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洲地區最重要的金融機構 是什麼,行址設在哪裡
香港是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2. 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在哪裡可以查到
人民銀行可以查到,這些數據一般是保密的。只有在人民銀行做報告會議的時候才會提及當地或者地區的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
3. 哪裡可以查找各市銀行機構覆蓋情況,我想要查找廣西貴港市各個金融機構的網點數量
你好,你可以登錄各個銀行的官方網站。
比如,你登陸工行廣西省分行的官網,可以查詢網點,具體到每一個市,每一個區,你都能查到所有的網點了。
不過,需要你自己做統計。
4. 佛山市南海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改製成南海農商銀行
經銀監及工商部門批准,南海農商銀行於2011年12月23日掛牌開業,成為佛山繼順德完成農商行改制後第二家掛牌的農村商業銀行。據介紹,南海農商銀行掛牌開業後,除新開戶外,市民手中的原南海農信社存摺繼續使用。據了解,南海農商銀行前身是已有近60年歷史的南海農村信用社,南海農商銀行在南海農村信用社的基礎上,由符合發起人條件的自然人、企業法人共同以發起方式組建,注冊資本24.89億元。掛牌開業後的南海農商銀行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農村商業銀行,實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的管理體制。截至今年11月,資產總額達到699億元,各項存款625億元,各項貸款415億元,存貸款市場份額均居南海金融機構前列。全行共有從業人員2800多人,分支機構239個,是南海區從業人員及營業網點最多、服務區域最廣的銀行金融機構 。
5. 南海區的經濟
1979年,南海縣經過建國後30年的建設發展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農業生產位於全國前列,擁有獨立核算企業326家和一批社隊企業,工農業總產值達14.3億元(1990年不變價),其中工業產值7.6億元。
變化從農村開始,1980年前後,南海農村先後出現多種形式的責任制,在縣委縣政府的鼓勵支持下,最終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經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從而引發農村的一系列改革,也大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南海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提出「一個主體(糧食)兩個翅膀(工副業、多種經營)」的農村經濟發展方針;後來又提出「三匹馬(公社、大隊、生產隊)拉車」,並於80年代中期明確形成「三大產業齊發展,六個層次(縣、區、鄉、生產隊、經濟聯合體、個體)一齊上」的發展思路,從而充分調動了各個經濟層面、各個社會階層的生產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外資經濟緊隨其後,南海工農業生產得到飛速發展。1980年,全縣工農業生產總值17.11億元,而到1990年,這個數字已達到87.19億元,增長了4.1倍,其中工業產值增長了6.79倍。南海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四小虎」之一,並於1992年7月7日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名列第四。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南海經濟也暴露出自身弱點:家庭聯產承包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阻礙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商品化和現代化;工業企業普遍規模小、設備差、技術含量低,缺乏自有品牌,產品附加值低,「滿天星斗,不見月亮」;沒有城市為依託,第三產業發展乏力。南海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更強大的發動機。
1992年9月23日,南海撤縣設市,城市化成為南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90年代中期,南海市全面啟動「五創」(創建文明城市、國家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信息市)工程。「五創」工程不僅全面提升了南海的城市品位,而且大批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公用設施的建設,也成為南海經濟發展的動力。
作為1987年即被國務院辦公廳確定的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撤縣設市後,南海在農村全面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並不斷地加以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加快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使傳統農業迅速向現代農業、「三高」農業和城郊農業轉型,同時也加速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撤縣設市以後,市委市政府堅持不懈地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推動公有經濟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全面推進科技興市,鼓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大力推行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爭創品牌的積極性。南海工業迅速做大做強,至2002年,已擁有產值超億元企業100多家,形成一批在全國佔有相當份額的支柱產業和一批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擁有28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7個國家免檢產品。在大力發展內源經濟的同時,積極引進外資,至2002年,共有「三資」企業1534家,實際利用外資23.7億美元。
南海新城的建設給第三產業的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台,信息、金融、物流、商貿、旅遊等服務業及房地產業迅速發展壯大。90年代後期,南海實施以信息化推動現代化的戰略,信息化在全市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產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24年間,南海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200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9.78億元(當年價),工農業總產值976.95億元(1990年不變價),財政收入27.54億元,職工人均收入142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03元。
2014年,預計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73.08億元,同比增長8.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6.59億元,增長14%;工業總產值5424.91億元,增長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92.04億元,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1.51億元,增長13.2%。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4062.77億元,增長3.4%。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9%和9.5%。外貿企業出口總值107.90億美元,增長13%,實際利用外資8.07億美元,增長5.2%。
6. 南海農商銀行是什麼銀行
南海農商銀行全稱為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農村商業銀行。
南海農商銀行前身是南海農村信用社,於2011年12月完成改制,更名為南海農商銀行。是南海區內唯一一家法人銀行機構,總部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注冊資本31.05億元。
截至2018年末,南海農商銀行在佛山市轄內設有244家營業網點,其中佛山三水區和禪城區各設有1家支行、1家分理處,在職員工3,354人,已經成長為南海區從業人員及營業網點最多、信貸規模最大、服務范圍最廣的銀行金融機構,是華南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中小銀行之一。
(6)南海區金融機構在哪裡擴展閱讀:
按照中國銀監會的相關政策,我國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即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除南海農商銀行外,截止2019年,廣東地區的農村商業銀行主要還有:
1、深圳農村商業銀行
2、廣州農村商業銀行
3、東莞農村商業銀行
4、普寧農村商業銀行
5、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
6、肇慶端州農村商業銀行
7、揭陽榕城農村商業銀行
8、揭陽揭西農村商業銀行
9、廣東陽東農村商業銀行
10、河源農村商業銀行
11、江門新會農村商業銀行
12、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
13、江門融和農村商業銀行
14、廣東大埔農村商業銀行
15、廣東新會農村商業銀行
16、廣東高明農村商業銀行
17、惠州農村商業銀行
18、清遠農村商業銀行
19、珠海農村商業銀行
20、佛山農村商業銀行
21、廣東新興農村商業銀行
22、中山農村商業銀行
23、廣東高要農村商業銀行
7. 下沙哪裡有金融機構
杭州果投股份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地址:下沙海達南路杭州東部國際商務中心1幢12A-1305室
杭州下沙招商銀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天城東路
杭州白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地址: 大街錦鱗公園東門附近
杭州金沙湖投資發展公司地址: 海達南路66號
杭州牛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地址: 下沙四號大街東沙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