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物理題(杠桿)
這不是08年北京中考壓軸題么?
網上有答案。
P1×S=300N,P2×S=200N,第一種情況下對A受力分析可得:FA1=1200N-300N=900N,此力即為對D的向下的拉力。對D進行受力分析,並設動滑輪重為G,作用在E端的力為X,則有:2X=G+900,由杠桿平衡條件又得:X×EO=T1×OH,即X:T1=OH:EO=5:2,對小成受力分析有:T1+F1=600。第二種情況下對A受力分析可得:FA2=1200N-200N=1000N,此力即為對D的向下的拉力。對D進行受力分析,則有:2Y=G+1000,由杠桿平衡條件又得:Y:T2=5:2,對小成受力分析有:T2+F2=600。由題目條件F1:F2=20:19。由上述條件可計算如下:X/T1=Y/T2=5:2,由等比定理得(Y-X):(T2-T1)=5:2,由F1=600-T1,
F2=600-T2,且F1:F2=20:19,可得20T2-19T1=600。再由2X=G+900,2Y=G+1000,可得Y-X=50,代入
(Y-X)/(T2-T1)=5:2,得T2-T1=20,再結合20T2-19T1=600,得T1=200N,T2=220N,F1=400N,F2=380N,
X=500N,Y=550N,G=100N至此答案全部解出。FA2=1000N,T2=220N,G=100N。
② 初中物理五道杠桿習題,帶解析過程
沒看到題目
③ 求初中物理杠桿的計算題,五道以上,帶答案。最好是難點的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在這里http://wenku..com/view/74e7b53783c4bb4cf7ecd14b.html
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④ 初三物理杠桿作圖習題及答案
如圖7所示的裝置,O為杠桿的支點,在杠桿上掛有重為60N的重物B,杠桿的左端通過細繩(繩的中間串一個彈簧測力計)跨過定滑輪懸掛著重物A處於靜止狀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0N,杠桿處於水平位置平衡。保持M點位置不動,向容器C中緩慢注水至A完全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示數變為20N。托起容器C,使A接觸容器的底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為10N,同時移動物體B的懸掛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杠桿、彈簧測力計、細繩和滑輪的質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則根據以上數據可知
A.物體A的體積為2×103cm3
B.物體A的密度為2×103kg/m3
C.物體B的懸掛點應向左移動的距離為杠桿
長度的
D.若將物體A從容器中取出,取出前後容器底部 受水的壓強的變化量為100Pa
⑤ 物理題 杠桿
設ABC的質量分別為Ma、Mb、Mc,距支點長為La、Lb、Lc
蠟燭長度LA=LC= LB,所以Ma=Mb=Mc (1)
燃燒前:MaLa+MbLb=McLc (2)
燃燒後:
左邊=(Ma-m)La+(Mb-m)Lb=(MaLa+MbLb)+m(La+bLb)
右邊=(Mc-m)Lc
左邊-右邊=(MaLa+MbLb)+m(La+bLb)-(Mc-m)Lc=m(La+Lb-Lc)將式(1)(2)帶入可得 左邊-右邊=0
所以選C
⑥ 杠桿原理物理題
如果O點在杠桿最左端,應該是250吧?
相當於有兩個阻力矩已經在杠桿上了,一個是1m乘以1000N,一個是總重100N乘以2.5m
然後動力F乘以5m要等於它們的和
結果應該是250N
⑦ 關於杠桿的物理題
分別以兩端的B和A為支點,這可以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如圖):
F1L=GL1
F2L=GL2
兩式相加得
(F1+F2)L=G(L1+L2)(注意:L1+L2=L)
所以G=F1+F2
⑧ 初二物理杠桿題
9.8
⑨ 物理題(杠桿)
答案:左、便於測量力臂、消除杠桿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說明:
最後這兩個空,詳細的提問及回答應該是:實驗前,將杠桿在水平位置調平,目的是:消除杠桿重力的影響;
實驗過程中,將杠桿在水平位置調平,目的是:便於測量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