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月為什麼要計提工資以什麼標准去計提
計提的目的是將工資費用計入有關的成本費用,計提的標準是應付工資總額。
因為企業會計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按照權責發生制來說,只要是本月的費用,不管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要作為本月的費用。
由於企業工資一般是下月發放,也就是先工作到下月才發工資,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要將本月已經產生的工資費用先計提,以便准確計算本期的損益。
計提功能
1、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2、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准備。
3、預計某些應付賬款。
4、其他符合會計制度的預計項目。
(1)金融公司薪資核算標准擴展閱讀
計提時機
1、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2、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准備。
3、預計某些應付賬款。
4、其他符合會計制度的預計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提
2. 金融公司的薪酬制度
不同公司制度不盡相同。
具體的還是要了解公司具體說明。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 哪些薪資計算公式在企業中最常見
(一)一線操作工人工資核算 1、計件制工資 A.按照單位產成品的標准總工時(參考行業數據或者經過使用現場秒錶核對),推算每道的工序標准工時。 B.按照單位產成品的預定人工成本(可以根據產品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核定)和上述標准工序工時,推算出每道工序的標准人工工資。 C.按照不同級別操作工人的檔次,核定工資倍數,乘以B中的標准工資算出每個工人的應得工資,以茲對熟練員工的鼓勵。 D.按照生產部門規定的獎懲標准(如出勤率、產品質量、返工率等),最終計算出月度實得計件工資。 2、計時制工資 對於部分工作,如返工、停工待料、清理流水線、搬運工作等,無法使用計件工資進行核算。可以使用計時工資對計件工資進行補充。 A.標准計時工資的核定 參考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推算出單位計時工資。 B.按照A中的標准計時工資,參考1/C的相應規定,根據車間統計員的統計結果,計算出每位工人的實得計時工資。 (二)二線操作工人的工資核算 對於非一線操作工人,如品質人員、配料員、倉庫工人等,可以參考計時工資來進行核算。若企業的工資核算比較健全,可以進一步採用與一線工人工資掛鉤的方式來核算: 1.設定一定的參考標准,如一次驗貨合格率、返工率、產量完成率等與不同崗位二線工人的相關性指標。 2.在每月核算出一線工人工資以後,在計時工資的基礎上乘以上述相關性指標,計算得出二線工人的應得工資。 3.參考考勤、日常表現等情況,最終計算出二線工人的月度實得工資。 (三)其他生產管理人員工資 管理人員的工資,應該由人資部門單獨按照月度來確定,一般不需由財務部成本核算人員來計算。 由於生產部門的工資關繫到生產成本的核算,因此必須不厭其煩地逐月仔細核對,其中車間統計員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難且要求最高的,是財務人員必須把握好的一項工作。至於上述提及的一些指標和參考數據,則應由生產部、開發部、品質部、人資部和財務部共同制定,最終由公司高層拍板。
4. 工資的標准計算方法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4)金融公司薪資核算標准擴展閱讀:
國家勞動法並沒有規定一天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個月=20.83天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月平均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
所以一天的工資標准應該是月工資/21.75。
5. 金融界的薪資是如何來計算的
金融業分很多方向的,學這個將來從事的也不一定是這個工作,以我的經驗來說的話,總的是信託>基金>券商>銀行>保險,但是個方向內部也是兩極分化的薪資水平,不分崗位談薪資是沒法談的。有年薪幾百萬的,還有年薪幾萬的,反正一般進銀行的拿的沒有很多,一進去幾千塊錢的月工資。
6. 一個標准企業允許薪資核算的錯誤率應該控制在多少之類
一個標准企業允許薪資核算的錯誤率應該控制在多少之內,這個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企業自己掌握即可。
薪資核算為敏感問題,會極大地影響員工的情緒,建議做的越准確越好。即使有差錯,也要做到及時更正。
7. 員工的薪資核算標準是什麼
【工資 折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第二條規定「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十一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加班工資】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
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小時工資×1.5×實際延長小時
休息日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日工資×2
法定節假日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日工資×2(本人原工資不扣減)
8. 工資如何核算才正確
1、休假天數: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1-1/21.75×事假天數)。
2、新員工及休假天數大於出勤天數的員工:月出勤工資=月工資標准/21.75×出勤天數。
固定月薪屬於計時工作制,獎金的作用是獎勵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勞動者創造超出正常勞動定額的社會所需勞動成果時給予的物質補償,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情況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支出進行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
(8)金融公司薪資核算標准擴展閱讀:
工資表的常見格式:
1、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通過編制《工資結算表》支付職工工資並辦理工資結算。
2、工資單一式三份。一份由勞動工資部門保管,一份按第一名員工剪成「工資條」,隨工資發放給員工;
3、表由各車間、各部門編制,只能反映各車間、各部門的工資結算和支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