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產減值損失沖回的賬務處理
資產減值損失沖回的賬務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資產減值損失沖回的會計分錄:
可以轉回的資產減值損失類型:
注意事項:
此外,需明確資產減值損失與信用減值損失的區別: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其對應科目是各種資產減值准備。 信用減值損失則是指因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其對應科目是壞賬准備。
② 信用減值損失包括哪些項目
根據金融工具准則,信用減值損失對應的科目有:貸款損失准備、債權投資減值准備、壞賬准備、合同資產減值准備、租賃應收款減值准備、預計負債(部分貸款承諾和財務擔保合同)、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准備(其他債權投資)等。
合同資產在新會計准則實施以後,合同資產涉及的減值損失,就需要通過信用減值損失來計算。畢竟,企業執行合同的時候,可能會面臨合法夥伴違約、破產等情況的發生
租賃應收款這里的租賃應收款,既包括正常的租賃合同,也包括具有融資性質的租賃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應收融資租賃款的預期信用損失,計提以後合作方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以後,可以轉回。
貸款損失准備、債權投資減值准備、壞賬准備、合同資產減值准備、租賃應收款減值准備等。
③ 未擔保余值是什麼科目
未擔保余值是租賃專用的資產類科目。以下是關於未擔保余值的詳細解釋:
定義:未擔保余值是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後的資產余值。它是出租人無法保證能夠實現或僅由與出租人有關的一方予以擔保的部分。
核算內容:該科目核算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可按承租人、租賃資產類別和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期末余額:未擔保余值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用於反映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賬務處理:
④ 2022新租賃准則新增6個科目的賬務處理,附應用案例,真實用
2022新租賃准則新增6個科目的賬務處理及應用案例
新租賃准則下,企業需新增六個會計科目以更好地反映租賃業務的經濟實質。這些新增科目包括使用權資產、使用權資產累計折舊、使用權資產減值准備、租賃負債、應收融資租賃款以及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准備。以下是對這些新增科目的賬務處理方法及應用案例的詳細闡述。
一、新增會計科目的設置及報表填列說明
(一)執行新租賃准則企業應該設置的會計科目明細
根據新租賃准則,企業應設置以下新增會計科目:
(二)新租賃准則下會計科目對應的報表項目說明
承租人的會計報表填寫說明
資產負債表:使用權資產應列示在「非流動資產」項目下;租賃負債應列示在「非流動負債」項目下。
利潤表:使用權資產的折舊額應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項目。
出租人的會計報表填寫說明
資產負債表:應收融資租賃款應列示在「流動資產」或「非流動資產」項目下(根據回收期的長短確定);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准備應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備抵項目列示。
利潤表:融資租賃收入應計入「營業收入」項目。
二、新增會計科目的會計核算應用舉例
(一)使用權資產會計科目的會計處理案例
案例:承租人A公司通過租賃方式取得一項設備,租賃期為5年,每年租金為100萬元,設備預計使用壽命為10年,無殘值。假設A公司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折現率為5%。
會計處理:
(二)使用權資產累計折舊科目的會計處理案例
繼續上述案例,A公司每年應計提折舊,並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項目。
會計處理:
(三)使用權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案例
假設在租賃期間,由於技術進步,設備價值大幅下降,A公司決定對使用權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會計處理:
注意:原文中第四個科目重復提及了「使用權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案例」,此處應更正為「租賃負債的會計處理案例」。
(四)租賃負債的會計處理案例
案例:承租人A公司與出租人B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租賃期為5年,每年租金為100萬元,租賃開始日需支付押金10萬元。
會計處理:
(五)應收融資租賃款的會計處理案例
案例:出租人C公司將一項設備以融資租賃方式出租給承租人D公司,租賃期為5年,每年租金為200萬元。
會計處理:
(六)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案例
假設在租賃期間,承租人D公司的財務狀況惡化,出租人C公司決定對應收融資租賃款計提減值准備。
會計處理:
三、新租賃准則下承租方的會計處理
新租賃准則下,承租方需對租賃業務進行更為詳細的會計處理,包括使用權資產的初始計量、後續計量、折舊以及減值等。同時,承租方還需對租賃負債進行確認和計量,並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利息費用。
綜上所述,新租賃准則下新增的六個會計科目為企業提供了更為准確和全面的租賃業務核算方法。通過應用案例的展示,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新增科目進行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