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里巴巴管理層
衛哲 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
武衛 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
李旭暉 首席運營官兼執行董事
鄧康明 資深副總裁兼執行董事
彭翼捷 副總裁兼執行董事
② 楊致遠與馬雲是什麼關系
楊致遠是雅虎的總舵主,是創始人之一,現任雅虎CEO。
馬雲只是用阿里控股中國雅虎,為中國雅虎最大的控股人,同時是中國雅虎的CEO。
③ 阿里巴巴18個創始人分別是誰
阿里巴巴十八位創始人分別是馬雲、孫彤宇、金建杭、蔡崇信、彭蕾、張瑛、吳泳銘、盛一飛、樓文勝、麻長煒、韓敏、謝世煌、戴珊、金媛影、蔣芳、周悅虹、師昱峰、饒彤彤。
1999年2月20日,年初五,在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16棟三層,十八個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屋裡幾乎家徒四壁,只有一個破沙發擺在一邊,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馬雲站在中間講了整整兩個小時。在這次會議之後,阿里巴巴就誕生了。
(3)楊致遠阿里股份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的發展歷史
1999年9月,馬雲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集團的首個網站是英文全球批發貿易市場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專注於國內批發貿易的中國交易市早期的阿里巴巴團隊於馬雲公寓內工作場(現稱「1688」)。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投資機構融資500萬美元。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0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舉辦首屆西湖論劍,匯聚互聯網界的商業和意見領袖討論業界重要議題。
2001年12月,阿里巴巴注冊用戶數超越100萬。
2002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實現全年正現金流入。
2003年5月,購物網站淘寶網於馬雲公寓內創立。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一線投資機構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屆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
2004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舉辦網商大會,期間舉行首屆十大網商頒獎典禮。
2004年7月,淘寶網發布讓買家與賣家進行即時文字、語音及視頻溝通的PC版通訊軟體阿里旺旺。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支付寶推出。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與雅虎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協議,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雅虎10億美元投資,並享有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雅虎獲阿里巴巴40%的經濟利益和35%的投票權。
④ 馬雲給了最開始的十八羅漢多少股份
馬雲給最初的十八羅漢,總共是30%的股份。
1999年3月,馬雲在家裡創辦阿里巴巴。與馬雲一起創業的一共是17個人,加上馬雲自己,就是18個人,也就是常說的阿里巴巴創業「十八羅漢」。
(4)楊致遠阿里股份擴展閱讀
縱觀十八羅漢中,除了馬雲、蔡崇信、吳詠銘、金建杭、彭蕾、戴珊、蔣芳七位創始人已經入選「阿里合夥人」外,如今勉強算得上還活躍在阿里巴巴舞台上的只有謝世煌一人。
其中孫彤宇、金媛影、麻長煒、樓文勝、師昱峰或已休假,或頂著「顧問」之銜,早已無法插手阿里巴巴的具體事務。剩下的韓敏、饒彤彤雖職務在身,卻也遠離杭州阿里總部。只有周悅虹、盛一飛兩位乃在杭州的淘寶城辦公,但二者的職位都不算太高。
仔細品味這些早已在媒體眼前隱形的創始人的經歷,可以發現,他們中有些能力有限,有些職場坎坷,阿里從18人的小團隊發展到2萬多人的國際化大公司,在這一輪輪的更新換血中他們難免被「新進」力量所超越,以致於最終走向「邊緣化」。
