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金融資產10000字論文

金融資產10000字論文

發布時間:2021-09-17 23:57:32

㈠ 求中小企業融資論文···8000--10000字的!

相信市場,但也不能迷信市場。在民間借貸之外,還要建立一整套應急狀態下的觸發機制。一旦發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小額貸款組織等便應自覺響應政府幹預,按照比例、降息讓利、分類發放中小企業貸款,切實落實支持發展中小企業的國家戰略。

「民營經濟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寶,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們。」目有疾,自當醫。而這種醫治,不僅要給予其應急性的資金支持,更要著力約束資金流向,規避應急貸款再次流入資本市場的風險,引導中小企業走向實體繁榮的康莊大道。由此而論,根治溫州企業近年來從房產到能源再到古董的炒作之風,才能矯正被扭曲了的經濟結構,才能盡量減少無謂的行政干預,才能重新提振實業起家的勇氣與輝煌。

㈡ 求10000字左右的,與經濟相關的英文論文或文獻,有中文翻譯的更好- -

INTO THE STORM
FOR much of the past year the fast-growing economies of the emerging world watched the Western financial hurricane from afar. Their own banks held few of the mortgage-based assets that undid the rich world』s financial firms. Commodity exporters were thriving, thanks to high prices for raw materials. China』s economic juggernaut powered on. And, from Budapest to Brasília, an abundance of credit fuelled domestic demand. Even as talk mounted of the rich world suffering its worst financial collapse since the Depression, emerging economies seemed a long way from the centre of the storm.
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高速發展的新興國家一直在遠處觀望著西方國家的金融風暴。他們的銀行僅持有少量抵押資產,而類似的資產已經破壞了發達國家的金融公司。商品出口商因為原材料的高價格而日漸富有。中國不可抗拒的經濟力量已然開啟,而且信貸刺激的內需從布達佩斯到巴西利亞都表現得非常充足。盡管大蕭條後關於西方國家受難於金融崩塌的話題與日俱增,但新興國家似乎距離金融風暴的中心還有一段距離。
No longer. As foreign capital has fled and confidence evaporated, the emerging world』s stockmarkets have plunged (in some cases losing half their value) and currencies tumbled. The seizure in the credit market caused havoc, as foreign banks abruptly stopped lending and stepped back from even the most basic banking services, including trade credits.
不過目前的情況不再是那樣了,隨著境外資本的流失和經濟信心的消失,新興國家股市暴跌(有些地區已經腰斬),本幣迅速貶值。由於外國銀行突然中斷貸款,並且收縮了包括貿易信貸在內的基礎銀行服務,新興國家的信貸市場突發混亂,並引發了一場浩劫。
Like their rich-world counterparts, governments are battling to limit the damage (see article). That is easiest for those with large foreign-exchange reserves. Russia is spending $220 billion to shore up its financial services instry. South Korea has guaranteed $100 billion of its banks』 debt. Less well-endowed countries are asking for help. Hungary has secured a EURO5 billion ($6.6 billion) lifeline from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and is negotiating a loan from the IMF, as is Ukraine. Close to a dozen countries are talking to the fund about financial help.
新興國家的政府和發達國家的政府一樣都在為控制損失程度而奮斗。不過對於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來說難度會小一些:俄羅斯斥資2200億美元重振金融服務行業;韓國政府擔保了1000億美元的銀行債務。而那些儲備並不充足的國家正在四處求援:匈牙利成功向歐洲央行求得了50億歐元(約66億美元)的生命線,同時也在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商借款事宜,同時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的還有烏克蘭。近一打兒的國家在向基金組織求助。
Those with long-standing problems are being driven to desperate measures. Argentina is nationalising its private pension funds, seemingly to stave off default (see article). But even stalwarts are looking weaker. Figures released this week showed that China』s growth slowed to 9% in the year to the third quarter-still a rapid pace but a lot slower than the double-digit rates of recent years.
有持續問題的國家正棋行險招:阿根廷正在將私人養老金國有化,意圖阻止違約的發生。即使強有力的國家也表現出虛弱一面:本周公布的數字表明今年中國的增長率在第三季度減緩為9%,雖然增速還算快,但是與近些年的兩位數增率相比緩慢了不少。
Blowing cold on credit
對信貸沒興趣
The various emerging economies are in different states of readiness, but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all this will be enormous. Most obviously, how these countries fare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world economy faces a mild recession or something nastier. Emerging economies accounted for around three-quarters of global growth over the past 18 months. But their economic fate will also hav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眾多新興經濟的意願並不相同,但是累計在一起的影響力卻非同一般。最明顯的就是這些國家的表現將會決定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是一個較為緩和的衰退還是更可怕的情況。在過去18個月的全球經濟增長中,新興經濟貢獻了75%。但是他們的經濟命運也會有一些政治後果。
