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傳遞比率

匯率傳遞比率

發布時間:2021-09-17 00:02:42

『壹』 如何用狹義的匯率傳遞概念來表述彈性分析法

貨幣論,又可譯為貨幣分析法。彈性論、乘數論和吸收論都強調商品市場流量均衡在國際收支調整中的作用,而貨幣論則強調貨幣市場存量均衡的作用。第一,在貨幣論者看來,對於小國來說,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貨幣當局無法控制本國的貨幣供給,它只能改變貨幣供給國內外來源的結構,即國內信貸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第二,一國國際收支赤字的根源在於國內信貸擴張過大,故它的對策是實行緊縮貨幣政策,使貨幣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一致的速度。第三,貨幣論者認為國際收支是一種貨幣現象,但並不否認實際因素對國際收支的作用,只不過它需經由貨幣需求來產生影響。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增長和價格上升通過提高貨幣需求,將會帶來國際收支盈餘,而利率上升則通過降低貨幣需求造成國際收支赤字。貨幣論關於收人、利率、價格對國際收支影響的結論正好與傳統理論相反。

『貳』 用經濟學原理的供求關系解釋,人民幣匯率變動如何影響稅收。最好有圖解。

匯率表示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人民幣匯率上升,即用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外幣,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那麼企業盈利增加,國家經濟發展,最終可以增加國家稅收

『叄』 (宏觀經濟學)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為什麼要假設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是同比例的謝謝。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考察的是資本完全流動的情形,資本完全流動意味著資產所有者認為國內證券與國外證券之間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國內利率超過國外利率就會吸引資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國內利率低於國外利率,就會使資產所有者拋售國內資產,引起大量資本外流。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著重分析了在資本完全流動的前提之下財政、貨幣政策的不同效應。

固定匯率制下的情形

在固定匯率制下,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使得貨幣政策無力影響收入水平,只能影響儲備水平;而財政政策在影響收入方面則變得更有效力,因為它所造成的資本流入增加了貨幣供給量,從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對收入增長的負作用。

引入浮動匯率制下的情形

(1)貨幣政策-無論在哪種資本流動性假設下,貨幣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固定匯率制下更加有效。

(2)財政政策-在資本完全不流動的情形下,浮動匯率下收入的增長大於固定匯率下的收入增量;在有限資本流動性的情形下,財政政策的擴張性影響仍然有效,但是收入的增長幅度小於固定匯率制下情形;在資本具有完全流動性的情形下,財政政策對於刺激收入增長是無能為力的。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適用范圍

蒙代爾自己認為,要對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應用有所限定,模型的結論並非不可避免,它們並不適用於所有國家。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應用最好的三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體:美國、日本和德國,它們擁有強大的貨幣。這絕非偶然。三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經濟體,而且是最富裕的三個經濟體,擁有最發達的資本市場。它們實施財政擴張時的各種條件,都能夠保持貨幣緊縮。

很少有發展中國家(如果有的話)適合同樣的結論。原因之一是:發展中國家實施財政擴張時,通常都伴隨著銀根放鬆和外部投機資本對本國貨幣的沖擊。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沒有多大區別。

原因是:首先,這些國家沒有以本國貨幣交易的發達資本市場,第二,緊跟財政赤字之後,很快就出現貨幣擴張。蒙代爾個人不用蒙代爾—弗萊明式的國際宏觀經濟模型來分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並希望他的學生也不要這樣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本結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影響總收入的效力取決於匯率制度。貨幣政策在固定匯率下對刺激經濟毫無效果,在浮動匯率下則效果顯著;財政政策在固定匯率下對刺激機經濟效果顯著,在浮動匯率下則效果甚微或毫無效果。蒙代爾在後來的一篇文章「資本流動和國家相對大小」中將數學模型推廣到整個世界經濟:首先證明了在固定匯率下貨幣政策的效果並沒有完全喪失,相反,貨幣政策效果傳遞到國外;其次證明了在浮動匯率下(以及資本完全流動)財政政策效果並沒有喪失,而是傳遞到世界其他地區。

