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
下列各項中不影響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是(A)。
A.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指企業以各種資產,如投資性房地產、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換、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即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該項目反映了資產在持有期間因公允價值變動而產生的損益。也是新利潤表上的項目"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填列依據。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在此科目核算。
--摘自網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❷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應的是資產負債表第幾行什麼項目啊
一般是在第十六行即非流動資產下第一行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主要可供出售的權益工具如股票和可供出售的債權工具,如公司、國家債券等
長期股權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有區別的主要為
長期股權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都是非流動資產的。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①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②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也就是說各股東都不能單獨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③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大股東可以實施控制,但我方也存在較大的表決權)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④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除上述情況以外,企業持有的其他權益性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處理。
其特點:①長期股權投資在初次確認時即能確定將長期持有。一般認為此處的長期為超過一年的期間;②如果權益性投資目的是出於對被投資者的長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夠施加重大影響,則該項權益性投資無論是否具有活躍市場和公允價值,均應按相關規定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反之持有意圖並不是為了控制或重大影響,則應確認為相應的金融資產;但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權益性投資也應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企業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
其特點:①該資產持有限期不定,即企業在初次確認時並不能確定是否在短期內出售以獲利,還是長期持有以獲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圖界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之間;②該資產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可以看出長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的區別主要在於:①持有的期限不同,長期股權投資著眼於長期;②目的不同,長期股權投資著眼於控制或重大影響,金融資產著眼於出售獲利; ③長期股權投資除存在活躍市場價格外還包括沒有活躍市場價格的權益投資,金融資產均為存在活躍市場價格或相對固定報價。
二、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轉換可能。 長期股權投資只能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轉為長期股權投資。
三、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全部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核算,重分類當日將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記入所有者權益,後續發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時記入所有者權益,在資產出售轉讓時轉入當期損益。
❸ 為什麼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考慮減值因素),持有期間產生的應收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需要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方法。
現在最新准側規定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在計入資本公積這點需留意。
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並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放在資產負債表擴展閱讀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其他綜合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將「持有到期投資」變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實就是從按攤余成本計量變為公允價值變動計量,將重分類日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差額,計入資產負債表的其他綜合收益科目。投資者要重新分類進行觀察,看變動是否合理,對公司當期帶來什麼影響,以後會有什麼影響。
❹ 一年內出售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其它流動資產列報么
1、這一項肯定是屬於流動資產,因為符合流動資產的概念:
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
2、那麼是屬於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還是其他流動資產?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的概念是: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是指反映企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金額;關鍵在「到期」這個詞,就是企業准備持有至到期的,但是根據你的意識是准備一年內出售,因此不屬於持有至到期;
一次一年內出售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可以列在「其他流動資產」
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應列示的金額問題,求解釋,謝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都應該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2)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❻ 資產負債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目為什麼是根據「總賬科目期末余額直接填列」
1.執行行業會計制度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科目根據總賬填列,下面還有一個抵減科目:壞賬准備。計提的壞賬准備計入該科目。 2.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主表中沒有壞賬准備的列示項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直接按各科目總賬減去各科目計提的壞賬准備後的余額填寫。
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對
這樣規定的背景是這樣的,最最當初的時候變動都不報的,賣了才報,後來亞洲金融危機金融界的同志就說要反映過程變動(就是計入變動損益),於是開始了改革,可是很多人就鬧啊,說你怎麼能全部讓我進損益啊,萬一又來個金融危機價值下跌怎麼受得了捏?後來沒辦法就只能這么折中著搞了。其實還不是一樣,進了利潤表還是要進權益的,只是表面看不出來罷了,其實不用看利潤表看權益也能看出來的。
❽ ,在資產負債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應如何反應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雖然是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但是其公允價值的變動是計入資本公積,而不像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因此,資產負債表上的價值按照賬面價值反映就可以了。
❾ 資產負債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該怎樣列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期末填列在資產負債表的是公允價值
❿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計量問題
那是因為計量的是債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所以期末其賬面價值就是公允價值,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是由其賬面余額加上或減去利息調整的金額再減去其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正常的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