In many places-eastern Europe is one example (see article)-financial turmoil is hitting weak governments. But even strong regimes could suffer. Some experts think that China needs growth of 7% a year to contain social unrest. More generally, the coming strife will shape the debate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Unlike many previous emerging-market crises, today』s mess spread from the rich world, largely thanks to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capital markets. If emerging economies collapse-either into a currency crisis or a sharp recession-there will be yet more questioning of the wisdom of globalised finance.
在類似東歐的很多地區,金融混亂目前的打擊目標是軟弱的政府;但強硬的政權同樣會嘗到苦果。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每年需要7%的增長率來阻止社會動盪的發生。總體來說,如此爭端必將影響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討論。與以往數次新興經濟危機不同,這次的混亂始於發達國家,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一體化的資本市場。一旦新興經濟崩潰,無論是貨幣危機還是劇烈的經濟蕭條,大家對於金融全球化是否屬明智之舉會有更多的質疑。
Fortunately, the picture is not universally dire. All emerging economies will slow. Some will surely face deep recessions. But many are facing the present danger in stronger shape than ever before, armed with large reserves, flexible currencies and strong budgets. Good policy-both at home and in the rich world-can yet avoid a catastrophe.
幸運的是上述恐怖的場景沒有發生在全球的每個角落:所有的新興經濟都會減緩發展速度,有一些也必將面臨深度蕭條;但是更多的國家在面臨當下危機的時候卻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壯的形式,用充足的儲備、彈性的貨幣和強大的預算武裝自己。新興國家及發達國家良好的政策可以避免大災難的發生。
One reason for hope is that the direct economic fallout from the rich world』s disaster is manageable. Falling demand in America and Europe hurts exports, particularly in Asia and Mexico. Commodity prices have fallen: oil is down nearly 60% from its peak and many crops and metals have done worse. That has a mixed effect. Although it hurts commodity-exporters from Russia to South America, it helps commodity importers in Asia and reces inflation fears everywhere. Countries like Venezuela that have been run badly are vulnerable (see article), but given the scale of the past boom, the commodity bust so far seems unlikely to cause widespread crises.
至少有一個原因值得抱有希望:發達國家此次災難的直接經濟影響還是在可控的范圍內。歐美銳減的需求對出口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特別是對亞洲和墨西哥。商品價格走低:原油價格與巔峰時期比較已經下降了60%,很多糧食和金屬類商品跌幅更大。這兩個現象有混合效果:盡管從俄羅斯到南美的商品(能源)出口企業備受打擊,但卻幫助了亞洲的商品(能源)進口商,並且緩和了各地對通脹的恐懼。委內瑞拉的情形一直很糟糕,也很脆弱;不過由於過去極度的繁榮,商品價格下跌目前還不會引發大范圍傳播的危機。
The more dangerous shock is financial. Wealth is being squeezed as asset prices decline. China』s house prices, for instance, have started falling (see article). This will dampen domestic confidence, even though consumers are much less indebted than they are in the rich world. Elsewhere, the sudden dearth of foreign-bank lending and the flight of hedge funds and other investors from bond markets has slammed the brakes on credit growth. And just as booming credit once underpinned strong domestic spending, so tighter credit will mean slower growth.
比商品價格更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在金融領域。由於資產價格的下降,財富水平正在被擠壓縮水。以中國房價為例,目前已經開始下跌。盡管新興國家的消費者比發達國家的負債水平低很多,上述情況還是會挫傷國內的經濟信心。在其他方面,國外銀行借款驟然匱乏、對沖基金以及其他投資者逃離債券市場,這些因素給信貸增長踩了一腳急剎車。正如發達的信貸曾經強力支撐國內支出那樣,信貸緊縮將意味著增長放緩。