『肆』 匯率都是通過哪些途徑來影響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產業結構

1、經營性活動:如果一個公司出口佔比較高,出口產生獲得的外幣貨幣或者應收賬款,在貶值區間內將會產生匯兌收益。海外業務佔比較大的細分行業,人民幣貶值會產生匯兌收益;這些行業主要包括摩托車、電機、電子相關行業、白色家電、輕工、紡織。

反之,如果一個公司進口原材料比例較高,進口產生的應付票據或者應付賬款,在貶值區間內將會產生匯兌損失。從細分行業來看,電視(含面板)、造紙、工業金屬、鋼鐵、化學原料、石油化工受影響較大。

2、融資性活動:當人民幣整體貶值時,外幣負債和資產以本幣計價都會更高,如果一個公司綜合外幣負債高於綜合外幣資產,則會產生凈的匯兌損失。從行業來看,航空、航運、通訊運營、煤炭、建築和房地產外債佔比較高,人民幣貶值會產生較大匯兌損失。

(4)匯率傳遞比率擴展閱讀:

匯率的特性在於它多半是浮動的比率。只要貨幣能夠透過匯率自由交換,依交換量的多寡,就會影響隔天的匯率,因此,有人也以賺匯差營利,今日以較低的比率購進某一外幣,隔日等到較高的比率出現時,再轉手賣出。

所以有時匯率也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了解外匯儲備也能看出這個國家的出口貿易狀況。跟通貨膨脹及利率亦有關。匯率亦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經濟目的的金融工具之一,例如買賣外匯或進行貶值來換取出口。

『伍』 關於傳遞機制(利率、外匯流向、匯率。。。)的問題

A本幣利率上升 本幣貶值
錯誤

B正確
本幣利率下降 外匯流出 外匯對本幣匯率上升 本幣貶值
本幣投資收益下降 外匯市場拋本幣換外幣 本幣自然貶值 外幣自然升值(供求關系)
C 本幣利率上升,外匯流出
錯誤

