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碳能效融資

碳能效融資

發布時間:2021-03-25 00:37:27

❶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融資渠道有幾種

好專業的問題,不過蜘蛛上有哦。
一、國際支持資金
國際支持資金是一些國際機構資金與國內銀行配套資金相結合的一種節能融資市場體系,主要包括: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和全球環境基金合作開發的「中國節能融資項目」通過轉貸銀行配套資金開展能效項目貸款;國際金融公司為合作的商業銀行發放的節能減排融資貸款提供風險分擔的「中國節能減排融資項目」;法國開發署提供的低於市場利率的「綠色中間信貸」等。國際資金支持的項目對貸款企業的資信條件、財務條件、項目條件准入門檻較高,實際從上述渠道中獲得融資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並不多。
二、商業銀行信貸
目前,銀行信貸仍然是節能服務公司融資的主要渠道。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重要的資產業務,通過放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後獲得利潤,所以信貸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贏利手段。
為支持節能減排,國內商業銀行中華夏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利用轉貸項目進入節能領域;北京銀行參與世界銀行二期節能融資擔保機制;興業銀行加入國際金融公司的風險分擔機制項目;民生銀行參加了世界銀行的節能轉貸項目等。在針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融資模式中,金融機構在融資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與創新,主要有:結合節能服務產業的特點,創新運用項目未來收益權質押,積極為節能服務公司提供信用擔保,貸款信用擔保期限可延長至三年。鼓勵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積極參與節能服務機構的融資擔保工作。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機構與金融機構合作機制等措施。
未來收益權質押是指銀行按照一定的貼現比例提前將該項目未來的收益以貼現貸款的形式一次貨分次發放給企業,貸款期限視項目的收款期限而定,以該項目的未來收益作為貸款的還款來源。
三、融資租賃
在全球范圍內,融資租賃已成為僅此於銀行信貸的融資渠道,在發達國家,80%的節能減排項目是採用融資租賃方式來實現的。隨著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大批融資租賃專業公司,不論內資還是外資,都紛紛看好節能服務行業。目前,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對節能設備/資產(租賃網)採取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融資。
銀行信貸需要企業向銀行提供抵押,並且對抵押物實行較低的折扣率。與銀行信貸相比,融資租賃具有完全融資的優勢,承租人一般可以實現較高比例的融資。對融資需求較大的企業而言,資信狀況非常重要,以為貸款一般體現為企業的負債,從而會影響企業的再融資能力,而融資租賃可以根據結構設計和安排實現表外融資。
融資租賃在實踐中可採取的方式有:
直接租賃:由出租人用在資本市場上籌借到的資金,向製造廠商支付貸款,購進設備後直接出租給用戶(承租人)。
回租租賃:又稱售後租賃,指設備物主將自己擁有的部分財產(如設備、房屋等)賣給租賃公司,然後再從該租賃公司租回來的做法。這是當企業缺乏資金時,為保留資產使用權的前提下獲得所需的資金,改善財務狀況而採取的對企業非常有利的一種做法。
杠桿租賃:杠桿租賃又稱為平衡租賃,所涉及的都是比較大的資本項目,它是指一項採用「財務杠桿」方式組成的融資性節稅租賃,出租人一般只需要支付全部設備金額的20%~40%,即可在經濟上(也僅僅在經濟上)擁有設備的所有權,享受如同對設備百分之百投資的同等稅收待遇。設備成本中大部分資金則通過一出租的設備為抵押,由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貸款解決,貸款人提供信貸時對出租人無追索權,其資金償還的保障在於設備本身及租賃費,同時需要出租人一設備第一抵押權、租賃合同及收取租金的受讓權作為對該項貸款的擔保。
委託租賃:金融租賃公司作為出租人接受委託人的資金並按照委託人指定的承租人和條件(用途、金額、期限、利率)所辦理的融資租賃業務。
例如,中科宇傑節電設備有限公司等節能服務公司可以通過融資租賃模式開拓資金來源,有實力的節能服務公司在時機成熟是也可以成立融資租賃公司,實現內部整合,實現節能客戶、節能服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節能設備廠商等多方合作的一體化模式。
四、股權融資
對於處於成長期的節能服務公司來說,銀行信貸的門檻相對較高,股權融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融資渠道。股權質押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制度的規定,質押以其標的物為標准,可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股權質押就屬於權利質押的一種因設立股權質押而使債權人取得對質押股權的擔保物權,為股權質押。
五、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交易
在融資渠道及模式尚不完善成熟的階段,各方都在積極努力探索實踐。除去上述幾種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渠道與模式外,實踐中,將節能服務公司未來的服務收益進行轉讓,以獲得流動資金,開展新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交易方式,節能服務公司間以控股或參股的方式,通過整合和合作,分享市場資源、解決資金需求及技術的融資方式等都有所運用。
上網找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❷ 碳金融的國內情況