Again, the impact will differ by country. Thanks to huge current-account surpluses in China and the oil-exporters in the Gulf, emerging economies as a group still send capital to the rich world. But over 80 have deficits of more than 5% of GDP. Most of these are poor countries that live off foreign aid; but some larger ones rely on private capital. For the likes of Turkey and South Africa a sudden slowing in foreign financing would force a dramatic adjustment. A particular worry is eastern Europe, where many countries have double-digit deficits. In addition, even some countries with surpluses, such as Russia, have banks that have grown accustomed to easy foreign lending becau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global finance. The rich world』s bank l-outs may limit the squeeze, but the flow of capital to the emerging world will slow.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 bankers』 group, expects a 30% decline in net flows of private capital from last year.
需要再次重申的是,沖擊的表現會因國家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多虧中國和海灣產油國經常項目下的巨額順差,新型經濟整體還不斷的向發達國家輸送資本。但是80 多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已經超過GDP的5%,其中的多數是那些依靠國外救助過活得貧困國家;不過也有一些依靠私人資本的大國。對於類似土耳其和南非的國家來說,突然減緩的境外融資迫使其進行大幅調整。東歐的情況特別令人擔憂,那裡的不少國家赤字水平已經達到了兩位數。另外,象俄羅斯這樣處於順差的國家,其銀行也逐漸適應了可以輕易從外國取得的貸款,原因自然是全球金融一體化。發達國家的救助計劃也許可以限制財富被擠壓的水平,但資本流向新興世界的速度無疑會減慢。國際金融研協會預測私人資本的凈流量比去年回減少30%。
A wing and a prayer
飛行之翼與祈禱者
This credit crunch will be grim, but most emerging markets can avoid catastrophe. The biggest ones are in relatively good shape. The more vulnerable ones can (and should) be helped.
信貸緊縮必將令人生畏,不過多數新興市場可以躲過一劫,最大的市場形勢還相當不錯。比較脆弱的市場可以(也應該)得到幫助。
Among the giants, China is in a league of its own, with a $2 trillion arsenal of reserves, a current-account surplus, little connection to foreign banks and a budget surplus that offers lots of room to boost spending. Since the country』s leaders have made clear that they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cushion growth, China』s economy is likely to slow-perhaps to 8%-but not collapse. Although that is not enough to save the world economy, such growth in China would put a floor under commodity prices and help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merging world.
在那些堅強的巨人中,中國卓然不群:手握2萬億美元的儲備,經常項下的順差狀態,與國外銀行罕有關聯,過剩的預算給推動支出留有足夠空間。鑒於國家領導人已經明確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為經濟增長減速緩沖,中國的經濟增長應該會減緩到大約8%的水平,但是決不會崩潰。雖然這不足以挽救世界經濟,但是該增長率將會為商品價格建底並幫到新興世界的其他國家。
The other large economies will be harder hit, but should be able to weather the storm. India has a big budget deficit and many Brazilian firms have a large foreign-currency exposure. But Brazil』s economy is diversified and both countries have plenty of reserves to smooth the shift to slower growth. With $550 billion of reserves, Russia ought to be able to stop a run on the rouble. In the short-term at least, the most vulnerable countries are all smaller ones.
其他的經濟大國會受到更大的沖擊,不過應該可以禁受住風暴侵襲。印度的財政赤字巨大,巴西很多公司面臨巨大的外匯風險。但巴西經濟已經實現多樣化,同時上述兩個國家擁有充足的儲備來平穩過渡到緩慢的增長。俄羅斯掌握著5500億美元的儲備,應該能夠阻止對盧布的搶購。至少在短期內,小國家才是最弱不禁風的。
There will be pain as tighter credit forces adjustments. But sensible, speedy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would make a big difference. Several emerging countries have asked America』s Federal Reserve for liquidity support; some hope that China will l them out. A better route is surely the IMF, which has huge expertise and some $250 billion to lend. Sadly, borrowing from the fund carries a stigma. That needs to change. The IMF should develop quicker, more flexibl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inimise the conditions it attaches to loans. Over the past month deft policymaking saw off calamity in the rich world. Now it is time for something similar in the emerging world.
受到緊縮信貸壓力進行的調整必然帶來痛苦,但快速的國際援助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會讓結果很不相同。一些新興國家已經向美聯儲求援以緩解流動性問題;有一些則希望中國可以拯救他們與水火。更佳的求救路線莫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為它掌握大量的專門知識和2500億美元的可出借款項。不幸的是人們認為向基金借款有辱其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該推出更快捷、更靈活的金融工具,同時實現借貸條件最小化。過去數月中,機敏的決策驅散了發達國家的災難。現在也正是新興世界發生類似事情的時候了。

