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歷史匯率認定

歷史匯率認定

發布時間:2021-09-17 18:01:16

⑴ 各種貨幣匯率是怎麼確定的是各國政府,還是市場,那麼每天的匯率是誰計算出來並公布出來的

在市場經濟地區,匯率由市場交易確定。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
(1)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收支(主要是國際貿易)和資本項目收支(主要是投資及利潤)。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趨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形成壓低匯率的力量。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形成推高匯率的力量。
而在美國財政部報告中認定的「匯率操縱國」其匯率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美國財政部在1994年以後從未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里形成的,總部在上海外灘。這是一個會員制的高級交易所,由具備外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會員們,攜帶企業和個人結匯所得的外匯入場,彼此交易外匯與人民幣的頭寸,由買賣雙方確定人民幣的匯率。
不過,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所有可以入場交易的會員當中,有一個特超級會員。這就是主管中國外匯市場的央行及外匯管理局。加上「特超級」的修飾語,是因為央行不但是日益成長的中國外匯市場上的最後買家。人們常聽到的早就過了2萬億美元的 「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其實全部是由央行購入的外匯。
外匯交易中心由央行管理,後者又入場交易,而且在事實上購入了中國外匯的絕大部分,所以央行有能力決定匯率的走勢。在每個正常交易日的早上9點15分,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那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2013年8月29日為1美元對人民幣6.1690元)。

⑵ 匯率操縱與固定匯率的區別如何界定

固定匯率制是指匯率的制定以貨幣的含金量為基礎,形成匯率之間的固定比值。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保證匯率的穩定。其實就是本國法律規定的匯率水平。與浮動匯率相對。匯率操縱一般是使用浮動匯率的國家,違反價值規律,人為地壓低匯率或抬高匯率。界定:是否符合價值規律,是否是人為的。

⑶ 如果認定匯率操作國.是不是預示著屯糧開始了

不是,如果你是糧食輸出打過的話,匯率上升你的糧食賣不出去,匯率下降,你的糧食供不應求。一般在匯率上升到頂的時候屯糧,至於什麼時候是頂,這個需要自己判斷或跟國家走向

⑷ 能不能將1年期的NDF認定為一年後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一年期NDF是海外無本金交割市場對人民幣一年以後匯率的預期,但是該價格是由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一年後人民幣匯率是不是就是一年期NDF值很難說,人民幣匯率還是掌握在央行手中。另附一個一年期NDF實時走勢圖網址,看到很多人在找,在此分享了~http://www.bloomberg.com/apps/quote?ticker=CCN%2B12M%3AIND#chart

⑸ 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有什麼後果

按照美國的現有法規,會對原產我國的產品出口到美國時徵收高額的懲罰性進口關稅,這個後果是非常致命的,會導致我國產品基本失去美國市場;

個人判斷這種情況基本上不太可能發生,畢竟中美間的經貿往來金額還是很高的,如果此舉一出中國肯定會有報復性措施,中美商戰將不可避免,最後兩敗俱傷。

⑹ 美國取消對華匯率操縱國的認定利好哪些概念股票

美國取消對華匯率操縱國的認定是屬於利好消息的概念股票,你在App軟體上查找相關對應的消息。

⑺ 記帳匯率是怎樣定的

財政部94財會字第05號文件《關於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後企業外幣業務會計處理的規定》中認定記賬匯率是市場匯價。關於市場匯價這一提法,可以將其理解為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外幣買賣的價格,且金融機構買入或賣出的現匯和現鈔也存在差價。

因此應將外幣金額摺合人民幣的匯率確定為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即中間價。為此,國家外匯管理局94匯資函字第144號文件《關於對匯率並軌後合資雙方匯率折算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定中國銀行公布的現匯買入賣出中間價作為外匯唯一的摺合和記賬標准。

資本

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記賬匯率可以是外幣業務發生當日的匯率,也可以是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匯率一經選用,在登記入賬時不得隨意變更。具體應用時,對於取得以外幣結算的資產、負債及相關的收入和費用,可以採用外幣業務發生時當日的匯率或當月1日的匯率記賬。對於以外幣投入的資本:

1、合同或章程有約定匯率的,就按約定的匯率入賬。

2、合同或章程未約定匯率的,如果注冊貨幣與記賬本幣一致的,可採用當日匯率記賬;如果注冊

貨幣與記賬本幣不一致,應當按第一期第一次收到出資額時的匯率記賬。對於投入的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按投入當日或當月1日的匯率入賬。

