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幾家證券公司
中國有100多家證券公司
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有:
1、中信證券(上市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海通證券(於1988年,中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行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廣發證券(中國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上市公司,國內資本實力最雄厚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招商證券(百年招商局旗下的金融證券領域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擁有國內首個多媒體客戶服務中心,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國泰君安(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寬、網點分布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國信證券(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源起於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三家營業部之一的深圳國投證券業務部,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華泰證券(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銀河證券(聯合4家國內投資者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金融政權行業領先地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9、中信建投(證監會批準的全國性大型綜合證券公司,第一批取得創新試點資格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光大證券(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Ⅱ 可以成立只有保薦業務的證券公司嗎
可以啊。比如總部在江蘇無錫的華英證券,原先是國聯證券與蘇格蘭皇家銀行共同創辦的合資券商,雙方的合作僅涉及投行業務,所以華英證券是沒有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
Ⅲ 國聯證券的公司概況
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Guolian Securities)
2005年11月國聯證券獲得規范類證券公司資格,2007年9月獲得創新類證券公司資格,2008至2011連續四年被評為A類A級券商。公司現有員工1300餘人,在無錫、蘇州、南通、南京、上海、北京、重慶、煙台、長沙、徐州、揚州、廈門、桂林、深圳、常州、淄博等全國各地共擁有48家證券營業部。
在19年的風雨煉礪中,國聯證券始終秉承「誠信、穩健、創新、超越」的企業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國聯人的創造力和奉獻精神,並且依託自身的地理優勢,立足無錫,覆蓋江南,輻射全國,使得公司從一家區域性的經紀類券商發展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29家創新類券商之一,公司利潤指標和盈利能力在行業中名列前茅。。
國聯證券抓住市場機遇,克服多種困難,以做大、做強、做精、做實各項業務為原則,推動公司各項業務的轉型和發展。經紀業務頂住壓力,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個轉變,四個一」的深化改革,止住了市場佔有率下滑的勢頭,09年市場佔有率同比上升9.8%,同時快速推進網點建設、品牌建設,經紀業務改革初見成效;投行業務積極推動多樣化發展,大力開拓無錫本地市場,直投試點資格獲批,成為全國16家試點公司之一,三板預備資格獲得批復,公司就投行業務與蘇格蘭皇家銀行合作組建華英證券,實現了大投行的戰略轉型,09年投行利潤大幅提升,創出了自實行保薦人制度以來的歷史新高;資產管理業務集合理財、定向理財業務全面發展;研究所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戰略轉型;公司同時完善了制度體系,防範合規風險,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兢兢業業的工作、銳意進取的態度、思變創新的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利潤總額7.36億元,經紀業務完成交易量6605億元,客戶保證金規模達到106.9億元,資產管理規模達到6.21億元,承銷募集資金達到36.83億元。
國聯證券秉承誠信、穩健、卓越、奉獻的經營理念,積極調整和完善公司的各項業務,構建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發展框架,實施立足無錫、覆蓋江南、走向全國的大投行戰略,鞏固證券經紀業務,做優做穩證券投資業務,把國聯證券建設成一個國內一流的有影響力的綜合性券商。
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國聯證券將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努力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用國聯人的智慧和努力,為國聯證券續寫輝煌!
Ⅳ 談一談我國經紀業務的開展中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
一、我國證券經紀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差異化服務能力。我國傳統證券經紀業務差異性較低,體現在交易產品種類少、價格差異不大、人員職業素養單一、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投資理財顧問、客戶組成類型較單一等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正是對證券行業的不足之處造成了沖擊,如行業內競爭導致的傭金率大幅下降使得經紀業務收入隨之降低。因此,證券市場需要傳統經紀業務的轉型發展,如加入公募基金、信託等金融產品銷售等,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促進證券公司通過網路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品種、多行業、全面性、更便捷的理財管理服務。
