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咖啡店的創業計劃書怎麼寫
一份完整的咖啡店創業計劃書主要包括項目介紹、創業優勢、預算、發展計劃、營銷策略等幾部分。
Ⅱ 急求一份咖啡店的創業計劃書
如何開一家成功咖啡館
咖啡館已取代速食店,成為聚會或消磨時光的首選。而每年的創業加盟大展中,咖啡館也總是被票選為十大創業行業,可見開一家咖啡館對許多創業者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能夠每天聞著咖啡香,和客人聊聊天,還有錢可賺,這是多美好的事!
雖說喜歡喝咖啡是成為咖啡館老闆的基本條件,但畢竟喝咖啡和開一家咖啡館完全是兩碼事,「喝咖啡很浪漫,開咖啡館卻是現實的,」
咖啡店第一課:定位—做夢,也要有方向感
決定咖啡館的定位,是成功開咖啡館的第一步。
例如是開豪華咖啡館、外帶式或內座式小咖啡館?店內只賣咖啡,還是「咖啡+糕點」、或「咖啡+糕點+簡餐」?另外,是單店經營,還是與異業結盟的復合式咖啡館(例如結合書店一同經營)?這都是一開始就要先想清楚的。
咖啡館的經營定位,決定了資金、人事、菜單、地點、乃至店面的設計裝潢;必須先確定經營方向,再去規劃其它細節。但許多開店者正好相反,往往先決定設計裝潢與地點選擇,再去考慮要開什麼型態的咖啡館,例如「我好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館,」腦筋全圍繞在如何裝潢出普羅旺斯風格上,這是開咖啡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
咖啡店第二課:財務規劃—開店,算盤要打得精
一家咖啡館所需軟硬體如下:
1.菜單(menu,包括咖啡、糕點及簡餐)
2.生財設備(咖啡機、烤箱、微波爐、瓦斯爐、冰沙機、冰箱、冰櫃等)
3.硬體設備(冷氣、照明設備等)
4.器皿
5.設計裝潢(吧台設計、咖啡館風格與色調、桌椅傢具等)
這五項要素中,菜單是最基本的,會決定需要采購哪些生財設備及硬體設備,也會影響吧台設計。如果一開始只想開家「咖啡+糕點」的咖啡館,吧台設計比較簡單;但如果開業後發現光是這樣無法維持營運,想要增加冰沙產品時,就會發現吧台可能沒空間放置冰沙機了;萬一還想再增加簡餐,一開始又沒有規劃廚房的話,問題就更大了,甚至需要重新局部裝潢,那又是一大筆費用支出。因此創業伊始,就要想清楚咖啡館的販賣項目。
裝潢預算最容易失控
咖啡館資金規劃方面,必須包含以下開支:
1.生財設備
2.硬體設備
3.器皿
4.設計裝潢
5.房租(第一個月的房租+3個月的押金=4個月房租)
6.原料
7.人事開支(如計時人員的薪資)
8.雜支(水電費用)
9.至少能維持咖啡館赤字經營5個月的預備金【(房租+原料+人事開支+雜支)×5】
建議生財設備、硬體設備、器皿這三項的預算都是不能動的,能變動的只有設計裝潢的費用;至於房租則牽涉到地點的選擇,變數較大。
「為什麼我們一直告誡創業者,在開店時不要從設計裝潢開始?因為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創業者手上有一百萬現金時,第一件事就是找設計裝潢公司,當時手上資金充裕,為了打造夢想中的咖啡館,裝潢預算往往不斷地追加,明明只要20萬的預算,常常等完工時,已經花掉50萬了。」剩下的資金,用來購置生財及硬體設備,再扣除繳給房東4個月的房租與押金後,已經所剩無幾,只要有些風吹草動,咖啡館極可能無以為繼,不是關店就是頂讓。
每分錢花在刀口上
「有些人願意買一張500元的椅子來布置咖啡館,但也有人買一張50元的二手椅,加上椅套後,效果一樣很好,」
煮咖啡設備與吧台是整個咖啡館的核心,「其實一台好的兩孔或三孔義式咖啡機,價格從幾萬到數十萬元,就足以應付150平方大咖啡館的客人,」
絕不可忽視咖啡機的售後服務,他的經驗是如果義式咖啡機故障,供應商無法在4個小時內前來、並將機器修好,那咖啡機再好也沒用,「因為一整天都不用做生意了!」
裝潢設計保持彈性
其實,設計裝潢的彈性很大,宜因地制宜,投入不宜太大
至於純外帶咖啡館,裝潢就更簡單了,只要吧台設計好,其他幾乎花不了什麼錢。
咖啡店第三課:專業—技術沒到位,一切免談
既然開的是咖啡館,咖啡豆的品質與煮咖啡的技術,是決定顧客迴流率的關鍵。
國人對餐廳裝潢喜新厭舊之快速,一家店的裝潢可能3年後就過時了,如果只想以裝潢氣氛取勝,也許一開始媒體效應會帶來人潮,但退燒之後,一家難喝的咖啡館能靠什麼支撐呢?
