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銀行匯率的問題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
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現匯和現鈔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幣存入銀行後的兩種不同形態。鈔是可以存入取出的,匯不行,只能兌換成鈔才可以取;但匯是可以像匯款一樣匯往國外的,鈔不行,一定要兌換成現匯。
至於為什麼會不同,那是因為銀行在外匯交易的過程中會承擔風險,所以要控制價差賺取提供服務的費用。
現匯賣出價和現鈔賣出價是相同的,即賣出價。
中間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2
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一種中間價,其他商業銀行可在基準價基礎上,按照人行規定的浮動范圍制定自己的買入、賣出價。
中間價是市場所形成的,基準價是人民銀行公布的,從日本郵錢 還得看你郵的是人民幣還是日元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 哪家銀行的匯率比較高服務比較好~加 急!!!!
匯率是銀行最喜歡做的一個交易,因為匯率存在中間匯率差。就比如說,你要把100美元兌換成人名幣,因為匯率差,銀行今天美元買入價為780,賣出價為790。也就是說你100美元在銀行能兌換到780人名幣;你想把人名幣兌換成美元的時候就需要用790元人名幣對還100美元。
銀行賺的就是其中的匯率差,很賺的,難怪銀行這么賺錢呢
3. 哪個銀行外匯匯率高
多差不多,銀行都是按照當日的外匯牌價來結匯的,並且保證一定程度的盈利,具體要到各個銀行去問一下。
4. 銀行匯率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應該不是匯率,是存款利率!
本金乘以銀行利率乘以時間-銀行應該計付的利息
5. 各大銀行的外幣匯率都是一樣的嗎哪個銀行高點
這個隨時在變化
建議去中國銀行網站查詢即時行情
6. 銀行現在的匯率是多少啊大神們幫幫忙
人民幣升值,物價怎麼變 人民幣升值→外資流入→貨幣供應增加→物價上漲。 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增加→貨幣供應增加→物價上漲。 歸根揭底人民幣升值是由貿易順差引起的。所以 第一條路徑是由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物價上漲,是支流。 第二條路徑是由貿易順差引起的物價上漲,是主流。 物價上漲的內外推手 物價上漲的內外推手 無風不起浪。此輪波及大江南北的物價上漲,究竟由何推動? 在諸多因素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流動性過剩。錢多了東西自然會漲價。 中國目前的貨幣環境非常寬松。 據統計,2007 年6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37.78 萬億元,同比增長17.06%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13.58 萬億元,同比增長20.92% 。M1 同比增速在今年2 月和6 月達到20.99% 和20.92%,為2001 年以來的新高。 M1 主要由流通中現金(M0)和企業活期存款構成。企業活期存款增加反映了經營較為活躍,對用於日常周轉的流動資金需求增加。從信貸來看,貸款增速在上半年累計增長16.48% ,為2003 年以來新高。 寬松的貨幣環境不一定是通脹發生的充分條件,但往往都是物價全面上揚的必要條件。 中國為什麼會有這么多錢呢?其中既有國際市場的外部因素,也有源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結構性頑症。 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仍然是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由於國內投機尚有空間,再加上部門壟斷,國有資源對外資的吸引力很大,權錢交易泛濫成災,造成投資熱和購買熱,比如對地產的追求和開發商的惡毒抄作。2008中國作為奧運會主辦者對金融的拉動也在很大程度刺激了通貨膨脹,尤其是地產的泡沫增長。 在全球流動性泛濫的局面中,中國扮演的角色較為獨特。一方面,中國通過其廉價商品的出口,抵消了全球流動泛濫原本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保持出口競爭力,中國人民銀行又不得不不斷干預外匯市場,從而釋放出大量的流動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國內流動性的增加是世界流動性泛濫的結果。 人民幣升值了 , 為何物價卻在上漲 ? 大米漲價了,食用油漲價了,肉類也漲價了,水電煤氣漲價,甚至香煙也漲價了!時下,我們隨時可以聽到人們對物價在持續上漲的抱怨,面對漲價,甚至有市民作好了「囤積防漲」的准備.我們知道,今年1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的糧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引發了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食品價格的上漲。國家也在不停地向市場拋售糧食,希望通過此舉達到緩解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 通俗的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物價上漲就意味著人民幣的貶值.而事實上,這段時間人民幣卻在迅速升值,美元下跌,而以美元為基準的港幣,和人民幣的兌換牌價也達到了1:1,這表明人民幣真的升值了。 面對這樣兩種相對矛盾的狀況,老百姓就納悶了:既然人民幣升值了,那麼物價應該下降才對,可目前的局面是物價不降反升!不可否認,在此之前,很多老百姓一直有這樣樸素的心理預期:一旦人民幣升值,咱自己手中的錢就更值錢了.說得通俗一點,升值前1元錢可以買2個饅頭,升值後1元錢就可以買3個饅頭了.正因如此,也有很多人甚至希望人民幣早日升值,可人民幣真正升值了,卻發現物價反而上漲啦!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分析起來,成因復雜,歸根到底是市場調節的結果,大約有這些成因.其一,就快過年了,每個年關前,相關生活品的價格都會有習慣性上揚,今年自然也不會例外.其二,近期小麥、麵粉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有: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到位;麵粉加工企業原料存量較少而提價收購;國家拍賣托市小麥,底價和成交價格較高;前期小麥主產區乾旱少雨影響產量。其三,肉類漲價,是因為之前"肉價賤賣"挫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加上受禽流感的影響,豬肉產量欠缺,從而導致價格上揚.其四,液化氣等受國際市場大氣候影響,導致價格攀升. 有意思的是,就在物價普遍上漲的同時,一些關心"三農問題"的人們表示出理解甚至認可.理由很簡單,城市裡的房價漲了幾倍,公務員工資也在上調,學校的學費也在上漲,為何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與豬類產品就不能上漲?難道活該農民受罪?同時,在這場漲價風中,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責問:水價,電價,煤氣價等也在上漲,這種通過增加百姓生活負擔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國有企業的虧損問題,必然結果就是通貨膨脹!