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鞍山信託財務報表粉飾

鞍山信託財務報表粉飾

發布時間:2021-09-21 00:07:27

Ⅰ 目前進行財務報表粉飾的行為有哪些,該怎麼應對這些行為

一、財務報表粉飾的內涵
財務報表粉飾應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由於會計法規、會計准則的靈活性和模糊性、滯後性而導致的會計人員(自願或非自願)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二是有關會計法規、准則有規定而會計人員(自願或非自願)不按法規准則處理經濟業務來粉飾財務報表的造假行為。第一層次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顯然不需承擔法律責任,這類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只有通過對會計法律、法規加以完善從而得以解決,而對於第二層次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各行為相關人則應為其不法行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否則將會導致有法不依,必然使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更加嚴重。財務報表粉飾是企業管理當局採用編造、變造、偽造等手法編制財務報表,掩蓋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情況的行為。
二、治理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具體對策
1、進一步規范財經法規的建設。會計准則的制定和規劃,應具有超前性,對未來經濟行為的會計環境變化有較科學的分析和預測,盡量避免會計處理中「無法可依」現象出現。還可以參照國際會計慣例的發展趨勢,盡量減少會計准則中可選擇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以縮小會計選擇的范圍,降低因會計程序和方法的多種選擇性而造成的財務報表粉飾的問題。
2、逐步規范會計核算機制。規范的會計核算機制的建立,將有助於會計核算的正規,有助於抑制財務報表的粉飾。會計核算機制不僅包括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制定更應包括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執行。目前應在貫徹執行方面下功夫,建立以內部監督體制為主體、外部監督為補充,而外部監督中應以社會監督為主體,政府監督為補充的會計監督體制。同時應按會計規范化的要求建立嚴密、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來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

Ⅱ 財務舞弊和財務報表粉飾的區別和聯系

「財務舞弊」從上世紀90年代末為我們所熟知,美國《審計准則公告第16號》明確規定,舞弊就是故意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中國《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8號》中對舞弊定義為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

財務舞弊按舞弊主體可以分為管理層舞弊和員工層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為惡意舞弊和善意舞弊。

財務報表粉飾手段
(一)利用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手法調節利潤

這種手法通常為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所用,他們通過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方式,達到其增加利潤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與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決議,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有限責任公司18.375萬股權及現金6792萬元,與參股公司世茂建設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濱房地產有限公司50萬股權進行置換。如此一置換,世貿股份2003年年度業績同比猛增25倍。

(二)利用調節營業外收入或補貼收入粉飾年報

這是ST公司慣用的手法。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它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所以,營業外收入常常成為利潤的「調節器」。

(三)利用對存貨價值的調節進行利潤操縱

首先,存貨計價的方法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調整空間。其次,有的企業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卻不分攤,以降低本期銷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從而達到虛增本期利潤的目的。這樣的做法,雖然使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好看了,但卻為其今後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四)利用調節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粉飾年報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後者隱瞞利潤。年報不實的上市公司在應收款或其他應收款方面做文章,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目的的手法屢見不鮮,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難以收回的應收款掛在賬上,以虛增資產。

(五)利用計提手段結合會計估計調節利潤

企業巨額計提秘密准備,使估計計提成了操縱利潤的一種普遍手段。秘密准備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幾種:低估資產、高估負債、不反映某些特定資產的價值、擱置資產價值上漲時的機制調整。

(六)費用「減肥」,利潤「虛胖」

上市公司對當期費用進行調整,也可實現虛增利潤的目的。在實際處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進行調賬,在以後年度逐漸進行分攤,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Ⅲ 請問對「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論題研究,有哪些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啊