建議既然有心開咖啡館,開店初期最好是由創業者自己負責吧台,外場部分再請2~3位全職或兼職工讀生,就足以應付咖啡館的日常營運,這樣既可省下人事費用,而且親手煮咖啡,也可避免萬一吧台員工離職,人力青黃不接造成咖啡品質不一的狀況。
你對咖啡豆特性知多少?
很多人在開店前,甚至還不知道怎樣煮咖啡,開店前一定要多花些時間,到處品嘗別家的咖啡豆,除了訓練自己的味覺之外,也可研究不同咖啡豆的品質與口感,找出自己喜歡的咖啡豆,或是自己烘焙豆子都需時間培養經驗。
國內咖啡豆進口商與盤商不少,不妨多上網或向業界人士請教,而且豆商或咖啡機供應商都有提供相關課程,要認識咖啡豆並不難。
除此之外,平常要多閱讀咖啡書籍,相關活動交流最好也去聽聽,因為咖啡館的門檻不高,競爭日益激烈,唯有把咖啡品質做出來,才是不二法門。
咖啡店第四課:地段—不必迷信黃金地段
許多人相信開店成功的關鍵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只要在黃金地段開店就穩操勝券,其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通常我們以A級、B級、C級來區分商業地段,以A級的黃金地段來說,房租不是高得嚇人,要不就是有行無市,這也是為何黃金地段的店家,通常都銷售高單價產品的原因。
許多一級戰區的黃金店面,一個月的房租至少要數萬元,算算一天要賣出幾杯才能打平房租呢?這還不包含人事費用及器材折舊。其實只要經營得法,B級C級地段也能有咖啡館的春天。咫尺之隔,租金懸殊
創業一族的每分錢都必須用在刀口上,大馬路上的店租,一個月就要數萬元,但如果是在離馬路只有十幾公尺的巷弄內,顧客不會介意多走幾步路,租金可能就相差不少。
可將地段分成百貨區、辦公區、商業區、文教區、娛樂區、住宅區、交通轉運區等,深入觀察該區的日常活動與人潮流動,分析在該區經營咖啡館的成功率。
每種地段都有不同的作息方式,人潮聚集的時間也不一,如果咖啡館開在辦公區,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就是最重要的營業時段,可以利用周日休息;反之,如果是在娛樂區或購物區開店,周末休息擺明是跟錢過不去。
人潮不等於錢潮
不過,「人潮」不見得等於「錢潮」,建議創業者在選擇地點時,至少要花一個星期,觀察當地人潮屬性與消費模式。以預定開店地點為中心,調查周圍500公尺內有多少競爭對手(包括連鎖或單店咖啡館、速食店、泡沫紅茶店),記錄這些競爭對手每天入店消費的人數與預估營業額,同時評估如果投入這場戰局,自己有幾分把握能夠分食多大的餅,或是能夠把餅做大。
咖啡店第五課:成本控管—一杯咖啡要賣多少錢?
