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多少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100美元(USD)=632.39人民幣(CNY)
美元
100
匯率
6.3239
人民幣
632.39
買入價
6.3189
賣出價
6.3289
最近內更新
2012年3月17日
19時容19分
奧運過後人民幣在國際上是升值了
B. 2010年5月26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
2010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82732011年5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5017累計升值(6.8273-6.5017)/6.5017大概5%人民幣匯率外匯管理局上查詢啊我現也寫方面論文下面我文章里用希望幫啊
年份
年初
年末
升值幅度
2005年
8.2765
8.0702
2.49%
2006年
8.0702
7.8045
3.29%
2007年
7.8160
7.3037
6.55%
2008年
7.3041
6.8277
6.52%
2009年
6.8270
6.8270
0.00%
2010年
6.8273
6.6032
3.28%
C. 5月1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查詢匯率可以通過招行主頁,右側實時金融信息-外匯實時匯率查詢牌價,匯率實時內波動,僅供參考,容可以看到2011年02月16日及以後每天的數據。(紐西蘭元可以看到2014年09月22日後每天的數據)
目前確認到2018年5月1日現匯買入價631.73,現鈔買入價626.53(100外幣兌人民幣的)
D. 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標準是多少
以前能換8,9元,現在只能換7.9元說明人民幣升值了.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主要有: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1.模型測算依據 匯率變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為進出口價格變動引起的初始影響(直接影響)。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這一影響的大小主要由進出口價格彈性決定。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貿易發展的定量分析顯示,我國出口價格彈性為1,即我國出口價格相對世界出口價格每上升1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進口價格彈性為0.4,即我國進口價格相對世界進口價格每下降1個百分點,進口增長率提高0.4個百分點。 匯率變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除了要考慮進出口價格變動引起的初始影響外,還要考慮匯率變動引起經濟增長變化的回波效應(間接影響)。對進口而言,匯率升值的初始影響會導致進口增加,但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放緩,卻會減少對進口的需求。定量分析表明,我國GDP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實際進口增長率減少1.33個百分點,因而進口的回波效應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對出口而言,作為經濟貿易大國,不僅匯率升值的初始影響會抑制出口;同時,由於本國經濟貿易減速將導致世界經濟貿易趨緩,又會進一步減少本國的出口需求。定量分析表明,世界經濟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實際出口增長率減少2.7個百分點,因而出口的回波效應對減少出口表現為疊加效應。 由此可見,貨幣升值對出口的抑製作用大於對進口的刺激作用,國內國際經濟減緩對進出口的影響,強於價格變動對進出口的影響。 2.測算結果及分析 按照人民幣升值1%、2%、3%和5%四種情況,經模型測算,其對國民經濟主要指標的影響,如表1和表2所示。根據表1和表2,人民幣升值2%,出口增速減少1.5個百分點,進口增速增加0.2個百分點。按2004年數據計算,相當於出口減少91億美元,進口增加12億美元,貿易順差由320億美元減少到217億美元,減少凈出口需求852億元人民幣,大約影響當年GDP增長率(當年支出法GDP為140776億元,增長9.5%)中0.6個百分點。匯率升值後,能源、原材料、機器設備等進口產品的價格降低,國內相應產品價格也會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下降,企業投資意願有可能增強;同時,國內價格水平下降以及出口受阻,也會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消弱企業投資意願,綜合作用的結果,名義投資下降0.2個百分點,實際投資增長0.2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下跌有利於消費增加,但受經濟增長減慢的影響,收入水平會有所下降,實際消費增速降低0.1個百分點。考慮到三大需求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個百分點,就業減少50萬人,財政收入增速下降0.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增加額增速下降0.7個百分點,貨幣供應量M0、M1和M2增速分別下降0.4、0.5和0.4個百分點。 模型測算顯示,一次性匯率變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將會隨著時間遞減,第二年影響減弱一半,兩年後影響基本消失。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主要行業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後,由於進口增加、出口減少、消費需求也相應減小、投資略有增加,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行業的增加值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測算結果如表3、表4、表5所示。 1.對三大產業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2%,按2004年數據計算,第一產業增加值減少94億元,增速減少0.4個百分點,占當年增長率6.3%的6.3%;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減少544億元,增速下降0.7個百分點,占當年工業增加值增長率11.5%的6.1%;建築業增加值增加7億元,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減少122億元,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占當年增長率8.3%的3.6%。 2.對工業部分行業的影響 工業部門中,出口份額較大的行業如紡織、機械、電子、化工等受到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較為明顯。 人民幣升值2%,作為我國出口大戶的紡織業出口減少20億美元;增加值減少90億元,增速下降近2個百分點。機械工業出口減少14億美元;增加值減少110億元,增速下降1.1個百分點。電子工業出口減少18億美元;增加值減少85億元,增速下降1.5個百分點。化學工業出口減少8億美元;增加值減少85億元,增速下降1.4個百分點。 三、對調整人民幣匯率的幾點看法 1.短期內對宏觀經濟有一定的降溫作用,但影響不大 人民幣升值2%,一次性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下降0.5個百分點,就業減少50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個百分點。這一影響是嚴格假定其他經濟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的理論結果。實際上,由於我國匯率是在國民經濟仍處於繁榮階段中調整的,企業家和消費者信心仍然較強,對宏觀經濟的實際影響可能沒有理論測算得那麼大,匯率小幅度調整不會對宏觀經濟帶來較大沖擊。相反,從中長期看,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於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金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於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 2.