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我們現在的中小企業企業來說,融資時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融資最大的障礙和門檻就是很難找到抵押物。
Ⅱ 1.天使輪融資的困境有哪些
天使輪基本上只有3-5個人的團隊,產品還只有原型,沒有投放市場。現階段沒有市場數據,一切都靠畫餅,餅是不是足夠大,能否說服資方,這輪融資的關鍵。
Ⅲ 中國製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目前面臨哪些困境與挑戰
為您粘貼以下內容: 一、中小房企倒閉潮將起 經過未來3到5年的洗禮,中國80%的房地產企業將消失,大量中高層管理人員將面臨轉行,整個行業收入將下降。建築企業也將減少,建築工這個職業也面臨過剩。 二、製造業倒閉潮將愈演愈烈 雖然人民.幣會適度貶值,但這只能拯救有創新能力,可以向產業鏈中高端轉型的企業。大量的「三來一補」企業,日子將越來越難過。如冰箱市場,無疑是2014年家電產業最為蕭條的領域。這種蕭條不僅體現上市場出貨量和消費購買力的下滑,更重要的是一些三線冰箱企業的關門歇業和一些二線冰箱企業的垂死掙扎。 三、房地產不行了 圍繞房子的相關產業都出現產能過剩,比如水泥、鋼鐵(包括煉鋼用的煤炭)、玻璃、建材、傢具等,這些行業里的中小企業,繼續面臨殘酷的淘汰戰。與這些行業相關的貿易(比如鋼貿、煤貿)企業,大賣場之類的企業,也將在痛苦中掙扎。據悉,房地產行業現階段有近6億平方米的待售庫存,已面臨產能過剩。巨大的社會總庫存量給房企帶來的壓力比想像中更為猛烈。 四、互聯網金融來了 傳統金融類企業會很艱難吧?其實未必,至少在2015年未必。傳統金融企業,包括銀行、信託之類,是有「護城河」保護的, 牌照是他們的護身符,防範金融風險也能變成護身符。2015年最危險的,反而是互聯網金融本身。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開始進入瓶頸,另一方面,資金面 的變化和行業內的泡沫都帶來新的變局。更何況,互聯網金融都是民企,是入侵者、野蠻人,所以受到的保護最少。2015年大量死亡的,將是P2P之類的企 業,而不是中小銀行。 五、移動互聯網的泡沫有可能破裂 隨著用戶增長放緩,移動互聯網的泡沫將有可能破裂。一大批沒有盈利模式,或者模式過於超前的企業,將面臨「床頭金盡」的尷尬局面,如果沒有新的投資進來,只能被收購或者破產。 六、外匯中小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在外匯市場土裡刨食的中小企業,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猝死。外匯市場風高浪急,不斷飛出黑天鵝。瑞士法郎升值那一夜,就讓歐美很多中小金融企業爆倉。 七、海運企業日子繼續難過。 由於海運業是資本、技術十分密集的行業,也是高投入、高風險行業,其資產、技術特性決定了資產重組周期長,落後產能淘汰慢。在落後產能充斥市場的情況下,全行業低迷徘徊的局面很難改觀。此次金融危機,將導致國際貿易格局發生較大變化,進而使全球海運業進入結構調整期。落後運力終將被淘汰,伴隨這一過程,海運企業將出現大規模的並購和整合重組,全球航運市場將會形成壟斷競爭格局。 八、低油價將擊倒很多缺少競爭力的新能源企業。 在油價持續重挫,相關能源成本大為降低的背景下,核能、風電以及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面臨重大考驗。
Ⅳ 傳統製造業面臨困境,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轉機出現!
