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中,有人告訴我某股票要持倉百分之10或持半倉等等是什麼意思
你好,所謂持倉百分比,指的是持有股票的市值占你總資金的比例。比如你總資金100萬,那麼持倉10%某股票,就是拿出10萬購買某股票,半倉則是50萬。
B. 持倉量與倉位是一個意思嗎
應該是很不相同的概念,網上的解釋有時並不準確。
倉位的解釋沒錯,回它是一個相對值,也即比答例、分數、百分數。
股市裡說的倉位一般是指投資者持股的市值占自己資產賬戶總資產的比例,比如你賬戶里股票市值+現金=10萬,其中股票市值1萬,那麼倉位就是10%,或稱一成、1/10。
而持倉量應該是一個絕對數,可以有單位的,一般就不是比例了。
股市是定盤(即總股數是一定的)市場;而期貨是不定盤(即合約數不確定,從0到無限)市場,必須有開倉才有持倉量,而開倉和平倉交易會引起持倉量的變化。
股市的流通股數量就相當於是持倉量,在流通盤不變的情況下,股市相當於一個持倉量相對不變的市場。所以,股市只說流通盤,而持倉量是期貨市場的概念。
正如交易量可以指整個市場或指某個投資者的交易量,在不是特指某個或某些投資者說時,持倉量是指整個期貨市場的。股市說持股多少,是對某個或某些投資者說的。比如,你可以說,通過調整自已的某類持倉量/持股量來控制倉位。
C. 股票的倉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倉位是指投資人實際投資和實有投資資金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實際投資資金 ÷ 實有投資資金=倉位
一、如何控制倉位
科學的建倉、出場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風險,使資金投入的風險系數最小化,雖然在理論上來講其負面的因素也可能帶來了利潤的適度降低,但股票市場是高風險投資市場,確定了資金投入必須考慮安全性問題,保障原始投入資金的安全性才是投資的根本,在原始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獲得必然的投資利潤,才是科學、穩健的投資策略。
二、倉位管理方法
1、根據市場調整倉位.市場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漲漲跌跌的狀態下,很多情況下會讓投資者出現措手不及的時刻.在投資者在交易中遇到這種行情變化明顯的時候,要及時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適時改正倉位的結構.
2、避免分散投資.交易者每建一個倉位就預示著風險就多一點,如果選擇將資金進行分散管理的話,就相當於同時承擔幾種不同的風險.顯然環球金匯這種方法從倉位管理的角度上來說是不正確的.所以投資者在日常的操作上應該盡量避免這種分散投資的行為.
3、注意市場,不進則退.有時候當我們處於市場中的時候難以把握市場的整體動向,具體的方向不是很明確,無法對接下來的行情進行自己的分析預測,這個時候與其賭一把不如斬倉旁觀,等到市場方向明確以後,在進場操作.
4、未雨綢繆.在我們每次建立一個倉位的時候都要記得給這個倉位設置自己的止損點位,確認自己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做好倉位的風險防範措施.
5、適度建立倉位.每一筆交易都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當投資者在建立倉位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市場的具體情況,包括風險大小,方向的明確度,每一筆倉位都應該建立適度.避免在遇到波動比較大的時候一次性產生較大損失.
三、倉位與風險
這里提到的"倉位",正是投資中最重要的因素,卻常常被散戶投資者忽視。對投資高手而言,由於深知自己隨時可能犯錯誤,所以,他們善於通過倉位控制風險。這包括如下三點:
其一,即便把握再大、確定性再高,他們也不會在單一品種上投入全部資金。從迴避市場非系統性風險的角度說,單一個股的極限持倉一般不超過20%。資金稍微大一點(比如超過千萬元)的投資者,單一個股的持倉極限就應該限定在10%。很多小投資者喜歡滿倉進出一隻股票,這固然可能帶來暴利,但也可能因此而蒙受較大損失。小散戶在股市中進出,為了追逐短期超額利潤,是可以滿倉單一品種的,但前提是必須做好功課,做好風險防範的預案。
其二,在行情不明朗的時候,低倉位介入,一旦行情趨勢明朗,則要麼清倉要麼滿倉。投資高手對於市場有著敏銳的感覺,但市場向上的趨勢與自己的判斷一致的時候,他們敢於大膽出擊滿倉進出。當市場向下的趨勢與自己的判斷一致的時候,他們會及時清倉以待。當市場趨勢與自己判斷不一致的時候,他們會用較少的倉位進出,尋找市場感覺。這樣做,可以讓利潤飛起來,也可以讓虧損鎖定,從而達到牛市賺大錢熊市少虧錢的目標。
其三,輕易不補倉,而是及時斬倉。但行情趨勢向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敢於逐漸加大倉位。2010年,一位投資高手在某隻股票13元的時候買進一成倉位,在15元的時候加倉到兩成,到20元的時候反而重倉到四成。最後,股價達到30多元,才逐漸退出,從而使得利潤最大化。
當然,投資高手在重倉之後,往往根據行情變化調整倉位。
四、倉位控制注意事項:
1,決定採用這個技巧前,對要操作的品種的規律,對自己在該品種各個階段的心態變化,都要十分熟悉,做到知己知彼——要做到這點,對品種的跟蹤至少要有一個由漲轉跌或由跌轉漲的過程。
2,只有當基本面支持該品種走出單邊勢的時候,才可使用該方法,如果是震盪勢或正在反轉時使用, 往往得不償失。
3,一定要遵循金字塔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成本低於市場。
4,加倉往往和滾動開平、主動鎖倉等結合運用。
5,始終要認識到,加倉操作只是一種技巧,加倉是為了盈利,不要為了加倉而加倉
D. 為什麼基金全部持倉占凈值比例可以才20%多
投資基金你可以看到基金的持倉情況,就是在基金的檔案裡面,但是它顯示的全部加在一起,不過是20%多的比例而已。那剩下那%80左右的基金到底都是什麼祠堂呢?他都跑到了哪裡去呢?
基本上就是指兩種情況,如果說再有其他的意外情況,那就是你本身查的數據並不完整,它只顯示前面的一部分。但後面那一部分因為軟體的原因,因為行業保密的原因沒有公布,那你自然就看不到了,而且你買基金也沒有必要實時看到它這個倉位的變化,人間那麼多專業經理人的操作都不可能實時公布的全都公布了。那人家的持倉計劃不都透明了嗎?你跟著買不就行了嗎?你還買什麼基金啊,所以它不是實時的,必然有差異。
E. 關於機構當日的持倉比例
收費軟體和免費軟體,都是騙人的滯後信息。。。
F. 基金公司持倉比例
基金公抄司沒有持倉比例,應該襲是具體基金會有持倉比例。
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查詢:
基金季報,在基金公司,點擊具體基金都會看到在定期公告里有最新的季報,裡面會顯示持倉比例,10大重倉股等等,但已經是上個季度末的數據。
第三方基金綜合網站,比如數米網, 天天基金等,他們會把基金季報總結出來有用的部分,比如持倉比例,行業偏重,10大重倉股等信息摘出來給投資者呈現,通過這里也可以看,但是一樣是上個季度末的情況。
比如:
(資料來源:數米基金網)
G. 如何判斷散戶持倉和主力持倉比例
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於成交低靡范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於是,解套不賣的籌碼佔了流通盤的60%。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
,於是這只股票的大主力持倉量已經合格了。
該股後來的走勢是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就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
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就是主力持倉量。
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盡管簡單,但對於低位覓主力跟庄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那麼被套了應該怎麼補倉呢?
一般而言,在股市中解套的方法無非三種:一是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二是耐心等待,期待股價逐漸上漲;三是低位補倉,攤薄成本,滾動操作。
第
一種方法只限於淺套階段,如果是深套的情況,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不太現實,因為整體行情不佳,很難換到能夠盈利的個股;如果換股失誤,甚至有可能加深虧
損。因此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並不是最好的解套方法。第二種方法則較為消極,因為等待解套有可能是數年都無法解套,這種做法既耽誤時間又浪費投資機會。第三
種方法在低位補倉,等反彈到一定的高度後再賣出,甚至是可以進行T+0操作。如此補倉後的重復操作,能夠最快地達到解套的目的。
如何進行補倉操作,筆者認為,低位補倉是最快的解套辦法之一。
H. 基金盈利後倉位發生變化再怎麼計算一層是多少
倉位=市值/凈值=市值/(市值+現金)=50/(50+50)=0.5=50%。
如果是同樣的情況,前後籌碼沒有變,倉位也未變,但增加了30%的現金。這應理解為增加的30%資金被提取,如果留在場內(絕大多數情況),倉位=成本/(成本+現金)=50/(50+50+15)=0.435。
(8)持倉變化倉位百分比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募基金每個季度公布一次持倉,但公布的持倉相對於基金經理的實際持倉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基金公布持倉的時間為每個季度結束之日起十五個交易日內,在不公布持倉的時間段,並不代表基金的持倉不會發生變化。
基金不經常公布持倉的一方面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市場的過度波動,因為如果頻繁公布持倉,可能會導致市場跟隨買入賣出相關股票,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