我國是最大的CDM項目供給國。按照《京都議定書》,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在2012年前無須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CDM機制轉變成核證減排單位,向發達國家出售。我國目前是CDM機制中二氧化碳核證減排量最大供給國,佔到市場總供給的70%左右。而在原始CDM和JI項目需求結構中,由於 《京都議定書》規定歐盟在2012年底前溫室氣體減排量要比1990年水平降低8%,而且歐盟對碳排放實施嚴格配額管制,因此歐洲國家需求量占據總需求的75%以上。日本也有約五分之一的需求份額。據世界銀行預測,發達國家2012年完成50億噸碳減排目標,其中至少有30億噸來自我國市場供給 。
碳金融市場處於發端階段。我國目前有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深圳環境交易所,主要從事基於CDM項目的碳排放權交易,碳交易額年均達22.5億美元,而國際市場碳金融規模已達1419億美元。總的來說,我國碳治理、碳交易、碳金融、碳服務、以及碳貨幣綁定發展路徑尚處發端階段,我國金融機構也沒有充分參與到解決環境問題的發展思路上來,碳交易和碳金融產品開發也存在法律體系欠缺、監管和核查制度不完備等一系列問題,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尚未充分開展,也未開發出標准化交易合約,與當前歐美碳交易所開展業務的種類與規模都有相當差距。
碳金融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我國正在實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兩型社會」的發展戰略,過去「三高」(高投入、高能耗、高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必須轉化為「兩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高增長)的集約型發展模式。同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碳減排責任和義務,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政府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這種承諾體現了我國加強碳治理的責任感和大國風范,也充分表明我國大幅減排溫室氣體的決心。按照這一目標,未來幾年內我國碳交易和碳金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我國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這也為我國在積極參與國際碳金融市場的同時,創設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創造了條件。 我國碳金融市場缺位使得碳資產定價權缺失。我國關於碳資產定價權的缺失嚴重影響我國企業的經濟利益。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結構的調整、高耗能產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都需要較高成本,溫室氣體減排成本在每噸碳100美元以上,而在我國進行CDM項目投資,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尤其是,碳金融中介市場處於起步階段,這就沒有發揮金融在風險評估和管理以及價格發現的功能,也使得我國只能被動接受歐美碳資產的單向報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工業化國家2007年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外購需求量為3億噸左右,均價在15-20歐元區間。我國作為最大碳排放權供給國,出售價格遠低於這個價格區間,我國目前碳交易價格維持在10歐元左右。有的項目甚至更低,如2006年7月,義大利碳基金通過世界銀行以每噸不低於6.25美元的價格分10年時間從南鋼股份購買了約6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為防止我國碳資產被 「賤賣」,發改委出台了每噸CDM項目二氧化碳8歐元的最低限價;寶鋼股份2007年1月出售給瑞士信貸國際集團和英國瑞碳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也只略超10歐元;2009年6月我國出售給歐盟買家的CERs現貨價格為11歐元;盡管國際市場上碳排放價格在2009出現了下降,但在歐盟內部配額市場,一噸2014年12月到期的二氧化碳期貨價格仍達19歐元。
事實上,由於我國沒有形成自己的碳金融市場,我國碳資產的定價權掌握在歐美需求方,我國供給的CERs被發達國家投資機構購進後,經過包裝,開發成為價格更高的金融產品、衍生產品及擔保品,賺取豐厚的利潤。
單一的CDM供給與低成本減排領域使我國處於低端市場。 2012年前,我國在碳交易市場主要是CDM項目CERs的供給,2012年後,我國碳排放就須承擔一定責任。據世界銀行報告,我國已是第一大碳排放國,隨著我國碳減排承諾的逐步兌現,我國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碳排放權進口國,而那時碳排放權的購買價格極有可能比現在出口價格高許多。而且,我國處於碳交易的低端市場還表現在減排產品多集中於低層次的減排領域,使得我國碳排放產品成為受制於國外企業需求的買方市場。我國現有的CDM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和提高能效類型項目,此類項目減排成本低,投資力度小,技術穩定,收益預期高,多為國外投資者熱衷投資項目,而對於減排成本高、技術復雜、投資多、受益期長的項目,如垃圾焚燒發電、造林和再造林、HFC-23分解消除項目卻極少投資,根據中國清潔發展機制網相關數據,這些項目占總項目比例低於1%,而能源類和提高能效類項目卻佔95%以上。特別是,2012年後京都議定書框架的不確定性、歐盟碳交易體系第三階段 對CDM項目合格性的限制、漫長的等待期與高額的交易成本都使CDM交易規模呈現下降特徵,因此我國開展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更具有前瞻性和緊迫性。
開發碳金融市場對我國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碳金融的標的物是一種虛擬產品,交易規則嚴格,開發程序復雜,銷售合同多涉及境外客戶,合同期限長,風險評級技術要求高,非專業機構難以勝任碳金融項目的開發和執行能力。如清潔發展機制或聯合履行機制都涉及減排單位的認證,若減排項目無法獲得認證則導致交付風險,會降低投資預期收益。為保證項目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既需要熟悉減排單位需求國和具體項目所在國的認證標准和程序,了解有關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同時,還需要對交付風險和政策風險進行評級並提供擔保,這樣的綜合性金融機構和復合型人才在目前我國是十分稀缺的。
而且,我國金融市場發育不充分既限制了碳金融的有效銜接和發展,同時也欠缺對風險要求更高、專業服務能力更強、涉外服務水平更專業的金融服務人才。總的來說,我國還沒有建立有效的碳金融交易制度,更沒有建立國內碳交易市場,也沒有創建碳交易平台,碳基金、碳期貨、碳證券等各種碳金融創新產品更是沒有開發,這就使得碳交易市場缺乏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也沒有充分發揮碳金融對於碳資產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而在低碳節能環保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甚微,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欠缺參與激烈競爭的思想准備和國家戰略。碳金融具有寬闊的潛在增值空間,國際金融機構對該領域的創新和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從目前市場開發程度來看,歐盟國家先行先試,暫居市場領先,如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佔全球碳交易額的四分之三以上;EU ETS掌控著EUA期貨、期權的定價權;而且倫敦作為全球碳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已經確立。美國國內雖沒有形成政府規制嚴格的碳配額交易市場,但2008年美國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各州組成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egionalGreenhouse GasInitiative, RGGI)形成自願減排單位(VER),目前RGGI已是全球第二大配額交易市場。
特別是美元作為最主要計價貨幣和儲備貨幣,美國開發和參與國際碳金融市場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美國金融機構基於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可以較為便利開發出碳金融產品,做大碳金融市場。國際碳金融市場交易主體基本為歐美金融機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近些年也推出一些碳金融服務和產品,以加入國際碳金融市場的競爭。如日本利用其先進的碳減排技術,並在日本碳交易所採用日元計價。澳大利亞可基於NSW交易平台來開發碳金融市場。各國都在積極構建自己的碳金融市場;各國似乎都在關注碳貨幣發展戰略,即積極通過將主權貨幣與碳交易、碳資產、碳金融綁定來提升貨幣的國際地位。
3.1中國「碳金融」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據有關專家測算,2012年以前我國通過CDM項目減排額的轉讓收益可達數十億美元。為此,中國已經被許多國家看做是最具潛力的減排市場。那麼,依託CDM的「碳金融」在我國應該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並蘊藏著巨大商機。
