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a輪融資盡職調查

a輪融資盡職調查

發布時間:2021-09-23 06:02:49

Ⅰ 新建的互聯網公司可以直接進行a輪融資

初創的公司可以直接進行 A輪融資,但金額一般不會很高。建議等公司的組織架構,產品,市場等具有雛形,讓投資者看到公司的前景是光明的,這樣對公司比較有利。下面是一篇關於融資的文章,可以參考借鑒一下。

最近,我和一個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種子投資的有才華的年輕創始團隊共事。在選誰做種子投資者上,他們有自己選擇權,並且融到的資金數,是他們預期的 2
倍。六個月後,他們開始融 A
輪,終於對融資這件事的恐怖有所覺醒。他們融到了錢,但沒拿到預期金額,難度比原來想的要大得多,而且用了好幾個月才結束交易,用這個 CEO
話說:「種子融資超級快,然後進入 A 輪,我們的業績數據開始被審問,這種感覺,就像小學畢業後直升大學。」

這個經歷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機構 First Round
內外社區很多創業者都在面臨的現狀。我相信我們這個投資行業,在創業公司早期,提供給他們前所未有的資金量,也正將這些公司設置在一個艱難的 A
輪融資現實。你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碾壓」(Crunch),或任何你想用的詞,但它的確顯著影響著公司長遠成功。如果問我怎麼看,我認為應對這一趨勢的
關鍵是:創業者在獲得最原始那筆資金後,要保持絕對地精簡和考慮周到。

發生了什麼?

目前種子輪資金充裕,創業者融資之易,在我過去投資生涯中前所未聞。諷刺的是,這實際上使創業更難了。它設置了一個期望值,尤其是對年輕人,對那些第
一次創業的創始人,輕易融到錢,讓他們覺得原本很難的事怎麼這么容易,也讓他們習慣性認為下次融資不會難。但問題是:A 輪融資總數沒變化,That
amount of Series A capital HAS NOT
increased。所以,如果種子輪融資成功的公司數增加到四倍,也意味,和你搶錢的下一輪融資競爭對手的數量就同倍數增多,融資難度可想而知。

我和大量創業者交流過他們 A 輪經歷,得到很多反饋,他們說,完全被拿 Term Sheet
的困難度震到。首先,流程極其漫長;其次,溝通涉及東西極其復雜。其中一位 CEO 說,種子輪融資時,談的都是理念和團隊;A
輪,就是實打實的數字,我們既不了解 LTV,也不了解 CAC,我們不知怎麼回答「經濟規模」這些問題,談話變成一場毫無准備的審訊。

這些問題的發生,其中一個原因是:創業者錯把與 VC 的閑談,當做事關利益的重大事件。通常,創業者收到 VC 一堆郵件和電話,然後就感覺,得立即動手融資了,否則將錯過機會,這導致公司在真正准備好前,做出很多草率決定。

與此同時,VC
這邊是什麼實際情況?我們這個行業的人,四處亂跑,和大量年輕公司建立關系,但這種關系不涉及承諾。投資人需要確保,當創業公司想融資時,他能收到創始人
電話,所以為將游戲進行下去,他們樂得營造一種融洽氣氛。不幸的是,這些「好聽的話」,會讓創業者「高興的耳朵」聽到,以至經常性導致錯誤評估 VC
對他們項目的真正興趣。

因為搶到一家炙手可熱的公司,最符合投資者的利益,所以投資人,一般會爭取與創業者早點面談。但沒經驗的第一次創業的創始人,當發現郵箱里堆滿
VC 的電郵,他們會想當然把這種表達興趣的郵件數量和強度,轉化為是一個「容易的融資過程」,然後,就經常性(往往是錯誤)決定過早開始融資。

不過與過早行動相比,我認為創業者真正的危險是:你可能還沒到融資最佳時機,包括一些有里程碑意義的數據,以及根本還沒時間去制定你的融資戰略。

種子輪融資後,每家公司都應通過增長、營收展示公司驅動力(用戶接受度、病毒式傳播、營收、債務等),以獲得 A
輪融資。實現各種業績指標,正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因為現在 A 輪投資者要完成普通合夥人每年 1 到 3
次投資,他們在項目上的選擇,比以前多得多。

事實上,提前融資風險極大,因為一旦公司頻繁地與投資人見面,外界就會被認為事情已經談成。創業圈裡,這種消息總是傳得飛快。我建議創業者們,對大型
融資進程保密,因為消息受控對創業者有好處,你想:如果一個 VC 知道,前面已有 20 家 VC
看過項目然後沒談成,他必然會產生消極想法,你認為有多少人會在 20 個朋友告訴他某個餐廳散發出惡臭後,他還再去這家餐廳吃飯?很難再有 VC
來看這家創業公司了。

