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匯率上升或下降對出口,人民生活,旅遊,進口企業有什麼影響
我說個通俗的
匯率就是說一元人民幣能換多少的外幣比方美圓的兌換比例
外匯匯率上升就是說外幣更值錢了,用少的外幣可以換得更多的人民幣
這樣的話,有利中國的出口,因為中國的東西在外國賣的就便宜了
但是不利於進口,因為外國的東西在中國的眼中就貴了
人民幣匯率上升意思是中國的人民幣更值錢了
有利於進口,外國的東西會更多的賣進來,但是不利於中國的出口
因為中國的東西在外國人的眼裡就漲價了
所以說,現在中國控制人民幣匯率,防止中國收支不平衡,畢竟中國出口的東西
很多都是以廉價獲利的,要是再升值,那麼競爭力就小了
小女子以通俗的眼光分析了您的問題,謝謝嘿嘿~~
<div><a href="http://dl.shi.sina.com.cn/upload/77/39/44/1157773944.2681108.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dl.shi.sina.com.cn/upload/77/39/44/1157773944.2681108.jpg" border="0"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 this.width=screen.width*0.40"></a>
❷ 外匯上升為什麼有利於居民出國消費
匯率兌換的升值有利於出國旅遊或者出國消費,但是不利於商品的出口。
❸ 匯率變化對出國留學費用的影響有哪些
人民幣升值對出國旅遊和留學的影響程度如何?
(1)人民幣升值對出國留學的影響。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對外幣的購買力增強,從長期來看,對自費留學有促進作用。明顯直接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是留學擔保金數額下降,降低了留學門檻。二是學費和生活費用降低了,特別是對於一些選擇大城市如美國紐約、澳洲悉尼、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等的留學生,用以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用的人民幣兌換金額將相應降低。
假設每人每年需要學費和生活費2萬美元,按照原來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8.2765計算,共需要支付人民幣165 530元,但如果按照剛剛公布的美元兌人民幣8.11的匯率來算的話,則需要人民幣162 200元,節約了3 330元。如以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度留學人員總數11.73萬人計算,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可少支付3.90億元人民幣。當然,在實際情況中,仍然應該考慮因美元貶值導致國外留學費用上漲等情況對人民幣升值效應的抵消作用。
(2)人民幣升值對出國旅遊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對出境旅遊來說是一大利好,其直接結果之一是出國旅遊成本降低,即意味著在國外「人民幣更值錢了」。人民幣升值使出國短期旅遊變得更加便宜可行,特別是對於參加夏令營、修學游以及海外學校考察等活動來說,出國成本進一步降低。2004年我國出國旅遊的人數達到2 885萬人次,僅以每人次花費1 000美元計算,出國旅遊花費288.5億美元,需要支付2 387.34億元人民幣,按人民幣升值後的匯率計算,則僅需支付2 339.74億元人民幣,可以節省約47.6億元人民幣。
當然,人民幣的升值效應在不同的旅遊國家或地區之間存在差異。由於人民幣不是直接兌換的貨幣,境外旅遊消費情況仍然要參照旅遊地的物價水平。(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這講的比較簡單。
你如果要寫論文的話,推薦你到中國期刊網資料庫、維普資訊網站的論文資料庫里查一下。裡面有滿多文章的~~
呵呵~~
如果你附近有大學或者高校,如果能進去他們那的圖書館,就可以免費得到論文資源。
以上的2個網站,如果你個人要用,都需要付費才可以看論文的~~~
還有一方法就是網上找免費的用戶名和密碼,但是你要在凌晨或是人少的時候用。。。因為人多就登不上去咯~~~~
❹ 為什麼本幣匯率升高有利於出境游
本幣匯率上升,外幣貶值,到國外的花費相對就少了,出境游更省錢。
❺ 人民幣貶值對出國旅遊有什麼影響
出境游成本上升,主要表現為:
1.人民幣貶值對我們生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國旅遊了。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峰則認為:「出境游的報價周期比較長,因為人民幣貶值,旅行社的成本肯定也會相應提高,未來旅行社會把價格報高一些。」特別是如果人民幣長期貶值,一定會對出境旅遊產生重大的影響。出境游的機票、酒店的價格都會上漲,在美元漲漲漲的背景下,去往美國的線路,自然首當其沖。
2.人民幣貶值,旅途中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紛紛漲價,其中住宿和交通作為出境消費的重頭,一旦價格變化,出境游成本會驟然升高。
3.出國旅遊自然少不了買買買。出境遊玩,對於熱愛購買化妝品、名表、包包的人來說,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你要多花點錢了。
❻ 匯率變動對旅遊需求的影響
本幣對外升值,同樣的外幣兌換到的本幣數量下降,在國內旅遊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同樣的旅遊線路需要用更多的外幣,因此對國內的旅遊需求會減少,同理,對外國的旅遊需求會增加.
現今人民幣匯率上升,對國外旅遊需求大幅升溫就是例證.