㈢ 關於金融方面的畢業論文10000字

金融方面的畢業論文10000字

我有原創的
但不免費
採納哦!
具體的要求來談

㈣ 金融論文

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研究
REASERCH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目 錄

摘要…………………………………………………………………………………………1
關鍵詞……………………………………………………………………………………1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1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2
(三)研究創新點………………………………………………………………………2
二、相關理論分析……………………………………………………………………………3
(一)概念界定…………………………………………………………………………3
1金融危機的界定…………………………………………………………………3
2中小企業的界定…………………………………………………………………3
3企業績效的界定…………………………………………………………………4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4
1國外研究現狀……………………………………………………………………4
2國內研究現狀……………………………………………………………………5
3國內外相關研究評述……………………………………………………………7
(三)金融危機爆發原因………………………………………………………………7
1根源………………………………………………………………………………7
2成因………………………………………………………………………………8
三、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研究……………………………………………………9
(一)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特徵…………………………………………………………9
(二)中小企業績效低下的原因……………………………………………………10
(三)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10
(四)實證分析………………………………………………………………………11
1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11
2中小企業績效指標選取及意義………………………………………………11
3指標定義………………………………………………………………………12
4結果分析………………………………………………………………………12
四、結束語…………………………………………………………………………………15
(一)主要研究結論…………………………………………………………………15
(二)對策建議………………………………………………………………………15
(三)局限性及研究展望……………………………………………………………16
參考文獻……………………………………………………………………………………17
致謝…………………………………………………………………………………………18

摘 要: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在不斷吞噬著我國的中小企業。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理清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機理。 然後以2006年我國中小企業板109家上市公司為樣本,採用06-09年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合中小企業的特殊性和配對樣本T檢驗方法,研究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最後提出改善和提升中小企業這一"弱勢群體"績效的對策建議,實現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研究發現,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小企業;企業績效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2008年9月美國華爾街投行巨頭雷曼兄弟的倒閉,標志著由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2007年6月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到華爾街風暴,現在已經演變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危機從美國開始主要波及了西歐和東歐,引發了西歐銀行危機和東歐債務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顯著且深遠的影響,對中國的影響仍在蔓延,而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中小企業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市場經濟中的「弱勢群體」,是中國經濟生態鏈中十分重要但處境卻凄涼的一部分,在行業准入、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管理等方面面臨著諸多的不平等,處於大型國企、外資的夾縫當中苦苦生存。
由美國次級債風波引發的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績效方面的影響日益顯著。因此,在當前全球性金融危機不斷擴散的趨勢下,考察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對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促進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而「十一五」期間,完善有關公司治理機制已成為一大重要課題。深入分析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以及對我國中小企業績效的具體影響,深刻吸取教訓,對於我國中小企業增強對危機的防範能力,努力推行公司治理機制改革等具有積極影響,也對於提高中小企業整體績效水平促進其又好又快發展,優化危機下中小企業結構和培育其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本文首先對金融危機和中小企業進行界定;其次分析金融危機爆發原因,探討其根源和成因,理清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機理;然後以109 家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年度報表、年中報表和臨時公告等公開披露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最後針對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以及對我國中小企業績效的具體影響,得出本文結論,並提出改善和提升中小企業績效的對策建議。
本文選用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考慮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明確說明,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選取的是具有較好成長性,業績優良的中小企業發行上市。即可認為中小企業這一「弱勢群體」具有類似的成長路徑,也面臨著類似的發展困難和挑戰。
(三)研究創新點
以往學者關於企業績效的研究經歷了由外向內的審視路徑。從文獻看,近兩年來對中小企業的研究文獻很多,但大多數研究集中於產權改革、公司治理、股權結構、技術創新、發展戰略及政策比較上,這些文獻研究讓大家對中小企業有了一個總體性的了解,其中有許多可參考借鑒之處。目前對金融危機和中小企業績效單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績效影響兩者相結合的研究尚屬空白,還有大量的問題需要研究探索。所以,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從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入手,以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展開,並在總結歷來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這不僅是後續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也是本文的一大難點以及創新點所在。因此,研究結論不僅可以為金融危機的研究提供支持,而且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以及中小企業績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相關理論分析
(一)概念界定
1、金融危機的界定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隨著2007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次貸危機爆發,新世紀金融公司、美國家庭抵押投資公司等從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紛紛倒閉。2008年前後,花旗、美林、瑞銀等大型金融機構因次貸危機出現巨額虧損。20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2008年6月以來,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擴散成為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美林銀行被美國銀行收購、「兩房」被政府接管、美國國際集團(AIG)被國有化。2008年10月以來,美國金融危機傳染到歐洲和亞洲等地區,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1]。
2、中小企業的界定
我國中小企業實際的人數規模相對偏高,但是資產、資本和營業額規模相對偏低,這反映了中國中小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的基本國情。原國家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於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標准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2]。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根據下表標准認定:

㈤ 金融學論文範文3000字金融資產

我給你這份好了。
論文範文是指論文寫作參考方面的範文,主要涉及到論文寫作規范、論文格式要求、論文內容要求、不同的學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細微的差別,總體基本都相似。由於論文範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範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論文範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論文範文是指論文寫作參考方面的範文,主要涉及到論文寫作規范、論文格式要求、論文內容要求、不同的學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細微的差別,總體基本都相似。

㈥ 求 金融學 論文一篇~~~~

美國次級債危機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警示
2007年8月10日伴隨美國股市的再度下跌,年初已經顯露的美國次級債問題進一步急劇惡化。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下降,次級債市場爆發恐慌乃至危機徵兆,連帶金融市場價格也呈現出全面調整的局勢。美國股市帶動全球股市下跌,石油、黃金價格微幅隨從向下,美元匯率穩定上升。錯綜復雜的價格變化導致美國次級債恐慌心理擴大,全球經濟金融面臨調整。

美國房地產次級債問題被誇大,實際影響低於網路泡沫沖擊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引發的危機,導致全球股市市值蒸發數量擴大,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所引發的危機或許還遠不止如此。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指出,即使全球股市近期反彈,但前方將有更多的跌幅在等著市場。羅傑斯表示,將一直且依舊做空美國投資銀行股,以及建築類股。華爾街特立獨行的投資銀行新秀貝爾斯登首席財務官莫利納羅也認為,目前美國貸款市場的混亂是他入行22年來最嚴重的。如果美國股市繼續下跌,這些推出來的資金將會流向哪裡?答案是流向其他能夠帶來更多回報的領域。如果以投資品類來說,這個地方可能是商品;而如果從地域上說,這個地方的首選無疑是中國。所以,可以預見,如果美國股市持續下挫,我國控制熱錢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而資產的泡沫則將進一步被擴大。但是其實美國經濟並沒有發生本質改變,改變或衰退的可能也較小。此次房地產問題引起的次級債問題的惡化影響遠低於2000年的美國網路泡沫:一方面是兩者性質不同——傳統經濟產業與新經濟產業在泡沫作用與影響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與沖擊,傳統經濟危害速度和傷害力度要小於新經濟、高科技,而目前的房地產風險在可控之中,並非無法可治;另一方面是兩者表現層面不同—— 目前美國的房地產問題是一個局部因素,而當年的美國網路泡沫是一個整體效應,而兩者之間對美國股市的影響力或份額主導也有明顯差別,單一股指作用(納斯達克指數)與成份股參與(房地產類別)有著本質區別。因此,可以說美國經濟的敏感在於政策的「炒作」,在於政策需求調節的「誘導」。美國經濟如此大塊頭的經濟體問題惡化,需要時間和條件,而非簡單惡化言論所為,這些炒作目前對於美國經濟是利多弊少。
當前金融市場估計美國次級債所引發的損失可能會高達3000億到6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美房價重估。如美國最大商業抵押貸款機構全國金融公司表示,截至今年6月3O日,該公司可獲得的流動性資金來源達到1 865億美元,在全部流動性資金來源中,包括商業票據等在內的「高可靠性」短期融資總額達462億美元。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問題逐向整個抵押貸款市場蔓延,全國金融公司股價2007年年初以來已下跌了37% ,但銀行類股票價值依然上升12.7%。摩根±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指出,高風險抵押貸款就像當年的互聯網資產泡沫已比當年大了許多,它將是刺破泡沫的針。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不贊則同這種觀點,7月中旬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伯南克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目前美國次級按揭問題是局部現象,美國的失業率很低,低於5% ,通脹保持在2%,新的就業機會不少,只要收入不下降,個人收入是在上升的,對大多數按揭貸款的人來說還是可以償還債務的,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
全球經濟失衡以及金融交錯最直接的結果已經不會再重復過去金融危機的模式,即以貨幣和資產價格起落形成的體系與機制的失控或失效。當今經濟全球化與新經濟的模式下,將會產生信用失控而摧垮市場信心,導致價格暴跌。如美國經濟在前提不變以及美國企業盈利不變的條件下,美國股市卻連續3次大幅度下挫。一方面是暴跌的時間段愈加頻繁;另一方面暴跌的周期縮短。雖然對美國經濟並沒有形成實質的沖擊,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卻在下降,即悲觀論點占據主導,這其中有美國政府政策的人為因素,而實質是在信心心理上形成輿論與導向,並通過市場調節經濟問題與矛盾。作為美國成熟經濟與主導經濟模式,其這樣做的結果是利好自身,而干擾或破壞別國的政策與策略把握,擾亂思路與判斷,以信心心理失衡達到信用信譽的失控。

