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新美大融資上市

新美大融資上市

發布時間:2021-09-27 02:42:53

1. 新美大與糯米合並決定權或在百度身上

「網路和新美大就糯米和外賣業務進行合並談判,且交易已進入尾聲。」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再次打破了互聯網的平靜。距離滴滴和Uber中國的合並僅僅過去一月之久,而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的時間尚不足一年,又一宗O2O合並案正在醞釀?

網路方面迅速否認了合並的傳聞,新美大則選擇了沉默。可對經歷過傳聞、否認再公布套路的網民來說,在情感上往往更傾向於相信這一傳聞的真實性。一方面,網路確立了「人工智慧」的戰略,O2O恰是其中的一個核心領域;另一方面有消息稱新美大面臨資金緊張,合並或許更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行至中場,O2O的競爭態勢變了

網路糯米總經理曾良在內部郵件中表示O2O競爭是一場馬拉松,目前正處於中場轉換賽道階段。盡管二人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賽程過半的O2O已然面臨著不同於前場的競爭局面。

經歷了野蠻式擴張的O2O,血拚出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可早期草莽式的競爭手段也讓O2O的玩家們深受其害。燒錢般的進行地推、不計代價的拉新以及持續不斷的補貼和價格戰。很多玩家被迫退場,活下來的也在依靠融資來支撐。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之前,美團進行了5輪融資,金額在40億美元以上,大眾點評也進行了8輪融資,公布的總金額達到13.94億美元,且在新美大合並之後又進行了新一輪融資。可結果呢?王興公開說「除外賣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盈利依舊遙遙無期。

正如曾良在內部公開信中所說,O2O的競爭開始進入技術主導的智能時代。王興也在近期的演講中多次提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詞彙。在這一方面網路和新美大似乎有著一定的共識。

記得李彥宏曾在網路開放雲的發布會上強調網路外賣的物流、派單、線路規劃等都有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而從易觀智庫不久前發布的2016年第2季度中國生活服務交易類平台成交報告來看,在團購拉新、引流愈加乏力且商戶毛利愈加攤薄的現狀下,單純將傭金作為主體營收對平台的風險變大,而生活服務交易類平台對商戶的扶持模式,需要由前端傭金補貼向後端商戶服務轉變。同時,智能到店識別、個性化推薦、圖像語音識別等技術對O2O的用戶粘性、運營效率、管理成本、服務質量等影響越發的明顯。這就意味著在資本競爭之外,技術、服務效率等成為O2O領域新的競爭點。

從這個角度似乎可以臆測網路一改「All In O2O」轉戰人工智慧的原因所在。在BAT陣營中,網路是以技術見長的,也是國內最早研發人工智慧的公司之一。不管是李彥宏還是吳恩達,不止一次表示人工智慧的時代即將到來,製造業、服務業、健康、娛樂產業等都將被人工智慧改變。在網路的戰略布局中,人工智慧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性,並能夠在O2O領域幫助糯米和網路外賣形成技術上的優勢。當然,從王興的態度來看,新美大也在押注人工智慧,盡管和網路、阿里等在技術上還有一定的差距。

合並的傳聞也好,技術競爭也罷,O2O領域的玩家們無不希望結束殘酷的價格戰,而合並是更好的選擇嗎?

王興主動求和?決定權在網路身上

如果合並的傳聞屬實,很可能是王興的主動求和。早在2016年年初媒體就普遍報道稱王興有意去阿里化,從阿里後來投資餓了么和口碑的舉措來看,這一報道無不道理。再則新美大的市場表現已經難以完成3800億的全年流水目標,騰訊及其他投資者的態度開始猶豫不決。在持續虧損燒錢的情況下,網路或是王興尋求的下一個靠山。

那麼,網路的態度呢?去年6月份李彥宏表示將在糯米身上投入200億元,相比於缺錢的新美大依舊有繼續死磕的資本。此外,在剛剛結束的網路世界大會上,曾良表示糯米在O2O市場仍處在持續快速增長階段,並將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方面將持續發力。更重要的是,自網路世界大會以來,網路的股價在近期持續走高,足見投資人對網路人工智慧戰略的認同。

不過,商業公司所考慮的終究是利益的最大化,對網路來說,將糯米、外賣業務與新美大合並或繼續長跑,又將產生哪些不同的影響?

