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免費提供的電子耳蝸是什麼牌子
您兒子多大了,國家免費提供的是針對7歲以下的孩子。申請周期很長,15年是最後一年。第一批是澳大利亞的,第二批是國產的
❷ 國產耳蝸的品牌是什麼
現在國產品牌只有諾爾康正式在市場上銷售,而且各方面指標都和進口的基本持平,其它品牌還處於驗證試驗階段。
諾爾康人工耳蝸性價比高,品質卓越,價格公道。現
❸ 人工電子耳蝸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人工電子耳蝸屬於商標分類第10類1004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人工電子耳蝸的商標達39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外科用移植物(人造材料),群組號:1007)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佔比率達7.69%
2.選擇注冊(人造眼睛,群組號:1007)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佔比率達7.69%
3.選擇注冊(人工電子耳蝸,群組號:1007)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佔比率達7.69%
4.選擇注冊(聽力保護器,群組號:1004)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5.選擇注冊(殺菌消毒器械,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6.選擇注冊(眼科器械,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7.選擇注冊(護理器械,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8.選擇注冊(耳鼻喉科器械,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9.選擇注冊(外科儀器和器械,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10.選擇注冊(醫療器械和儀器,群組號:10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5.13%
❹ 國產電子耳蝸哪個牌子適合成年人用
(一)先說說植入體的電極形態不同: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人工(電子)耳蝸/仿生耳的植入體電極形態有:C公司的彎電極和直電極;AB公司的「J形」預彎電極,以及M公司的長電極。
植入體的電極形態的不同,主要是因為C公司、M公司和AB公司,這三家人工(電子)耳蝸公司不同的產品設計理念和不同的語言編碼策略。
彎電極是設計用來抱緊蝸軸的。抱緊蝸軸就可以減少電極和聽神經束之間的物理距離,減少相鄰電極之間的電流干擾,降低系統的耗電量。
但是,無論是在手術中,還是在手術後,彎曲的電極對脆弱的耳蝸內側(蝸軸)都會產生壓力,所以C公司在2002年採用了「軟尖技術」,改進了電極的尖端,並論證得出,「軟尖技術」能「減少手術中電極對耳蝸內側的壓力」。但是植入體一經植入,是終生使用的。彎電極對蝸軸的壓力是持續存在的,所以他們很難保證在十年、二十年,或是更長的時間里,會不會對耳蝸的內部結構產生更嚴重的破壞。
況且C公司的彎電極在植入前是直的,他們要求醫生在手術時採用「進極退芯」的手法:一邊插入電極,一邊抽出電極束的芯——只有將芯抽出,直的電極才能變彎。這樣做最明顯缺點就是手術時間長——因為這需要醫生在手術時按部就班地一點一點地推入電極——這客觀地加大了患者的手術風險。
直電極,包括M公司的長電極,無論是在術中,還是在術後,對耳蝸外側內壁有壓力。而且直電極在推入耳蝸的過程中,有破壞患者殘余聽力的高風險。所以C公司的直電極主要是針對耳蝸骨化、或耳蝸囊狀畸形(耳蝸轉數不足一圈半)的患者。
這其中就要說說M公司的長電極了。M公司堅持認為「長電極、全覆蓋」有助於更好地補償聽力。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耳蝸形態是螺旋上升結構,總共約有兩圈半,總長約33毫米。M公司的長電極植入長度31毫米。而目前的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耳蝸結構中,負責收集聲音信號的聽毛細胞主要分布在從蝸底到蝸頂的一圈半的范圍內,也就是說,長度16.5毫米左右(可以纏繞耳蝸一圈半)的電極插入耳蝸後,就足夠補償患者的聽力損失。
另外,研究表明:需要植入人工(電子)耳蝸/仿生耳的感音神經性聾患者,大多表現為高頻聽力損失嚴重。一些患者對低頻大聲是有反應的,例如敲鼓聲,只是他們聽不清言語的內容。這是因為聲學理論中普遍認為:言語聲中的低頻成分決定了聲音信號的響度,而高頻成分決定了聲音信號的清晰度。而分布在耳蝸底轉的聽毛細胞負責識別高頻音。
