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小白完成C輪融資,被指終端受阻、銷量下滑,急需提升酒質
作為網紅白酒的先行者,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簡稱「江小白」)在銷售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日前還宣布完成了C輪融資,但並未透露融資額度。
但是,突發的疫情,讓江小白再次遭遇當頭棒喝,主流媒體甚至直接以「江小白在終端市場上受阻」為題進行了報道。
當然了,江小白最為人詬病的還是「酒質」,不少人批評江小白的口感差,甚至有激進者稱江小白為「最難喝的白酒」。
而年輕人之所以能夠接受江小白,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不只是單純地喝江小白,在酒吧等社交場所里,會搭配上雪碧、可樂等其他飲料,這就「彌補」了江小白在口感上的不足。
但是,真正愛喝白酒的人,並不會「翻牌」江小白,卻會選擇甚至鍾愛牛欄山二鍋頭、紅星二鍋頭、小郎酒、老村長等與江小白價位差不多的民酒,這才是江小白急需破解的問題。
《五穀 財經 》注意到,在宣布C輪融資的同時,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在公司官微上表示,未來,江小白將在生產、研發、供應鏈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開發多元化產品矩陣,針對新生代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的變化,繼續推進新酒飲計劃,打造優質平價的「國民高埠糧酒」。
銷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在白酒企業仍在傳統賽道上匍匐前行的時候,江小白則是「獨辟蹊徑」,以另類的包裝和不拘一格的文案,帶來了很大高做的流量,也吸引了一批擁躉。
曾幾何時,「滿陵念數城盡是江小白廣告」的盛況也是有的,不過,近年來,在餐廳、超市、酒吧等渠道上,江小白變得沒有那麼強勢了,「業績下滑」、「輝煌不再」、「跌下神壇」、「賣不動了」等等則成為了媒體給予江小白的部分「標簽」,雖然有人認為這是「黑公關」所為,但隨著界面等主流媒體加入「報道軍團」之中,「黑公關」的說法顯然就站不住腳了。
在北京西城區某商超內,酒類銷售員向界面表示,隨著雙節來臨,整體白酒消費量逐漸提升。但目前消費者主要以名優白酒為主,選擇江小白的消費者較少。另外,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江小白的銷量也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日前,江小白宣布完成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Baillie Gifford、正心谷資本、招銀國際資本、坤言資本及溫氏國際跟投。
對此,陶石泉指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整個行業消費量大幅削減,江小白逆勢完成C輪融資,感謝用戶對江小白近十年的喜愛和投資機構對江小白產業布局的認可。
據悉,本輪融資後,江小白將繼續推進「新酒飲計劃」,新獲融資全部用於老酒儲存及技術研發,圍繞「農庄+酒庄」做深酒業全產業鏈,持續推出高品質、高品牌知名度與認同感、高消費頻次的高埠糧酒,滿足消費升級趨勢中多元化的酒飲消費需求。
「持續堅持產品主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型酒飲集團,是江小白不變的追求。」江小白在公司官微上如上表示。
雖然江小白一直自稱「堅持產品主義」,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江小白想要打造高消費頻次的高埠糧酒,提升酒質則是必須要過的關卡。
正如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言,對於江小白而言,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文案營銷已經走到盡頭,因此當務之急是需要提升酒質,並且補強產業鏈完整度,這樣才能對未來上市有較好的支撐作用。若不解決這些問題,以目前現狀上市,仍難突破固有天花板。
白酒營銷蔡學飛則指出,江小白屬於小曲清香型白酒,消費場景定位小聚小飲的小眾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品牌,靠營銷起家並實現泛全國化無可厚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營銷熱度褪去,江小白也適時開始精耕市場和渠道,完成品牌沉澱。