當然,市場上也會有些 VC
能避免「從眾心理」。但如果創業者把自己的融資信息隨便透露給別人,肯定會讓自身面對更大挑戰。通常,一個單子逛過去,你需要通過專注穩健地執行
9-12 個月,才可以展示更多吸引力,而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要在市場上獲得第二次「閃亮」感覺,幾乎不可能,這是非常難的。

此外,我們看到的另一個趨勢是:創業公司正在尋求越來越大的 A
輪,但市場提供不了這么多資金,然而還是有很多公司,剛剛完成種子輪融資數月後,就把 A 輪融資目標,設在了 1500-2000
萬美元左右。如果要投 1500 萬美元,通常需要投資人有三倍於 500 萬美金投資的信念,我認為造成創業者這種渴望,背後有很多原因。

第一,創業者經常會看到極少的數據點,就相信存在一個新標准。比如,假設某個創業者,看到朋友 A 輪融資數額巨大,科技媒體報道了大額 A 輪融資,他就會認為他也可以做到這點。當然這並非不可能。但這樣的數據樣本,遠遠不夠典型。

另外,我聽到很多做晚期投資的投資人,給早期創業者一些非常不好的建議。比如,某創業者在沙丘路上第一次和投資人面談,並提到很大的融資目標,而投資人眼都不眨一下。創業者會認為這有可能實現,但事實上,卻遠遠未必。

我對創業者的一個簡單忠告是:增加融資規模,遠遠比減少融資規模要容易。我見過最成功的創業者,總是在靜待融資的合適時機,他們等待展示其業績的真正
時間到來,展示代表其真正變革的時機到來,而一旦這樣做,他們通常要價偏低。你永遠不會電話一個 VC 說:「嘿,上個月,我告訴你說我想融 1500
萬美元,但在和很多人交流後,現在我決定融 600 萬美元。」

每個投資者都知道這意味什麼,它將讓你和你的公司都亮起紅燈。打電話時最好這樣說,「我打算融資 600 萬至 800 萬美金,但是如果投資人投資意向強烈,我們想融 1200 萬美金。」

有關創始人太早開始融資並要價太高,最終導致失敗,這樣的故事我聽過太多。這是一個橫遍行業的現象,但創始人的心態,卻是直到現在才發生變化。

這種情況下,創業者該做什麼?

好消息是,公司不一定非得掉進 A 輪融資陷阱。有很多機會去利用這些趨勢,並把它們變成對你有利。

例如一些聰明的創始人,會利用種子輪資金的充裕度,來讓種子輪融資額變大,他們給自己買了更多時間,去做到一些關鍵數據。如果你只有一次閃亮機會,那
就盡可能多拿錢。當你進行種子輪融資,你是在增強自己預見趨勢的能力。就像我常說的,數字是一個好故事的主要內容,而這正是在 A 輪融資中發生的事。

種子輪融資變得容易的另一好處是,今天這樣的環境下,就種子輪投資者,創業公司有非常多選擇,你們變得更有機會,去挑選你期待的投資者。

所以我的建議:做好調研,看看哪些企業和投資人,保持了成功投資紀錄。雖然市場上存在能給公司帶來巨大增值的超級天使,但也有很多投資者,即不超級,也不像「天使」。

我相信好的投資者,會捲起他們袖子,打開大門,幫創業公司招募人才,在創業公司進行 A
輪融資時,提供反饋,促進公司發展。要確保你的投資者,願在種子輪階段就做出實際性工作,因為對一家機構來說,開出一張 25 萬美元支票,和開出一張
2500 萬美元支票後,卻提供同樣服務和支持,這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創業者一旦拿到錢,需要停下來仔細規劃。有一點,始終讓我非常驚訝,就是我發現:很多創業公司花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但當你最終要進行 A
輪融資,你得展示給投資者明確吸引力和證明點,我的意思是:花掉 100
萬美元,遠比你想像的要容易。所以不要燒錢太快,直到你的產品與市場契合良好,這樣能創造讓公司發展壯大的最好機會。

我見過的很多公司可能會說,「好吧,我們有維持 12 個月的現金流,讓我們在 11 個月後,再發布產品。」這不是一個好計劃,如果你花 11
個月打造產品,即使你認為產品將如期發布(這幾乎不可能),也意味你在產品發布、收集市場數據前,就會用完融資跑道。而沒什麼比成功發布產品、用戶熱捧,
更能增加你 A 輪融資成功的幾率。

記住,一個進展最順利的融資過程,也需 4 到 8 周時間。再加上准備和結束的時間,就變成了幾個月。當你思考時間和業績證據時,要牢記這些數字。時間預算太緊張,是很危險的。