耳蝸結構十分微小,只有半個指甲蓋那麼大。過長的電極,需要從耳蝸的底轉一直捅進耳蝸最細弱狹小的頂轉,會有破壞耳蝸結構的高風險,損傷患者的殘余聽力。
AB公司獨有的「J形」預彎電極植入長度17毫米(還有C公司彎電極植入長度15毫米),剛好覆蓋耳蝸結構一圈半。J形的專利設計,仿生形態符合耳蝸螺旋。不論是植入時,還是植入後,靠近又不抱緊蝸軸,既有效加強電刺激,又有效保護耳蝸結構,更有助於保留患者殘余聽力。預彎電極在臨床上應用已有多年,耳外科醫生普遍認為它在植入時更方便。
(二)再說說植入體封裝的不同: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人工(電子)耳蝸/仿生耳系統的植入體封裝方式有兩種:AB公司和C公司採用的鈦金硅膠封裝,M公司採用的生物陶瓷封裝。
兩種截然不同的植入體封裝方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鈦金硅膠封裝的植入體磁鐵是可以移除的——即使發生強烈碰撞,植入體外包結構不會發生變形。而生物陶瓷封裝的磁鐵是不可移除的——臨床上出現過因激烈碰撞導致植入體的生物陶瓷外包碎裂的病例。
磁鐵是否可移除,意義在於是否方便術後患者做核磁共振檢查。根據美國食品葯品監督局(FDA)認證結果來看:小於1.5特斯拉的核磁共振對於兩種封裝方式的植入體來說,都是低風險的。但是患者如需做加強型的核磁共振,體內是不可以有磁鐵存在的。例如:頭部核磁,一般是3.0特斯拉。
另外,陶瓷封裝的植入體,需要全埋入——這樣才能有效固定植入體,避免發生植入體移位。所以,M公司的產品在手術時,需要的手術開口更大,磨骨量也更多。
由此可見,磁鐵可移除的鈦金硅膠封裝方式,體現了科技對患者的關懷,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M公司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也正式推出了採用鈦金硅膠封裝方式的植入體。
❺ 人工耳蝸什麼牌子最好
不同品牌的人工耳蝸在設計理念和工作特性上都有所不同。現在多通道人工耳蝸由於工藝技術的差別在電極長度設計上亦有差別,20mm以下的短電極製作工藝要求低,所以市面上亦有較短電極的產品。覆蓋耳蝸全長的長電極製作工藝要 求要更高,因此更為適合完整的聽覺重建要求。研究證明,使用耳蝸全覆蓋電極採用微創植入(Soft手術)技術的人工耳 蝸系統的患者在言語識別、音調識別和音樂鑒賞等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現。這與耳蝸全覆蓋電極利用了所有聽神經的功能、 接收了范圍更寬廣的聲音頻率、聲音處理更加精細化等直接相關。 研究表明軟電極植入可以保護耳蝸結構,保護殘余聽力(詳見上條解答)。編碼策略是處理器對聽覺信號採取的轉換 處理的方法。不同的編碼策略在對語言,音樂,音調上的鑒賞能力大不相同。奧地利人工耳蝸採用的是最新一代的FS4—P 精細結構編碼策略,重現聲音的頻域特性和時域特性,聽覺效果逼真。其他品牌依然採用的是老一代的峰值采樣編碼策略 (SPEAK和MPEAK)。
奧地利是由生產廠商直接負責,實現全國統一、全球統一的售後服務。不管現在還是將來, 不管在本地還是國內外,用戶都能享受到便捷、專業、高效的服務,算是比較好的。
❻ 人工耳蝸,哪個品牌好
人工耳蝸是現在非常好的仿生產品,是治療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的產品。要搞清楚人工耳蝸是怎麼回事,首先有一個問題,就是耳朵是怎麼聽見聲音的呢?聲音其實是一種機械波,在中學學物理時知道,聲音經過人的鼓膜傳進來,經過三塊聽骨,聽骨把聲音傳到耳蝸里,耳蝸把聲音轉化成神經沖動,由機械的過程變成化學電的過程,最後變成神經沖動,通過聽神經,然後傳到中樞,人體才辨認出、聽出聲音,才能相互交流。這當中耳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把外面的聲音,本質上是機械波,經過耳蝸通過電和化學的反應,最後變換為神經沖動,然後停到中樞,人才能聽到聲音。
❼ 國產人工耳蝸有哪些品牌
目前國內人工耳蝸有國產的和進口的兩種。國產的有杭州諾爾康和上海力聲特這兩家產品還比較成熟。進口耳蝸有澳大利亞、奧地利和美國的耳蝸。進口和國產的主要區別就是價格,人工耳蝸是植入人體的設備,在獲准上市之前是要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和國家相關部門嚴格審核的,所以國產耳蝸在質量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換個說法美國耳蝸曾幾度召回,奧地利耳蝸中的陶瓷植入體也有很多破碎的案例,所以說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產品都不是完美的,選擇耳蝸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是一味的迷信進口品牌。進口品牌中的低端型號耳蝸使用的是國外就是年代的淘汰技術,所以建議慎重考慮。而且還要考慮到言語處理器作為電子產品是有使用壽命的,理論壽命一般是7-8年,進口品牌更換言語處理器的費用也很昂貴,相信這一點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