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述數值變數資料集中趨勢的指標、公式、及其適用與何種分布類型 謝謝。
對數值變數的資料描述集中趨勢時,可選擇的指標有哪些?請至少列舉兩種,並具體說明其應用條件.
Ⅱ 對數值變數的資料描述集中趨勢時,可選擇的指標有哪些
常用描述變數集中趨勢的統計指標包括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算術均數算術均數適用於對稱分布特別是正態分布的資料,幾何均數適用於可經對數轉換為對稱分布的資料;中位數適用於各種分步資料常用於偏峰資料
Ⅲ 數值量變的描述性指標都適用於什麼類型的資料
例如,反映社會經濟活動條件的指標,如各種自然資源擁有量指標、土地面積指標、勞動力資源指標、科技力量指標等等。
反映社會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指標,如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固定資產、物資的增加量、減少量和庫存量、進出口貿易額、利潤額、財政收入與支出等等;反映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狀況的指標,如居民平均收入與支出、居民文化程度、在校學生數、醫療機構及床位數、文化娛樂設施等指標。
(3)數值變數的指標擴展閱讀:
對於定量數據,比如量表評分(非常不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等)或者身高體重的值,可以通過描述性分析,計算數據的集中性特徵和波動性特徵等。在數據分析的時候,一般首先要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再選擇進一步分析的分析方法。
在研究變數描述性分析時,應首先將反項題進行反向處理,使用SPSSAU數據編碼功能反向賦值;描述性分析通常可用於查看數據是否有異常(最小值或最大值查看)。
Ⅳ 描述數值變數資料的離散程度的指標有哪些,有何適用條件
統計描述是用統計指標、統計圖或統計表描述資料的分布規律及其數量特徵。 頻數表是統計描述中經常使用的基本工具之一。 1.頻數表(frequency table)的編制 在觀察值個數較多時,為了解一組同質觀察值的分布規律和便於指標的計算,可編制頻數分布表,簡稱頻數表。 (1)求全距(range):找出觀察值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其差值即為全距(或極差),用R表示。 (2)確定組段和組距:根據樣本含量的大小確定「組段」數,一般設8-15個組段,觀察單位較少時組段數可相對少些,觀察單位較多時組段數可相對多些,常用全距的1/10取整做組距,以便於匯總和計算。第一組段應包括全部觀察值中的最小值,最末組段應包括全部觀察值中的最大值,並且同時寫出其下限與上限。各組段的起點和終點分別稱為下限和上限,某組段包含下限,但不包含上限,其組中值為該組段的(下限+上限)/2。相鄰兩組段的下限之差稱為組距。 (3)列表劃記:確定組段界限,列成表2.1的形式,採用計算機或用劃記法將原始數據匯總,得出各組段的觀察例數,即頻數,表中的第(1)、(3)欄即所需的頻數表。 頻數表2.頻數分布的特徵 由頻數表可看出頻數分布的兩個重要特徵:集中趨勢(central tendency)和離散程度(dispersion)。身高有高有矮,但多數人身高集中在中間部分組段,以中等身高居多,此為集中趨勢;由中等身高到較矮或較高的頻數分布逐漸減少,反映了離散程度。對於數值變數資料,可從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兩個側面去分析其規律性。 3.頻數分布的類型 頻數分布有對稱分布和偏態分布之分。對稱分布是指多數頻數集中在中央位置,兩端的頻數分布大致對稱。偏態分布是指頻數分布不對稱,集中位置偏向一側,若集中位置偏向數值小的一側,稱為正偏態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數值大的一側,稱為負偏態分布,如冠心病、大多數惡性腫瘤等慢性病患者的年齡分布為負偏態分布。臨床上正偏態分布資料較多見。不同的分布類型應選用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 4.頻數表的用途 可以揭示資料分布類型和分布特徵,以便選取適當的統計方法;便於進一步計算指標和統計處理;便於發現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
Ⅳ 描述數值變數資料集中趨勢的指標有哪些
描述數值變數資料的集中趨勢的指標包括: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
其中算術均數要求資料服從對稱分布,幾何均數要求資料服從偏態分布,而中位數對資料分布無要求且中位數指的是一組由小到大順序排列的觀測值中位次居中的觀測值。
(5)數值變數的指標擴展閱讀:
數據形式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主要有兩大類:數值型變數和非數值型變數(如,字元、漢字等)。數值型變數指,被人為定義的數字(如整數、小數、有理數等)在計算機中的表示。這種被定義的數據形式可直接載入內存或寄存器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
一般不經過數據類型的轉換,所以運算速度快。具有計算意義。另一種非數值型的數據,如字元型數據(如『A』,『B』,『C『等),是不可直接運算的字元在計算機中的存在形式。具有信息存儲的意義。
Ⅵ 數值變數資料的集中程度有哪些指標
你好 描述性指標是指反映社會現象實際情況的指標,如:城鎮人口數、居民擁有電腦數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還有不懂的地方,請繼續「追問」。 如你還有別的問題,可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Ⅶ 數值變數的描述性指標有哪些
描述性指標是指反映社會現象實際情況的指標。如:城鎮人口數、居民擁有電腦數。
反映社會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指標,如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固定資產、物資的增加量、減少量和庫存量、進出口貿易額、利潤額、財政收入與支出等等。
反映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狀況的指標,如居民平均收入與支出、居民文化程度、在校學生數、醫療機構及床位數、文化娛樂設施等指標。這類指標提供對社會經濟活動狀況的基本認識,是統計信息的主體。
(7)數值變數的指標擴展閱讀:
描述性統計分析對調查總體所有變數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性描述,主要包括數據的頻數分析、集中趨勢分析、離散程度分析、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統計圖形。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統計描述指標。
頻數:在一組依大小順序排列的測量值中,當按一定的組距將其分組時出現在各組內的測量值的數目,分類變數的頻數即落在各類別中的數據個數。
累計頻數:累積頻數就是將各類別的頻數逐級累加起來。
百分比: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數。百分比通常採用符號「%」(百分號)來表示。
累計百分比:累積百分比就是將各類別的百分比逐級累加起來。
Ⅷ 數值變數的描述性指標有那些各適用什麼類型資料醫學統計學答案
數值變數的描述,這你要到官網上去查查關於或者找找專業的一些解答吧。
Ⅸ 數值變數的資料描述平均水平時,如何選擇適宜的指標
以下哪個指標可以用於描述連續型變數的平均水平
A 25%分數位 B 50%分數位 C 75%分數位
Ⅹ 數值變數和計數資料有什麼區別
【提問】請教【回答】學員hzy876,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計量資料是由數值變數組成的、通過測定觀察指標數值大小所獲得的資料。一般都有單位。在臨床科研中,收集的數據中往往包含了很多數值變數。由這些變數組成的計量資料必須根據資料設計的特點,採取相應的統計分析方法。計量資料統計分析主要分為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統計描述主要描述資料的分布規律及其數量特徵,如對資料進行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的描述,可以計算均數和標准差等。統計推斷主要是估計均數的可信限以及作假設檢驗,如均數95%可信區間的估計以及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等。計數資料是由分類變數組成的,是研究不同類別或屬性中頻數的多少或頻率大小所獲得的資料。在臨床科研中,收集的數據中往往包含了一些分類變數。由這些變數組成的計數資料必須根據資料設計的特點,進行相應的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主要分為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統計描述主要指可以計算相對數的指標,如率、構成比和相對比。統計推斷主要是估計相對數指標的可信限以及做假設檢驗,如率的95%可信區間的估計以及進行卡方檢驗等。祝您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