同樣要記住的是,收集這些數據還不夠,你的 A 輪融資必須打磨和排練。雖然這不是件舒服的事,逃避很容易,但融資關乎公司生死,你必須把這事排在最前面,一旦正式開始,就需要把它位於所有事的第一優先項行動。

另外,創業者在與投資人談話中,也要能證明他對所有產品的數據瞭然於胸。我們建議:要花費不少於 4 周時間准備 A 輪融資,First Round 內部甚至建立一個團隊叫「項目協助」,與創業者一起准融資項目陳述。

那麼到底在 A 輪融資時,需要展示哪些數據和證明呢?這你要從你的顧問,和其他企業家那獲取反饋。優先考慮相同行業,或了解你行業商業模式的人的建議。如果你從事 SaaS 業務,要詢問相關顧問,或深刻了解這一行的種子投資者。

而隨著用戶大量增長,你可以創造更多企業價值,和具有侵略性的用戶增長數據,不一定是貨幣化策略,這具體,要取決於你的業務類型。公司各方面進展,對
投資者的說服力是不一樣的,我強烈建議:創業者在做 A 輪融資時做盡職調查,與其他已接觸過 A
輪投資者的企業家,或了解這些企業家的種子投資人面談,以發現他們通常被要求和期望什麼。公司極其多樣化,投資人想看到的企業家品質也不一樣,你知道得越
多,你就越能定製你每次面談的策略。

最後,逆境不一定是壞事,迪斯尼曾說:「所有我曾經歷的逆境中,我遇到的所有麻煩和障礙,讓我變得更強大……挫折到來時,你可能沒意識到,但突然的挫
折,可能是世界給你最好的禮物。」創辦一個公司不容易,很難推出一款很棒的產品,還有雇傭人才、籌集資金等等,不要讓種子輪資金的飆升愚弄你,讓你誤以為
隨後的融資不再艱難。

下面是我想總結的幾個關鍵:

A 輪融資「碾壓」發生在整個投資行業,破壞融資進程,限制企業潛力。也就是說,從沒有過這么好的時候,種子輪融資難度,降低了 4 倍。

為避免危機,在公司業績達標後,再開始 A 輪融資。過早開始融資非常危險。

合理確定融資額度。提高額度總是容易一些,讓市場來做決定。

擴大種子輪融資額度,給自己更長時間實現業績目標,再開始 A 輪融資。

種子輪融資時,仔細選擇合適的投資者,對你下輪融資幫助很大。

了解關鍵拐點是什麼,你需要展示這些,體現公司業績的突破。

給自己足夠時間,獲得你需要的市場數據,並找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與潛在投資者分享。

不要恐慌。盡你所能,為下一步融資做准備。

Ⅱ 鳳凰金融平台,可信嗎

鳳凰金融集團創立於 2014 年 8 月,是服務全球華人的綜合性智能金融服務平台。鳳凰金融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提供創新型,智能化的財富管理,普惠金融以及國際業務。通過獨立研發的技術體系、大數據平台、智能化的模型與分析引擎、高效的業務處理系統,鳳凰金融為分布在中國、北美、東南亞等地的用戶提供隨時隨地可獲取的個性化金融服務。

Ⅲ 誰知道融資的流程是什麼第一輪融資。

科學的預測和決策——籌集資金——資金的供應——正常生產。

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

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作為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企業必須與之打交道。

(3)a輪融資盡職調查擴展閱讀:

融資方式:

1、股票籌資: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2、債券融資: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在企業破產清算時,債權人優先於股東享有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企業債券與股票一樣,同屬有價證券,可以自由轉讓。

3、融資租賃:通過融資與融物的結合,兼具金融與貿易的雙重職能,對提高企業的籌資融資效益,推動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融資租賃有直接購買租賃、售出後回租以及杠桿租賃。

Ⅳ a輪,b輪,c輪融資,具體指什麼呢

A輪融資發生在公司初創期,是指公司有了產品初步的模樣,可以拿去見人了;有了初步的商業模式;積累了一些核心用戶。投資來源一般是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機構。投資量級一般在100萬RMB到1000萬RMB。A輪融資:公司產品有了成熟模樣,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並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和口碑。公司可能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VC)。投資量級在1000萬RMB到1億RMBB輪融資:公司經過一輪燒錢後,獲得較大發展。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沒有任何問題。可能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資金來源一般是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