我們知道,物價上漲是通貨膨脹的象徵,而一定程度內的通貨膨脹是允許的,過分的通貨膨脹則會造成經濟危機。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恩格爾系數產生輻射,恩格爾系數將隨之降低,即生活支出費用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降低.對於老百姓來說,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市民生活尤其是消費、旅遊、留學等領域也逐漸開始受到影響,即這些費用成本將隨之減少。如果現實生活中果真如此,那就表示老百姓手裡的錢更加硬通了,否則就是貶值. 我們不妨從理論上來認識一下人民幣升值的利弊.首先,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概有這么幾個利好:1.有利於中國進口;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5.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6.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增加國家稅收收入;7.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大概有這些: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那麼,是不是說本幣升值就是好事呢?顯然不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美國經濟發展卻遇到困難,於是美國等迫使小日本簽定《廣場協議》允許日元升值,之後,日本的經濟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時至今日,日本經濟仍受日元升值的負面影響。中國人民幣升值,不可否認,有著歐洲等國家的壓力. 伴隨著人民幣對外升值,人民幣對內卻在持續的貶值。在人民幣對內貶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將從中受損。在人民幣對外升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是很難從中受益的,因為絕大多數老百姓不會購買國外的產品和服務;相反,絕大多數老百姓將從中受損,在國際上有已獲得實證的公認理論認為,本幣升值將引發國內失業率上升。 應該說,人民幣的升值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人民幣對外升值,這對普通老百姓並無什麼好處,相反還會有一定的損害,這一點從目前的漲價局勢可以得到印證.另一個是對內升值,這對本國老百姓來說才是真正的升值,或許會帶來某些實惠,這時,恩格爾系數或許會降低,這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看中國的物價上漲與人民幣升值 大家都知道,中國政府實行固定匯率制,也就是政府可以自行設定人民幣和外幣之間的匯率,而不受市場 的影響。其實浮動匯率(市場自動調節)是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的,就目前我在美國的生活來看,在美國 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中國3元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說,其實人民幣和美元的真實匯率應該在3:1左右 。 目前中國政府故意將人民幣和美元保持低匯率來增強出口的優勢。雖然人民幣在緩慢的不斷升值,但離其 真正的價值還遠著呢。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了,國內的物價卻在瘋漲呢?看似人民幣在貶值。 這二者看似本是沒有關系的,人民幣匯率上升只是讓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下降了,而物價上漲則是國 內人民幣對商品的購買力。 其實,這兩者是有相當大的關系的。 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人的行為不能左右的。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所以一個總 的趨勢是這樣的: 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會不斷下降,而中國人在國外的購買力會不斷增強。 雖然政府可以使用政策手段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不變,但是經濟規律會自然調節國內的物價上漲,從而達 到和匯率上升一樣的效果: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下降了。同樣,國內的物價上漲了,也就相當於國外 的物價相對我們來說不那麼高了,我們在國外的購買力相對提高了。當然物價上漲應該包括勞動力價格的 上漲,也就是工資提高。通貨膨脹降低的只是過去賺來的錢的購買力,比方說銀行存款。很多人會說,什麼都漲了,就是工資不漲。 其實中國的工資還是在漲的,但是漲不過物價,那是因為供求關系(勞動力太多)。但是像教師,工資就在漲,這兩年很多教師的工資都翻倍了。 經濟規律是怎麼調節導致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幣未來必然升值,卻還沒有升值。也就是人民幣的 升值預期。正是因為這種預期,很多外商都把外幣換成人民幣,坐等升值,到大幅升值以後再換回外幣, 賺一個差價。 因為中國政府的外匯政策是:外匯可以無條件換取人民幣,但是人民幣換外匯是有管制的 。成百上千億的外匯到中國來換人民幣,必然導致現發行的人民幣不夠用,於是央行被迫不停的發行新的 人民幣。過多的發行人民幣,最終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出現。 只要人民幣沒有升到位,那麼這種升值預期就仍然存在,也就還會有外匯來換人民幣,通貨膨脹就會繼續。直到有一天,物價一直漲到,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7.5人民幣的購買力,那麼匯率也就不用調了,因為購買力平價變了,人民幣的匯率已經符合它的價值。當然,現實中,匯率和物價會同時上漲,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點。
7. 想買外匯,哪個銀行匯率最劃算
【招商銀行】外匯實時匯率(含中間價、現鈔買入價、現鈔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等)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 外匯實時匯率」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
註:100外幣兌人民幣;每個銀行兌換匯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8. 現在全國各銀行匯率多少
若是通過我行辦理存款,可登錄我行主頁www.cmbchina.com,點擊右側實時金融信息下的「存款利率」查看。
若在招商銀行申請個人貸款,您實際可以申請到的「貸款利率」是結合您申請的業務品種、個人償付能力、信用狀況、擔保方式等因素進行的綜合定價,需經辦網點審批後才能確定。若想了解目前的貸款基準利率,請進入招行主頁www.cmbchina.com,點擊進入右側的「貸款利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