D本幣利率下降 本幣升值
錯誤

『陸』 匯率是怎樣影響通貨膨脹的為什麼我的推論是無論匯率上升或者下跌均能引起通貨膨脹

在開放經濟中,匯率對國內通貨膨脹有重要影響。匯率變動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渠道影響國內物價水平。首先,匯率變動通過影響進口最終消費品的本幣價格直接影響以消費者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其次,匯率變動會影響進口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本幣價格,並且通過消費者價格指數對工資設定的影響,匯率變動也會影響名義工資水平,在這兩種情形下匯率變動都會影響本國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影響通貨膨脹。再次,匯率變動改變了本國產品和外國產品的相對價格,從而影響本國和外國經濟主體對本國產品的需求,通過總需求渠道間接影響本國的通貨膨脹。由於匯率變動全面地影響國內價格,所以匯率是一國貨幣當局制定貨幣政策時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對於那些將穩定物價作為貨幣政策目標的國家。在探討應對中國通貨膨脹的策略時,匯率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匯率變動對國內通貨膨脹影響的研究
匯率變動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影響程度與匯率對國內價格的傳遞率和傳遞速度密切相關。國外大量的實證研究發現,匯率對進口價格的傳遞是不完全的,並且存在一定的時滯,即匯率變動只是部分反映在進口價格上。這意味著匯率對國內生產者價格和消費者價格等其他價格的傳遞同樣是不完全的而且存在時滯。匯率傳遞效應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匯率作為反通貨膨脹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此實證上得出匯率對國內價格的傳遞程度的具體估計值對政策制定有重要意義。
在已有的文獻中,McCarthy(2000)採用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了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匯率對進口價格、生產者價格和消費者價格的傳遞效應。Billmeier等(2004)採用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和誤差修正模型對克羅埃西亞的匯率傳遞效應進行了研究。Choudhri和Hakura(2006)運用71個國家的樣本數據採用分布滯後模型對匯率傳遞程度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研究。在國內,卜永祥(2001)採用誤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幣匯率對零售物價和生產者價格的傳遞效應。陳六傅、劉厚俊(2007)採用遞規向量自回歸模型估計了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口價格和消費者價格的影響。劉亞、李偉平、楊宇俊(2008)利用自回歸分布滯後模型估計了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消費者價格的影響。施建淮、傅雄廣、許偉(2008)利用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估計了人民幣匯率對進口價格、工業品出廠價格、消費者價格及其分類指數的傳遞程度和速度。
國內研究大都採用了月度數據,而月度數據由於雜訊較大可能導致回歸結果有較大誤差。在計量方法上,這些研究多採用誤差修正模型或向量自回歸模型。誤差修正模型如果存在多個協整關系,會給匯率傳遞效應的解釋帶來不確定性。在運用向量自回歸模型時,脈沖響應函數依賴於模型中變數先後次序的設定,這對匯率傳遞效應的研究結論的穩健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不斷出現民工荒,製造業勞動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國內因素對我國價格水平的影響不斷增強。在上面提到的文獻中,都沒有考慮勞動成本因素對物價水平的影響。
採用最新的季度數據,並且將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傳遞分成兩部分進行研究:首先,估計人民幣匯率變動傳遞到我國進口價格上的程度;其次,分析進口價格的變動有多大程度傳遞到了我國消費者價格上;最後,結合兩部分的研究得出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影響程度的估計。
計量方法和結果
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回歸模型的解釋變數為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外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代表國內需求條件的真實國內生產總值。加入外國企業生產成本和國內需求條件因素是為了估計在控制了這些因素影響後匯率對進口價格的傳遞率。此外,回歸模型中還加入了滯後期的匯率和外國生產成本以反映進口價格對匯率變動和外國生產成本變動的逐步調整。在檢驗變數的平穩性和協整分析後,回歸模型採用對數差分變數的最小二乘法估計。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口價格傳遞的計量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口價格傳遞是不完全的,並且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口價格的傳遞有一定時滯。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進口價格的當期影響比較小,短期匯率傳遞率為0.05,而且統計上不顯著,這可能反映了J曲線效應。中期(1年)我國進口價格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則有較大的反應,匯率傳遞率達到0.35,即人民幣升值10%,我國進口價格水平下降3.5個百分點。
在第二部分研究中筆者採用兩種方法估計進口價格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傳遞,一是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模型,二是聯立方程模型。這兩個模型有助於分清外部因素(進口價格)和內部因素(勞動成本)對我國通貨膨脹的不同影響。將Galí和 Gertler(1999)的混合型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模型推廣到開放經濟情形,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中包含了進口價格,它反映了我國較大比重的進口品(包括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價格在匯率變動後的變化,從而通過對進口價格的作用可以影響本國通貨膨脹。
聯立方程模型由三個方程組成。第一個方程將國內通貨膨脹識別為國內因素(單位勞動成本 )和外部因素(進口價格 )的函數。第二個方程描述了單位勞動成本的演進,單位勞動成本的變動由通貨膨脹預期和需求壓力決定,後者用產出缺口代理。第三個方程將通貨膨脹預期識別為後顧性成分和前瞻性成分的加權平均,後顧性成分刻畫了通貨膨脹慣性。在本研究中,前瞻性成分用基於市場的未來通貨膨脹預測值代理。筆者使用91天 (3個月) 國債回購利率作為市場名義利率,運用狀態空間模型和卡爾曼濾波方法得出我國通貨膨脹預期值。
最終估計結果為:我國進口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傳遞率為0.36,這表明外部因素對我國通貨膨脹有比較大的影響,這與中國經濟開放度很高的事實是相一致的。同時,單位勞動成本的系數為0.10,表明內部因素在我國的通貨膨脹動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滯後一期的通貨膨脹系數較高,達0.87,這反映了我國的通貨膨脹具有較強的慣性。
將兩部分估計結果結合起來,我們可以計算出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傳遞率。短期(當季度)傳遞率為0.02,中期為0.13,即人民幣升值10%,一年左右我國通貨膨脹率下降1.3個百分點。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傳遞率是在控制了單位勞動成本和通貨膨脹預期的情況下,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由於匯率變動也會通過進口價格間接影響通貨膨脹預期,從而影響單位勞動成本,所以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通貨膨脹的綜合傳遞率會比0.13高一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所使用的匯率是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而不是對美元的雙邊匯率,我們得出的匯率傳遞率數值是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對通貨膨脹的傳遞率。這是政策執行時需要注意的。政策當局通常通過對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操作實現人民幣有效匯率的調控。
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也表明內部因素(單位勞動成本)在影響我國通貨膨脹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忽視。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國勞動力成本將不斷上升,這是推動我國通貨膨脹的一個長期因素。過去一年,我國製造業工人的工資已上漲30%左右,除非勞動生產率也同步快速增長,否則過快的工資上漲將推高我國的通貨膨脹水平。
政策含義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通貨膨脹有適度的傳遞,表明匯率工具在控制我國通貨膨脹方面的作用應受到重視。由於匯率對價格水平的影響直接而迅速,所以通過人民幣升值來抑制我國通貨膨脹上升是有效的政策選擇。比較而言,加息等貨幣手段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效果比較模糊,抑制通貨膨脹的結果難以預測,並且發揮作用需要比較長的時滯。
在當前形勢下,建議更加倚重匯率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理由如下:
首先,雖然加息可以表明央行的立場,從而影響通貨膨脹預期,但是小幅度的加息很難對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借貸意願產生影響。因為我國資金成本相對於投資回報率而言較低。對企業和地方政府而言,他們更加在乎的是能否借到錢。由於美歐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即使央行有意大幅加息,目前也是不能實施的,這會刺激全球流動性湧入國內,導致國內流動性膨脹。
其次,我國流動性過剩的主要根源在於國際收支雙順差,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減少國際收支雙順差,而加息只會加重熱錢流入並且對貿易順差無直接影響;同時,讓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央行減少外匯干預,這又意味著外匯儲備增幅下降,即外匯占款增速下降。
再次,近年我國物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食品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通過增加進口緩解國內食品供給的不足,可以有效地抑制物價水平的上漲,而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食品和能源的進口價格。常規的貨幣政策手段對控制食品通貨膨脹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加息雖然會提高居民儲蓄,減少當前消費需求,但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影響是有限的。
最後,加息對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不確定,但對實體經濟產生緊縮影響是確定的。由於翹尾因素,下半年消費者價格同比增速將會趨緩,屆時加息對實體經濟的緊縮影響將會不受歡迎。而人民幣匯率升值能夠在抑制通貨膨脹的同時,對實體經濟不一定產生緊縮影響。一方面工業化國家經濟不景氣,外需本身不強,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已經明確了擴大內需的戰略,人民幣升值能夠促進內需,從而有助於我國在新的環境下實現經濟的增長。