由於目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主要類型是基於項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國,「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託CDM的金融活動。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活動,中國的「碳金融」市場潛力更加巨大。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結構的調整,高耗能產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溫室氣體的減排成本在100美元/噸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國進行CDM活動,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噸碳。這種巨大的減排成本差異,促使發達國家的企業積極進入我國尋找合作項目。
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議定書》中的CDM機制轉變成有價商品,向發達國家出售。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CO2減排量已佔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
3.2碳金融在我國的發展障礙
首先,對CDM和「碳金融」的認識尚不到位。CDM和「碳金融」是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興起而走入我國的,在我國傳播的時間有限,國內許多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同時,國內金融機構對「碳金融」的價值、操作模式、項目開發、交易規則等尚不熟悉,目前關注「碳金融」的除少數商業銀行外,其他金融機構鮮有涉及。
其次,中介市場發育不完全。CDM機制項下的碳減排額是一種虛擬商品,其交易規則十分嚴格,開發程序也比較復雜,銷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戶,合同期限很長,非專業機構難以具備此類項目的開發和執行能力。在國外,CDM項目的評估及排放權的購買大多數是由中介機構完成,而我國本土的中介機構尚處於起步階段,難以開發或者消化大量的項目。另外,也缺乏專業的技術咨詢體系來幫助金融機構分析、評估、規避項目風險和交易風險。
再次,CDM項目開發時間長、風險因素多。與一般的投資項目相比,CDM項目需要經歷較為復雜的審批程序,這導致CDM項目開發周期比較長,並帶來額外的交易成本。此外,開發CDM項目涉及風險因素較多,主要有政策風險、項目風險和CDM特有風險等,政策風險來自於國際減排政策的變化,如2012年後中國是否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義務,決定了2012年後合同的有效性;項目風險主要是工程建設風險,如項目是否按期建成投產,資源能否按預期產生等。在項目運行階段,還存在監測或核實風險,項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確定性,也會影響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支持。
3.3興業銀行碳金融實踐
2006年5月,興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合作,針對中國在節能技術運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方面的融資需求特點,在境內首創推出節能減排項目貸款這一「綠色信貸」品種。截至2008年3月底,興業銀行已經在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重慶、浙江、福建等十一個省市開辦節能減排貸款業務,共發放貸款51筆,累計投放12多億元;可實現每年節約標准煤147.4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412.85萬噸。
隨著節能減排貸款的快速推廣,部分節能減排項目已經進入碳減排交易市場。興業銀行運用在融資模式、客戶營銷和風險管理方面積累的初步經驗,將節能減排貸款與「碳金融」相結合,創新推出以CDM機制項下的碳核定減排收入(CERS)作為貸款還款來源之一的節能減排融資模式——「碳金融」模式,為尋求融資支持的節能減排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
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深圳某公司垃圾填埋場沼氣回收利用處理項目。該公司成功引進加拿大技術,並升級開發出適用於城市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的3R循環利用技術,將原先直接排放大氣的溫室氣體沼氣作為能源回收利用,於2005年在梅州垃圾填埋場(一期)成功實施,當年在聯合國注冊成為CDM項目。由於該公司屬於「輕資產」型的科技服務公司,資產規模小、經營收入少、資產負債率高、缺乏傳統意義上的抵押擔保條件,因此,二期項目拓展的中長期資金需求難以通過傳統的貸款運作加以滿足。為解決傳統貸款模式遭遇的融資難題,興業銀行運用創新的思路和項目融資模式,側重考察第一還款來源的有效性,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作為貸款審批的主要考慮因素,並且根據項目實施的現金流和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來選擇還款期限,使還款時間與現金流收入規模、時間匹配,較好地解決企業還款壓力問題。最終為該公司提供了三年期750萬元節能減排項目貸款,該項目的實施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該筆項目融資的成功運作,體現了興業銀行在環境金融創新中,節能減排貸款模式的新突破,標志著興業銀行節能減排項目貸款擴展到「碳金融」領域,也為今後探索碳保理等新興業務奠定了基礎。
3.4發展碳金融的機制調整與完善
(一)搭建交易平台。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有限的環境資源,也是國家和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應借鑒國際上碳交易機制,進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額制度和發展排放配額交易市場,通過金融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調整不同經濟主體利益,鼓勵和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效分配和使用國家環境資源,落實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二)加強宣傳推廣。要讓企業充分意識到CDM機制和節能減排所蘊涵的巨大價值,推動項目業主和開發商根據行業、自身發展計劃,擴大國際合作,積極開發CDM項目,力爭國家環境資源利益和企業利益最大化。
(三)推動政策研究。CDM機制不僅涉及環境領域還包括經濟學、法律、管理等復雜的知識,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中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對於自身參與CDM項目的潛力及規模尤其需要認真研究。
(四)培養中介市場。中介市場是開展CDM機制的關鍵,應鼓勵民間機構和金融機構進入,重視金融機構作為資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許金融中介購買或者與項目業主聯合開發CDM項目。
(五)構建激勵機制。「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強、參與度高和涉及面廣等特點,發展「碳金融」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監管部門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一系列標准、規則,提供相應的投資、稅收、信貸規模導向等政策配套,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節能減排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支持低碳經濟。
天津:創新試水碳金融
2013年,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以來,鋼鐵、化工、電力熱力、石化等5個行業的114家企業成為天津碳交易市場主體。據了解,在國家確定的7個試點省市中,天津市是唯一同時參與了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及區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直轄市。
專家表示,天津產業格局特色鮮明,重化工業特點顯著,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大戶數量和體量突出。與其他試點地區及一線城市已完成或正在大幅削減工業企業生產能耗和碳排放的形勢不同,天津正處於經濟快速增長階段,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面臨形勢和發展階段情景的典型代表。因此,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碳排放總量尚未達到峰值的城市進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更具有典型性和樣本意義。

