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風險資產收益率、派息比率和杠桿比率與市盈率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
市場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高收益高風險期,高收益是指短期權重股持續拉抬指數帶來的快速上漲而高風險來自於權重股對其他板塊的擠壓,盤面指數和個股,熱點與賺錢效應間的背離,這些都會給股民操作帶來風險,近期盤面上呈現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況,就值得股民重視。
② 什麼是無杠桿的貝塔系數
無杠桿的貝塔系數是指剔除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為了計算相關無財務風險企業特意剔除的部分。
無財務杠桿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沒有財務風險,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企 業經營風險的衡量,該貝塔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β系數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證券組合相對總體市場的波動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資術語中常見。
(2)無杠桿的資產回報擴展閱讀: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在求得經營杠桿系數以後,假定固定成本不變,即可用下列公式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計劃期經營利潤=基期經營利潤×(1+產銷量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產生的作用。
由於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即EBIT變動率與銷售量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在評估股市波動風險與投資機會的方法中,貝塔系數是衡量結構性與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其真實含義就是個別資產及其組合(個股波動),相對於整體資產(大盤波動)的偏離程度。
與系統風險相對的就是個別風險,即由公司自身因素所導致的價格波動。
總風險=系統風險+個別風險
而Beta則體現了特定資產的價格對整體經濟波動的敏感性,即,市場組合價值變動1個百分點,該資產的價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或者用更通俗的說法:大盤上漲1個百分點,該股票的價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
用公式表示就是:實際中,一般用單個股票資產的歷史收益率對同期指數(大盤)收益率進行回歸,回歸系數就是Beta系數。
③ 之前做工行紙白銀,但是沒有杠桿,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才有明顯的回報率,
1:選擇資質監管可靠的投資公司
2:做低倍杠桿。5倍即可,最大12.5,25/100/200/500/1000以及以上碰都不要碰。
3:控制倉位,持倉量為保證金的1/3
4:嚴設止損,設定價位,以防更大的損失。
5:白銀上漲慢,下跌快,技術好可做空來贏利,技術不好不建議做白銀,風險太大。
6:若黃金上漲迅速,白銀未漲,可重倉入,白銀在未來的時間里將會補漲。
7:若白銀強勢下跌,可以做空黃金,白銀下跌總在黃金前面。
8:近期的行情可以做黃金白銀的對沖,空黃金,多白銀。品種建議是黃金TD+紙白銀搭配。
④ 如果一家公司的資產回報率(ROA)低於凈資產回報率(ROE),能說明他的財務杠桿是不好的嗎
企業運用財務杠桿的目的就是利用較低的負債利率來產生較高的投資回報來提升資產回報率,從而也提高凈資產回報率(ROE)。如果資產回報率(ROA)還低於凈資產回報率(ROE),借款越多,ROE會越低。這時的負債當然就沒有起到財務杠桿的作用,或者說起到的是反作用。這時候就不應該借債,而應該先想辦法提高ROA後才能使用杠桿。
⑤ gate.io非杠桿交易收益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樣的
轉入資產指的是從現貨賬戶通過資金劃轉轉入杠桿賬戶里的幣。
⑥ 該銀行的財務杠桿比率和資產收益率
問得好奇怪。說了資產收益率是1%,為什麼還要求資產收益率呢?總資產100億,總資本是10億,沒有留存收益?所有者權益總額是多少?總資產減所有者權益等於總負債。總負債除以者權益總額才是財務杠桿系數。
⑦ 資產回報率的資產收益率與股東權益收益率的關系與區別
許多人把股東權益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等同起來,其實是不一樣的.
股東權益收益率(ROE)是以每股稅後收益除以每股的股東權益帳面價值,或者說是公司總的稅後收益(EAT)除以公司總的股東權益帳面價值(EQ);
而資產收益率(ROA)是公司總的稅後收益(加利息)與公司的總資產的比率.股東權益收益率與資產收益率之間關系是:
股東權益收益率(ROE)=資產收益率(ROA)×杠桿比率(L)
其中:杠桿比率是公司的總資產與公司總的股東權益帳面價值的比率(Leverage Ratio,簡稱為L)
⑧ 資產回報率低於負債成本率,則
資產回報率低於負債成本率,負債拿銀行貸款作為例子,簡單理解,就是從銀行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更高,高於從企業現有資產獲取的收益。
這種情況下,借款越多對股東越是不利,因為要支付更高的利息,而企業本身產生的收入卻不能及時足額彌補。這種情況下負債越少越好。選最後一個。
如有疑問,可互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