按照目前網路否認的態度來看,糯米和網路外賣對網路來說仍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據網路2016年第二季財報的數據顯示,由網路糯米、外賣和錢包構成的GMV為180億元,同比增長166%,自網路在2015年Q2財報首度公布電商化交易額數據以來,這一指標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狀態。網路糯米的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年初的10%攀升到25%以上。雖然付出了巨額的資金投入,也初步形成了由糯米、外賣、手百、地圖、錢包組成的產品矩陣和服務生態。

如果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網路提升運營效率並降低服務成本,在自身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後盾下,採用馬拉松長跑的形式從新美大手中掠奪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未嘗不可能實現。況且當新美大遭遇資本收緊、盈利困難的多重壓力時,也給了網路加速搶占商戶資源和市場份額的機會。

傳聞有沒有屬實的可能呢?考慮到網路曾經促成去哪兒與攜程的合並,在滴滴與Uber中國的合並案中,網路也曾是Uber最重要的投資者,同新美大合並進而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未嘗不可能。假設二者的合並成立,留給網路的將是95%的市場份額,對網路「連接人與服務」的布局和人工智慧戰略有著更大的用武之地。此外,還將幫助網路收縮戰線,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

從外部因素來看,透過口碑網、餓了么以及投資百勝來看,阿里仍對O2O抱有野心,糯米和新美大的合並也是一種打壓阿里規避風險的選擇。金沙江的朱嘯虎、華興資本的包凡、GGV投資的李浩軍等無不看好O2O巨頭之間的合並,這場傳聞也並非沒有落地成真的可能。

總的來說,站在IPO門口的新美大更渴望與糯米化敵為友,「進可攻退可守」的網路或將是這場合並案的決定者。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體、O2O、手機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2. 為什麼很多保險公司有實力舉牌上市公司,而自己卻不上市,比如安邦,前海人壽等,

上市涉及很多內容,還是要有實力,尤其在國外上市要求更高。

3. 新美大的合並分析

對於接二連三的「冤家終結連理」事件,有分析人士戲稱「滴滴和快的打得頭破血流,然後合並了,58和趕集打得你死我活,然後合並了,美團和大眾罵得狗血噴頭,然後合並了……」這或許反映了當前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方向。
分析師表示,美團和大眾點評網是目前國內O2O領域的領軍企業,在目前投資日趨謹慎的背景下,繼續保持慘烈的競爭對兩家來說都不是長久之計,而合並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投資界的疑慮:「從大環境來講,現在資本環境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對這種服務業的O2O,雖然美團和大眾點評各自去獲得融資的可能肯定是有的,拿錢肯定沒問題,只是在估值上跟團隊的預期上有比較大的落差;還有另外一個就是中國服務業O2O的補貼太過於嚴重,行業之間的內斗太過於嚴重,所以資本對這個行業也是比較謹慎的。從這兩點來看,對資本來講肯定是有很大訴求,希望他們兩家合並,至少減少一點雙方內斗產生的內耗吧。」

4. 互聯網運營真正的思維

一個優秀的技術類工作者,其存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但似乎營銷類工作者很容易被替代。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你認為的營銷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
與其討論營銷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不如聊一聊如何成為一名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
思維決定成敗,要成為一名互聯網營銷人才,必須具備哪些思維?

流量思維
流量始終是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京東和騰訊,58和騰訊,都看上了騰訊的流量。沒有流量的互聯網產品,那隻能是自嗨。

做流量,就必須明白流量在哪裡,哪些流量最優質,整個大盤的流量有多少。
流量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很多人說搜索營銷不好,我舉個例子,美樂樂每年在SEM的投放是十億級別的,一家賣家居的。
像現在一些大型的連鎖整形醫院,就是依靠SEM從一個小診所發展到全國數十家連鎖集團。還有一些做金融的,只投微信大號,一年花上億。
做流量之前,需要搞清楚用戶是誰,用戶獲取信息的行為,渠道的流量走向。拿金融舉例,如果我們的產品門檻比較低,標准化,面向小白用戶,那麼用大眾媒體就能觸及更多的用戶。如果用戶偏白領,那麼微信大號和APP商店就能觸及更多。
對於單個渠道,流量的分布很重要。比如搜索的流量基本都在前兩位,廣點通的資源很多,有手Q,空間,新聞等,不同的地方流量價值不同。
今天,傳統媒體,數字媒體,社會化媒體交叉,利用多種媒介進行傳播成為主流。
贊助好聲音,搖一搖或發送簡訊現場參與活動,觸發用戶興趣並開展CRM營銷;用戶產生興趣後,會去搜索引擎搜索了解產品信息並進行互動,或者進入APPSTORE進行下載。
另一方面,借勢熱點開展事件營銷,找到流量的引爆點。
我曾經講過一個例子,用品牌傳播的思維做做流量。如果該市場日均100億的流量,我要佔據其中10%,如何占據這些流量,如何覆蓋足夠多的目標用戶從而產生足夠的曝光與互動?