❸ 歐洲國家實行碳稅後,應對國內企業成本的提高,有提出了哪些措施

企業開始節能措施的第一步是:測量和統計.
1、企業必須建立一個准確測量的系統,精確的統計電能消耗.
為了讓企業的改善更有效果,可以先從大功耗生產設備、不易於管控及管控不到位的生產設備開始測量和統計.現在有很多企業在意識測量和統計的重要性後,採取的方法卻不太科學性,往往還是採用比較落後的人工抄表方式在進行.人工抄表的弊端是抄錄的數據並不完整,沒有連續性,無法准確掌握在生產狀態下設備動態的能耗曲線,這樣的數據對企業來說有一定價值,但分析的價值太小.我們需要的是生產設備的完整的,動態的,實時的電能消耗數據,並且還需要有相關的分析輔助工具來幫助我們分析和診斷.所以這個第一步,相當關鍵,也很重要,是節能措施的基礎.
企業節能措施的第二步:分析
1、企業在測量和統計到電力能耗使用數據後,需要對之進行相關的分析,比如:
是否有存在直接浪費的地方,下班時間的設備是否按照規章制度准確操作,按時開關?
在生產過程中是否讓太多設備處於不必要的空轉狀態?
員工是否優先使用能效高的生產設備?哪些設備的能效十分低下,需要做相應的技術改善?企業的配電容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馬拉小車」的浪費情況?等等等
通過對細節的掌握,我們才可以精準的分析.