開店,當然不能賠本。但很多人只知道一杯咖啡要賣多少錢,卻不知道一杯咖啡的成本要多少錢。
通常煮一杯咖啡要用15~20公克咖啡豆,一磅咖啡通常可煮25~30杯咖啡,而一杯咖啡所需的奶精(或牛奶)與糖,成本約在1元之間,另外還包括紙杯、面紙、攪拌棒等材料。這樣推算下來,一杯咖啡的原物料成本大致在2~4元之間。另外別忘了,還要把房租、水電、人事、器材折舊等成本加上去,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就是一杯咖啡的售價。
很多店主不知道怎樣定價,看競爭對手訂多少錢,自己也依樣劃葫蘆。但這種偷懶做法很危險,日後發現入不敷出,又不敢漲價,只好改用較便宜的咖啡豆,惡性循環就此開始,「這就是准備收店的開始!」
咖啡店第六課:顧客培養—細水長流建立口碑
開咖啡館就像是追女朋友一樣,需要時間醞釀。
數年前,開咖啡館的利潤算相當不錯,但隨著競爭者日眾,以及連鎖咖啡館的強勢介入,想要開一家有自我風格的夢幻咖啡館,難度也愈來愈高。「只要是有良心的咖啡供應商,都會告誡創業者,不要想靠開咖啡館一夕致富,」
開咖啡館是細水流長型的創業,通常前3個月都處於燒錢的階段,許多人在開店前透過各種行銷廣告活動,希望一炮打響名號,「但開幕第一天千萬不要高朋滿座!」周溫培很認真地說。
他的理由是,一開幕可能煮咖啡的動線及顧客服務流程都還不熟悉,有些甚至連咖啡機都還不太會用,人來得愈多隻是讓顧客的抱怨愈多。
「第一天只要來小貓兩三隻就好,可以慢慢熟悉各種技巧與作業流程,況且只要有一隻不是啞巴貓,就會慢慢有口碑了,」既然一開始預估的人潮流量不會太高,就要靠較低的經營成本(其中以較低的房租最為重要),來換取培養顧客的時間。
問自己三個問題
開咖啡館,除了實現創業夢想外,還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不過,一定要問自己三個問題:店面的房租是否合理?創業的資金是否多為自有?開咖啡館是否是自己終身的興趣?
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那麼擁有自己的夢幻咖啡館,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Ⅲ 求助一個關於咖啡店的創業計劃書
我覺得只要好好分析下這3個問題就可以有一個好的計劃書了
1、學生群體對本咖啡廳的需求是什麼?(即顧客需求分析)
2、設計出一套經營方案以滿足以上需求
3、如何咖啡店的知名度,即宣傳怎麼做?
Ⅳ 咖啡廳商業計劃書
計劃書最好結合具體情況自己寫,這樣才有針對性。這是通用的商業計劃書的寫法, 按下面的寫就好。
一、商業計劃 --封面
公司名稱
公司地址
公司電話號碼
製表日期
發行的證券
保密、不得復印、退還
二、執行摘要
描述企業理念和企業
商機和戰略
目標市場和預測
競爭優勢
成本
經濟性、盈利性和收獲潛力
團隊
招股說明
三、行業和公司及其產品或服務
行業
公司和公司理念
產品或服務
進入戰略和成長戰略
四、市場調研和分析 客戶
市場大小和趨勢
競爭和競爭優勢
估計市場份額和銷售額
不斷進行市場評估
五、企業的經濟性
毛利和營業利潤
利潤潛力和持續期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達到盈虧平衡的月數
六、營銷計劃
總體營銷戰略
定價
銷售戰術
服務和保修原則
廣告和促銷
分銷
七、設計和開發計劃 開發狀態和任務
困難和風險
產品改進和新產品
成本
專有權問題
八、生產和營運計劃 營運周期
地理選址
設施和改善
戰略和計劃
規章和法律問題
九、管理團隊
組織
關鍵管理人員
管理層報酬和股權
其他投資者
僱傭協議和其他協議以及股票期權和獎金計劃
董事會
其他股東、其他權利和限制條件
專業顧問和服務支持
十、總日程表
柱狀圖表示
逐月排定的日程表
關鍵期限
十一、關鍵風險、問題和假設
假設和隱含的風險
不符合計劃的風險
消除不利影響的計劃
十二、財務計劃
實際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
預編損益表
預編資產負債表
預編現金流分析
盈虧平衡圖和盈虧平衡點計算
成本控制
重點突出部分
十三、擬定的公司招股方案
期望融資
招股發行
資本總額
資金的使用
投資者的回報
十四、附錄
產品說明書、照片
參考資料表
重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