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人知道,現在國家對於人才引進落戶方面有沒有相關的最新政策呢
你必須具體到某個地方,只有地方政府認為你是人才你才是人才,落戶方面才會有相關的優惠政策。。
比如留學生人才引進和畢業生落戶待遇性質不同,所以待遇不好比較。
留學生人才引進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
而畢業生落戶待遇則是指畢業生可以將戶口落在所工作的城市。每個城市的具體要求不同。
Ⅱ 「人才引進戰略」這個片語最早是哪個國家提出來的
這個詞最早應該是由美國來提出來的。最早從二戰時期起,美國就開始有戰略,有步驟,有規劃的引進人才了。
Ⅲ 南寧市出台政策強化強首府戰略金融人才支撐
《南寧市金融職業資格人員補貼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近日印發實施。《細則》有效期5年,符合資格條件的南寧市金融職業資格人員可申請3萬—5萬元補貼,將加快引進具有相應金融職業資格和管理型人才,強化強首府戰略金融人才支撐。
《細則》明確了申請補貼的金融職業資格人員應同時滿足2020年1月1日以後獲得中國精算師、北美精算師(ASA)等職業資格證書;用人單位注冊地在南寧市;獲得資格證書後,與用人單位簽訂不少於3年的勞動合同,或簽訂不少於3年的服務協議並在南寧市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等資格條件。
「我們結合相關文件要求,在廣泛徵求我市金融機構意見、參考深圳市等先進外省市金融人才支持政策和我市財政資金預算的基礎上,對證書含金量、行業公認度和相應職業資格人員急需緊缺程度進行全面評估比較,突出『國際性、緊缺性、競爭力』原則,將中國精算師、北美精算師(ASA)、英國精算師(IFoA)、澳洲精算師、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和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ACCA)等8種職業證書納入我市補貼范圍。」市金融辦負責人解釋說。
市金融辦負責人表示,南寧市根據考試費用全額補貼、並實施比一線城市更大力度補貼支持的原則確定具體補貼資金,對新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北美精算師等國際通行金融資格證書且未來在邕工作不少於3年的金融人才,給予每人最高5萬元補貼。
具體來看,獲得中國精算師、北美精算師(ASA)、英國精算師(IFoA)、澳洲精算師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5萬元;獲得中國准精算師、北美准精算師、英國准精算師、澳洲准精算師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3萬元;獲得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5萬元;獲得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5萬元;獲得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5萬元;獲得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ACCA)資格的,給予稅前補貼3萬元。
《細則》明確,南寧市將對獲得補貼資格的申請人原則上按服務年度發放補貼,每年分別按補貼資金總額的40%、30%、30%發放,連續3年補貼完畢;因特殊原因未按年申請補貼的,亦可到崗服務滿3年後,一次性補貼完畢。
Ⅳ 為什麼金融機構總部都招聘高材生
因為金融機構總部,
是要求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很強的人才,
所以一般都是招聘的高材生。
Ⅳ 工商管理碩士,無金融機構工作經驗,可以人才引進嗎
考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需要工作經驗的。
工商管理碩士(MBA)一種專業碩士學位,與一般碩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養目標不同,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特別強調在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商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接受知識與技能、個性與心理、目標與願望等方面的挑戰,更具有職業競爭的實力,而其他研究生則側重於理論學習、學術研究。
Ⅵ 現在中國比較缺乏哪一方面的金融人才
中國最缺復合型金融人才
2007年12月05日 08:18
引進肯定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中國要立足於培養自己的金融人才
一個合適的金融人才應該文科和理科結合、理論和實踐都懂,只有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有用
如果你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面試,你可能會被問到以下問題:第一個是解釋一下Black-Sholes模型;第二個是美國央行的基準利率是多少,一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又是多少;第三個是設計一個結構性產品或者衍生產品套利。
「Black-Sholes模型是金融中最重要的模型,文科生基本能說出該模型的含義,但是理科生卻講不清。對於第二個問題,很多學生無法說出基準利率和國債收益率之間的關系。第三個問題是最難的,基本上沒有人能回答。」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黃海洲日前在2007中國金融人才戰略高峰論壇的演講中提及上述內容時帶著幾分驚訝和失望。
那麼,金融人才通過引進還是通過本土培養?他們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圍繞這些問題,專家學者們在此次論壇上展開激烈討論。
靠引進還是靠培養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認為,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國際金融人才隊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提供了全球人才共享的可能性。金融機構可以從世界各地找到各種層次、擁有不同技能的人才。在使用國際金融人才過程中,要尊重金融人才的國際市場價格,同時通過適當的稅制改革,吸引高端國際金融人才。
「中國肯定是缺人才,人才無非有兩個來源,一是引進,第二是培養,引進肯定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說。
李揚以利率衍生品為例說明國外的人才可能水土不服。「國外利率衍生品非常豐富,但是到中國來就是必須懂得中國的利率。中國的利率體系非常特殊,有非常行政化管制的,有半市場化半管制的,而且這些利率之間互相之間還有不太容易看得見的關聯。」
「中國要立足於培養自己的人才。」李揚說。
需要文理知識結構
「現在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但是很多金融機構都說招不到人才,概括起來就是文理沒有結合。」李揚說,「中國的金融教育是基於兩條線,一條基於文科,一條基於理科。一個合適的金融人才應該結合各個方面,文科和理科能夠結合,理論和實踐都應當懂,只有在這樣一個氛圍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有用。」
「復合型人才是非常了不得的。」黃海洲說。Black-Sholes模型的奠基人之一費雪·布萊克(Fischer Black)既獲得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又對貨幣銀行學有非常大的貢獻。
根據麥肯錫咨詢顧問報告,中國每年畢業的430萬大學生只有16%能夠適應全球化工作需求。
對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最缺什麼人才,陸紅軍認為,最缺的是跨國兼並收購人才、財富基金管理人才,以及風險定價人才。
來源: 國際金融報
Ⅶ 留學生人才引進和畢業生落戶待遇有什麼不同
留學生人才引進和畢業生落戶待遇性質不同,所以待遇不好比較。
留學生人才引進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
畢業生落戶待遇則是指畢業生可以將戶口落在所工作的城市。每個城市的具體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