企業節能措施的第三步:
改善在我們對企業的電力能耗使用狀態作出精準分析後,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改善:
1、加強管理,減少直接浪費.
根據分析的結果實施完善的電能管理制度,用客觀數據讓員工加強執行的力度.也有很多企業的管理制度是相對完善的,但還是存在很多浪費的情況,原因在哪裡呢?在於執行,不能夠被執行的管理制度只是一紙空文,沒有結果.所以,如果企業在推行管理的時候,加以一些監測的輔助工具,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實時掌握員工執行的效果如何,並且可以事後追責!有很多專業的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統已經可以提供完善的數據測量和統計,以及實時監測的功能.藉助這樣的工具,我們企業的能源管理的措施、節能改善的管理措施執行會更好,節能的效果也會更明顯.
2、技術改造.
通過數據分析設備的能效情況,對一些能效不高的設備採取相應的技術改造.比如對大型電動機實施變頻改造,伺服改造都能夠大幅提升設備的生產能效,並且很快就可以將投資收回,大略統計一下有如下一些技術成熟,改造成本很低,效果十分明顯的措施:
空壓機余熱利用、變頻改造、綜合智能集中控制
注塑機伺服改造、注塑機的變頻改造
電動機的就地無功補償和集中無功補償
諧波的治理
中央空調的智能控制.
技術改造的技術經過市場的檢驗,現在已經不是一種概念了.很多注重能源節省的企業從戰略的高度,引入技術改造的技術,實施相關措施.已經為企業帶來了很多實效,在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降低生產成本從能源管理和能源節省方面著手,讓企業的競爭更占優勢,所謂強者恆強就是這個道理吧.

❹ 如何降低碳排放,走進低碳生活

碳排放是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字作為代表。但這並不是說碳排放僅限於二氧化碳,而是指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雖然並不準確,但作為讓大家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多數科學家和各國政府承認溫室氣體已經並將繼續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如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惡劣天氣現象的增加等。所以控制碳排放就成了大多數國家和政府所要面對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要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減少碳排放。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那麼該如何減少碳排放,使我們進入一種「低碳生活」呢?「物美價廉」是每個消費者購物的基本理念,但是在我們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的今天,如果你在自己的購物標准中加上一條碳排放的尺度,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那就完全有理由為自己減輕了碳排放而驕傲。在家居生活中電器是碳排放的大頭,所以在選擇家電時盡量選擇節能環保型、低碳排放的家電。如節能燈泡,11瓦的節能燈就相當約80瓦白熾燈的照明度,使用壽命更比白熾燈長6~8倍,不僅大大減少用電量,還節約了更多資源,省錢又環保。購買節能冰箱時,購買那些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利昂的綠色環保冰箱。丟棄舊冰箱時打電話請廠商協助清理氟利昂。選擇有「能效標志」的冰箱、空調和洗衣機,能效高,省電又省錢。在使用空調時要合理設置溫度。空調的溫度在夏天設為26℃左右,冬天設為18℃~20℃對人體健康比較有利,同時還可大大節約能源。除此之外,我們購買和使用其他家電時也要注意降低碳排放,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履行的義務。

❺ 碳交易在解決人類環境問題上的前景如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炭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的簽署,標志著全球碳交易的開始;2005年2月,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201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達到了1760億美元,從2005年到2011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增長超過了15倍。碳融資規模也保持著20%~30%的年均增長速度,2011年全球碳融資規模達到了1200億美元。
歐盟碳排放貿易市場現狀
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貿易體系(英文簡稱EUETS)是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於2003年10月13日通過的歐盟2003年第87號指令,於200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溫室氣體排放配額交易制度,是全球第一個建立在國際水平上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額限制的貿易體系。2011年,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達到了1480億美元,佔全球總規模的84%,成為世界上發展得最好、規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面向國際的碳交易市場建設。目前,我國進行的國際間碳交易類型只有清潔發展機制(英文簡稱CDM)項目一種,即發達國家以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與我國合作投資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從而換取溫室氣體的排放權。自2005年正式開展CDM項目起,我國CDM市場發展異軍突起,並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截至2013年7月1日,我國CDM注冊項目達到了3653項,交易范圍或行業涵蓋了化工、發電、生物質能、回收利用、工藝改進、造林與再造林、能效提高和燃料替代等項目。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碳交易初級產品最大的供應國。

❻ 求關於中國的能源市場和碳金融的一些資料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能源工業走過了輝煌的10年,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只有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把能源作為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崛起的重大問題,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准確進行戰略定位,科學謀劃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方略。

一、能源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從薪柴時代到煤炭時代再到油氣時代,每一次變遷都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作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不論是現代農業和工業的增長,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興起,都需要以能源作支撐,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10年來,我國能源工業發展迅速,對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翻一番,居世界第一。煤炭、天然氣產量分別增長127%和214%。石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居世界第四位。電力裝機突破10億千瓦,新增裝機容量是前50多年的總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水電裝機超過2億千瓦,風電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規模穩居世界首位。節能環保成效顯著,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9.1%。能源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海外油氣權益產量超過9000萬噸油當量,西北、東北、西南及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基本形成。能源裝備製造水平顯著提高,千萬噸煤炭綜采設備、3000米深水鑽井平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特高壓輸電技術等居世界領先水平。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用能條件極大改善,農村電網全面升級改造,解決了3700多萬人口的用電問題。

