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拜騰金主馮長革
不知道在那5個小時的董事會中,馮長革,這位低調的河南富豪與戴雷談了些什麼?又給戴雷下達了哪些指示?在後拜騰時代,他又將如何拯救自己日漸衰退的百億經銷商帝國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上汽有錢 拜騰有錢了 蔚來有錢了 特斯拉有錢 王曉麟在美國
4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上汽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1.21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現金流比較充裕。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上汽集團合並研發支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上汽集團銷量也逐步回暖,3月、4月銷量環比均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3月份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
具體品牌方面,上汽通用五菱零售超過13萬輛,奪冠;上汽大通同比降幅率先收窄至個位數。上汽乘用車,3月份銷量環比增長近300%,已經恢復到了去年同期85%的水平,4月份的零售銷量預計會呈現正增長。
海外市場,1-3月上汽集團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上汽新能源車銷售1.93萬輛,增速好於大盤;年報顯示,上汽經銷商庫存下降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持續恢復。(中國經營網)
汽車記者點評:
用「有錢」來概括上汽,或意味著這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這或意味著這家企業已經度過了眼前的風暴,基本面開始回暖。作為國內銷量第一的汽車企業集團,上汽集團的回暖具有標桿性質的作用。截止發稿,上汽集團股票漲3.87%。
拜騰有錢了
4月11日,南京市召開「四新」行動發布會,提出實施「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的「四新」行動計劃,棲霞區積極響應、加快落地,推進「四新」行動,項目總投資2252億元,年度投資501億元。其中,新都市總投資1413.6億元,年度投資316.7億元;新產業總投資403億元,年度投資82億元;新基建總投資435.65億元,年度投資102.31億元。
(棲霞視點)
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FMC純電動汽車製造、邦奇自動變速箱擴建、韓國可隆安全氣囊等項目建設上榜。而FMC(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正是拜騰汽車母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英文簡寫,這意味著拜騰汽車有錢了。(棲霞視點)
汽車記者點評:
就在一周之前,媒體報道「拜騰汽車美國研發中心臨時裁員、高管降薪80%、中國區員工延遲發放工資等消息」,隨後拜騰回應稱:「在疫情對經濟和行業的持續影響下,拜騰的發展無法獨善其身,業務運營正承受巨大挑戰。已採取多項階段性措施,以減少短期固定成本開支,緩解資金壓力」。拜騰這么回應意味著默認了裁員、降薪、工資遲發的消息。4月28日拜騰登錄「棲霞視點」,意味著拜騰已經解決了錢的問題,成為了江蘇省南京市的「重點扶持企業」。
對拜騰來說,這是好消息。但對同在江蘇的其他新能源製造企業來說,可能就是壞消息了。根據2018版《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規定》,新能源整車項目由之前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具體管理下放到各省市發改委。
根據新規,基本確立了這樣的局面:一個省市只重點支持一家同類別新能源企業(品牌),其他同類企業(品牌)要獲批,必須等前一個企業「達產」(根據規定年10萬輛),完成銷量目標(根據規定,前兩年3萬輛車或30億元銷售額),否則不予開建。
比如上海對應特斯拉(蔚來2019年被「趕」出上海),安徽對應蔚來,廣東對應小鵬,江西對應愛馳,北京對應北汽(據筆者判斷,蔚來亦庄項目理論上應該已流產),如果這些企業沒達產、完成銷售額、銷量,按照法規,當地政府(國資)不允許批准新項目。那些沒有獲得「支持」的企業只有一條路可走:自救。
蔚來有錢了:70億
4月29日,蔚來中國總部落?合肥項?協議正式簽署。蔚來與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資)、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資)以及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國資)等戰略投資者簽署關於投資蔚來中國的最終協議,並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就蔚來中國總部入駐達成協議。
根據投資協議,戰略投資者將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人民幣。蔚來將向蔚來中國的法律主體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注入中國范圍內包括整車研發、供應鏈與製造、銷售與服務、能源服務等核心業務與相關資產。此外,蔚來也將向蔚來中國投資42.6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蔚來將持有蔚來中國75.9%的控股股份,戰略投資者將合計持有24.1%的股份。(李斌 蔚來APP)
汽車記者點評:
看三家和蔚來簽署「投資蔚來中國的最終協議」三家企業,不用查,顯然都是「國」字頭,國資無疑。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融資能力極強,非常想建立全面的私營企業制度的蔚來,最後也不得不向資本,向「錢」低頭。相信安徽方面的資本,絕不是一筆財務投資,而是深度的、長遠的合作。
從安徽國資和蔚來的牽手不難看出,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扶優扶強」,在蔚來這里也獲得了完美體現:蔚來有實力獲得多個世界頂級投資機構的投資,顯然屬於強者。大家都說新能源汽車未來只有3-4家能活下來,從目前來看,蔚來算一個。剩下的還有誰,看看國資向誰出手就知道了。一些還沒上岸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如果達不到國家「扶優扶強」的政策標准,基本可以放棄造車了。
特斯拉真的降價了
4月30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為了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優性價比的特斯拉產品,同時滿足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要求,中國製造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價格將降低至人民幣30萬元以內,新的價格將會於明日在官網(Tesla.cn)公布,敬請期待!