『柒』 現在的匯率對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1.匯率風險與進出口貿易

進出口貿易受匯率變動影響很大。在我國實行盯住匯率體制下,以美圓結算的大部分進出口貿易基本不受影響,進出口企業對於匯率風險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國匯率基本實現市場化後,匯率更多的表現市場因素。

在匯率波動對貿易影響的一般分析中,意味著貨幣貶值將改善貿易收支,反之貨幣升值會使貿易陷入惡化的境地。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一些經濟體在匯率波動過程中,當貨幣貶值時卻沒有達到改善貿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貿易收支轉向了相反的預期。在追尋這種沖突原因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匯率傳遞理論(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對於匯率傳遞程度,許多經濟學家對匯率傳遞系數進行了實證估計,發現匯率傳遞是不完全的,即匯率變動後進出口價格不同比例的發生變動,匯率傳遞系數不等於1.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具體在出口環節,我國出口產品主題還在於紡織品,初級加工品和部分電器設備,在大型機電項目,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標志性台階。外國對於我國的產品需求彈性很小,在價格優勢下,人民幣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會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在升值預期存在的情況下,更有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未來50年樂觀的預測,這種升值力度會繼續增加,幅度將會是緩慢的,在這種升值預期的長期存在下,出口環節資金周轉會加快,企業會創造更多的利潤。