傳統製造業的困境無非就是市場需求導致的,對於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的形勢來說,可以淘汰一些落後產能和技術,所以現在的困境也是機遇,作為企業來說應該大力實話產業,技術,設備以及產品等等方面的升級換代,主動適應市場環境,迎合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那就是轉機。
Ⅳ 為何中小企業融資如此困難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有機活力成分,但長期以來,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使中小企業發展困境重重。日前,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發布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變革與金融科技前沿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指出,金融科技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以及生物識別等科技為切入點,將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視野。
因此,白皮書認為,中小企業迫切需要個性化金融產品、更靈活化的金融服務手段、綜合化金融服務與便捷化金融服務程序以緩解金融服務困境。來源:央廣網
Ⅵ 企業困境融資困難,如何走出困境
第一,擴大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擺脫小微企業長期依靠外部資金尤其是銀行信貸資金的被動局面,通過加強自身的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和企業信用等方面,對企業自身的發展進行長期規劃。如盤活企業內的存貨和應收賬款、票據貼現、出租或出售閑置資產,實現結構優化。同時企業也可通過其企業內部來籌集資金,如籌集企業員工個人存款。員工以其個人存款投入企業運營中,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一則可以調動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二則可以幫企業有效管理員工和籌集資金。
另一方面,可利用股權進行籌資。如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中小板,進行上市。如果小微企業無法達到上市門檻,可通過金融租賃的方式籌集資金,如杠桿租賃或售後租回等,這樣中小企業在自身積累率較低的情況下不但同樣可以更新先進設備,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有限資金另作他用,有利於企業提高自己的資金利用率。同時利用金融租賃進行融資,限制條件少,手續也簡便易行,這樣將其流動性較差的物化資產轉變為流動性最強的現金資產進行使用,變現能力明顯增強。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和巴西、韓國等發展中國家都在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問題中較好地運用了金融租賃這一手段。還有一些其他方式,如發行小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等。
第二,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由於財務杠桿的作用,在同樣負債規模的條件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企業所負擔的利息費用支出就越多,企業破產危險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國外的小企業貸款相比較大企業的貸款,利率就差1.5個百分點到2個百分點,而我國大概要高6個百分點到8個百分點,政府可通過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進行利息補貼和稅收減免來解決一部分問題。
第三,設立統一、高效的小微企業管理機構和金融機構,並加強、完善對其宏觀管理。一些發達國家有完善的管理機構,為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營造出良好的外部宏觀環境。如日本在通產省設置了中小企業廳;美國設立了永久性的聯邦機構小企業管理局;英國貿易工業部設有小企業服務局。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各企業分屬於各級政府及各個產業的主管部門,管理比較分散。可以把目前涉及中小企業的管理職能的有關部門進行剝離合並,組建具有綜合協調能力的權威機構。
另外,需建立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由於大銀行的運作成本較高,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可以發展非國有中小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考慮到我國的現實情況,由於設立小額貸款公司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全部資金需要,加上資本金不足等先天缺陷,可在現有的金融機構中成立專門的小微企業信貸部門,或者調整有些地域性銀行的信貸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點小微企業。這些在很多銀行現已經得到實現。如農業銀行在2011年1-10月,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加940多億元,增幅達20.42%,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的9.17個百分點,高於全行法人客戶貸款增速的12.68個百分點。包商銀行北京分行成立專門的信貸部門,為北京市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第四,在全國范圍內盡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信息不對稱是導致金融機構難於有效控制小微企業貸款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主要由銀行的評級機構進行,但各家銀行評級標准不盡一致,社會上更是缺乏權威性的企業資信評級機構。政府有關部門要為企業和銀行營造良好的環境,有必要從法律法規著手,規范社會信用程序,盡快建立統一的、社會化的和具有權威性的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由此強化和引導小微企業對資信評級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小微企業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於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信用風險較大,政府要致力於建立和完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和體系,為小微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堅強的後盾。如建立「小微企信用信息資料庫」。除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外,該資料庫還應包括企業上繳稅費、為職工購買社保、水電費支付等非財務信息;該資料庫可將分散在工商、稅務、銀行、公、檢、法等職能部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及其他行為的記錄統一集中和處理,實現信用信息資源共享;該資料庫信息應滿足時效性要求。還要成立相應的擔保和保險機構,有效控制擔保風險。以福建省為例,全省現有40家左右的專業擔保機構,如福建省中科智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中聯信擔保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宏發擔保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國30個省(市、區)組建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已達260個,共籌集擔保資金76億元。
第五,加強小微企業間的聯合。如日本同行業的中小企業通過建立事業組合加強聯合,在采購、生產、銷售、流通等環節,有組織地進行合作;中型企業帶動小微企業發展,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建立長期的分工協作關系。
第六,與其他政策,如稅收政策等相結合,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2011年1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台了《關於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另外還有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免徵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措施。
總之,小微企業要走出籌資困境,既要注重「強身健體」,加強自身的管理和發展,走向市場,大膽使用創新金融工具、拓寬籌資渠道、多元化籌資等方式,籌集更多的資金。同時國家和政府也要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惟有如此,小微企業才能得到長遠發展。
Ⅶ 中國製造業面臨什麼困境
創新能力不足 產品附加值低。產能過剩嚴重 高端人才匱乏 企業負稅過重。成本不斷增加 資金投入短缺 資源環境緊張 國內環境惡化 貿易壁壘高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