號名稱 授予單位 證書編號 授予時間 「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人選 廣西教育廳 2004年7月 「廣西高等學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人選 廣西教育廳 2008年9月
F. 劉衛東的科研工作
1、湖南省建設廳課題:《株洲市行道樹種選擇及配置模式研究》已通過省建設廳和省科技廳組織的簽定,並獲得株洲市建設局科技進步貳等獎。主持。
2、湖南省科技廳課題:《湖南省高速公路邊坡防護的研究》,主持植物防護部分。
3、湖南省林業廳課題:《湖南省野生草坪草引種及抗性研究》,主持。2005-2007年。
4、湖南省教育廳基金:03C556《湖南省過渡性草坪草的引種及抗熱抗寒性研究》,主持。2003-2005年。
5、中南林學院青年基金課題:《湖南省草坪草的引種試驗》,主持。
6、《湖南省宜章縣柑桔無病毒苗木繁殖基地建設》的研究,主持。
7、《雙牌縣水淹區山地總體規劃》的研究,主持。
8、湖南省教育廳基金:03C561《湖南張常旅遊公路景觀綠化樹種選擇的研究》,副主持。2003-2005年。
9、《湖南洞庭白楊林紙公司2006造林總體規劃設計》的研究,主持。
發表論文(近5年)
1、高羊茅的播種試驗,中南林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
2、高羊茅組織培養基的選擇,中南林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第一作者;
3、草坪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
4、馬尼拉草的交播,草業科學,2004年第11期,中國草學會、甘肅草原生態研究所主辦,第一作者;
5、高速公路邊坡植草技術,四川草原,2006年第5期,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獸醫學會,第一作者;
6、三葉草的播種試驗,經濟林研究,2004年第3期,中南林學院主辦,第一作者;
7、幾種暖季型草坪草的播種試驗,經濟林研究,2003年第2期,中南林學院主辦,第一作者;
8、網球場草坪的建植,經濟林研究,2003年第4期,中南林學院主辦,第二作者。
出版專著
1、《林木種苗繁育新技術》,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主編。
2、《運動場草坪》,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副主編。
3、《草坪草與地被植物的的選擇》,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副主編。
4、《草坪科學實習試驗指導》,中國農業出版社,參編。
5、《湖南桉樹》,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參編。
學術交流(近5年)
2000年10月 在大連參加國際草坪研討會
2005年09月 在常州參加南方苗木研討會
2005年10月 在湖南農大參加南方草坪研討會
2006年8月15-18日 在韓國首爾參加第27屆國際園藝大會
2006年11月20-23日 參加中國高爾夫協會場地地委員會第二次學術研討會
G. 劉衛東的成就及榮譽
融古鑄今 推陳出新
江 南
齊魯泉城,秀山麗水。千佛山下,大明湖畔,多文人墨客,青年書畫篆刻家劉衛東就是其中的一個。
初識劉衛東,是在08初夏一次與泉城書畫家朋友的聚會上。席間一齊魯漢子,熊腰虎背,大杯喝酒,大塊吃肉,眉宇間凸顯一股豪俠英武之氣。經朋友介紹,方知他是前不久在《2008北京奧林匹克之旅》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的書畫篆刻家劉衛東。此後我每次去泉城,都和他相聚,逐漸熟悉,遂成為好友。
劉衛東的豪氣不僅顯現在舉手投足之間,而且流瀉於書畫篆刻之中。
在當代中國的書苑畫壇上,書寫甲骨文的書家不多,而寫出風骨、寫出意境的更是少見。看劉衛東的書法,樸拙沉雄,剛健清新。筆隨意到,心手雙暢。線條多姿,柔中有剛,拙中藏巧;結體工整,靜如卧鼎,動如飛瀑。他的作品多為聯句,如:望雲慚飛鳥,臨水愧游魚;風月時來往,山川自古今;花芳日中出,鳥鳴山更幽;以古樸的甲骨文字展示時風流韻,是他書法的特色。品讀他的作品,既能聞到遠古的回聲,又能看到時代的風雲。引動讀者從遙遠走來,又向遙遠走去,是他的聰明之處,也是他的成功之處。
劉衛東不但擅書,而且擅畫。其寫意花鳥用筆粗狂,酣暢淋漓,設色素雅,亦庄亦諧。《2008北京奧林匹克之旅》上獲得金獎的《墨竹》便是他的代表作。
畫面上一叢翠竹錚錚鐵骨,昂首挺立,象徵著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岸英姿和中國奧運軍團馳騁世界體壇的萬丈雄風。
與書畫並駕齊驅的是他的篆刻。印中意趣,最終看刀。這是所有印人的共識,劉衛東也不例外。
傑出的西泠八家運用「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的美學思想,把篆刻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形成了疏密流暢,剛柔相濟,渾厚博大,古拙秀逸,慎密謹嚴,靜穆沉雄的流風。顯然,前人在這方寸之間的苦心孤詣,已把留給後人的發展空間壓縮到最小。怎樣突破前人的藩籬,對他來說是個嚴峻的課題。跟在前人後面亦步亦趨,這不是他的個性。大膽創新,才是他的風格。
他從《孫子兵法》中的「兵無定勢,水無常形」受到啟發,認為「刀無定法,不襲人法,即是我法」,他把中國畫中的「點線面」理論運用於篆刻,在開合布局上作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追求結體上下左右,參差取勢,穩中有險,拙中有奇;寬博而避疏漏,嚴密而戒悶塞,用心而不造作,刻意不著痕跡。由此,他的作品刀法多變,線條勁挺,爽利多姿,遒勁綿延,刀鋒所向,情韻迭出。
他把「融古鑄今,推陳出新,不落窠臼,不傍藩籬」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警句。他深知「華之外觀博浮譽於一時,質之中藏得賞音於千古」。師承傳統但不囿於傳統,師法前人但不囿於前人。為了擴大自己的視野,他潛入傳統的長河淘金采玉,析微探幽。除了悉心研習海派大師們的漢風古韻,還認真鑽研白石大師的魏晉風骨,廣集博採,兼收並蓄,把趙之謙的寬博謹嚴,吳昌碩的簡古高遠,齊白石的大氣渾厚,熔鑄於自己的刀下。