Ⅳ 企業融資時應注意哪些問題以免陷入陷阱

總體原則:三思後行、量力而行,謹慎穩妥,准確評估自己是否需要融資,以及融資規模;消除融資越多越好的錯誤認識。
第一,融資後收益能否大於融資額;企業進行融資,首先應考慮融資後的投資收益。因為融資意味著要支付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支持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只有確定利用籌集的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於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有必要考慮融資。
1、成本——為什麼融資?融資總收益、總成本是多少?只有當總收益大於總成本時,才去融資。融資成本從小到大順序為:財政撥款、商業信用、內部集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
2、規模——籌資過多,增大融資成本,加重負債,償還負擔,增加風險(經營與信用風險)。籌資不足,影響業務,缺乏產品實力,相對增加了成本。在融資規模上,要切記八個字:量力而行,綜合決策。
3、時機——從企業內部看,要選准經營、開發與發展的關鍵時機,配合以適度、及時的資金到位。從企業外部看,要抓住銀行等融資機構出台最新金融產品、改善企業融資環境的良好時機,全力跟進,「吃第一口梨」,走在同行的前邊。
4、控制——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
5、市場——擴大規模、佔有市場是企業融資的主要目的。要考慮資金用於哪個產品的擴產、增銷上,將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帶來多少整體利益。同時,還要考慮能否爭取到其他資金,進入資金市場,運用多種資金和資源,兩個市場統盤決策,達到互補效應。
6、風險
a、選擇風險較小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b、運用風險可控制的融資手段;c、當已知風險足夠大時,要有更大的融資收益作為保證;d、對融資項目的風險性要有清醒、准確的認知。銀行行長和投資家們認為,你對項目風險認知得越全面越深刻,說明你越有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把握好融資規模和融資節奏。創業公司的融資節奏。一般天使輪是百成級,A輪千萬級,8輪以後是億級,在這輪融資錢可「燒」到下輪就可以了,可按這樣的節奏計劃未來融資的節奏,如果一開始就融到很多錢,就意味著未來融資的空間不大了。
此外還要注意處理好一些融資的軟環境:要清晰戰略定位,明確企業經營方向,知道為什麼融資;搞好資金管理,做到資金運用效益最大化;統一內部團隊對融資重要性的認識,制定好企業長期發展計劃,與投資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等等。
第三,處理好創造人團隊所佔股份。創業公司如果需股權眾籌融資,創業團隊應達成統一認識,預留出一定比例的股份,制定需融資的金額、需投資的人數、每個投資人最多可持有的股份,等等、通常,創業團隊根據融資需要,拿出10-40左右的股份,由投資人根據自身情況購買一定比例的股份,享有一定的權利。
第四,選擇適合的投資人。初創融資,並不是名氣大的就好,也不是資金最多的最好,名氣大的投資方不一定熟悉您的創業領域,資金較多的投資方也許不如另外一家能給您的資源支持更多。投資人找項目很辛苦,創業者找投資方同樣是技術活兒。

Ⅵ 創業股權融資怎麼分配

以創業為起點、上市為終點,把一個創業公司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股份變化都匯總起來,看看這「股份拼骨圖」是如何發生變化的?這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

假設1:一個創業公司從一個idea到上市要進行三次融資:

A輪:證實模式;

B輪:發展、復制模式;

C輪:形成規模,成為行業龍頭,達到上市要求。

假設2: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有精兵強將加入,公司要不斷拿出股份給團隊成員。

假設3:每一輪VC的資本進來,公司大約要稀釋25-40%。

假設4:公司業績發展好

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輪價格的基礎上往上翻番,這叫溢價,VC的術語叫作Up round;但是創業公司免不了風風雨雨出現坎坷,有時候公司的錢燒光了,業績還沒有起來,急需有人投資,這樣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沒有份量,對方願意投資,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於前一輪的價格,創業者別無選擇,也只好認了打折價讓新的投資人進來,這種情況叫Down round,有點「賤賣」的意思。

讓我們來看看明基公司的「股份拼骨圖」吧:

創業公司開張時應該發多少股票?這是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時碰到的第一個現實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建議初創團隊先發約10,000,000股。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三次融資以及團隊的期權,到上市的時候,公司的總股數會達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時每股定價為8-10元,這家公司的市值會有8-10個億,只要估值超過發行價,馬上直逼成為人人眼紅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數定一千萬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拿出0.5%來,對一家總股數是10,000,000的公司來說就是50,000股,而對一家總股份為100,000的公司,僅僅是500股,哪一個更加吸引人?!記住,將來給員工股份,別給百分比,給股數!