當前是匯率調整的良好時機 從宏觀經濟的基本面看,上半年,GDP增長9.5%,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既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也沒有通貨緊縮。1~6月新增城鎮就業59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8萬人,就業形勢良好。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金融運行基本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處高位,消費增長加快。宏觀經濟形勢良好,抵禦人民幣升值對經濟帶來沖擊的能力就強,對經濟造成的負面會較小。從金融體系和外匯市場看,目前,我國外匯管理逐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不斷加強,市場工具逐步推廣,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企業抵禦和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增強。從升值的預期看,近幾個月來,美元相對於歐元、日元等多數貨幣走強,大體升值在5%~10%之間;美元利率相對於人民幣利率的利差在擴大。這些因素的出現,弱化了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利於防止投機。因此,目前是推進匯率改革的有利時機。 3.靈活運用宏觀調控政策,應對匯率變動的影響 我國採取了一次性升值2%,繼而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如果市場預期大大高於人民幣升值幅度,人民幣有可能在多個交易日連續上漲至浮動的最高點,在較短時間內出現升值過大的情況。獲利投機資本也可能迅速流出我國。這些問題都會對我國宏觀經濟以及農業、紡織、機械、電子等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為此,一要根據國際收支變動狀況,適度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二要利用各種可用貿易保護措施,優化進口產品結構,盡量減少對農業等行業的沖擊;三是根據國際熱錢流入或流出動向,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穩定國內需求增長
E.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逼近6.3元時代,是好是壞
人民幣升值,有人歡喜有人愁。
喜的是進口企業。
人民幣走強,對於進口企業是利好。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進口企業的采購成本,增加盈利。
尤其是在當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企業原材料進口成本增加,因此,人民幣升值也會減輕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帶來的壓力。
愁的是出口企業。
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因為出口產品成本提高,進而影響出口企業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會存在匯率風險,導致匯兌損失。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疊加原材料上漲、海運價格上漲,對出口影響較大,會進一步壓縮中小外貿企業利潤和生存空間。
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的原因:
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原因,譚雅玲分析,人民幣升值跟美元指數走弱有關,而且市場偏向於人民幣升值的情緒比較嚴重,同時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外資流入中國外匯市場、股市,外資利用有利時機來套利和對沖的現象比較普遍,也刺激人民幣升值。
數據顯示,5月25日,A股大漲,成交重返萬億元,北上資金刷新紀錄。
中金宏觀26日發布研報稱,4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截至5月25日,累計升值幅度達到2.5%,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4月初上漲0.5%,而同期,美元指數下行約3.5%。美元指數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中金宏觀表示,3月份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境外機構小幅凈減持境內債券,而4月份又重回增持,也支撐了4月以來人民幣的升值。
F.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逼近6.3元時代,推動因素是什麼
美元指數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1年5月2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4099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184個基點,逼近6.3元時代。
另外,在岸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距離6.3元時代一步之遙,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4元關口。
國家採取措施讓人民幣匯率維穩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明確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5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指出,人民銀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制度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都是適合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人民銀行將注重預期引導,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G. 2019年人民幣換美元匯率是多少
以2019上半年為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為6.6850元,最低為6.8994元。
2019年8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19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為6.6850元,最低為6.8994元,118個交易日中53個交易日升值、64個交易日貶值、1個交易日持平,最大單日升值幅度為0.70%(469點),最大單日貶值幅度為0.61%(414點)。
2019上半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
同時,經濟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服務業和消費對GDP的貢獻超過60%;增長質量在增強,高科技的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增速較高;市場主體信心不斷增強,微觀主體經營狀況持續改善,工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76.4%,達到歷史較高水平;穩外貿初見成效,貿易結構在優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王春英則表示,境外機構對投資境內人民幣資產表現了相當大的興趣。2014年底,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和股票價值為2000多億美元,2019年6月底達到了5500多億美元。「我們對匯率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是很有信心的。」王春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