❼ 當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升高時 意味著有利於出口還是進口
當一個國家的外匯匯率升高時有利於進口。外匯匯率升高意味著本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升值後便可以用同等價值的貨幣買到更多的貨物。故,國家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進口。
道明繼續說 「隨著供應鏈失去效率,貿易戰將加劇這些趨勢。結果是刺激計劃逐步退出,流動性趨緊,信貸條件收緊。這種背景繼續對歐元和日元(甚至是瑞士法郎)利好。它也標志著美元指數的頂部,因為增長看起來不那麼特殊,但倉位和估值似乎已經拉長。金屬交易商傾向於密切關注美元的走勢,因為基礎和貴金屬往往與美元成反比。」
❽ 人民幣匯率升高有利於國外旅遊、消費、留學嗎嗎
人民幣為何會出現大幅升值?
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原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支撐;二是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出現了升值的走勢;三是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和人民幣資產,國外資本持續流入中國的資本市場,帶動人民幣的升值。
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從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可以感受到。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的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消費等多項關鍵指標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具體來看,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增速實現由負轉正;1-8月份出口增長0.8%,年內累計增速首次實現正增長;1-8月份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6%,也實現了首次轉正。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在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保持謹慎、維持定力,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這也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人民幣大幅升值有何影響?
對於民眾來說,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手裡的錢更值錢了,如果出國旅遊、留學、購物會更劃算。因為同樣的錢,換到的美元多了,可以買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務。
可以簡單來算一筆賬:5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316,9月16日則為6.7825。從7.1316到6.7825,如果換匯10萬美元,當時需要71.316萬人民幣,今天則只需67.825萬人民幣,可以省下3.491萬人民幣。
溫彬表示,對於居民來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出國旅遊、海外購物、留學,降低海外消費成本,增加消費者的福利。同時,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國際資金出現持續凈流入,也有助於境內居民持有人民幣資產,保持資產持續穩定的收益。
利好進口,不利出口
對於企業來說,人民幣對美元走強是利好進口企業,對於出口企業會帶來一定的壓力。
❾ 為什麼美元匯率升高,有利於旅遊和留學
去國外旅遊或者留學的成本降低了,去的人自然會多了~~
❿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急!!!!
匯率變動是影響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有關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消息,立即震動了整個國際國內金融市場,當日人民幣針對美元升值2%,並導致了全球外匯市場亞洲貨幣及歐元等對美元匯率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揚。金融市場這一新的變化,無疑將對我國旅遊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旅遊業從此告別了本幣長期貶值的發展背景,步入了本幣升值這一新的發展環境。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宏觀經濟中任何經濟杠桿的運用,都會對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開放性極高的旅遊業更是如此。
1984年到1994年人民幣的10年貶值歷程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1994年以前,我國先後經歷了單一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和雙軌匯率制度,然而無論是在哪一種匯率制度下,由於出口貿易創匯規模不大和改革開放初期進口技術裝備所需外匯巨大,造成了很大的外匯供求缺口,導致以美元為主的外匯非常緊缺,人民幣長期處於逐步貶值的態勢中。1984年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為1美元兌1.70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不變。1985年1月開始,人民幣匯率逐步對外貶值,到1985年10月下調為1美元兌3.02元人民幣,1989年12月又貶值為1美元兌4.70元人民幣,1990年10月再次貶值為1美元兌5.22元人民幣,1993年3月又下調為1美元兌5.75元人民幣。而當年外匯調劑市場上的匯率已經貶值到1美元兌8.00元人民幣,甚至出現過1美元兌11.00元人民幣的調劑價。此後,國家通過干預市場,使人民幣調劑價回升到1美元兌8.50元人民幣左右[1]。從1984年到1994年10年間,剔除物價等因素,人民幣針對美元的直接貶值率累計高達400%。在此階段,我國入境旅遊尚處於初始發展階段,1994年接待入境旅遊者僅有4368萬人次,不足2004年的40%;出境旅遊更是微乎其微,1994年出境總人數僅有373.4萬人次,不足2004年的13%。在出入境旅遊規模都非常小的情況下,匯率波動對旅遊業的影響並未引起廣泛關注,反而是在外匯緊缺的情況下,入境旅遊的創匯功能得到了極大重視,人民幣貶值和外匯緊缺,使中國旅遊業獲得了發展入境旅遊的明顯價格優勢和有力的政策扶持,為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1994年至2005年7月人民幣的10年低估歷程有利地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實力和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外匯供求矛盾得到明顯改善,我國在此階段實行了單一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採取了較為審慎的小幅波動政策,匯率波動明顯低於經濟增長,造成了人民幣價值被長期低估,客觀上為我國入境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價格優勢。1994年到1997年,隨著外匯供求矛盾的緩解,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但波動不大,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基本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匯率環境中,保持著人數、創匯連年「雙增」的格局。但此時由於人民幣停止貶值,此前靠貸款建設起來的部分旅遊企業,尤其是賓館飯店,由於是將人民幣按照當時甚至高達1:11的匯率調劑成美元來進口設備和材料,而此時其創匯所形成的美元收入僅能按1:8.50左右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還貸,匯率升水高達2.50元人民幣,造成了這類企業長期經營良好,卻虧損嚴重的特殊現象,匯率風險可見一斑。1997年以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兌8.27元人民幣這一水平,而此時我國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人民幣價值低估特徵更加明顯。在此階段,我國入境旅遊連年高速增長,到2004年入境旅遊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09億人次,躍居世界第4位。
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改革使我國旅遊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該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經國務院批准,即日起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當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針對美元升值2%。今後,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展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這一新形勢,必將對我國旅遊業,尤其是出入境旅遊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