原始股東結構

Ⅶ 如何獲得千萬級美元風投的垂青

百略君註: 2013年,Kristen Hamilton和另一位創始人Josh Jarrett花了半年時間開發出一款沉浸式的商業App應用——Koru,幫助那些剛畢業、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學習職場中必要的工作技能,幫助他們做好准備,叩開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大門。而公司要想發展、騰飛,融資是必不可少的。Koru的融資活動經過了精心策劃,從融資的時機、面向目標投資者的宣傳策略,到計劃融資總額,方方面面,莫不如此。最終在18個月內為Koru公司爭取到1250萬美元。兩位創始人結合天使輪、A輪等階段詳細講述了他們的融資過程。真正的干貨在文末,要堅持看完哦!親!

本文轉載自創業邦,作者Michelle Godman是一名記者,來自西雅圖市,著有《我的所謂自由職業者生活》(My So-Called Freelance Life)一書,百略網略作編輯。

Kristen Hamilton是西雅圖一家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她知道,公司要想發展、騰飛,融資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她和另一位創始人Josh Jarrett花了半年時間開發出一款沉浸式的商業App應用——Koru,讓那些剛畢業、初涉職場的大學生可以學習職場中必要的工作技能,幫助他們做好准備,叩開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大門。

那年秋天,Hamilton和Jarrett召集了一批美國惠特曼學院的畢業生,請他們去美國最大的戶外用品零售商REI公司的辦公室,參與為期一周的實驗項目。Hamilton的目的,是要為REI公司高管做演示,向他們介紹如何讓這家企業的戶外用品和服裝能夠吸引到年輕的消費者。

那一周的實驗最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除了順利完成演示,Hamilton和Jarrett也讓參加項目的職場新人學到了很多職場工作經驗,幫助他們找到了信心,成績有目共睹。

Hamilton目前擔任Koru公司首席執行官,他解釋道:「那個項目的目標,是希望能解決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問題。數據顯示,53%的大學生畢業後不是失業就是沒能找到全職工作。同時,我們也要為用人機構解決問題,因為事實證明,那些機構想方設法要了解,在經驗不夠豐富的求職者之中,哪些才是適合本公司的人才。」

為了開發Koru這款嵌入式企業培訓應用,兩位創始人2013年末完成了450萬美元的種子融資,今年又募集了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Hamilton對企業融資並不陌生。1997年,她曾與他人聯手成立了一家小型網路零售公司Onvia,該公司募得投資合計2億多美元。Koru的融資活動經過了精心策劃,從融資的時機、面向目標投資者的宣傳策略,到計劃融資總額,方方面面,莫不如此。

「融資確實是一門藝術,但也是一門學問。你必須要考慮好很多問題,比如要融資幾輪,希望得到多少融資,以及要怎樣去證明公司可以迎來下一個發展的里程碑。」Hamilton這樣認為。

以下是她和Jarrett在18個月內為Koru公司爭取到1250萬美元融資的過程。

尋找種子融資

2013年九月,這兩位創業者便主動接觸了一小部分有潛力的種子投資人。事實上,他們二人此前就已經認定,Koru完全有能力在市場大獲成功,特別是Koru所在的行業領域,市場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可是,僅憑自信並不能為融資鎖定勝局。當時兩人沒有任何可以衡量自己業務的指標,也沒有任何能證明預期合理的營業收入數據,因此,他們必須努力找到有說服力的融資證據。

為此,兩人將融資路演時的演講稿重點放在了統計數據上。他們援引研究結果稱,美國人每年負擔的大學學費合計超過1500億美元,但最終,70%的大學畢業生雖然擁有學位卻無法找到工作。在美國,用人機構每年為聘用初級人才的投入甚至高達600億美元,但很多企業卻抱怨稱,其聘用的新人有20%-30%都不適合招聘崗位,53%的用人公司表示,根本無法找到符合要求的員工。而Koru的目標,就是致力於打造有必要經驗且適合企業聘用的年輕職業人士,填平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的鴻溝。

在演示稿中,Hamilton與Jarrett強調,他們開始與美國最大的戶外用品零售商REI、母嬰電商網站Zulily、寵物保險公司Trupanion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也在和許多一流的人文藝術院校、公立及私立大學進行合作。兩位創始者還附上了他們各自的簡歷:作為曾經創立Onvia公司的創始人,Hamilton經歷了該公司2000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後來又擔任過全球性非營利教育機構World Learning的首席運營官,也曾在微軟公司出任教育機構策略與市場推廣的全球主管;Koru的首席學習官Jarrett則擁有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為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夫人的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效力七年,負責高級教育項目。

最終成績: 為了證明他們的商業理念,兩人將最低融資目標定為了100萬美元。他們預計會在18個月內募得這筆資金。可誰料到,許多投資人對他們興趣濃厚,結果,Koru在短短兩個月左右就募集了450萬美元。用Hamilton的話說,投資方對Koru公司的「估值非常高」。她指出,這還只是一輪融資結束後的估值,不是可轉債或者基於公司發債後的估值結果。領投Koru公司首輪融資的,是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的風投公司Battery Ventures和來自西雅圖的Maveron風投。