用戶思維
市場做流量,運營做用戶。用戶進入產品後,會產生各種行為。這種行為不在於產品對用戶的引導,而在於用戶本身的需求。

拿金融來舉例,很多產品做了簽到,我認為不妥。理財不是高頻需求,簽啥到?O2O已經是高頻了,簽到也沒做起來。
用戶進來後,了解理財產品,投資風險,個人賬戶信息,投資狀況,收益明細等,這是基本的需求。那麼在這些基礎需求上,如何深入挖掘用戶價值,是運營人員要深入去做的。
用戶思維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用戶是誰,第二個是用戶想干什麼。前者幫助我們提高市場傳播的精準度,後者幫助我們提高運營的效率。
通過分析用戶的各種行為,劃分用戶等級,制定用戶成長體系,幫助並引導用戶跨越新手階段。
運營的核心手段之一是做活動,做活動的目的很多,比如促活,比如拉銷售額。如果只是為了活動而做活動,就很容易捨本逐末。糯米曾經推出滿額即送電影票,但是送的電影票根本不能用,很多城市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活動非常傷害用戶體驗。
所以做活動也需要深入分析用戶行為,送券也好,送禮品卡也好,需要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就像有的互聯網金融直接送1000的返現券,需要投資50萬,是否分析用戶消費的起?

品牌思維
互聯網企業往往是小市場架構,好一點的,集中精力做流量,差一點的,自嗨式PR,發新聞稿,做微信公眾號。結果就是公司做了好幾年,用戶也不少,但是品牌毫無起色。

數字廣告對品牌的塑造比較微弱,一方面數字廣告過分強調點擊與互動,忽略曝光度與深度,導致在用戶心中沒有留下明確印象,缺少知名度;另一方面,缺少明確的營銷定位,頂級媒體背書,多元化文化建設,導致在用戶心中沒有占據明確地位。
產品到了一定階段,比的不再是體驗,而是品牌。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如何利用權威媒體塑造公信力,如何借勢知名品牌提升企業影響力,如何通過跨品牌運動賦予年輕化形象,迫在眉睫。
這里提一點,品牌傳播一定要圍繞核心用戶群來打造,不然很容易走偏。
我們曾經在海外投放過廣告,但是發現在傳播的過程中,用戶不care。主要是我們的用戶都是中產或中產以下,他們不懂在紐約廣場的廣告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如果我們投放的是大眾媒體,如央視,那效果會好很多。
在文案和UI方面,要圍繞品牌定位來塑造。像一些消費品,要說大白話,像李叫獸提到的,說人話,拒絕自嗨。
像金融這種比較專業嚴肅的,可以說的繞一些。比如在介紹企業背景方面,我們可以選用海外合作方,世界一流的公司。(這塊操作技巧性很大,具體操作入群深入闡述)UI設計要符合國際范,傳遞出大牌的風范。大家可以看一看賓士,UBER的設計。
另外做品牌要和流量形成互動,品效互動的關系。如央視背書+媒體公關+全網內容(視頻、圖片、文字)覆蓋+類似好聲音等頂級電視欄目引流+全網數字營銷互動+CRM營銷,既有流量效果,也有品牌塑造。

競爭思維
互聯網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時候,一個月就決定了成敗。作為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一定要審時度勢,有強烈的競爭思維,知道在什麼時候打大戰。

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紛紛啟動央視及各類傳統大媒廣告,表示這個行業發展非常迅速,部分市場已經教育成熟,各大平台為了快速收割用戶,唯有拿金錢換時間。這個時候,作為優秀的互聯網營銷人才,應該拿出自己的魄力,決定是否出擊。
曾經有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趕集網請姚晨代言,花5000萬在全國范圍大面積投放廣告,一時間58流量下降很大,趕忙花了一個億請楊冪代言才算打了個平手。商場如戰場,沒有強烈的競爭思維,就不會笑到最後。

商業思維
互聯網免費大行其道,為的是成為入口。最典型的如360和搜狗的三級火箭策略,還有現在的支付寶。通過免費或虧損,獲取用戶,通過其他產品與服務,賺取利潤。

過去淘寶很多店主1塊錢賣襪子,或是0利潤充話費,都是為了賠本獲取用戶,現在流行爆款,也是為了獲取用戶,然後賣給用戶其他的產品來賺取利潤。
今天,我做這樣一個公眾號,不僅僅是為了分享我的經驗,也是在做一些事情。未來希望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提煉互聯網營銷的精髓,提升整個互聯網營銷人的素質和水平,並應用到互聯網+,幫助企業合理營銷,科學營銷,健康營銷,做中國一流的營銷社群。如果您有興趣,請加入我們。