必須看到,現階段我國能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供應保障任務特別艱巨。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而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剛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繼續上升,能源供應保障任務將更加艱巨。同時,能源問題還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能源已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外交、國防、氣候變化博弈的焦點,地緣政治、過度投機、熱錢炒作和壟斷經營深刻影響著國際能源市場的穩定。促進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維護能源安全,成為各國共同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展望未來,中國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能源始終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

二、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國能源事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國際能源資源競爭加劇,世界能源格局加快調整。發達國家長期形成的能源資源高消耗模式難以改變,能源消費居高不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加快,能源消費需求快速增加,全球能源供應將長期偏緊。主要國家圍繞能源資源的控制權,在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地緣政治乃至軍事安全方面的較量將更加突出。北美地區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加快發展,促使歐美、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加快調整能源戰略,力求搶佔新一輪能源變革和經濟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能源安全形勢嚴峻。我國人均能源消費量約2.6噸標准煤,僅為發達國家水平的1/3,未來能源需求還將大幅增長,即使以世界最先進的能效水平實現現代化,消費總量仍將再翻一番。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國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透支,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日益增大。石油對外依存度已從本世紀初的32%飆升至57%,進口量的80%經過馬六甲海峽,38%經過霍爾木茲海峽,海上運輸風險加大,能源安全形勢嚴峻。

能源效率明顯偏低,發展方式亟待轉變。長期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不僅遠高於發達國家,也高於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這說明,我國產業結構仍不合理,發展方式的粗放特徵還沒得到根本性改變,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區域城鄉發展失衡,協調發展任重道遠。當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能源密集型產業布局不盡合理,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矛盾突出,大規模、遠距離能源輸送壓力日益增大。城鄉能源基礎設施和用能水平差距較大,農村能源建設和服務薄弱,消除能源貧困、實現能源普遍服務任重道遠。

體制機制矛盾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能源科技創新體制不順,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尖端人才缺乏,自主創新基礎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設備和材料仍然依賴進口,能源產業總體上大而不強。能源體制機制深層次矛盾不斷積累,價格機制尚不完善,能源行業管理薄弱,體制約束已成為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的主要障礙。

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這些問題與挑戰,既是由國際能源競爭格局、我國生產力水平以及所處發展階段決定的,也與我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相關體制機制改革滯後密切相關。為此,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提出了"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能源發展基本方針。加快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以能源的科學發展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

三、"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思路

"十二五"時期,我國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必須牢牢把握四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就是要立足國內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增強供給保障能力,同時積極利用境外能源資源,合理調控對外依存度,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堅持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就是要實施能源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消費模式的轉變,努力提高能源生產和利用效率。三是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並重。就是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通過發掘無限的科技潛力改變有限資源的約束。繼續深化能源體制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能源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四是始終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統籌城鄉和區域能源發展,加強農村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讓能源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加強國內供應能力建設,夯實能源安全基礎。能源安全可靠供應是保障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大型能源基地建設,打造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蒙東、西南、新疆等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綜合考慮目標市場,產業布局調整,煤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發電、抽水蓄能等電源點建設和進口能源,以及資源地的水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等因素,加快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鐵路運輸能力建設,發展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並網要求的現代電網體系,完善國內油氣區域主幹管網,推進油氣進口戰略通道建設。統籌資源儲備和國家儲備、商業儲備,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完善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煤炭儲備體系。

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調整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發展,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高參數、大容量清潔燃煤機組,有序建設燃氣電站。積極發展非常規能源,抓好頁岩氣發展規劃的落實,加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做好環境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有序發展風電,加快太陽能多元化利用,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促進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推廣應用,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實施能源民生工程,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加強能源民生工程建設,對於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農村電網建設,實施完成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加快無電地區電力建設,2015年前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建設綠色能源示範縣和太陽能示範村。加強邊疆地區能源建設,積極支持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用氣,在北方寒冷地區發展熱電聯產,讓更多居民使用上清潔便利的現代能源。

實施能源總量強度雙控制,建設節能型國家。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能源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這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各地區實際,逐步建立起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機制,一是要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二是要強化用能管理,重點抓好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和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三是要樹立綠色能源消費理念,倡導全民節能。

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維護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全方位開展國際能源合作,既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穩定全球能源市場的需要。加強與俄羅斯、中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周邊國家和重要資源國的合作,既保證穩定的海外能源供應,又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福當地人民。加強與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合作,引進借鑒先進的能源技術、法規、政策、標准及管理經驗。加強與能源出口國、消費國、過境國和主要國際能源機構的對話交流,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共同擔負起維護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和確保世界能源安全的重任。