⑤ 楊致遠的辭職事件
2008年11月18日,雅虎董事會周一宣布,將為公司尋求一名新首席執行官(CEO);在找到合適人選後,雅虎聯合創始人、現任CEO楊致遠將辭去其當前職位,但仍將留任公司董事會成員。
2012年1月18日,楊致遠辭去雅虎董事會董事、雅虎日本董事會董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董事職位。為雅虎從私募股權公司引入資金,或是出售持有的40%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大部分,從而釋放股東價值鋪平了道路。
楊致遠的突然離職,距公司任命斯科特·湯普森出任首席執行官僅僅兩周時間。湯普森受命帶領這家曾經在市場中領先的網路門戶重回上世紀90年代的巔峰狀態。
受楊致遠離職這一消息的推動,雅虎股價在周二的盤後交易中漲幅超過3%。
投資銀行麥格理證券分析師本·斯科特表示,「所有人將會假設,楊致遠的辭職可能是雅虎與亞洲合作夥伴達成的一項交易。雅虎股東的看法是楊致遠一直試圖重塑雅虎,而不是在短期內最大化股東的機制。關於實現雅虎亞洲資產價值的問題,一切都變得近在眼前。」
除辭去了在雅虎的所有職務之外,楊致遠還辭去了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日本董事的職務。楊致遠飽受投資人的抨擊,要追溯到在他的帶領下,雅虎在2008年拒絕了微軟總價高達4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雅虎並未透露楊致遠離職後的打算,也沒有透露他突然離職的原因。湯普森表示,「我對上任之初楊致遠的支持和熱烈歡迎感到感激。他的眼光和觀點無比珍貴,幫助我繼續深挖公司的一些關鍵元素,以及如何運作公司。」
楊致遠和雅虎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大衛·費羅的官方頭銜均是「雅虎酋長」。二人均持有雅虎的一定股份。截至2011年4月和5月,楊致遠和費羅分別持有雅虎3.69%和6%的股份。
⑥ 雅虎跟阿里巴巴是什麼關系
雅虎是阿里巴巴的股東,雅虎持股523,565,416股,佔比22.6%;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雅虎10億美元投資,並享有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
與此同時雅虎獲阿里巴巴39%的經濟利益和35%的投票權。阿里巴巴獲雅虎10億美元注資後,董事會成員由阿里巴巴CEO馬雲、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及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組成。
2009年1月,有「鐵娘子」之稱的卡羅爾·巴茨出任雅虎CEO後,多次與阿里巴巴就支付寶轉移問題發生沖突,雅巴之間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6)楊致遠阿里股份擴展閱讀:
雅虎阿里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雅虎以及軟銀宣布,三方已就支付寶達成了一項協議,支付寶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准),回報額將不低於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自此,兩家持續發生紛爭並開始公開化,關系走冷。
從阿里巴巴身上,雅虎得到的收益無疑是巨大的,但其實如果雅虎的策略能運用的稍微好一點的話,它的回報遠不止目前這些,所以這未嘗不是雅虎的失敗。而雅虎並不僅僅在阿里巴巴上失敗過,事實上,雅虎錯過的大機遇實在太多了。
⑦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股權之爭這個問題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雲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雲的機會。「雅虎獲得控制權,只能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雲是必然的,」前阿里巴巴高管稱,「商業終歸是商業。」自雅虎、阿里巴巴就控股權公開爭執後,阿里巴巴股價開始上漲,一度摸高至14.31美元。
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從最初雅虎CEO巴茨咄咄逼人、「馬雲會否出局」的懸念到現在的「衛哲放狠話」,「交惡」兩年多的台下之爭正演變為一場檯面上的口水仗。
雅虎與阿里巴巴,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這場「控股權」風波,背後是誰在控制?