同時特斯拉宣布:有錢。信息顯示,特斯拉一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億美元,增長18億美元。其中營運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自由現金流)為負8.95億美元(其中因庫存增長而流出9.81億美元) 。Model Y作為新產品已經實現盈利,這也是特斯拉歷史上出現一個新產品在其第一季度盈利。(特斯拉微博)
(特斯拉微博)
汽車記者點評:
4月23日國家出新政,規定售價在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將不能享受財政補貼,過渡期3個月(7月23日),而特斯拉Model 3中國區入門版車型官方指導價正好是32.38萬元。
獲知這一消息後,理想汽車李想在微博評論稱這一政策「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小鵬汽車何小鵬也再次強調特斯拉國產版的價格「國產Tesla價格可再降1萬美元」。如今,特斯拉降價信息坐實,意味著不管國產品牌樂不樂意,都必須的面對特斯拉的「碾壓」。
從政策看,特斯拉在中國獨自建廠獲批,符合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政策目標,這是大的方向。不管李想們怎麼喊「冤」,都改變不了這個大趨勢。
根據新的補貼政策,限定30萬元這個補貼門檻,原因是「為避免補貼資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費,綜合考慮我國消費者購買力水平、產業發展等因素」,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
從這一點看,國家制定30萬元這個門檻,實際上和特斯拉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是湊巧特斯拉Model 3入門版價格在32.38萬元而已。
李想的抱怨,或說明理想的增程式汽車正在脫離政策關注的視線。根據的新政規定,增程式汽車2020年獲得的補貼額度將下降15%,從1萬元下降到8500元。李想確實得著急了。
賽麟或已被叫停
4月27日,賽麟公司員工喬宇東實名舉報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涉嫌貪污國有資產」事件發酵。而在幾天之前,賽麟汽車也與自媒體機構AutoLab發生口水仗,互相之間出具了律師函,引起媒體關注。
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消息稱已在美國)
虎嗅網4月28日的報道顯示,
舉報信中對於王曉麟的第一點控訴,便是王曉麟借虛假技術出資,「騙得」賽麟公司股份,這侵害了國有投資方的權益。
江蘇賽麟(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唯一國有股東為南通嘉禾。而另外的四家非國有股東,實際控制人都是王曉麟。南通嘉禾以貨幣及借款形式入股,而王曉麟則以技術作價出資入股。
喬宇東表示,國有股東南通嘉禾,實際提供了總計 66 億元資金;而王曉麟實際控制的另外四家企業股東,卻以虛假技術出資作價 66 億元,「騙得」了賽麟公司股份。天眼查數據顯示,南通嘉禾在江蘇賽麟公司占股 33.42%,其餘 66.58% 皆為王曉麟實際控制的四家企業股東所有。
說王曉麟一方是「騙」得賽麟股份,主要包括了兩部分:一是王曉麟將 2015 年評估基準日已經存在,卻到 2018 年底才具備量產能力的低速電動車技術,作價 11 億元作為技術出資;二是作價 55 億元,卻「幾近虛無」的三款 SUV 車型詳細技術。
說白了就是,國資拿出了真金白銀,王曉麟卻用不存在或作價嚴重虛高的技術出資,結果賽麟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落在了王曉麟手上。在喬宇東看來,賽麟應該由國資方南通嘉禾,將其恢復到國有獨資狀態。(虎嗅網)
汽車記者點評:
賽麟公司到底是不是侵吞國有資產?這件事可能得交給國家來辦。但如果要問賽麟公司到底還有沒有前景?答案肯定是否。
賽麟背後主要的投資方,南通市國資委,隸屬於江蘇省,而江蘇省剛剛宣布了將重點扶持拜騰,這意味著其他還未建廠、沒有資質的「江蘇省內同類新能源企業」,已經沒有了機會。「賽麟項目」或大概率已被政府官方叫停,南通市國資委或已止損。消息稱,王曉麟已經遠在美國,不在國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拜騰汽車B輪融資參投方有哪些
拜騰汽車宣布完成5億美元B輪融資:一汽、寧德時代參投。
總部位於南京的新造車企業拜騰汽車宣布完成了5億美元的B輪融資。
6月11日,拜騰汽車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完成B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億美元,主要投資人包括中國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江蘇「一帶一路」投資基金等。這將有助於下一階段量產車的生產,以及產品和技術研發等工作。
隨後,有報道稱,富士康方面宣布不再投資整車製造項目,騰訊也未追加投資,隨後FMC的投資者主體發生變更。目前,拜騰汽車的公司主體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放有限公司,該公司大股東為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南京)有限公司,後者大股東曾於2018年1月發生變更,由FutureMobiltyCorporation Limited變更為Byton Ltd。
2017年8月,戴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富士康和騰訊不是我們的股東,但和諧汽車是(股東)。」
