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問音頻文件的采樣率和比特率是什麼意思,和音質有什麼關系
采樣率是指每秒鍾采樣樣本的數量,采樣率越高音質越好,但是存儲量越大。就像你在概率上做的這道題目一樣,要調查某一年的高考成績,就要抽樣,樣本的數量越多越接近真實值,但是工作量越大。 比特率嗎,就是傳輸的速度。這倆都是與音質成正比的。
❷ mp3的采樣率
世界上標准音頻格式是16bit 44100hz
MP3的采樣頻率分為48000 44100 32000 24000 22050 16000 12050 8000等等,碼率有320kbps 256 224 192 128 112 96 80 64 56等等,都是2的n次方。
eg:44.1KHz采樣率的聲音就是要花費44000個數據點來描述1秒鍾的聲音波形。原則上采樣率越高,聲音質量越好。
采樣頻率一般共分為22.05KHz、44.1KHz、48KHz三個等級;22.05 KHz只能達到FM廣播的聲音品質,44.1KHz則是理論上的CD音質界限,48KHz則已達到DVD音質了。
(2)音頻采樣率和匯率擴展閱讀:
在數字音頻領域,常用的采樣率有:
8,000 Hz - 電話所用采樣率, 對於人的說話已經足夠
11,025 Hz-AM調幅廣播所用采樣率
22,050 Hz和24,000 Hz- FM調頻廣播所用采樣率
32,000 Hz - miniDV 數碼視頻 camcorder、DAT (LP mode)所用采樣率
44,100 Hz - 音頻 CD, 也常用於MPEG-1音頻(VCD, SVCD, MP3)所用采樣率
❸ 什麼是音頻采樣率
采樣率是指每秒從連續信號中提取並組成離散信號的采樣個數。采樣率越高,那麼你聽到的製作好的聲音效果越接近你源文件的聲音效果。
❹ 音頻文件的比特率與采樣頻率有關系么
你理解的概念似乎有點問題。比特率類似於一個物體的密度,即單位時間存儲數據大小,你理解正確了的。但是采樣率並不是指聲音頻率,按照物理學,頻率是周期的倒數,不過這里采樣率的「周期」不是聲波波動周期而是樣本點個數。首先自然界的聲音被轉換為數碼記錄信息的時候,需要用「離散點」代替原本「連續波」,采樣率44.1khz就是指每秒(單位時間)選取了44100個點,即采樣點,所以采樣率越高,就越接近原始連續的聲波,所以有些發燒錄音母盤記錄的時候用到96khz,192khz,每秒選取了更多樣本點,聲音就更逼真。而你說的人耳聽覺上限,那個從音頻文件參數看不出來具體大小,需要用到專業軟體看頻譜圖或者頻響曲線才能看到。我可以告訴你,128kbps的mp3文件和無損格式比較頻率失真很嚴重了,文件裡面從18000hz(這里是你說的那個頻率而非采樣率)以上全部砍掉了的,中頻低頻還有頻率丟失,mp3最好的達到320kbps,但是在專業軟體上同樣可以看到20khz以上被舍棄,在非常好的聽音系統(上萬)能聽出和無損的高頻比較的確不一樣。希望回答能幫助你。記住采樣率和聲波頻率(音高)不一樣就好了。
❺ 常用的音頻三種采樣率是多少
64(網路)
128(個人普通用戶)
3XX(不記得是多少了,收藏用的)
❻ MP3中的采樣率和比特率是什麼
采樣率就是44.1KHz這個值,越高反應音樂效果越好
比特率就一般是128kbps,反映每秒所使用的空間大小(比方硬碟空間大小),同樣是越高反應音樂效果越好。
以下是更多的信息:
簡單來講,采樣率和比特率就像是坐標軸上的橫縱坐標。
橫坐標的采樣率表示了每秒鍾的采樣次數。
縱坐標的比特率表示了用數字量來量化模擬量的時候的精度。
采樣率類似於動態影像的幀數,比如電影的采樣率是24赫茲,PAL制式的采樣率是25赫茲,NTSC制式的采樣率是30赫茲。當我們把采樣到的一個個靜止畫面再以采樣率同樣的速度回放時,看到的就是連續的畫面。同樣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樣率記錄的CD以同樣的速率播放時,就能聽到連續的聲音。顯然,這個采樣率越高,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圖像就越連貫。當然,人的聽覺和視覺器官能分辨的采樣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於44.1kHZ采樣的聲音,絕大部分人已經覺察不到其中的分別了。
