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歐債危機,不大量印製歐元。大量發行貨幣後果是什麼,對社會世...
通過本幣貶值來緩解債務壓力的方式雖然常見,但這是一柄雙刃劍。
歐元區「適不適合」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不適合「大量」印鈔,雖然我們用一個詞「歐債危機」來描述發生在歐盟的主權債務危機,但細看,這場危機的主體是很復雜的。歐元區里固然有債務深重的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但也有經濟良好的德國、奧地利、法國等國家。一旦大幅印鈔,導致很多負面作用,比如通貨膨脹的壓力、比如新增資金並未用於實體經濟建設而是轉入市場投機等問題,會極大地影響到歐元區的健康經濟體。
歐元區「能不能」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有限制」,歐元區貨幣主權統一,集中體現在歐洲央行,而在歐盟條文中對歐洲央行的主要職責的描述是控制通貨膨脹。所以歐洲央行有一定的貨幣寬松的能力,但首要是控制通脹。
歐元區「有沒有」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有。德拉吉當上歐洲央行行長後兩次降低歐元的主導利率至1%。在去年12月還釋放495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貸款」(LTRO),今年2月份還將釋放一次更大規模的LTRO。這些都算作是貨幣寬松的手段。雖然不是「印鈔」那麼慷慨,但規避了很多直接印鈔帶來的弊端。
實際上在歐洲央行的這些操作之後,歐債危機有沒有好點呢?
——短期內影響不盡如人意,長期影響尚未可知。歐洲央行的這幾次釋放流動性的措施後,重債國的國債拍賣並沒有明顯見好。同時凈釋放給歐洲銀行的流動性又基本退回了歐洲央行以求避險。市場上的流動性不足沒有實質好轉。
㈡ 歐洲國家為什麼採用歐元
歐洲國家在此之前已經開始了內部的煤鐵石油聯營和取消邊境的措施,為的是促進區域人員和經濟流通,比如說,次歐諾個北京到天津去,走十里地就要排隊查個身份證,肯定很煩,而歐洲很多國家還沒北京大呢
發布歐元是為了建立統一的市場,統一市場好處就在於資金流通速度快,在這個分分秒秒百八十萬進出的年代,總是還要想著匯率問題肯定是很煩的。就好像你拿著北京發型的人民幣去天津,人家告你在天津必須把北京的人民幣換成天津的人民幣,會不會很煩,久而久之,除了天津大麻花你其他的東西就不會去天津買了,錢不流通就沒法促進經濟發展
而且在歷史上,貨幣的發行往往也有政治因素的。比如說45年南朝鮮發布韓元,次年朝鮮發布朝鮮元,標志著兩個國家徹底的分裂。51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各自發行自己的貨幣也宣告了兩個國家的正式分裂
㈢ 歐洲各國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印鈔權而採用歐元
黃煥金 1號,歐元開始流通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跨國家發行與流通的貨幣。跨國家發行與流通貨幣,優點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它可以大大減少參與國人民之間的交換成本,不必在跨國旅行辦事時頻頻兌換各國貨幣,也不必為各國貨幣兌換率的波動而發愁。因此,當發行新歐元的措施穩定下來後,對歐洲各國的經濟是很有好處的。歐洲歷來地盤狹小而國家眾多,又是市場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所以歐洲各國之間人員物品與貨幣的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因此,歐洲各國經濟走向一體化,特別是貨幣一體化,就成為一種必然的歷史趨向了。如此,它們也可以聯合起來,共同與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相抗衡。 但是有一個問題卻使人感到迷惑:為什麼歐洲各國甘願放棄自己國家的印製與發鈔權,而接受一個「歐洲中央銀行」所發行的貨幣呢?在許多人看來,發鈔權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經濟主權,因為在人們看來,一個國家掌握了發鈔權,也就掌握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特別是在某些人看來,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可以隨時增印些鈔票,以供自己的財政與經濟運行所用。