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貨幣和匯率漲跌對進口出口的影響
舉個例子,假設RMB和歐元是10比1,一輛車的各種原材料都是中國產中國造的,在中國買10萬,出口的時候就標價1萬歐元。如果這時候人民幣貶值了,和歐元匯率變成了20比1,那這輛車的標價就可以低到5千歐元(因為生產商以人民幣記賬的,5千歐元兌回10萬人民幣,廠家的利潤和貶值前是一樣的) 但上述邏輯有個前提: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只有在貶值前後,這輛車的人民幣成本保持不變,那上述邏輯才能成立。
如果是在惡性通貨膨脹的狀態下,國內企業以人民幣計算的成本也在上升,因此上述邏輯不成立。通貨膨脹造成的貨幣貶值不一定能促進出口?
⑵ 出口長期大於進口有什麼影響
貿易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降低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外匯流入隨著貿易順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匯率和外匯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要以人民幣購買外匯,貨幣的投放隨著外匯流入的增多而遞增。
貿易順差提高了外匯儲備成本,增加了資金流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外匯操作總是有風險的,最明顯的是匯率風險。
貿易順差導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出口結構難以調整。貿易順差影響了國內金融業利率市場化進程。
(2)進口大於出口對匯率的影響擴展閱讀:
努力拓展投資渠道,改善儲蓄轉為投資的機制,將充分利用14多萬億元的居民儲蓄和外匯儲備,那麼,在技術水平不變、資源利用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即使不依賴引進外資,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也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就業機會隨之大大增加。
政府要鼓勵企業引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加大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加大石油和礦產等戰略物資的進口;通過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教育和旅遊及消費增長帶動進口。大量的貿易順差給經常項目加大開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⑶ 匯率對進出口有哪些影響,有哪些因素
人民幣升值的話,出口就難做了啊
貶值么,出口好做,不過進口就恰恰相反
⑷ 匯率的變動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下降是利於進口還是出口
影響進口和出口量的匯率因素主要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的匯率,通常以1美元兌人民幣來表示,目前是1美元兌換6.28元人民幣。以此為例,當匯率下降時(比如1=6.25),也就是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這時對進口有利,而對出口不利。反之,在匯率上升時,也就是人民幣貶值,則對進口不利,而對出口有利。
⑸ 匯率對出口進口有什麼影響
1塊人民幣買1根香腸,以前老外花1美元能買到7根香腸,現在人民幣升值了,也就是匯率上升,老外1美元只能買到6根香腸,少了1根,等於香腸漲價了,理解了么
⑹ 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
需求彈性是指價格變化百分之1時,需求變化的百分比。說白了就是價格變化對需求的影響程度。需求彈性越大,價格變動,需求變動才越明顯。
當匯率貶值時(用的應該是間接標價法),也就是本幣貶值,那麼對於外國購買者來說,本國的商品相對便宜了,理論上來說就會增加需求量。但實際上,只有需求彈性大的,才會這樣,因為彈性小的商品即使價格變化了,需求也不會變化(比如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增加時,需求也不會明顯下降,因為大家都要用生活必需品)。
匯率升值時也是同理。
因此,匯率對出口的影響,還得具體看商品的屬性,只有需求對於價格變動很敏感的商品,才會受到匯率變化的影響而產生需求變動。
⑺ 如何理解外匯匯率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
在國際市場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十分頻繁,而且有升
值,也有貶值,需要全面分析其對於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確保國際
貿易的持續穩定進行。
1.人民幣升值。
1.1有利影響。
(1)有利於減輕外債壓力。人民幣匯率上升後,尚未償還的外
債還本付息所需要支付的人民幣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在一定程度上,
減輕了外債負擔。例如,我國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尚未償還的外債有
30億美元,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6.35,則需要支付人民幣本金190.5
億元。而如果人民幣升值,與美元的匯率變為6.22,則需要支付的人
民幣本金為186.6億元,數量減少3.9億元,使得外債負擔有所減輕。
(2)優化外貿結構。人民幣升值後,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將
會有所上升,有限的資金可以購買更多的資源和商品,從而降低進口
商品的價格,擴大我國對於石油、糧食等大宗產品的進口數量,也可
以有效抑制初級產品的出口,對我國的外貿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例
如,原本10萬元可以在國際市場購買8萬斤糧食,人民幣升值後,變
更為10萬斤,可以提高進口,緩解我國的糧食壓力;同時,原本的初
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會有所降低,從而抑制初級產品的大量出
口,優化對外貿易的結構。
(3)推動我國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由於受到經濟發展程度的
限制,我國出口企業長期以來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長的道路,主要依靠
我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的
消耗大,附加值低,企業僅僅獲得少量的加工費用。最為明顯的,就
是我國中東部地區的蘋果生產廠商,依靠流水線作業的方式,生產蘋
果手機等產品,缺乏技術性,盡管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但是經濟效益
低下,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而人民幣升值
後,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優勢將會減弱,逐漸淘汰
那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效率低的企業,促進企業向著技術
創新型和自主品牌型轉變,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可持續發展
的能力,從而實現我國國際貿易有粗放型向效益型和質量型轉變。
(4)促進國際市場的開拓。人民幣匯率的提高,使得人民幣在
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上升,從側面減少了企業對外投資的成本,提升
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開拓能力,推動我國跨國、跨州企業的形成和發
展,從而為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不竭動力,促進我國有資本輸入
國逐漸向著資本輸出國的轉變。
⑻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有什麼影響