馬雲和楊致遠:親密的接觸
這場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的公開化,是由一份即將生效的協議引起的。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在香港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5年前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雙方簽訂的協議內容。這份被外界稱為「雅巴合作」的協議稱,雅虎以10億美元及雅虎中國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集團39%股權,約定在2010年10月後,雅虎將獲得阿里巴巴董事會的第二個席位,同時雅虎的投票權將由35%增至39%,馬雲等管理層則從35.7%降至31.7%,軟銀則保持29.3%不變。由此,馬雲可能失去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馬雲當年為何簽這么一份可能對自己不利的協議呢?這離不開楊致遠。
馬雲與楊致遠結識於1997年底,彼時馬雲就職於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那時我在雅虎,來北京出差,當時開通了雅虎中文版,我陪楊致遠回來,在北京有個新聞發布會,馬雲當時在外經貿部,他代表政府來接待我們。」曾任阿里巴巴美國公司總經理和阿里巴巴集團CTO、現任北極光創投合夥人的吳炯對時代周報說。
此後,馬雲與楊致遠及吳炯都保持著聯系,直到1999年馬雲創辦阿里巴巴並融來2000萬美元時,吳炯決定加盟阿里巴巴,「我當時就想馬雲這個人以後一定能成大事,」吳炯說,「一見面馬雲就展示了他准備做的阿里巴巴網站的雛形,我一看就明白,這又是一次機遇。」
雖然馬雲從雅虎挖人了,但馬雲與楊致遠仍交好。與馬雲的強勢相比,楊致遠被業界公認為「作風平易近人、處世謙虛謹慎」。
於是就有了2005年8月時的「雅巴交易」。彼時的阿里巴巴遠不是今天「等同於中國電子商務」的地位,對於雅虎的10億美元及對阿里巴巴的認同帶來的好處,馬雲顯然無法拒絕。
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雲當時需要雅虎,但能有那樣一個協議,還是因為對楊致遠在雅虎地位的絕對信任。在阿里收購雅虎中國、雅虎獲得阿里集團40%股份後,楊致遠對雙方關系的互動和管理也可謂良好。雖為第一大股東,但楊致遠基本不插手阿里巴巴的運營,他認為「這是馬雲的事」。以楊致遠的商業邏輯來看,雅虎對阿里巴巴是一項財務投資,這完全是馬雲的生意,由馬雲說了算。
這就是楊致遠,或許這正是馬雲能夠簽那份「雅巴合作」協議的根本原因。這樣的關系讓馬雲認為,即使到2010年10月,雅虎也不會行使上述條款所賦予的權益。
但不得不說,在這件事情上,馬雲有點樂觀了。
馬雲和巴茨:犯沖的「對決」
馬雲與楊致遠的蜜月因巴茨的到來而結束。2009年1月,卡羅爾 巴茨擔任雅虎CEO並成為雅虎董事會成員,楊致遠則因與微軟洽購案的失敗辭去CEO一職,但仍留任雅虎董事會成員,並重新扮演「雅虎酋長」的角色。
作為「前互聯網時代」的英雄,楊致遠對雅虎的發展有「錯誤」的一面,比如「搜索只是吸引網民來雅虎的招牌菜,留住人還要靠雅虎的媒體內容」,之所以有這類的發展思路,因為楊致遠不理解搜索的根本,那時也沒有競價排名之類的業務模式。雅虎空有搜索技術先發優勢,卻沒法化為商業價值。
如今被谷歌超越、被各種互聯網新應用所淹沒的雅虎,已是「沒落的英雄」。香港一位財經分析師表示,雅虎全球收入的85%來自對阿里巴巴的控股和雅虎日本的收入。的確,據時代周報記者在日本的調查了解,雅虎的搜索引擎至今雄踞日本市場第一名。
由此可以理解,5年前阿里巴巴與雅虎的交易,曾有人覺得楊致遠是「冤大頭」,但現在業界的評論是:「這單交易可能是楊近年來職業生涯唯一正確的決定」。
對於巴茨,馬雲也有點大意。2009年3月,即巴茨上台兩個月後,馬雲在一次采訪中表示:雅虎去留無所謂,只是一個股東。但一向風格強硬的巴茨未必這么認為。
巴茨剛上任想做出業績,而雅虎最大的收益來源—阿里巴巴的收入—則是她「耍威風」的重點。據外國媒體報道,巴茨在雅虎主營業務的決策上並沒有體現出她對互聯網的理解,導致公司屢屢流失人才,業績讓投資者失望。
但越是這樣,巴茨越要體現自己的價值。據外媒報道,馬雲在2009年巴茨上任之初時去美國拜訪,巴茨當著阿里巴巴管理層的面,指責馬雲沒有把雅虎中國做好。
據稱,隨後巴茨還有很多強勢舉動和意圖控制阿里巴巴的想法表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馬雲和他的管理團隊開始重新審視雅虎39%股份給公司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這期間,在微軟欲收購雅虎時,阿里巴巴方面放出風聲,希望籌集資金回購雅虎手中的股份,增強其自身獨立性。但是,雅虎不肯放棄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而,從技術層面上看,正如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士方興東所言:「馬雲甚至可能下課。」
馬雲危機如何化解?