實際工作中,企業會計人員為了方便或者已有的習慣,往往各行其是,並沒有完全按照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企業內部如果採用不同的記賬匯率,在購貨或銷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不同的購貨成本、不同的銷售收入等。

造成會計處理的不一致,會使會計信息不可比。在不同企業採用不同的記賬匯率時,企業之間會計信息也缺乏可比性。

(7)歷史匯率認定擴展閱讀

標價方法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於是便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就叫應付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如日元兌美元匯率為119.05即1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直接標價法與商品的買賣常識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標價法就是把美元外匯作為買賣的商品,以美元為1單位,且單位是不變的,而作為貨幣一方的人民幣,是變化的。一般商品的買賣也是這樣,500元買進一件衣服,550元把它賣出去,賺了50元,商品沒變,而貨幣卻增加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匯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705即1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

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相同,即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匯率下降,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上升,不同之處在於標價方法不同,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美元標價法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並執行,(在2013年)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在金本位制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Mint Par).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紙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

確定方法

匯率的確定方法隨國際貨幣制度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記賬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

⑻ 求關於中國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最新動態

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走強 創十個月新高鄧美玲分享 聚友網
開心網
人人網
新浪微博網
豆瓣網
轉發本文
13:472010-04-08共有1條評論訂閱大 中 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鄧美玲 在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之下,人民幣幣值的變化值得琢磨。4月7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突破6.8260,至6.8259,人民幣匯率連續七天上漲,創下10個月新高。

4月8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8259,與前一交易日持平。

從去年開始,美國方面頻頻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3月15日,130名美國國會議員上書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人民幣升值。按照原計劃,美國政府將在4月15日決定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一時之間,中美關系因為人民幣升值問題而變得緊張敏感。

4月7日,央行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張斐斐采訪時表示,中美之間的匯率爭端已超越經濟層面而上升到政治層面。「現在是一場微妙的動態的政治博弈過程」,李道葵說。他認為,目前,中國政府決策層內部意見還沒有取得一致,人民幣匯率問題或許要留待中美SED會議之後才會明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匯率之戰有緩和的意味。4月3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稱,美國已決定推遲向國會提交原定於4月15日發布的主要貿易對象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況報告,並稱未來3個月美國將和有關各方舉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高端會議。而中國國家胡錦濤已定於參加4月12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這被視為兩國緊張關系緩和的跡象。

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4月8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突然訪華,他將與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王岐山進行會晤。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美國財政部推遲決定,加上雙方採取的一系列其它和解措施,加大了中國轉變匯率政策的可能性。但兩國關系仍存在緊張。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稱,「僅僅因為蓋特納在北京,中國就調整匯率機制的可能性非常小,」。他還表示,人民幣倉促升值,「對美國政界人士將非常有幫助,但對中國政界人士來說,卻可能十分尷尬」 。

目前在中國,業內人士多數認為,政府將在未來允許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加大,由此實現緩慢升值。瑞銀集團(UBS)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在今年2季度可能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區間,讓人民幣恢復升值,以抑制通脹。由央行所設立的每日參考匯率,可能會最大擴大至正負2%的浮動,目前為波動范圍為0.5%。

找的這么些東西

⑼ 國際間各國貨幣的匯率和外匯交易市場的一樣價格嗎如果不一樣。匯率是如何確定的,有確定周期嗎

在市場經濟地區,匯率由市場交易確定。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
(1)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收支(主要是國際貿易)和資本項目收支(主要是投資及利潤)。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趨升;如果為逆差,則該國貨幣匯率下降。
(2)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率高,則形成壓低匯率的力量。
(3)利率。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則形成推高匯率的力量。
而在美國財政部報告中認定的「匯率操縱國」其匯率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美國財政部在1994年以後從未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里形成的,總部在上海外灘。這是一個會員制的高級交易所,由具備外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會員們,攜帶企業和個人結匯所得的外匯入場,彼此交易外匯與人民幣的頭寸,由買賣雙方確定人民幣的匯率。
不過,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所有可以入場交易的會員當中,有一個特超級會員。這就是主管中國外匯市場的央行及外匯管理局。加上「特超級」的修飾語,是因為央行不但是日益成長的中國外匯市場上的最後買家。人們常聽到的早就過了2萬億美元的 「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其實全部是由央行購入的外匯。
外匯交易中心由央行管理,後者又入場交易,而且在事實上購入了中國外匯的絕大部分,所以央行有能力決定匯率的走勢。在每個正常交易日的早上9點15分,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那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2013年8月29日為1美元對人民幣6.1690元)。

閱讀全文

與歷史匯率認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
科陸充電價格 瀏覽:948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
青海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7
信託公司2016校園招聘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