次級債蘊涵新型金融危機的風險
美國次級債爆發時機與本意是美國藉助市場調節的戰略籌劃與技術設定,主旨在於調節股市和經濟,解決自身問題需要意願突出。因此,全球次級債風波的擴大是美國的初衷所沒有預料到的。而市場技術與價格周期因素,使投資與投機也順勢隨從和順應美國需求,加大了自身技術性修正,包括股市、匯市、金市、油等價格在內全面性調整的擴大。因此,國際金融市場呈現除美元匯率之外的普遍下跌趨勢。
事與願違,全球流動性過剩中的恐慌以及對沖借勢清倉、補倉是美國始料不及的,因而國際金融市場與貨幣政策之間出現對應風險炒作與化解風險對策並存的局面,美國主導問題擴大,並有所失控。然而,由於美國金融規模及其經濟穩固性依然,這恰恰有利於美國,隨之美國繼續借勢調整。因為美國的操作經驗、機制優勢、經濟基礎和金融力量可以控制與駕馭這種局面。
美國次級債設計的時機是適宜美國金融戰略和經濟調整需求的,是在消化與化解市場資產泡沫和經濟壓力,對金融監管起到促進和規范的警示,更促使已經十分健全和規范的體制更加嚴謹和高效。這對美國經濟金融是機遇,而對外則是製造和擴大了風險。
連接我國股市上漲與銀行業績上升的當前狀況,美國以次級債風波引出銀行信貸信用風險惡化,試圖製造心理因素導致價格下跌的意圖不可排除。在我國周邊股市紛紛大跌的同時,我國股市卻逆勢創出新高,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對穩健的經濟增長和進口需求,使國際投資人依然看好我國股市,但這是美國人不願看到的,甚至對美國投資信心和投資流量也有所影響。包括我國人民幣焦點在內的許多金融談判或應對都超出我國實際基礎和規模,具有人為炒作與操縱性,需要引起關注與警惕。

對我國炒房現象的深刻警示
近日有關報道披露, 目前我國有1:3000億元人民幣熱錢棄股炒房,其中廣州、上海、深圳是這些熱錢的主要流向。而熱錢炒作房地產的操作模式就是以按揭方式購房,以個人名義用不同的身份證大批買進多套房屋。而從我國股票市場價格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中可以看出房地產價格高漲的連帶與刺激。
我國房地產價格不斷高漲蘊藏較大的價值泡沫可能。一方面與我國自身經濟周期和金融結構以及國民收入緊密關聯i另一方面較大的投機炒作隱患,尤其是國際投機對沖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面對美國房地產貸款與金融衍生產品連接的全球金融動盪,我國作為一個金融急於改革開放的新經濟體,更需要以此為鑒,理性、理智地面對我國當前房地產價格的高漲趨勢。尤其是從美國房地產貸款或次級債券引發的問題看,美國房地產貸款市場有明細的次級和優質貸款劃分,並且在規模和數量上妥當把握比重,貸款客戶信用級別分明。而我國至今並沒有如此劃分,更缺乏嚴格、系統的信用體系框架。如果我國面對房地產價格失控 跌宕局面,我國行業與金融市場聯動的動盪將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經濟金融發生危機,乃至社會動盪。
通過美國次級債風波,我國相關行業需要謹慎思考問題,採取有效措施防範風險。筆者由此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需要強化和嚴格我國房地產按揭貸款業務的風險管理,商業銀行的操作規則與監管原則需要嚴格執行,尤其需要建立應對未來房價可能下跌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措施,完善體系、制度建設。
其次需要加緊我國社會誠信體制的建設,逐漸健全和完善個人信用風險檔案管理,加強個人信用約束管理體制,保障金融服務數據與透明化。
再者要加強我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執行管理能力,強化金融機構的風險防範能力,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針對國際經驗和教訓及時制定和修正風險防範的不足與漏洞,保護金融服務有效運行。
最後需要加強我國金融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的規范,形成市場慣性需求的構架,有效利用監管信息和數據指導管理和防範可能的風險問題,防範金融危機,保障金融安全、有效、平穩運

