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監局銀行理財

銀監局銀行理財

發布時間:2022-01-09 19:21:42

A.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誤導欺騙人們 人們投訴為什麼銀監局不管哪

個人覺得,因為字都是客戶自己簽的,白紙黑字寫著的風險如何收益如何,所以不能說是欺騙,只不過是銀行的營銷手段。

B. 銀監會要求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必須錄音錄像是真的嗎

北京8月23日消息,為規范理財產品市場秩序,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銀監會23日出台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專區「雙錄」,即設立銷售專區並在銷售專區內裝配電子系統,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自營理財及代理銷售業務發展較快,產品種類逐步增多,規模不斷擴大,但部分機構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出現了誤導銷售、私自銷售產品等問題,銀行業消費者相關合法權益遭到侵害的案例屢見不鮮。

此次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首次對專區「雙錄」管理作出系統性的規范。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不得在銷售專區外進行;除代銷國債及實物貴金屬可自行決定是否「雙錄」外,其他理財及代銷產品均應實施專區「雙錄」;錄音錄像要完整客觀地記錄營銷推介、相關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消費者確認和反饋等重點銷售環節;錄音錄像應徵得消費者同意,如其不同意則不能銷售產品;嚴禁銷售人員在自助終端等電子設備上代客操作購買產品等。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規定的實施對於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行為、化解糾紛投訴、保障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監管部門開展行為監管提供了新的監管工具及重要抓手。

C.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說高額利息 誤導欺騙人們 人們投訴為什麼銀監局不管哪

銀監局說得對,每一個人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都簽了合同的,你覺得有誤導欺騙成分,下次就不要買。

D. 銀行工作人員誤導了,購買了理財產品,可以向銀監會投訴嗎

可以向銀監會投訴銀行的,屬於欺騙行為。

E. 銀監局,為什麼不讓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為其理財,貸款等產品進行大眾

目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除公募基金外,大致可以分為銀行理財、信託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專戶、私募基金、保險資管、期貨資管等幾個大類;其中銀行理財和信託計劃歸銀監會監管,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期貨資管和私募基金在證監會監管體。從監管的最原始理論出發,其實資產管理行業的監管不應該屬於銀監會覆蓋范圍(資產管理最基本定義就是非信用中介角色)。或者回到更加宏觀層面去思考,這是功能監管和機構監管的爭論。

F. 銀行代理銷售理財產品向銀監局需要報備什麼材料

很多

財產產品的投資方向

募集金額

募集時間

申購上下限

投資風險預測

提前結束投資條件

收益分配

預期利益

等等

G. 為什麼銀監會要求銀行不得將存款單獨作為理財產品銷售

因為銀行沒有理財產品 銀行多半的理財產品 都是說是在別的理財公司 拉的業務 然後本來在別的公司是 12% 然 銀行抽6%給你6% 這樣都是雙收益,因為不能把存款當理財產品是正常的 如果他要是隨便動用存款來做理財產品的話 可能會出現資金池,這樣就犯法了 ,所以不能單獨做

H. 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在從事理財業務中的"四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在從事理財業務中的"四個禁止"是什麼 個禁止

銀監會頒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則、兩項制度、三點要求、四個禁止、五個注意」。

一個原則:即商業銀行應按照符合客戶利益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原則,審慎盡責地開展個人理財業務。這是體現在《辦法》和《指引》中的一條主線。
兩項制度:就是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必須針對業務特點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
三點要求:一是要求理財業務成本可算,不能稀里糊塗不管掙錢賠錢什麼都辦;二是風險可控;三是信息披露或曰充分風險揭示,要對社會負責,這個產品到底是誰承擔風險-是商業銀行還是客戶,要說清楚。
四個禁止:一是禁止將理財業務作為變相高息攬儲的手段;二是禁止將一般儲蓄存款產品單獨當作理財計劃銷售;三是禁止銷售無條件向客戶承諾高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產品;四是禁止銷售不能獨立測算或收益率為零或負值的理財計劃。
五個注意:一是在理財產品銷售和相關資產管理過程中,注意防範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變相高息攬儲就承擔著聲譽風險。二是在理財投資過程中,注意防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三是在內部人員管理過程中,注意防範操作風險;四是在理財業務的會計處理、稅務管理等方面,注意防範合規性風險;五是在確定理財業務發展方向方面,注意防範戰略風險。

I. 銀監會是什麼時候規定銀行理財不許承諾客戶保本保息

理財盲更需要安全。很多「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所能保證的收益,都不能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利息(銀監會不允許高息攬儲)。
誘人的「高利息」往往都打著「預期」的幌子,不能被寫進合同中,這點你給小心。

當然連本都不保的理財產品你更給小心,別到時候怎麼賠的你都不知道。

閱讀全文

與銀監局銀行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
信用卡免息杠桿 瀏覽:585
高不成低不就打一個金融機構簡稱 瀏覽:626
恆豐銀行必成理財 瀏覽:429
公司金融羅斯第九版目錄 瀏覽:639
華斯交易市場 瀏覽:549
貿易戰匯率會漲到多少 瀏覽:153
非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主管部門批准 瀏覽:218
類似快穿靈魂交易所文 瀏覽:468
票據托收交易所 瀏覽:809
基金理財投資10年 瀏覽:833
金融機構黨員幹部尋租調研報告 瀏覽:924
錢站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695
國際金融外匯交易 瀏覽:950
電茅股票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