風投公司Maveron只投資消費類初創企業。該司普通合夥人Clayton Lewis說:「如果一家公司沒有機會創立標志性的消費品牌,變得家喻戶曉,我們不會感興趣(投資)。」Lewis現在擔任Koru公司的董事。

其他參與本輪種子融資的投資方,包括First Round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Queens Bridge Venture Partners(其創始人說唱歌手Nas主動向Koru提出融資請求),以及其他十位天使投資人。事實上,給Koru投資的大部分投資人Hamilton和Jarrett並不是他們以前認識的人,也不是他們通過人脈得到引薦的投資人士。Jarrett回憶道:「我們沒有流落街頭請求融資支持,這種形勢確實帶來幫助。」

首輪種子融資到位以後,兩人肩負起了新的任務,那就要實現爭取種子投資時向投資人展示的公司重大遠景目標。這意味著,他們要在今年年初,完成將實踐性的培訓項目延長到三周,聘請導師,並且在西雅圖、波士頓和舊金山都推出這類項目。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們要吸引大學畢業生付費參與這一起步價高達為2749美元的求職培訓項目。不僅如此,為了成功開展項目,他們要保證有足夠的用人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成為項目的合作方,合作的用人機構如果聘用參與Koru項目的畢業生,也要支付一定的安置費,不過,具體金額並未公開。

Hamilton與Jarrett完成了以上所有任務。Koru的實驗培訓項目需求旺盛,合作方也很感興趣,爭相參與,目前,已有二十所高校和超過四十家用人機構與Koru公司展開了合作。

Koru公司提前完成了種子輪的融資目標,時間比Hamilton和Jarrett此前預計的提早了幾個月,兩人並沒有冒險耗盡運營資金,而是繼續採取行動,啟動了新一輪融資。

A輪融資

接下來艱難的融資正式開始。Hamilton說,A輪融資「門檻(比種子融資)高得多,必須亮出成績。」

在融資路演的演示中,介紹Koru的短暫經歷需要提供實打實的數據,同時,還要能夠拿出大學畢業生與合作公司感到滿意的證明。此外,簡練的12幀演示文件還需要多打磨潤色。Hamilton指出:「花錢請一位專業的演示文件設計師是非常有必要的。」

Koru公司獲取融資的賣點有如下幾點:這家初創公司成功培訓了幾百名精心挑選的大學畢業生,其中85%的畢業生培訓結束後便在Koru的合作企業獲得了「有意義的」工作。Koru聲稱其凈推薦值高達70%-90%,即絕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將其培訓項目推薦給朋友。凈推薦值高有助於客戶降低招徠人才的成本。另外,Koru還提到營業收入增長強勁,呈爆炸式增長。不過,Hamilton拒絕公開具體收入數據。

其他Koru的亮點包括:與Koru簽約合作的公司不僅有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消費點評網站Yelp和房產信息網站Zillow等高速成長的企業,還有很多高等院校和頂尖學府,比如喬治城大學、布朗大學和瓦薩爾學院等;而在Koru全新的管理團隊里,很多人均是亞馬遜、雅虎這類老牌互聯網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其顧問團隊也有一些響當當的人物,其中包括一名在LinkedIn公司負責人事招聘的副總裁和一名哈佛大學駐校專家兼暢銷書作家。

最終成績: 此次融資期間,Koru與十多家專注於教育和科技領域的一線風投公司進行了商洽。不僅如此,Hamilton和Jarrett也和參與種子融資的投資人進行了合作,接觸了上述風投推薦的人脈,得到融資所需的必要引薦。

「你不希望把融資變成是一種強行推銷,」Hamilton稱,「我們想成為投資人真正想要的融資對象。」

領投本次A輪融資的Maveron風投投入了300多萬美元,而此前,該風投公司也曾投資過另外兩家教育類科技初創公司Capella Ecation 和Course Hero。此外,來自紐約的City Light Capital風投投資了200萬美元,是本輪第二大投資方,該風投參與融資的教育類科技初創企業2U已經在去年成功上市了。在Koru公司高達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中,其他參與的投資方包括Battery Ventures、First Round Capital,以及Trilogy Equity Partners。實際上,本輪大部分投資人與Koru公司的兩位創始人的相識時間至少都有五到十年了。Maveron風投合夥人Lewis表示,這就是他們的投資之道,他最初結識Hamilton是在1999年,當時Hamilton請他加盟Onvia,並擔任公司的高級管理層。