㈦ 我要寫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論文。有誰能給我點實際企業資料呢謝謝啦。

實際企業的資料,,出售資產的論文,

幫。我 可 行

㈧ 關於金融方面的論文

1.建立中國區域金融體系的研究
2.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我國金融應對策略研究
4.我國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與建議
5.論創建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
6.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及洗錢制度研究
8.匯率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9.人民幣匯率與全球貨幣體系
10.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作用的影響
11.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
12.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態勢解析及改進意見
13.貨幣政策高透明度比較分析
14.對我國間接貨幣調控政策的市場缺陷分析
15.直接發行央行票據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的啟示
16.中國貨幣政策目標及管理策略
17.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18.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如何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19.論穩健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
20.城區存款業務發展的難點及對策
21.重建經濟欠發達地區金融體系的探討
22.利率市場化條件論證與方法探討
2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
24.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分析
25.國際貨幣體系有關問題探討
26.國家的匯率干預有關問題探討
27.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分析
28.國際金融危機及相關問題研究
29.國際信貸問題探討
30.外匯交易有關問題探討
31.國際金融市場有關問題探討
32.國際收支有關問題探討
33.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及發展趨勢
34.期權理論及其在外匯交易中的運用
35.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36.國際儲備題探討
37.國際融資問題探討
二、商業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發展理論
38.金融創新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39.我國網路銀行的發展及對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41.對銀行導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的思考
42.我國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的現狀與思考
43.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
44.對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思考
45.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46.如何提升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
47.商業銀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討
48.中國銀行業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49.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
50.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簡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利益目標短期化
5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系統管理中的應用
54.銀保合作發展芻議
55.商業銀行應加強產品定價管理
56.信貸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
57.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58.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
60.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6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創新
62.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63.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64.關於信貸風險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
66.關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評級
67.關於新商業銀行法的問題
68.從世界商業銀行發展趨勢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
69.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與途徑
70.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71.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探索
72.商業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探討
73.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範機制研究
74.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途徑探討
75.商業銀行分業、混業經營利弊條件問題研究
76.商業銀行外部環境建設問題研究
77.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問題
78.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79.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問題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81.如何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82.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機制
8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探討
84.中西方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比較分析
85.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行性問題探討
86.民營銀行在我國發展空間探討
87.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88.國有銀行上市對其績效影響的分析
89.我國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業績比較:制度因素的探討
90.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基金的困難所在與對策
91.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問題探討
92.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
93.商業銀行崗位績效考核的實證研究
94.現代銀企關系問題研究
95.員工素質與商業銀行現代化
三、金融監管與風險管理
96.論我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化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㈨ 論文:關於金融資產

別的要求呢?說全了

閱讀全文

與金融資產10000字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業外匯交易員 瀏覽:70
如何跟客戶談融資融券話術 瀏覽:652
廣東銀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670
理財產品到期無法退出 瀏覽:294
金融投資公司的名稱大全 瀏覽:21
離蘭州金融國企近的金融公司 瀏覽:34
九鼎集團e租寶 瀏覽:919
王少華中誠信託 瀏覽:801
炒股票蛋糕 瀏覽:125
返錢是金融機構 瀏覽:774
全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瀏覽:362
金融投資公司招操盤手 瀏覽:395
上港集團價值鏈 瀏覽:92
股東增持的st股票 瀏覽:932
股票什麼崗 瀏覽:313
公司理財第九版11答案 瀏覽:800
股票明細p 瀏覽:776
融資管理的啟示 瀏覽:28
傳智集團郭 瀏覽:675
威創股份金色搖籃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