提供一些會計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一、會計方面(含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資產評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4.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5.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6.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7.論穩健原則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適用性及其實際應用8.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9.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協調10.企業破產的若干財務問題11.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12.論財務報告的改進13.論企業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16.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17.關於企業合並報表會計問題研究18.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並報表若干理論的探討22.增值表在我國的應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報告研究24.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25.表外籌資會計問題研究26.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關於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28.盈餘管理研究29.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30.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31.論綠色會計32.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研究33.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34.人本主義的管理學思考――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35.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會計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問題研究3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問題研究38.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39.戰略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40.內部結算價格的制定和應用41.跨國公司轉讓定價問題的探討42.我國企業集團會計若干問題研究43.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44.試論會計監管45.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46.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4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價值評估48.企業整體評估中若干問題的思考49.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50.《企業會計制度》的創新51.我國加入WTO後會計面臨的挑戰52.XX准則的國際比較(例如:中美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53.新舊債務重組准則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54.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55.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會計的影響56.對資產概念的回顧與思考57.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58.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59.對虛擬企業幾個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60.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問題探討61.兩方實證會計理論及其在我國的運用二、財務管理方面(含財務管理、管理會計)1.管理層收購問題探討2.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3.論杠桿收購4.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5.投資組合理論與財務風險的防範6.代理人理論與財務監督7.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8.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9.中西方企業融資結構比較10.論我國的融資租賃11.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12.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14.負債經營的有關問題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17.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18.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19.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20.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22.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模式――上市公司並購23.債轉股問題研究24.公司財務戰略研究25.財務公司營運策略研究26.資本經營若干思考27.風險投資運作與管理28.論風險投資的運作機制29.企業資產重組中的財務問題研究30.資產重組的管理會計問題研究31.企業兼並中的財務決策32.企業並購的籌資與支付方式選擇研究33.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34.股票期權問題的研究35.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融資問題研究36.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37.國際稅收籌劃研究38.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問題39.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40.XXX稅(例如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41.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42.入世對我國稅務會計的影響及展望43.我國加入WTO後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44.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45.經濟價值增加值(EVA)――企業業績評價新指標三、審計方面1.關於CPA信任危機問題的思考2.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研究3.論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管理4.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研究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6.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研究7.審計質量控制8.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

Ⅳ 財務舞弊和財務報表粉飾的區別和聯系是什

「財務舞弊」從上世紀90年代末為我們所熟知,美國《審計准則公告第16號》明確規定,舞弊就是故意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中國《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8號》中對舞弊定義為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財務舞弊按舞弊主體可以分為管理層舞弊和員工層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為惡意舞弊和善意舞弊。財務報表粉飾手段(一)利用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手法調節利潤這種手法通常為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所用,他們通過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方式,達到其增加利潤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與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決議,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有限責任公司18.375萬股權及現金6792萬元,與參股公司世茂建設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濱房地產有限公司50萬股權進行置換。如此一置換,世貿股份2003年年度業績同比猛增25倍。(二)利用調節營業外收入或補貼收入粉飾年報這是ST公司慣用的手法。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它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所以,營業外收入常常成為利潤的「調節器」。(三)利用對存貨價值的調節進行利潤操縱首先,存貨計價的方法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調整空間。其次,有的企業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卻不分攤,以降低本期銷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從而達到虛增本期利潤的目的。這樣的做法,雖然使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好看了,但卻為其今後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四)利用調節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粉飾年報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後者隱瞞利潤。年報不實的上市公司在應收款或其他應收款方面做文章,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目的的手法屢見不鮮,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難以收回的應收款掛在賬上,以虛增資產。(五)利用計提手段結合會計估計調節利潤企業巨額計提秘密准備,使估計計提成了操縱利潤的一種普遍手段。秘密准備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幾種:低估資產、高估負債、不反映某些特定資產的價值、擱置資產價值上漲時的機制調整。(六)費用「減肥」,利潤「虛胖」上市公司對當期費用進行調整,也可實現虛增利潤的目的。在實際處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進行調賬,在以後年度逐漸進行分攤,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Ⅳ 如何避開財務報表粉飾的坑

所謂財務報表粉飾,是指公司管理層通過添油加醋甚至偷梁換柱來使得財務報表符合投資人「預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行為。財務報表分析的一個假設是目標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可信任和依賴的。
一切都是為了融資。公司想要進行各類融資,業績通常是能否融資和融多少資的重要指標,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業績操縱十大手法:

(1)自我交易虛增收入
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實現收入、利潤的虛假增長。即首先通過虛構交易(例如,支付往來款項、購買原材料等)將大額資金轉出,再將上述資金設法轉給公司的客戶,最終以銷售交易的方式將資金轉回,實現體外資金循環,不但有了實現了利潤虛增,而且還有相應的現金流量。

(2)串謀交易虛增收入
公司或關聯方與其客戶或供應商以私下利益交換等方法進行惡意串通以實現收入、盈利的虛假增長。直銷模式下,與客戶串通,通過期末集中發貨提前確認收入,或放寬信用政策,以更長的信用周期換取收入增加。加盟商模式下,加大對加盟商的鋪貨數量,提前確認收入等。