(二)經紀人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與國外證券公司不同,我國證券公司對於證券從業人員專業素養要求參差不齊,有一部分的非經紀人可能因為公司內部結構調整等原因轉向從事經紀業務,但他們實際並不具備專業知識,也不具備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而且經紀人的收入主要依靠客戶進行證券產品交易而獲得傭金提成,使得經紀人更易做出不規范的行業行為。在最初的證券市場投資活動中,證券公司很少為小微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服務。同時,由於從業人員專業知識不足,無法形成專業的投資顧問團隊,相比國外證券機構經紀人管理制度,我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提供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從業道德標准培訓,組建專業的投資顧問團隊與研究團隊,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等。
(三)證券經紀牌照的放開所帶來的沖擊。2015年3月初,中國證監會表示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證券公司牌照的制度以及配套安排。2015年6月,江蘇證監局核准交銀國際持有華英證券5%以上股權的股東資格,對交銀國際依法受讓華英證券33.3%股權無異議。這表示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正式拉開序幕,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將受到行業內外的雙重挑戰。商業銀行已經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獨有優勢,如多樣化的產品線、覆蓋范圍更廣的營業網點、大量客戶群體、已經在財富管理及私人業務方面所佔據的較大市場份額、較完善的理財業務平台等,金融市場混業經營導致證券行業競爭加劇,特別是在投行服務和傳統經紀業務領域,但同時也為證券行業的長期整合帶來新思路。
(四)市場資源有限,競爭激烈。在國內部分經濟發展領先的城市,證券市場已經基本達到飽和狀態,尤其對於作為我國兩大證券交易所所在地的上海和深圳,更面臨著超負荷的狀態。上海證券市場是中國致力於打造的國際化金融中心,在2015年10月相繼與英國、德國分別達成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協議,逐步完善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在宏觀環境的影響下,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發展迅速,形成一個具有成熟投資理念的充分競爭的證券市場。
截至2015年6月,深圳地區已成立300多家證券營業部,證券公司新增加的客戶量主要來源於已經入市的老客戶,會根據不同公司的服務及產品而改變,對於市場中潛在客戶的挖掘不夠;大客戶主要來源於機構客戶,依靠公司研發等後台資源進行爭奪與維系;投資量較小的個人客戶主要依靠較低的傭金率和附贈禮品來吸引,並有理財團隊的專業服務。而新客戶的增加,主要還是依靠於低傭金率,這也將導致市場競爭矛盾激化,進一步降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
二、互聯網金融對證券經紀業務的影響
(一)對行業平均傭金率的影響。在證券行業傳統經營模式下,決定中小散戶選擇哪家證券公司開戶交易主要考慮營業網點的距離和手續費的高低。但隨著網上開戶的放開,證券公司營業網點的距離不再重要,投資者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傭金價格上。網路信息的流通和透明,使得投資者可大范圍自行對比證券公司的傭金率及服務,進而選擇最具性價比的證券公司。
證券行業的平均傭金率從2008年的14.8到2015年的5逐步降低,2015年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推出「傭金寶」,其2的傭金率更是對證券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是對以通道業務為主要營業收入的中小證券,加劇其競爭性,公司利潤大幅縮水,同時也倒逼證券公司放棄傳統的通道業務盈利,轉而研發更有競爭性和針對性的新型產品與服務,開拓差異化競爭。
而傭金寶的出現在受到市場投資者歡迎的同時,也反映出市場監管部門對券商進行行業改革舉措的態度。國金證券通過推出傭金寶首先開展互聯網經紀業務試點,同時還為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余額提供小額理財業務。華泰證券也通過調低交易傭金,來搶占市場份額,如推出通過網上開戶便可享受3的開戶簽約傭金率,而現場開戶傭金率仍需要與投資經理相協商確定等營銷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對傭金率的影響,對證券行業以及經紀業務模式轉變的重要性。
(二)對證券經紀業務整體格局的影響。互聯網金融藉助於網路平台的優勢,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互通效率及交易雙方信息對稱度、提高客戶滿意度等,進而改變行業整體的競爭格局。證券業的高利潤推動行業間混業經營,行業壁壘逐漸被打破。首先,各大證券通過藉助網路平台,造成行業內競爭加劇。比如,通過網路平台開戶,實現經紀業務的網路化,從而降低了券商提供經紀業務的成本,引發行業傭金繼續下降;其次,互聯網企業可以藉助自身網路技術優勢,與證券公司合作,融入證券市場。如2013年余額寶的誕生,通過吸引大量中小投資者,藉助於其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將廣大低凈值投資者的閑散資金進行集合,搭配適當的投資組合,實現碎片資金的收益最大化,其發展模式對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極大威脅;最後,對於證券市場行情數據統計、投資組合推薦、選股等證券業務,互聯網公司都有免費網站進行業務服務,在證券牌照逐步放開之後,可以在提供網上免費信息服務的同時,開展證券業務。沒有較大額外成本支出,便可獲得盈利。尤其對於標准化程度較高的業務,以及需求同質化的投資者,互聯網公司更能占據競爭優勢。
