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銷售百分比法求外部融資額
基本步驟
1.確定敏感資產和敏感負債項目
(1)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負債的差額通常與銷售額保持穩定的比例關系。
(2)①如果現有的生產能力有剩餘,則固定資產是非敏感資產;
②如果現有的生產能力已經飽和,題中說明按照銷售額的增長比例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則固定資產也是敏感資產了;
③如果現有的生產能力已經飽和,但題中給出固定資產增加的具體數額,可直接在對外籌資需求量的公式中加上。
2.確定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負債有關項目與銷售額的穩定比例關系
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負債項目的銷售百分率=基期變動性資產(負債)/基期銷售收入
3.確定需要增加的籌資數量
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的資產-增加的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資金需要量-增加的留存收益
『貳』 外部融資比率是負值說明了什麼
資金流出,近三年來,第一、第三年應付款項倒置,可能將應收款項計入應付款項,並且應付款項出現借方余額,資產處於危險狀態。
『叄』 如何用銷售百分比法正確計算外部融資額
一、預測原理
假設:某些資產和負債與銷售額存在穩定的百分比(或者同比例變動)。
概念:隨銷售額同比例變化的資產——敏感資產,隨銷售額同比例變化的負債——敏感負債。
思路:需要增加的資金量=增加的資產-增加的負債.
其中:
(1)增加的資產=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資產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
增加的負債=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的百分比。
(2)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的資產-增加的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留存收益=預計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
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的資產-增加的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
二、基本計算過程
1、確定隨銷售額而變動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敏感資產和敏感負債)
隨著銷售額的變化,經營性資產項目將佔用更多的資金。同時,隨著經營性資產的增加,相應的經營性短期債務也會增加,如存貨增加會導致應付賬款增加,此類債務稱之為「自動性債務」,可以為企業提供暫時性資金。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負債的差額通常與銷售額保持穩定的比例關系。
這里經營性資產項目包括庫存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項目;而經營負債項目包括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項目,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資券、長期負債等籌資性負債。
2、確定有關項目與銷售額的穩定比例關系
如果企業資金周轉的營運效率保持不變,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負債項目將會隨銷售額的變動而呈正比例變動,保持穩定的百分比關系。企業應當根據歷史資料和同業情況,剔除不合理的資金佔用,尋找與銷售額的穩定百分比關系。
3、根據增加的銷售額、預計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和收益留存率,確定需要增加的籌資數量。
(3)外部融資比率公式擴展閱讀
利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資金需要量時的不減去留存收益的增加額的情況如下:
根據利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外部融資需求量的計算過程可知,留存收益增加額是企業從內部籌集的資金,因此如果將其減去,那麼計算的就是需要從外部籌集的資金額了。因此如果計算的是資金需要量,追加的資金量,那麼是不需要減去留存收益增加額的。但如果計算的是「外部」追加資金量,那麼就需要減去了。
『肆』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如何計算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是外部融資額占銷售增長額的比例。是指銷售額每增加一元需要追加的回外部融資額答。如果企業內部資金較少,需要外部融資,它就會大於零;否則,它就會小於零;如果不需要外部融資,它就等於零。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計算公式: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外部融資額÷銷售增長額
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 [(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式中,A----基期末變動資產
B----基期末變動負債
S1----基期銷售額
P----計劃銷售凈利率
E----股利支付率
『伍』 求各種率的計算方法
1、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或=計劃額/基期額-1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P 59、預期報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 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 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71、風險調整折現率法:調後凈現值=∑[預期現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金返回線R= 上限=3*現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成本降低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編輯]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陸』 求流動比率,庫存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的計算公式
你要,就多給你一些,又不要錢。1、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5、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6、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准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8、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凈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28、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凈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38、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收益/經營所得現金(=凈收益-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39、外部融資額=(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銷售凈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預測期銷售額或=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
40、銷售增長率=新增額/基期額或=計劃額/基期額-1
41、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42、外部融資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如為負數說明有剩餘資金
43、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或=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P-現值 i-利率 I-利息 S-終值 n―時間 r―名義利率 M-每年復利次數
44、復利終值S=P(S/P,i,n) 復利現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終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償債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現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資回收額:A=P{i/[1-(1+i)^-n]} 或=P(A/P,i,n)
49、預付年金的終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預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遞延年金現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遞延期數
52、永續年金現值:P=A/i 年金=年金現值/復利現值
53、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54、債券價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利息年金現值+本金復利現值
純貼現=面值/(1+必要報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債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數(P/A,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P/S,必要報酬率/次數,次數*年數) 永久債券=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55、債券購進價格=每年利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56、債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買價)/年數/[(本金+買價)/2]
V-股票價值 P-市價 g-增長率 D-股利 R-預期報酬率 Rs-必要報酬率t-第幾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長股票:P=D/Rs
固定成長: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總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D1/P+資本利得/P
59、預期報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標准方差:
61、證券組合的預期報酬率=Σ(某種證券預期報酬率*該種證券在全部金額中的比重)
m-證券種類 A-某證券在投資總額中的比例-j種與種證券報酬率的協方差
-j種與種報酬率之間的預期相關系數 Q-某種證券的標准差證券組合的標准差:
62、總期望報酬率=投資於風險組合的比例*風險組合期望報酬率+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比例*無風險利率總標准差=Q*風險組合標准差
6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64、證券市場線:個股要求收益率Ki=無風險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65、貼現指標:凈現值=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內含報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資/每年相等現金流入量=(P/A,i,n) 不等時用試誤法
66、非貼現指標:回收期不等或分幾年投入=n+n年未回收額/n+1年現金流出量相等時同內含
會計收益率=年均凈收益/原始投資額
67、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運行成本-殘值)/使用年限或=(原值+運行成本現值之和-殘值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69、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凈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70、調整現金流量法:調後凈現值=∑][a*現金流量期望值/(1+無風險報酬率)^t] a-肯定當量
71、風險調整折現率法:調後凈現值=∑[預期現金流量/(1+風險調整折現率)^t]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項目要求的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項目的B *(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72、凈現值=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 =股東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平均率-股東投資
73、B權益=B資產*(1+負債/權益) B資產=B權益/(1+負債/權益)
74、現金返回線R= 上限=3*現金返回線-2*下限
75、收益增加=銷量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76、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柒』 銷售百分比法外部籌資需要額
基本平衡,如果業務需要可以向銀行借一部分款。這個問題就要看董事會和董事長的決策了。我是不知道的。
這樣可以么?
『捌』 追加外部籌資計算
真難,想了半天,都算不出來,結果怎麼出負數了,暈,你這是哪的題啊
『玖』 財務管理題,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公司需要向外部融資金額的計算。
財務管理題,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公司需要向外部融資金額的計算
1、敏感資產百分比=60/30=2 敏感負債百分比=30/30=1
2、2001內部留存=40*10%*(1-30%)=2.8
3、2001外部融資金額=(40-30)*(2-1)-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