在這些人看來,所印的貨幣越多,也就表明自己國家的財富越多了。所以放棄自己的發鈔權確實使人不可理解。 在歐洲各國醞釀歐元貨幣的時候,據說就有一條規定:要加入歐元區,一個國家的財政赤字要控制在什麼樣的最小程度內。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定呢?可能在於:財政赤字會迫使一個國家多印鈔票來填補財政空洞,從而造成其國家的貨幣貶值,使在歐元啟動前後造成不穩定的麻煩。首先,在歐元啟動前要計算歐元與各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如果你這個國家的貨幣因隨便增發鈔票而處於不穩定狀態,那又如何確定它與歐元的兌換比率呢?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在歐元流通後,如果一個歐元國家的財政過分赤字,那它就會增加歐元發鈔機構增發歐元鈔票的壓力,由於這樣的個別國家拖了後腿,從而造成整個歐元地區的貨幣不穩定。所以,在歐元設計者看來,歐元是不能胡亂多印的,它必須與整個歐洲地區的經濟狀況相適應,如果因一個國家財政上的赤字而增發貨幣,那麼這些增發出來的貨幣就會對其它國家的利益造成侵害,因為財政赤字的國家可以拿這些貨幣到其它財政良好的國家直接購買所需的資源以填補自己的不足,從而造成對他國利益的侵害。 比如,某國政府要增印鈔票給這個國家的貧窮地區,讓它到富裕的地區去購買資源,這種增印鈔票來平衡社會財富的做法對富裕地區與富裕的人是有好處呢還是有壞處?顯然,對富者是具有壞處的,因為增印鈔票,使鈔票的總量增大,鈔票價值貶值,從而使富者的財富縮水。實際上當一個國家的財政走投無路陷入絕境時,它的政府就會動用多印鈔票的非常手段來將自己未能直接支配的社會財富控制到自己手中。它比政府發行國債要省事得多,因為國債是要償還的,而增發貨幣則不需要償還任何東西,並且神不知鬼不覺,社會財富就轉移到政府的手中。也許還有人更想出某個更妙的「計策」,即增印鈔票並免費送給貧窮的人,讓他們拿這些「錢」去購買富人手中的財富。但是,政府在此雖然只是免費送「錢」給窮人,但當他們購買得富人的財富後,政府就會以「分贓者」的心態與姿態要求與窮人共同獲得這些「購買」得來的財富,就象個體企業在經營盈利後要向政府納稅一樣。如果這樣能夠行得通,那所有社會的貧富分化都可以輕易解決了。國家只需要頻頻向貧窮者免費增發「錢」,讓他們用來購買富人手中的財富即可。不過這肯定是人類經濟中最荒唐的想法了。除非富人們被強力脅迫,否則富人們肯定會識破這樣的鬼計,同時政府的一切措施行為、包括它所發行的貨幣也都將信譽掃地,人們將瘋狂拋出自己手中的任何鈔票,搶奪任何物品。這樣,物品生產自然不再有過剩的問題了,但這個國家與政府也就崩潰了。 因此,歐洲在制訂歐元時就規定了加入歐元國必須使其財政赤字降到什麼程度以下,否則就不可能加入歐元區。這同時也明說,各國原先所具有的貨幣權並不能隨便加以濫用,而亂印鈔票亂發行。能夠加入歐元區,已經說明,任何貨幣作為貨幣,是不能亂印亂發的。
㈣ 歐洲那麼國家,為什麼有一種貨幣叫歐元。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
㈤ 為什麼要發行統一的歐元
因為南方共同市場國家都希望將該區域打造成類似歐盟的一體化區域。
其實一直以來,南方共同市場國家都希望將該區域打造成類似歐盟的一體化區域,聯合各國力量以推進區域和各國的經濟發展。
早在20年前,這些國家就討論過貨幣一體化的問題——1998年,時任阿根廷總統Carlos Saúl Menem建議,南方共同市場應該使用一種共同貨幣,但最後出於種種原因不了了之。
2019年6月,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訪問阿根廷期間也曾主張創建比索-雷亞爾,作為兩國通用的單一貨幣,隨後將適用范圍擴大到其他南方共同市場國家。
公開資料顯示,南方共同市場是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委內瑞拉(2017年被終止成員國資格)和巴拉圭五個南美洲國家的區域性貿易協定。
但發行建立統一的貨幣,其實並非易事。以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貨幣聯盟歐元區為例,其從1969年提出構想到1999年正式發行,總共經歷了30年的時間。
中國基金報指出,即使在已經構建歐盟的情況下,一個貨幣聯盟必須是非常成熟和精心設計的,因為這意味著國家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
這不是一件小事,這是一項非常深入的一體化協議。如果想要建立貨幣聯盟,就必須先採取一系列非常復雜的制度和財政措施,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長期的談判。