(三)對經紀業務差異化發展的影響。我國證券經紀業務長期呈現出低層次、同質化競爭的特徵,互聯網金融將促進證券經紀業務的差異化發展,並加速證券公司陣營的分化。互聯網證券公司的大量涌現將加速傭金水平的下降,證券牌照壟斷的紅利隨之消失,生存壓力迫使證券公司加快業務轉型的步伐,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收集便利且廣泛,通過信息處理系統,證券公司可以對客戶的偏好進行數據分析、篩選和整理,提煉出相應的投資偏好,進而向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在紙質文檔時代,這一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科技的進步,此類成本可被大大節省並用於證券公司開啟更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競爭。高度依賴傳統通道業務收入而無法快速轉型的證券公司將被市場淘汰;專業型證券公司將在細分市場中脫穎而出;全服務證券公司將在高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服務方面取得優勢地位。
(四)對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的影響。在我國證券行業收入中,佔比最大的部分屬於證券經紀業務,據數據統計,2008年、2009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約占總營業收入的70%,而傭金收入又占據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的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行業內競爭加劇,由於各個證券公司的產品、服務具有同質化特點,無法為企業自身帶來競爭優勢,因此證券公司主要依靠於降低傭金率、減少手續費用等價格戰的渠道來拉攏客戶,增加投資額與交易量。但如此更減弱了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且由於我國證券行業還對整個市場經濟環境較敏感,與股票、基金市場的活躍度成高度正相關關系。市場行情走高,會吸引投資者注入資金,提升交易額、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就會顯著上升;反之,若市場行情低迷,大量投資者都會撤資,縱使資金已被套牢於證券市場,投資者也總是會尋找時機選擇退出,因此交易量減少,交易資金也隨之降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也會明顯下降。這些都造成了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的下降。
三、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建議
(一)提高經紀業務服務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建議允許證券公司非現場辦理標准化的常規業務,以減少客戶反復臨櫃的繁瑣,增強客戶對證券公司的認可度、提高對投資顧問的服務滿意度、增加客戶在線上平台的交易體驗,通過社交平台和利用口碑傳播建立品牌效應,吸引新客戶,並增加客戶黏性。在市場競爭中,只有全方位地提升客戶體驗,才能不斷地提升客戶的認可度。同時,以客戶為中心,明確客戶投資類型。證券行業面對的客戶面較廣,包括個人投資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等類型。對於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要求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證券公司准確定位客戶,提供適當性產品和服務。在服務客戶時,投資顧問還應幫助客戶建立正確的投資方式、提高客戶的信任度,維系客戶。
(二)開發互聯網金融新產品,做好差異化發展。在互聯網開戶與交易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差異性的產品與服務將成為證券經紀業務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國內許多證券公司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創新:如華泰證券以「財富永續之道」為內涵的「紫金理財」服務品牌,該品牌又分為能滿足客戶綜合交易服務需求的「紫金大管家」服務以及能滿足高端客戶個性化理財需求的「紫金私人顧問」服務。國泰君安經紀業務提出了綜合理財服務創新方案,以「君弘一戶通賬戶」為核心,整合公司全產品、全業務和全方位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綜合理財服務,為客戶實現證券交易、期貨交易、信用交易、基金申購、全產品在線篩選與理財產品購買,獲得以定向資產管理為基礎的資產管理服務,並且享受方便快捷的資金匯劃與消費支付服務。國信證券首創了經紀業務服務產品——「金色陽光證券賬戶」。該產品通過細分客戶需求,來提供相應的投資服務,並將傭金與服務內容掛鉤進行收費。
(三)加強互聯網化專業人才隊伍培養。證券公司領導層要加深學習和理解互聯網證券管理特點,尤其是管理層次的「扁平化」特點和投入產出曲線前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特點;領導要理解業務互聯網化可能帶來的公司內部局部的思想和利益分歧,在分歧中保持平衡並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切實支持業務互聯網化;領導層的構成中要補充互聯網方面的專業人才,內部選拔培養的互聯網化管理人才可能比外部引進有更好的效果。在中層和基層骨幹人才招聘中,適度考慮引進具有互聯網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才,包括電商需求分析、金融產品設計、電商運維等崗位專業人才。同時,還應培育專業的財富管理團隊。財富管理的從業人員應該具備全面的社會、經濟和法律知識,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稅法等方面的運作,並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受限於金融行業長期的分業經營,證券公司的投資顧問精於股票投資咨詢,但對其他領域的涉獵較少,需要通過系統的業務培訓,補齊短板,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其財富管理的專業技能。對投資顧問績效考核的導向,也應該從鼓勵個人業績增長向提升客戶價值轉變。
Ⅳ 想了解一下上外的金融研究生就業情況
專碩基本上不作為招聘的硬性條件,和mba一樣,這只是個加分項。所以,就業情況我就不說了,和本科生競爭吧,你還是有點優勢的,有從業經驗,不過金融行業應該比較看重本科學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