(3)關聯方扛成本
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代公司支付成本、費用或者採用無償或不公允的交易價格向公司提供經濟資源。

(4)體外資金自娛自樂
公司或者控股股東利用公司體外資金支付貨款,少計原材料采購數量及金額,虛減當期成本,虛增利潤。

(5)網路時代李鬼多
採用技術手段或其他方法指使關聯方或其他法人、自然人冒充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客戶與公司進行交易以實現收入、盈利的虛假增長。

(6)當期費用資本化
將本應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支出混入存貨、在建工程等資產項目的歸集和分配過程以達到少計當期成本費用的目的。

(7)犧牲工資壓成本
人為降低員工和管理層的薪金,階段性降低人工成本來粉飾業績。

(8)該花不花減費用
推遲正常經營管理所需費用開支,通過延遲成本費用發生期間,增加利潤。

(9)該減值不減值
期末對欠款壞賬、存貨跌價等資產減值不足,導致資產虛胖和利潤虛增。

(10)推遲轉固少折舊
推遲在建工程轉固時間或外購固定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時間等,延遲固定資產開始計提折舊時間,從而虛增利潤。

天了嚕,坑多人傻速來。但是,不幸中的萬幸,會計這門商業語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創立了復式記賬法,有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神奇的等式。利潤表虛增的結果通過當期利潤結轉最終都會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高估或者負債的低估,所以投資者可以從整體的視角來看待三張報表以發現粉飾的蛛絲馬跡。

• 利潤表的盈利質量
盈利質量可以從收入、利潤和毛利率三個角度來看。收入和利潤的趨勢性和穩定性最重要,業績能夠粉飾一時卻不能粉飾一世,粉飾是有成本的。毛利率的高低則決定了公司研發投入、銷售、管理投入的能力。

• 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
資產質量可以從資產結構和負債率來看,資產的輕重決定了退出的壁壘,資產負債率則決定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 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質量
經營性現金流與利潤的匹配度說明了盈利質量,而自由現金流則決定了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

毫無疑問,財務報表是投資者能夠直接獲得的公司信息,其質量對分析結果具有重要影響。然而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財務報表使用者不僅需要通過財務報表來獲得信息,還需要依靠對公司所處行業及管理層的分析來解讀財務報表,這樣才能得到更加真實、准確的信息,避開財務報表暗藏的各種坑。

Ⅵ 如何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粉飾,通常有哪些手法

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粉飾,通常會從「收入」著手作文章……
上市公司為了讓報表好看,努力虛增收入
私人企業為了節稅,努力虛增成本,虛減收入

Ⅶ 關於近年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有什麼好寫的上市公司

與行業不符的公司,有問題的比較多。
可以通過查看公司的財報,對比最近幾年的財務情況,從中尋找機會。

Ⅷ 財務報告粉飾是什麼意思,具體一點,謝謝!

財務報告粉飾通俗地說就是財務報告進行技術處理,做出的財務報告背離財務報告本來面目,看上去好看一些。

財務報告粉飾一般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粉飾:

  1. 粉飾經營業績

利潤最大化,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當年尤其明顯。典型做法是: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結轉成本、虧損掛賬、資產重組、關聯交易。

利潤最小化,當企業達不到經營目標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現連續三年虧損,面臨被摘牌時,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就不足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遲確認收入、提前結轉成本,轉移價格。

利潤均衡化,企業為了塑造績優股的形象或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評定,往往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應收、應付款、待攤費用、遞延資產、預提費用等科目調節利潤,精心策劃利潤穩步增長的趨勢。

利潤清洗(亦稱巨額沖銷),當企業更換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為了明確或推卸責任,往往採用這種類型的會計報表粉飾。典型做法是:將壞賬、存貨積壓、長期投資損失、閑置固定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待處理固定資產等所謂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

2.粉飾財務狀況

高估資產,當對外投資和進行股份制改組,企業往往傾向於高估資產,以便獲得較大比例的股權。典型做法是:編造理由進行資產評估、虛構業務交易和利潤。

低估負債,企業貸款或發行債權時,為了證明其財務風險較低,通常有低估負債的慾望。典型做法是:賬外賬或將負債隱匿在關聯企業。

閱讀全文

與鞍山信託財務報表粉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
建發股份app軟體 瀏覽:608
專利信託在我國可運用的領域1 瀏覽:166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