而聲音的位數就相當於畫面的顏色數,表示每個取樣的數據量,當然數據量越大,回放的聲音越准確,不至於把開水壺的叫聲和火車的鳴笛混淆。同樣的道理,對於畫面來說就是更清晰和准確,不至於把血和西紅柿醬混淆。不過受人的器官的機能限制,16位的聲音和24位的畫面基本已經是普通人類的極限了,更高位數就只能靠儀器才能分辨出來了。比如電話就是3kHZ取樣的7位聲音,而CD是44.1kHZ取樣的16位聲音,所以CD就比電話更清楚。
當你理解了以上這兩個概念,比特率就很容易理解了。以電話為例,每秒3000次取樣,每個取樣是7比特,那麼電話的比特率是21000。而CD是每秒44100次取樣,兩個聲道,每個取樣是13位PCM編碼,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3=1146600,也就是說CD每秒的數據量大約是144KB,而一張CD的容量是74分等於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
❼ 關於音頻的采樣率等的計算。
一段長度為1秒的音頻數據佔用的存儲空間 = 每個聲道佔用的存儲空間 * 聲道個數
= (每秒樣本個數*每個樣本佔用的存儲空間)*聲道個數
(1)public TimeSpan GetSampleDuration(int sizeInBytes)函數
這個函數根據名稱來看,大概功能是輸入一段音頻數據的總位元組數(存儲空間大小),利用返回值輸出音頻的持續時間.而音頻數據的持續時間 = 音頻數據所佔用的存儲空間的總大小 / 每一秒音頻數據佔用空間的大小,根據開頭的公式,可以得出:
持續時間 = 存儲空間的總大小/((每秒的樣本個數 * 每個樣本佔用的存儲空間)*聲道)
(2)public int GetSampleSizeInBytes(TimeSpan ration)函數
這個函數的字面意思是根據音頻數據的持續時間,計算出數據的位元組數
音頻數據的位元組數 = (每秒音頻數據佔用的存儲空間(這里的存儲空間單位是bit) * 持續時間的秒數))/8, 原因是每8bit是一個byte(位元組).
(3)public int SampleRate成員變數
這個成員變數就是采樣頻率,值就是 SamplesPerSecond,即每秒的樣本個數
(4)public TimeSpan BufferDuration成員變數
這個變數大概的意思是一段音頻數據的持續時間,計算公式參考(1)中描述的計算方法
當然,實際的函數功能應該根據需求來修改計算公式, 我給出的答案全部是根據函數的字面意思得出的.
❽ 音頻文件里的比特率和采樣率代表什麼
比特率這個詞有多種翻譯,比如碼率等,表示經過編碼(壓縮)後的音頻數據每秒鍾需要用多少個比特來表示,而比特就是二進制裡面最少的單位,要麼是0,要麼是1。比特率與音視頻壓縮的關系簡單的說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視頻的質量就越好,但編碼後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則情況剛好翻轉。
例如:以500Kbps來編碼音視頻。
其中
bps是
比特1K=
1010=1024
b就是比特(bit)
s就是秒(second)
p就是每(per)
所以,以500kbps來編碼表示經過編碼後的音視頻數據每秒鍾需要用500K的比特來表示
在基帶傳輸系統中用比特率表示傳輸的信息碼率.比特率Rb是指單位時間
內傳輸的二元比特數,單位是b/s.例如計算機串口的傳輸碼率最高到115200b/s.
符號率或波特率Rs是指單位時間內傳輸的調制符號數,即指三元及三元以
上的多元數字碼流的信息傳輸速率,單位是baud/s.
在M進制調制中,比特率Rb和波特率Rs之間的關系為:
Rb=Rslog2M
采樣率是指采樣樣本與總樣本數之比,采樣數率是單位時間采樣數。如果是儀器中,采樣速率為40MSa/s,說明每秒采樣數量為40M個,但是不能使用40MHz表示。
把模擬音頻轉成數字音頻的過程,就稱作采樣,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波形采樣的方法記錄1秒鍾長度的聲音,需要多少個數據。44KHz采樣率的聲音就是要花費44000個數據來描述1秒鍾的聲音波形。原則上采樣率越高,聲音的質量越好。
❾ 音頻的音質和采樣率有關還是比特率有關
都有關系。在錄音的時候采樣頻率和比特率都是越高越好,這取決於錄音設備的硬體性能。從無損文件轉換時,采樣頻率和比特率不高於初始值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