另外在進口方面,我國長期表現為內需嚴重不足,利率變動對我國儲蓄的影響不大,消費品市場長期處於輕度通貨緊縮的態勢,生產資料市場在未來10年內仍將是供應大於需求的態勢,進口環節不會有很大的增長,外貿環節稅收會隨著進出口企業的貿易增長而增加。

匯率變動並不完全由於市場本身的變化,還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比如國際熱錢和游資的干擾。我國目前處於金融改革的關鍵階段,關繫到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成敗。由於我國金融系統承受著巨大的歷史包袱,積聚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這對我國的稅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2.外匯匯兌損益風險對經濟體的影響

外匯匯兌損益也是影響進出口企業和有外匯交易的企業的風險。由於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度,企業保有的自主性外匯很少,進出口企業要完成進出口交易,需要經過結匯和售匯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都存在著本幣和外幣的相互兌換,在匯率市場化變動的情況下,兌換中會發生匯兌損益,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風險,同時對我國的稅收造成風險。在我國近期推出遠期交易後,企業可以通過掉期交易等遠期交易規避這部分風險。

(二)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革在資本項下逐步實現完全可兌換,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而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進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國不可能同時達到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的目標,只能同時達到其中的兩個。在我國的未來的匯率制度選擇中,偏向於彈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必然要求我國的資本項目下資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動的,而事實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防止國際資本的沖擊,對國際資本流動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資本自由流動與我國金融風險

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金融風險是金融系統的不穩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資本自由流動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的效果,比如國際投機資本的惡意炒作和游資的蓄意沖擊。

自改革開放以後,湧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一直呈現增長勢頭。「中國在利用國際資本方面保持了合理的結構和期限,資本流入絕大部分採用國外自接投資的形式,外債增長適度,而證券投資相對少。」 國外直接投資中有相當部分投入我國房地產行業,導致金融風險積聚。再加上我國長久以來積聚的金融風險,如果被蓄意利用,將危害到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和改革的成敗,也將危害到我國稅收的安全。

2.國際資本流動變化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資本自由流動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金融效率,在我國將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有限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適合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需要的。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合國際資本進入投資的環境將越來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的投資價值在未來會好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增長形象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進入,帶動我國國內市場的繁榮,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從而帶動我國稅收的增長。

『捌』 美元和人民率的匯率是多少

2008-7-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匯價:

1美元 = 6.8255人民幣

『玖』 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有什麼關系

人民幣匯率定義:「匯率」亦稱「匯價」,即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報價,即1人民幣或者100人民幣兌換成多少美元。人民幣升值相應的人民幣匯率升高了。

美元指數主要由美元對歐元、日元、英鎊等6種貨幣加權匯率計算得到的,跟人民幣匯率沒有對應關系。美元指數的上漲,意味著美元對非美貨幣匯率的上升,美元指數雖然和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關系,但美元指數的上漲還是會影響到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
而中國卻是持有美元最多的國家。所以美國單方面讓人民幣升值成本最低,獲利最大。 因為對人民幣貶值以後,美指至少暫時仍然看上去「堅挺」但是做為中國,如果美指沒有變化,升值後的人民幣其實是對所有的世界主要貨幣的升值。這相當於讓中國為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負責」, 中國就算是錢多人傻也是有心無力的。所以中國如果頂不住美國的壓力,也會想方設法對其他貨幣進行大幅貶值,最後結果還是要拉低美指。

閱讀全文

與匯率傳遞比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的 瀏覽:750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
科陸充電價格 瀏覽:948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
青海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