「我們格外注重支撐公司的人,」Lewis說,「我們那些核心投資支持的企業家和我們都非常熟悉,平均來說,彼此相識的時間至少超過一年半。對我們而言,融資最重要的,還是人脈關系。」

未來行動

Hamilton預計,相當於過去十年,今年Koru公司盈利和客戶數量還會激增,增幅至少能達到五到十倍。她表示,對初創公司來說,保持不斷擴大規模的確是一種考驗。在考慮讓Koru挺進其他城市的市場之前,她希望先看到公司在最初起步的三個城市市場能做到規模化。

與此同時,Koru公司將利用融資開拓市場,開發技術。為此,Koru已經開始在招兵買馬了,他們增加了工程和產品開發的人手,目前該公司的全職員工數量已經增至20人。

對於未來進行的B輪融資,Hamilton非常期待。她解釋說,下一步進行B輪融資,為了保證公司手頭有維持一兩年運營的資金,「融資可以多種形式展開,它不僅是一件一直要做下去的工作,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說,融資是創業者需要具備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本文作者Michelle Godman是一名記者,來自西雅圖市,著有《我的所謂自由職業者生活》(My So-Called Freelance Life)一書。

引入風投步驟

融資交易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企業每次獲得融資都可以分以下重要步驟。

種子融資

融資規模通常為50萬到150萬美元,用以維持經營6到18個月

第一步: 草擬 商業計劃書 和融資演示稿

(擬定時間:2-4個月)

第二步: 確定希望吸引哪些天使投資人和參與初期融資的風投公司

(兩周)

第三步: 宣傳企業商業理念

(6-8周)

第四步: 有融資意向的天使投資者和風投公司對企業創始人做盡職調查,同時也會調查商業理念瓦解的可能性。

(6-8周)

第五步: 有融資意向的投資者將提交風險投資協議,企業通常有15-30天時間簽署協議。

A輪融資

融資規模可達2000萬美元,用以維持企業經營12-18個月

第六步: 如果企業已運營兩到三個季度,並贏得客戶支持,就應更新商業計劃書和融資演示稿。

(2-4周)

第七步: 更新潛在投資者名單,納入希望吸引的後期風投公司

(2周)

第八步: 請參與種子融資的投資者一道評估A輪融資的演示稿,在向後期風投公司演示以前,得到他們對演示稿的反饋建議。

(6-8周)

第九步: A輪融資的參與者先是種子融資的投資者,然後是目標融資方,再是宣傳並贏得新增的後期投資者。理想的結果是,經過A輪融資,公司估值會比獲得種子融資以後的高。

(6-8周)

第十步: 目標是12-18個月後實現收支平衡,或者已經具備進行B輪融資的條件。

來源:Maveron風投公司

Ⅷ 創業企業融資的關鍵點在那裡

找到投資人

路演

與投資人單獨約談

交易價格談判

簽訂投資意向書


股權變更

獲得注資

主動聯系投資人匯報公司狀況

准備下一輪融資

融資的8個關鍵點

第一,確定融資框架

融資前會有董事會、股東會,內部首先要確定一個融資的框架。首先是融資額度,我要多少錢?我要出讓多少股份?比如你要1000萬,我現在企業值4000萬,那我現在就出讓20%的股份。其次,你的董事們、股東們要不要通過對賭提高自己的議價?要不要放期權?要確定一個融資框架,這個融資框架一定是你們內部得到一致意見的。再次,一定要派個融資代表,不要全公司一塊上,這樣給大家感覺很不好,好象你專門是來拿錢的,其它事情都不做,全公司都在想著拿錢。

第二,確定商業計劃書

這時候你們還要考慮要不要找財務顧問。國內比較有名的財務顧問公司像華興資本(還有易凱資本等)。我們A輪是華興做的,是華興僅有的一個1000萬美金以下的單子。FA(財務顧問)能給你做什麼呢?它會告訴你,尤其你比較陌生的情況,它會告訴你融資應該注意什麼,應該怎麼控制流程,肯定會比我專業得多,這就是FA。FA代表你的公司跟投資人談判,很多條款看起來無關緊要,但談起來很重要的——比如一些兩三年之後可能就爆發了,直接讓你卷鋪蓋走人的條款。不過,一旦FA參與到投資裡面,也容易屁股決定腦袋,它的利益向投資人靠攏了,不會據理力爭再幫你拿到什麼條款。所以,有些FA非常看好你的企業,就會說,我幫你做融資了,你也讓我投一筆。這時我建議大家不要簡單做這件事情,因為這是純粹的立場問題,如果投了就會改變它的立場。

第三,篩選目標投資商

以前,要拿投資,一定要跑去互聯網投資大會上把名片、商業計劃書發一大片,現在已經不需要這么做了。中國現在的投資商非常多,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投資咨詢公司,或者做早期投資、各行業投資的機構。