據媒體此前報道,拜騰汽車南京工廠總投資額約110億元,規劃年產能30萬輛。拜騰首款量產車型的預生產也將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並於明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內容來源:鳳凰網
④ 拜騰、賽麟、博郡均被央視點名 江蘇省電動汽車產業該如何算賬
?汽車記者,汽車視評,記錄汽車
央視財經6月28日報道稱,拜騰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
報道稱,造車新勢力的代表拜騰汽車已經陷入經營危機,拖欠員工薪資4個月之久。消息顯示,拜騰上海辦公室4月撤租,北京辦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廠近日也因欠費停水斷電關廠。
信息顯示,拜騰汽車自2017年成立以來,共進行4輪融資,總金額約84億元。這意味著,拜騰汽車燒光84億,卻未能造出一台量產車。
地方政府領導視察賽麟
同樣深陷泥潭的還有來自南京的博郡汽車。媒體報道稱,博郡汽車前後融資十數億人民幣(主要出資人為國資),但僅造出了幾台展車。目前,博郡汽車已經欠員工薪資高達7個月以上,上海辦公室已無人上班,隨時面臨破產清算的境地。
天眼查信息顯示,博郡主要投資人為中科招商、淮安園興、中化國際(國資)、浦口高投(國資)等,創始人黃希鳴為美籍華人。
資料顯示,同在江蘇省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還包括:南京知豆、江蘇敏安、前途汽車(蘇州工廠)、理想汽車(常州製造基地)、陸地方舟(江蘇)、康迪電動(楓葉汽車)、晶能新能源(南京),以及T3出行(採用車輛均為新能源)等,這些新能源汽車公司(或出行公司)都曾經或至今仍是江蘇省重點項目,但拜騰、賽麟、博郡等新能源汽車的東窗事發,或為整個江蘇省的新能源汽車事業蒙上一層陰影。
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共識是,未來中國能存活下來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僅3-5家。但2015年以來,中國打著「互聯網+電動」的標簽進入新能源領域的企業接近50家。截至目前,全國有近40家造車新勢力,但有銷量數據的僅有8家,分別是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合眾等,其中和江蘇省有關的企業僅理想一家,江蘇省內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將何去何從呢?
棲霞視點今年3月9日刊登的「加速度!棲霞110億FMC電動汽車項目竣工投產!」的文章稱:FMC該項目投資110億元,項目佔地1200畝,設計總產能為30萬輛,預計二季度實現量產目標。拜騰首款車型「M-Byte」2021年從中國向美國出口。
浦口發布20219年10月10日發布文章「總投資達269.7億元浦口1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文章稱:芯郡標准化生產廠房項目,總投資45億元,擬建成年產3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建成後,預計年納稅約2億元,可帶動約2500人就業。
「2021年從中國向美國出口」,「建成後,預計年納稅約2億元,可帶動約2500人就業」,當初的言之鑿鑿猶在耳邊,轉眼間這些企業即瀕臨破產倒閉。
從拜騰到賽麟,從前途(江蘇)到博郡(南京),從當初的「出口美國、增加稅收、促進就業」,到如今的集體失業,數千名員工被欠薪數億,以及諸多上下游供應商紛紛被欠工程款項,不啻於一場災難。
到底誰該為此負責呢?是企業家,還是負責招商引資的有關部門,又或者是身陷其中的員工們?恐怕只有身陷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之況味。
以史為鑒。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經濟因此嚴重受挫,很多家庭陷入困境。但在事情之初,一些美國政客認為房屋所有權是實現美國夢的第一步,歷屆政府一直向銀行施加壓力,讓銀行為以前無力購買房屋的人提供更多貸款。
在金融創新和政治壓力的聯合推動下,當時的美國誕生了一種新型抵押貸款:首付很低,甚至為零。監管不力導致不法貸款人利用借款人獲利——貸款人提供貸款,但不要求借款人提交相關材料,如收入證明或資產證明等。
買家數量的增加推高了房屋價格,導致市場過熱。隨後,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次貸危機」爆發,直接導致了有158年歷史的銀行——雷曼兄弟破產,由此觸發了導致全球大衰退的金融危機。
如今,距離美國次貸危機差不多十年之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大熱,巨量的資金湧入這個領域,但是誰才是那個能夠真正創立一個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實幹家,沒有人能夠真正慧眼識珠。一大批逐利者順勢湧入,市場的辨識力在一片混沌中失去了方向,一場危機由此爆發。
幸運的是,這場新能源危機的規模,遠沒有美國次貸危機那麼大。但如何收拾這個殘局,考驗著行業的監管者,以及每一個深陷其中的人。
對普通人來說,在正確的時機,選對正確的行業,選對正確的老闆,意識到錯誤時及時止損,恐怕是這場危機能夠教給他們的唯一道理。
往期閱讀:
剛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只出現一次中國新能源汽車來到十字路口
解封!新能源准入門檻降低大批造車新勢力或轉型開發設計公司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註定不平凡
前途拖欠薪水綠馳賣身威馬扣獎金中國新能源迎來至暗時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