推動能源自主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與改革是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兩個強大驅動力。大力推動能源科技創新,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構建重大技術研究、重大技術裝備、重大示範工程及技術創新平台一體化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繼續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堅定穩妥地推進各項改革。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能源市場體系。深化電網、油氣管網等能源基礎服務領域體制改革,建立惠及城鄉居民的能源普遍服務體系。理順能源價格、財稅和投融資體制,加快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政策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加強行業管理,完善法律、法規和標准,形成決策科學、責權一致、服務高效、監督有力的政府管理和市場監管體系。

❼ 為什麼要節能減碳

節能減碳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節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准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滿足的土地、環保、節能等「六項必要條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制定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2.強化污染防治,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制定和發布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節能減排目標未完成的企業,加大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限期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方案。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節能環保電力調度。加快培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化發展。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出台《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強化對重點耗能企業,特別是千家企業節能工作的跟蹤、指導和監管,對未按要求採取措施的企業向社會公告,限期整改。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擴大能效標識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變頻空調、多聯式空調、照明產品及燃氣熱水器上的應用。擴展節能產品認證范圍,建立國際協調互認。組織開展節能專項檢查。研究建立並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准,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配合全國人大抓緊出台《節約能源法》(修訂)和《循環經濟法》,抓緊制(修)訂配套法規。組織制定16個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准,制(修)訂16項節能設計規范、21項節能基礎及方法標准及17種終端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標准。
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調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研究試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的辦法。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國內及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外國政府貸款向節能減排領域傾斜。
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宣傳納入今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和節能科普宣傳活動,實施節能宣傳教育基地試點,組織《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法》宣傳和培訓工作,開展節能表彰和獎勵活動。
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規范。2007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❽ 綠色金融領域研究生論文怎樣選題比較好

與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相關金融學專業論文選題
該文為關於綠色金融方面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與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相關金融學專業論文選題,可作為金融管理專業綠色金融論文寫作研究的大學碩士與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和職稱論文參考文獻資料。免費下載教你怎麼寫綠色金融及社會責任及碳金融方面的優秀學術論文範文。
「自2006年首筆能效融資項目落地,到2012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發放綠色金融融資2857筆,金額達1290.08億元,這些年已實現的節能減排量相當於關閉了412座100兆瓦的火電站,或者是北京7萬輛計程車停駛124年.」5月16日,在中國銀監會主辦的新興市場綠色信貸論壇上,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對記者如是說.
作為中國唯一的「赤道銀行」,近年來興業銀行把綠色金融作為適應綠色經濟發展新趨勢、把握綠色經濟發展新機遇的戰略性經營模式,大膽探索更廣闊的可持續金融之路.
李仁傑表示,該行將繼續加大綠色金融的發展力度,立志打造為中國綠色金融市場全流程、寬領域的專業金融服務商和全方位的「綠色銀行」.
綠色金融戰略顯效
自2006年5月在國內率先推出能效融資產品至今,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戰略效應已凸顯.
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為上千家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290.08億元,而自2007年以來,該行綠色金融支持的項目已累計實現在我國境內節約標准煤6112.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995.42萬噸,減排化學需氧量(COD)225.79萬噸,減排氨氮1.4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46萬噸,減排氮氧化物0.86萬噸,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1741.34萬噸,節水17381.80萬噸.

怎樣寫好綠色金融論文
播放:25585次 評論:3000人
而在赤道原則項目落地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共對673筆貸款項目進行了赤道原則適用性審查,所涉項目總投資9106億元.其中認定屬於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共計127筆,項目總投資額為1631億元,涉及126個客戶,已放款37筆,涉及18家分行.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去年底該行首筆由企業自願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已在西安成功落地,項目總投資為3.2億元,標志著國際上被廣泛遵循的赤道原則在中國得到更廣泛的認同,也表明中國企業從被動遵循赤道原則向主動尋求以赤道原則管理風險的轉變,可持續金融在中國的實踐得到進一步深化.
目前,興業銀行已開發出融資服務與排放權金融(包括碳金融與排污權金融)服務兩大序列產品,形成產品矩陣.
在融資服務方面,該行推出「8+1」融資服務模式,即八種傳統信貸模式的運用以及非信貸融資模式.其中,「8」包括節能減排技改項目融資模式、CDM項下融資模式、節能服務商(EMC)融資模式、節能減排設備供應商買方信貸融資模式、節能減排設備製造商增產融資模式、公用事業服務商融資模式、融資租賃模式和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1」則指發行短券、中票、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和金融租賃、結構化融資、信託融資等.