白酒終究要回歸品質
多年之前,貴州茅台連銷售人員都沒有,因為根本就不愁賣,而其他傳統白酒企業雖然都有銷售,但銷售方法都「差不多」,無非是品牌張力+渠道推動帶來了不同的業績。
然而,作為新興白酒企業,江小白則在營銷上「長袖善舞」,四川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陳吉福就認為:「四川做酒是優勢,短板是賣酒」,尺首剛好江小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營銷思路,值得「深巷裡」的好酒們學習。
但是,時代總是在變的,如今的白酒消費環境則是「喝少一點、喝好一點」,而年輕人對於口感、酒質也格外在意,所以擅長「賣酒」的江小白,必須好好做酒了,否則以後很難有更大的騰飛空間。
實際上,江小白及其創始人陶石泉也深諳這個道理,2018年7月,江小白宣布投資30億啟動「江小白酒水產業園」、「江小白高粱產業園」項目建設,陶石泉還放出話來,江小白要打造酒業全產業鏈。2020年1月,在重慶市江津區舉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江小白再次將該項目投資額上升至65億。
日前,江小白方面表示,位於重慶白沙鎮的高粱種植基地江記農庄和釀酒基地江記酒庄是全產業鏈後端的核心環節;與國際酒企採用「種植+釀造」的模式相似,江小白紮根重慶,從釀酒源頭開始進行口感優化和品質把控。
目前,在江記農庄,高粱產業園的核心種植面積有5000畝。未來3-5年,將拓展至2萬畝,計劃輻射帶動種植面積10萬畝,這將逐步提升江小白的原糧自給率。
而江小白的江記酒庄總投資超過20億元。而C輪融資之後,全部資金投入到生產技術端,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工藝優化、老酒儲存和原糧種植的投入,為持續釀造高埠糧酒奠定基礎。
對此,朱丹蓬向《五穀 財經 》指出,江小白從「網紅」起家,大規模投入酒庄建設和全場產業鏈是為了奠定其文化基因和品質基礎,在這些層面上江小白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也表示,江小白等新興白酒品牌,主打的是上班族等年輕人消費市場,需求量並不大;白酒的銷售歸根到底還是要依靠酒的品質和品牌的 歷史 沉澱,如果過分打「情懷牌」而忽略了品質,很難獲得回頭客。
② 沖刺上市的酒仙網:燒錢十幾億,虛假宣傳,銷售假酒
酒仙網的上市之路,充滿了燒錢、虛假宣傳與銷售假酒的爭議,讓人不禁質疑其商業模式與誠信度。作為一家專注於酒類全渠道、全品類零售及服務的公司,酒仙網自成立至今已經歷經12年,期間通過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包括茅台、五糧液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但自成立以來卻始終依賴融資支撐運營,且始終處於虧損狀態。
酒仙網通過10輪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額高達十幾億元,僅在2011年至2015年間就累計融資14億元。然而,高額融資並未帶來盈利,反而使得公司負債累累。2015年掛牌新三板時,僅融資95萬元,隨後公司主動申請摘牌。在此期間,酒仙網通過各種渠道嘗試盈利,如O2O、B2B等,但始終未能實現盈利。至2016年,公司虧損高達2.5億元,面臨終止掛牌的風險。
為了滿足前期投資人及投資機構的利益需求,酒仙網被迫簽訂了對賭協議,要求在2018年12月前成功上市。若未能實現上市,郝鴻峰及酒仙網需對股東進行補償。盡管在2015年成功掛牌新三板,但僅一年多後,公司又從新三板退市,對賭協議依然有效,酒仙網仍需尋求上市機會。
上市過程中的財務狀況令人擔憂,酒仙網的負債率高達70%-80%,遠超同行,凈利率也遠低於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華致酒行。此外,酒仙網銷售收入嚴重依賴「茅五瀘」等高端酒品牌,流通產品收入的70%來自這些品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對大品牌依賴的商業模式。同時,酒仙網在虛假宣傳、銷售假酒等問題上也存在爭議,消費者投訴不斷。
總的來說,酒仙網的上市之路充滿了挑戰與爭議,其商業模式、財務狀況以及誠信度均受到質疑。對於投資者而言,關注酒仙網的上市,需要對其中的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酒仙網的上市主要目的在於滿足前期投資人的利益需求,而非公司自身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