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元的匯率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_貨幣兌換查詢
1人民幣元=0.1465美元
1美元=6.8281人民幣元
這是今天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七月份的不好預測,不過跟現在的應該差不了多少
2009年7月份人民幣匯率走勢簡析:
本月人民幣延續之前的平穩匯率走勢,人民幣兌美元月初匯率值為6.8325:1,月末為6.8323:1,保持穩定;人民幣兌歐元匯率月初為9.5911:1,月末為9.625:1,貶值0.3%,最高點為9.4878:1,最低點為9.7229:1,振幅2.5%;人民幣兌日元匯率月初為7.0895:100,月末為7.158:100,貶值1%,最高點為7.0761:100,最低點為7.3625:100,振幅為4%
上述是2009年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歐元以及日元的匯率。
PS:不好意思,剛看到,沒有及時回答您
B.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多少了
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2:35分更新最新外匯牌價:1人民幣元=0.1448美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C.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什麼時間開市,收市
境內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天上午9點開市,晚23:30收市。這個匯率是在岸即期匯率,簡稱CNY;
境外交易匯率是離岸匯率,有即期匯率,也有遠期匯率。因地域不同,各個外匯交易市場開市和收市時間各有不同,因此各個時點都可以在境外外匯市場交易,相當於離岸即期和遠期外匯交易一直沒有收市。
若以北京時間為標准,每天凌晨的時候,從紐西蘭的惠靈頓開始,直到凌晨的美國西海岸市場的閉市,澳洲、亞洲、北美洲各大市場首尾銜接,在營業日的任何時刻,交易者都可以尋找到合適的外匯市場進行交易。
(3)2017513日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最佳交易時段:
1、兩大外匯交易地區重疊交易時段:如亞洲和歐洲市場重疊(北京時間15:00-16:00左右),歐洲和北美洲市場重疊(北京時間20:00-24:00左右)的交易時段市場最活躍 。
2、倫敦、紐約外匯市場交易時段:特別是倫敦、紐約兩個市場交易時間的重疊區(北京時間20:00-24:00左右), 是各國銀行外匯交易的密集區,因此是每天全球外匯市場交易最頻繁,市場波動最大,大宗交易最多的時段。
3、每周中間時段(北京時間周二至周四區間)是一周交易較活躍時期,較適宜交易。
不適宜交易時段:
1、周五:可能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消息產生,此時交易風險較大。
2、節假日:一些銀行可能休市,交易量清淡,不宜交易。
3、重大事件發生時:此時入市風險較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交易時間
D.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今日實時匯率:1人民幣元=0.1474美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E. 日元兌美元匯率
根據2015年2月14日凌晨一點24分貨幣兌換匯率顯示,一日元等於0.008422美元,一美元等於118.7320日元
F. 今天美元匯率是多少
目前實時匯率:
1美元=6.3888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565美元
G. 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
看看這些就懂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匯率體制必須與市場經濟的體制相適應,因此貨幣應當是可兌換的,其價格應當反映供求關系,適應具有較高開放度的開放型市場經濟的要求,也就是說,匯率應該是能夠浮動的。早在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就確定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總體目標,即: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 動匯率體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有選擇、分步驟地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還對匯率改革與其他金融改革的順序形成了大致的共識,即在匯率改革之前應先行完成以下三項工作:(1)銀行部門改革取得進展,銀行體系得到加強;(2)減少對外匯交易某些不必要的管制,包括部分資本賬戶的管制;(3)外匯市場得到深化和發展,能夠為國內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提供更有效的市場環境和必要的避險工具。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做了大量准備工作,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03年底,國家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進行了財務重組,包括注資、
不良資產核銷和股份制改造等,2005年上半年,又對工商銀行進行了財務重組。這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有三家進行了重組,並實施了股份制改造。三萬家農村信用社的改造也是2003年開始啟動的,目前已完成了一多半。其他金融機構的改革也正在積極推進。當然,要想在銀行體系全部完成一輪改革後再著手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不太可能,所需時間過長。但有必要做好大部分工作。中國的商業銀行分為四個層次,即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目前已大致完成3/4的改革和重組,即每個層次的70%~80%已擺脫過去的困擾,開始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此外,取消了一些對資本賬戶交易不必要的管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穩步擴大;個人和企業經常項目下交易的限制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及業務限制放寬;金融市場基礎建設也為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2005年以來,宏觀經濟條件也相當不錯,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投資過熱得到抑制,消費價格指數(CPI)不高;世界經濟運行平穩,美元利率穩步上升。這也是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條件。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經過統籌考慮,實施了匯率形成體制改革。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從我國的根本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出發,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