9月初,巴茨表示無意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份,她本人也可能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這一言論非常符合巴茨的風格,但沒料到半個月後會在中國媒體上掀起一場關於阿里巴巴控制權的爭奪風波。
「一言以蔽之:馬雲鬧庄,不是雅虎挑事。」阿里巴巴前資深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這次在媒體掀起的風波,應該是馬雲的公關戰。馬雲的公關戰是世界級的,成功地撬動這個話題,旨在吸引公眾關注,從而給雅虎壓力。」
可佐證的是,在中國媒體掀起風波之後,巴茨在美國開始服軟:「我們作為股東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是戰略性的,對公司和股東來說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巴茨還對馬雲贊譽有加:「作為股東,雅虎不會干涉阿里巴巴的經營業務,我們支持馬雲及其團隊的經營決策。」巴茨稱馬雲是「我們這個時代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企業家之一」。
但阿里巴巴並不想放過巴茨。巴茨曾表示,在支付寶和淘寶上市之前,雅虎不會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但對巴茨的這個期待,阿里巴巴副總裁、雅虎中國總經理、淘寶首席市場官王帥回應稱:「淘寶網沒有上市計劃。暫不會考慮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模式的嘗試,更不會為上市而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核心目標。」
隨後在給時代周報的回應中,王帥稱,所謂控制權之爭,其核心是對中國市場、對客戶、對合作夥伴的理解尊重之爭。拋開上述基礎,憑空討論所謂「控制權」之爭毫無意義。對於雅虎CEO巴茨提出的「可能將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的表態,王帥表示,自巴茨出任雅虎CEO以來,其對互聯網業務、中國市場以及合作夥伴的種種決定和表態,讓人難以理解。先集中精力努力提升美國雅虎現狀,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不僅王帥頻頻發話,9月21日,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CEO再放狠話:「對於阿里巴巴而言,雅虎是爺爺輩的企業,但作為爺爺輩的雅虎為老不尊」,並指責雅虎並不曾提供搜索技術。
公關戰至此,阿里巴巴方面有點「過了」。事實上,阿里巴巴前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06年並購了雅虎中國後,曾想用雅虎搜索替換掉最原始的淘寶搜索程序,但覺得替換非常麻煩,就一直用到現在。」
換言之,不是雅虎沒有提供搜索技術,而是阿里巴巴方面不願意用人家的。對此,時代周報記者曾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證,但阿里巴巴不予回應。
另一個對雅虎的指責是,去年9月中旬,阿里巴巴股價達到20港元上下,在阿里巴巴十周年生日前兩天,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近1.1%的股份,讓「阿里巴巴措手不及」。但阿里巴巴卻沒有指出,就在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六天前,是馬雲先以20.78-21港元的價格,高位拋售公司1300萬股股份,套現約2.70億港元。正如洪波在其博客中指出,「馬雲可以出售,雅虎就不可以?都是商業行為,都在追求投資回報,還是客觀一點吧。」
事實上,對於馬雲是否有可能出局的擔心,業界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因為,馬雲對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雲在中國政府層面的影響、在國際上的影響,更是不可小看。不僅職業經理人巴茨明白這一點,軟銀的孫正義更是明白這一點,讓馬雲出局,除非大家不想玩了。但從巴茨女強人的個性、不肯輸於馬雲、甚至還要以此立威的心態來看,巴茨拿控股權來說事,一點也不奇怪。
馬雲應如何應對?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雲有兩個可行方案,一是爭取孫正義,抗衡雅虎。「雅巴爭執中,真正的關鍵角色是孫正義。孫會比較傾向於支持馬雲。因為淘寶和支付寶的上市,對他利益最大,雅虎呢,會坐等分肥。而這一點,正是馬雲遲遲不願上市的核心原因。」
二是吸引投資,返購雅虎。「買下雅虎25%股權即可控股,需要50億美元,但馬雲目前沒有。」
中國的明星企業家們開始為第一波融資還債了,馬雲也是如此。有傳言稱,馬雲「很有可能以支付寶的控股權換取資金,並取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雲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雲的機會。「雅虎獲得控制權,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雲是必然的,」阿里巴巴前高管稱,「商業終歸是商業。」
⑧ 阿里巴巴的真正控股者是誰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40%的股份,但沒有完全投票權! 最大的是楊致遠,其次是孫正義,馬雲的股份只有10%左右。但是阿里員工的集體股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