十年磨礪一劍。經過百斤墨汁千斤紙盒數千方石印的磨練,劉衛東終於羽化成蝶,以其融古鑄今、納古出新的風格,釋放出藝術的光芒。
近年來,劉衛東的作品入選各類大賽和大展,屢屢獲獎,深受海內外廣大讀者喜愛,並被海內外收藏家收藏。
劉衛東正值不惑之年,以他的才情和勤奮,相信他必將以更多的佳作,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庚寅三月於北京
(本文作者江南為著名旅歐美作家、評論家、收藏家。美國華文文學藝術協會會員,美國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理事。)
H. 劉衛東的簡介
職 稱: 副教授
最終畢業學校: 南京大學
畢業時間: 2004年6月
學歷情況: 研究生
學位情況: 文學博士
研究方向: 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批評
主要擔任課程:當代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思潮流派研究
I. 劉衛東的介紹
劉衛東,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二級),博士生導師,2011年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獎獲得者(地理學——區域發展研究)。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理系;1991年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並留所工作。 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人文地理與區域發展研究部副主任,世界地理與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1。
J. 劉衛東的科研業績
工作以來主持或參與課題60餘項。其中,傑出青年基金1個;973課題1個;支撐計劃課題1個、專題1個;科技部科技攻關課題1個、基礎性工作專項課題1個、重大項目課題1個;院重大項目課題1個,院重要方向項目3個、課題2個;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發改委委託課題2個,國土資源部委託課題2個。2006年以來,主持或主要參與的項目如下:
區域發展研究,傑出青年基金,2012-2015年;
氣候變化對典型區社會經濟系統影響的關鍵參數研究,973課題,2012-16年;
城鎮群地區空間規劃的虛擬現實技術研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12-15年;
區域發展差距調控途徑與實驗示範,院重大項目課題,2012-15年;
「中國區域可持續發展模擬與決策支持平台」資料庫和分析演示系統開發,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課題,2010-11年;
新疆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布局研究,科技部重大項目課題,2010年;
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及到2020年中長期發展思路研究,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2009-10年;
區域可持續發展技術支撐平台建設,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2008-11年;
經濟地理學方法研究,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課題,2008-10年;
產業轉型對中國碳排放影響的檢測與分析技術,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專題,2007-10年;
國土空間開發戰略選擇,國土資源部,2011-2012,課題負責人;
國土開發重大空間布局調整與區劃,國土資源部, 2011-2012,專題負責人;
甘肅建設國家生態建設、保護及補償試驗區研究,甘肅省發改委,2012年,課題負責人;
新疆天山北坡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國家發改委西部司組織,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委託,2010年,項目負責人;
新疆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布局研究,科技部重大項目課題(新疆自治區科技廳組織),2010年,課題組長;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十二五」規劃研究,科技部社發司,2010年,課題組長;
西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攻堅研究,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研究課題, 2010年,課題組長;
克拉瑪依石化產業聚集區發展定位與空間布局研究,新疆克拉瑪依市發改委, 2010年,課題組長;
喀什及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建設咨詢研究,院士咨詢項目,2010年;
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及到2020年中長期發展思路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2009年,項目負責人。
中部地區發展的資源環境基礎及其空間格局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2005-2007年,項目負責人;
新的信息技術對企業空間組織的影響研究,基金項目,2006-2008年,負責人;
貴州省發展戰略研究,亞洲開發銀行技術援助項目,2010-2011年,專家組組長;
甘肅省發展戰略研究,亞洲開發銀行技術援助項目,2006-2008年,組長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