本文來源:http://www.thtc.cn/jinrong/jrgl/390304.html
而在排放權金融領域,興業銀行已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多個省市區落地深耕.
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參考屬性評定
有關論文範文主題研究: 關於綠色金融的論文範本 大學生適用: 學院學士論文、本科畢業論文
相關參考文獻下載數量: 49 寫作解決問題: 寫作技巧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論文小結 職稱論文適用: 論文發表、高級職稱
所屬大學生專業類別: 寫作技巧 論文題目推薦度: 經典題目
其中,在碳金融服務方面,該行積極參與國內碳金融合作平台建設,搭建碳金融業務合作平台,已率先在廣東、湖北、上海地區開展合作.在國際上,該行在國際碳交易市場方面推出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開發咨詢、購碳代理、核證碳減排量(CER)履約保函等產品,針對CDM交易機制不足創造性推出碳資產質押授信業務,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提供新方式,並與數十家國外碳交易商和國內主流環境權益交易所建立廣泛合作關系.
而在排污權金融方༣
關於興業銀行綠色金融之路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關於綠色金融方面論文範文素材
4;,根據國家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進度,2010年興業銀行就率先推出排污權金融服務,為政府部門及企業提供排污權交易制度設計咨詢、排污權交易及清算系統開發、排污權抵押授信、污染物減排項目融資等一攬子產品與服務,並在湖南、河北、山西、江蘇、浙江等地區率先開始合作.
打造全方位「綠色銀行」
在上述效應的背後,是興業銀行打造全方位「綠色銀行」的戰略構想和執行路徑.
興業銀行是國內較早探索並介入綠色信貸領域的商業銀行,縱觀其綠色金融之路,可謂環環相扣:從2005年開始,興業銀行攜手國際金融公司,正式介入能效融資領域,並於2006年創新推出國內第一個綠色信貸產品——節能減排貸款,開中國綠色金融服務先河;2008年,公開承諾採納赤道原則,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銀行」,綠色信貸業務進一步擴展為綠色金融業務;2009年,在北京成立國內第一個可持續金融的專門經營機構——可持續金融中心,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和探索進入一個更加專業化的階段;2010年,推出國內第一張低碳信用卡,實現綠色金融業務從企業客戶向個人客戶的延伸.
李仁傑表示,當初推出能效融資產品,是基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國家推進節能減排事業的大背景,該行提出「寓義於利」的社會責任實踐方式,探索以商業模式創新履行社會責任,把履行社會責任融入銀行對外提供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之中,以實現銀行商業利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應注意到,上述系列步驟的關鍵,是將綠色金融上升至戰略考量和構建立體式管理格局.
據介紹,早在2007年7月,該行便成立了由董事長高建平任組長的社會責任工作領導小組,彼時「研究擬定銀行社會責任戰略和政策,監督、檢查和評估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就被寫入《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工作規則》,確認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金融作為銀行核心理念與價值導向.
而該行在綠色金融服務上的制度支撐、業務流程改造和資源配置體系,則確保了相應業務的執行力與良性發展.事實上,興業銀行已從綠色金融實踐者變為積極倡導者.該行已成為國際國內的知名綠色金融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國際上,2011年應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CDMF)邀請,興業銀行參加南非德班氣候變化大會,並作為銀行業唯一代表在中國角邊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在國內,該行積極參與了中國銀監會綠色信貸關鍵指標體系的編制,聯合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和銀監會等部委舉辦「節能中國高層論壇暨綠色信貸創新研討會」,並與銀監會共辦「節能減排授信業務培訓班」.

❾ 請問:碳保理、能效貸款是什麼意思

保理貸款是質押,人民銀行有質押登記系統,到期的應收賬款是不能做保理的,保理分為有追索權和無追索權保理,有追索權的保理,應收賬款到期後購貨不能按時支付款項,銀行有權身銷貨方繼續追索.....

❿ 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中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方面,貴司遇到了哪些挑戰

我們武漢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武漢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為遏止氣候變化不斷惡化的勢頭,積極採取自主行動,從多種環節入手,節能減排降耗,減輕環境災害,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我們武漢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應對資源環境壓力。武漢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武漢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我們武漢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加強政府間國際合作,進而推動企業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武漢促進低碳和生態經濟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推動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形成,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碳定價權我們武漢努力:推廣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武漢積極探索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投融資途徑,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將減排降碳納入金融體系的服務范疇,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的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經濟激勵措施,利用碳金融體系的支撐使碳減排獲得持續不斷的融資,從碳減排權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收益,努力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讓我們團結起來「發展綠色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共贏綠色武漢未來

閱讀全文

與碳能效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行業債務融資 瀏覽:7
大華期貨呼市 瀏覽:977
天順股份配股怎麼配 瀏覽:486
長江股份要約收購報告書 瀏覽:574
深圳皇傑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60
馬雲在哪融資 瀏覽:457
期貨可以不用保證金嗎 瀏覽:912
跨國公司外匯期貨保值交易 瀏覽:881
查看微信理財收益率 瀏覽:191
克羅期貨指標DMI 瀏覽:144
股東分紅分的是什麼 瀏覽:881
金融資產的管理理論 瀏覽:492
期貨持倉虧損怎麼辦 瀏覽:494
燈塔大牛指標公式 瀏覽:76
黃岡玖富金融公司 瀏覽:9
現在股票還可以融資嗎 瀏覽:338
山東先知金融軟體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145
購買微信理財產品單次可多少 瀏覽:270
2017a股市場融資總額 瀏覽:613
管家幫融資情況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