第四,初步接觸

有了經驗之後做一個AB的分類,對你幫助最大的挑出5-10家分到A類,剩下大概30家分到B類。分完類之後千萬別直接接觸A類的投資商,而是要先接觸B類投資商。在跟投資商聊的過程中它經常會打斷你,提問,這時候你就會進入多BP(商業計劃書)升級階段,你的BP可以一版一版的改,每接觸一家投資商你就會越來越成熟,B類投資商可能是未來你的投資者之一,但實際上也是磨煉自己、練兵的階段,所以先通過B類做個BP的升級。B類投資商還可以修整你的融資框架,調整你的估值。

第五,深入接觸

這時候有個關健詞——「時機」。我們在融資的時候,大家知道都會拿到融資意向書,深入接觸的時候要把握好時機。什麼叫好的時機?比如現在有4家是需要深入接觸的,經過你跟你朋友的了解和觀察,你會發現其中有一家決策非常快,可能大概一周就會出融資意向書,還有的機構是平均水平速度的,有的是要一個半月的,這時候你怎麼辦?要把握好時機,一定要先接觸那個最慢的,再接觸兩家平均水平的,最後接觸那家最快的。因為意向書通常是有時間限制的,通常一周兩周就過期了。要根據你對投資商的理解把握好先後談的順序,盡可能在投資商給你出融資意向書時,1-2周內獲得2-3份甚至3-4份意向書,之後就會有比較好的選擇,不至於你的融資時間完全失控。

第六,投資意向書

首先,創業者對董事會要有把握,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到現在在其董事會還有非常強勢的地位的。其次,要注意一致行動條款。它約定投資商有權力,即使他是小股東,哪怕他占你10%的股份,它有權力在你公司估值超過多少錢的時候強行的把公司賣掉,你必須跟它一致的賣掉,你不能說不賣,一般會約定一個額度,它說你現在值5000萬元,超過2億元就可以強行賣掉,一定要關注強行賣掉的額度。還有,要注意清算優先權條款。這在國外是典型條款,在清算的時候要求清算優先,股權20%以上發生股權變動就要清算,年息按10%,這三年的年息10%我都要拿回來,剩餘的錢再跟你按股份再分,清算優先很有可能讓一個公司增值之後反而你的錢更少了。最後是期權,我一直極力主張大家可以放期權,不要怕期權會稀釋,這對自己的管理團隊是非常好的激勵,尤其早期你需要用期權和共同潛在的增長空間提升它,期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盡職調查

危險期,在國內進入盡職調查階段,我個人認為就進入了一個非常高危的階段。這1~2個月是不能接觸其它投資商的,在法律條款上,不能跟其它投資商簽約了,這時候投資商會對你進行一系列的調查,業務、財務、法務的盡職調查。企業要規避這中間的問題,把業務調查放在第一位,簽之前讓對方先做調查,如果業務有問題就別簽了。因為法務和財務對於早期公司最多是不規范,不至於出現一些重大賠償。把一些可能有變化的東西往前放,降低風險。

道理上在簽約之後投資商才會打款,但你為了降低盡職調查階段的風險,不會出現盡職調查過程中的資金虧損,你可以做過橋貸款。我企業需要錢,在簽約之前先給我打100、200萬元人民幣,這算過橋貸款。

我們在A輪、B輪請的都是國內頂級的律師事務所,花錢蠻多的,但回頭來看還是很值得。我朋友的公司很缺錢,因為他很缺錢,所以不太願意找太好的律師,找了要價兩三萬元的律師,而且那個律師還是出來單乾的,我給他介紹的律師至少要20萬元,因為缺錢,他最後沒有找很好的律師,但他簽約完之後發現,他的律師在很多關鍵條款上沒有給他指導,甚至還沒有我給他說的多。所以,你一定要捨得在兩個外部環境,一個是律所、一個是FR上,要聘就聘個好點的,要不就別聘,和投資人談詳細法律條款的階段我們根本不懂,需要律師把重要的條款挑出來。

第八,簽約打款

錢沒有到帳之前一切都有變數,很多公司前面都做到了,最後一步不打款,這就造成了違約,違約是所有投資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a輪融資盡職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
富森外匯套路 瀏覽:940
建行發展線上融資 瀏覽:908
美國期金價格暴跌 瀏覽:664
泰國的外匯儲備多少 瀏覽:63
深圳前海達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融資情況 瀏覽:695
中銀國際證券北京分公司 瀏覽:655
對沖性融資投機性融資 瀏覽:600
期貨銷售手段 瀏覽:309
北斗共享聯盟網路融資 瀏覽:955
威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