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UNICAMP)經濟學教授Mariano Laplane表示,建立貨幣聯盟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研究和漫長的談判。
現代經濟學理論將現有的經濟集團分為四大類:自由貿易區、關稅聯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貨幣聯盟,其中最後一項最為復雜,必須要經歷前三個階段才能達到。
㈥ 歐元是怎樣形成的
上圖為2016年1月7日歐元兌人民幣匯率;
㈦ 歐元為什麼能夠代替各國貨幣成為歐洲各個國家唯一貨幣
首先歐洲的歐盟成員國在經濟上都比較發達,經濟結構都比較接近,其次歐洲各國自古就互相聯系緊密,在思想,價值觀上都比較相近,此外二戰後近半個世紀的經濟政治聯合,已經使得歐盟地區的經濟更加整合,所以用一個貨幣,可以更好的是內部的交流更為方便快捷,有著更大的經濟價值,這是聯合程度到了一定的高度自然發展的趨勢
㈧ 為什麼美元和歐元會成為世界貨幣
這是個歷史問題
因為二戰之後美國作為經濟強國最後定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即各國貨幣於美元掛鉤 美元於黃金掛鉤 從那以後作為國際貿易結算的黃金都被各國用來儲備 而國際結算都用美元 在當時有美元就意味著有黃金 久而久之美元就成了國際貨幣
隨著20世紀70年代小日本的經濟復甦 而日本的經濟政策就是出口 金融自由化 進一步促使了日元也成為了世界貨幣
歐元實際上是一攬子貨幣 在歐盟成立的時候廢棄了歐盟成員國的貨幣而統一隻用歐元 歐元於德國馬克的兌換比例是1:1 馬克的地位不不用多說的 再加上歐盟作為一個經濟共同體他的貨幣成為世界貨幣就並不為奇了
㈨ 歐元產生的原因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生背景:
1957年《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1969年12月提出建立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計劃。
1969年3月,歐共體海牙會議提出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構想,並委託時任盧森堡首相的皮埃爾·維爾納就此提出具體建議。
1971年3月,「維爾納計劃」通過,歐洲單一貨幣建設邁出了第一步。「計劃」主張在10年內分三個階段建成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但是,隨後發生的石油危機和金融風暴,致使「維爾納計劃」擱淺。
1979年3月,在法國、德國的倡導和努力下,歐洲貨幣體系宣告建立,同時歐洲貨幣單位「埃居」誕生。歐洲貨幣體系EMS(European Monetary System)開始運作。
1991年12月10日,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決定將歐共體改稱為歐洲聯盟。《馬約》規定,最遲在1999年1月1日,經歐洲理事會確認,如達到「趨同標准」的成員國超過7個,即可開始實施單一貨幣。
1993年11月《歐洲聯盟條約》生效。
1995年12月15日,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將歐洲單一貨幣定名為歐元,取代埃居。
(9)歐元為什麼是融資貨幣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歐洲央行
歐元 (Euro) 這個名稱是 1995 年 12 月歐洲議會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時,與會各國共同決定的。歐元的正式縮寫是 EUR 。
歐元的符號,看起來很像英文字母的 E ,中間有兩條並行線橫在其中,這個符號的構想來自希臘語的第五個字母 ( ε ) ,一方面取其歐洲文明發源地的尊敬,一方面也是歐洲 (Europe) 的第一個字母,中間兩條並行線則象徵歐元的穩定性。
㈩ 歐元為什麼是世界上第一貨幣
美元才是世界上第一貨幣
目前是美元基準制國際貨幣都是以最終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所以,美元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球貨幣的匯率影響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