現在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的話,利於進口,利於國內的消費者,但不利於出口。比如,某商品,國內售價80元(RMB),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1:8的話,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此商品去到美國,售價就會是10美元。人民幣升值後,用跟之前同樣的RMB,能換到的美元會更多,還是上述商品,國內80,因匯率的關系,到美國售價為10,現在人民幣升值了,能換的美元更多了,這樣,在美國的標價就超過10元了,貴了,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可能就低了
⑼ 匯率與進出口的關系
這個好理解,國際收支平衡有利於進出口貿易,有利於維持穩定的匯率。
但當前情況,任何國家的國際收支都不可能維持平衡的。如果收入大於支出,即國際收入增加,即出現順差,會導致匯率上漲,人民幣升值,匯率上升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如果國際支出大於收入,即出現逆差,這樣就會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
⑽ 現在的匯率對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一)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1.匯率風險與進出口貿易
進出口貿易受匯率變動影響很大。在我國實行盯住匯率體制下,以美圓結算的大部分進出口貿易基本不受影響,進出口企業對於匯率風險基本不敏感。而在我國匯率基本實現市場化後,匯率更多的表現市場因素。
在匯率波動對貿易影響的一般分析中,意味著貨幣貶值將改善貿易收支,反之貨幣升值會使貿易陷入惡化的境地。但是,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一些經濟體在匯率波動過程中,當貨幣貶值時卻沒有達到改善貿易收支的目的,反而使貿易收支轉向了相反的預期。在追尋這種沖突原因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匯率傳遞理論(imperfect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對於匯率傳遞程度,許多經濟學家對匯率傳遞系數進行了實證估計,發現匯率傳遞是不完全的,即匯率變動後進出口價格不同比例的發生變動,匯率傳遞系數不等於1.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具體在出口環節,我國出口產品主題還在於紡織品,初級加工品和部分電器設備,在大型機電項目,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標志性台階。外國對於我國的產品需求彈性很小,在價格優勢下,人民幣目前2%的小幅度升值不會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在升值預期存在的情況下,更有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未來50年樂觀的預測,這種升值力度會繼續增加,幅度將會是緩慢的,在這種升值預期的長期存在下,出口環節資金周轉會加快,企業會創造更多的利潤。
另外在進口方面,我國長期表現為內需嚴重不足,利率變動對我國儲蓄的影響不大,消費品市場長期處於輕度通貨緊縮的態勢,生產資料市場在未來10年內仍將是供應大於需求的態勢,進口環節不會有很大的增長,外貿環節稅收會隨著進出口企業的貿易增長而增加。
匯率變動並不完全由於市場本身的變化,還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比如國際熱錢和游資的干擾。我國目前處於金融改革的關鍵階段,關繫到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成敗。由於我國金融系統承受著巨大的歷史包袱,積聚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前進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這對我國的稅收安全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2.外匯匯兌損益風險對經濟體的影響
外匯匯兌損益也是影響進出口企業和有外匯交易的企業的風險。由於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強制結售匯制度,企業保有的自主性外匯很少,進出口企業要完成進出口交易,需要經過結匯和售匯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都存在著本幣和外幣的相互兌換,在匯率市場化變動的情況下,兌換中會發生匯兌損益,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風險,同時對我國的稅收造成風險。在我國近期推出遠期交易後,企業可以通過掉期交易等遠期交易規避這部分風險。
(二)人民幣匯率改革在國際收支資本項目層面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改革在資本項下逐步實現完全可兌換,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而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進而得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國不可能同時達到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的目標,只能同時達到其中的兩個。在我國的未來的匯率制度選擇中,偏向於彈性更大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必然要求我國的資本項目下資本不是完全自由流動的,而事實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防止國際資本的沖擊,對國際資本流動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資本自由流動與我國金融風險
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金融風險是金融系統的不穩定和金融脆弱性的增大。資本自由流動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很多負面的效果,比如國際投機資本的惡意炒作和游資的蓄意沖擊。
自改革開放以後,湧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一直呈現增長勢頭。「中國在利用國際資本方面保持了合理的結構和期限,資本流入絕大部分採用國外自接投資的形式,外債增長適度,而證券投資相對少。」 國外直接投資中有相當部分投入我國房地產行業,導致金融風險積聚。再加上我國長久以來積聚的金融風險,如果被蓄意利用,將危害到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和改革的成敗,也將危害到我國稅收的安全。
2.國際資本流動變化對我國稅收的影響
資本自由流動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金融效率,在我國將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有限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適合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需要的。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合國際資本進入投資的環境將越來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的投資價值在未來會好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增長形象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進入,帶動我國國內市場的繁榮,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從而帶動我國稅收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