營收思維作為營銷人,營收思維必不可少。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留住一個用戶的成本,單個用戶生命周期貢獻值,營銷的人力成本,品牌的塑造成本等等,對成本越敏感,在執行上就越深入。

戰略思維有人說,阿里巴巴重新啟動口碑是為了讓支付寶的入口更穩定,而口碑啟動的生活服務平台模式瞬間對新美大形成了戰略級的競爭態勢,由此可見,戰略思維對營銷格局的影響。

今天做互聯網金融,有的布局流量,有的布局跨境資產;有的引入風投,有的引入國企;有的轉型做大平台,有的堅持小而美,這都是戰略。
作為頂級的營銷人,要不斷思考行業的發展趨勢,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邏輯,深刻理解是形成戰略思維的前提。
今天,很多做互聯網市場或運營的人都覺得沒有太多出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到方向。
事實上,互聯網做市場或運營都非常有前途,前提是看你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和付出。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有的企業只依靠SEM,支撐年數十億的銷售額;有的企業只依靠DSP和網盟,一年也做了幾十萬用戶;還有的企業只做免費營銷,一年也能做到百萬用戶。
像OPPO幾乎包下了中國大部分的娛樂資源進行營銷,效果非常好。成功之處在於他們把營銷放在了戰略級的位置,深入堅決執行,如果只是看短期,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5. 傳百度外賣將融資5億美元,與餓了么新美大

意思是廣大群眾又可以領券點外賣了。

6. 美團網的發展歷史

一、2010年

2010年3月4日,王興推出美團網。

2010年3月,獲得天使投資人王江的種子投資;

2010年5月4日,美團網上海站上線。

2010年5月6日,美團網武漢站上線。

2010年7月26日,美團網西安站上線。

2010年8月2日,美團網廣州站上線。

2010年8月,獲得了紅杉資本1200萬美元A輪投資;

2010年10月19日,美團網無錫站上線。

2010年10月22日,美團網南京站上線。

2010年12月22日,美團網石家莊站上線。

二、2011年

2011年7月,美團獲得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1年12月28日 中國網- 美團網榮獲「年度最佳團購網站」 稱號。

2011年12月23日中國經濟網- 美團網11月銷售額超2.5億,穩居團購業第一

2011年12月22日 美團網入選「十大網路購物品牌」

2011年07月13日,阿里巴巴領投美團網5000萬美金。

2011年04月06日,計世網消息, 美團網榮獲「團購之星」稱號。

三、2014年

2014年5月消息稱美團獲得3億美元C輪融資,領投機構為泛大西洋資本,紅杉資本及阿里巴巴跟投,美團C輪融資的估值在30億美元左右。

美團的重要事件:

2014年美團全年交易額突破460億元,較去年增長180%以上,市場份額佔比超過60%,比2013年的53%增長了7個百分點。

2015年1月18日,美團網CEO王興表示,美團已經完成7億美元融資,美團估值達到70億美元。

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會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

11月,阿里確認退出美團。

11月10日,美團CEO王興發內部郵件表示,將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

2016年8月,北京市食葯監局利用高科技手段對互聯網違法行為進行搜索監測,為監管部門提供了一批違法線索,查處了一大批違法案件。

8月10日,北京市食葯監局對美團進行立案調查。

2018年6月22日,美團點評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9月20日,美團點評登陸港交所。

2019年8月14日,檢查組來到美團打車上海分公司進行上戶檢查。

通過監管平台數據比對,發現「美團打車」存在違規派單行為,交通執法部門現場開具了3萬元的處罰決定書。

7. 新美大的合並原因

大眾點評和美團是國內O2O市場上體量較大的兩個公司。據聯席董事長張濤介紹,做強O2O要求重資金投入的商業模式,要求創業公司需要有更快的業務發展成績,更快的融資速度。「在當前資本寒冬的背景之下,無論是美團,還是大眾點評,雙方單獨融資非常難。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只有雙方合並,才能讓雙方減少不必要的補貼成本,並集中精力面對競爭對手。」張濤說。
除了應對資金困難,王興還表示,兩大巨頭的業務、資源互補性強是推動雙方合並的重要因素。「雖然都定位於本地生活服務,但實際上側重點有差異,兩家公司的互補程度強。大眾點評對生活服務電商的邏輯是從內容、服務到交易優惠,行業擴張的原則是通過高頻的餐飲帶動低頻的美妝、婚慶等;美團則重交易,美團的『T型戰略』即以團購的方式切入酒店、餐飲、電影等領域,如果兩者合並,在部分商戶資源方面會有重疊,但是高頻與低頻的業務切入有所不同,確實能形成強大的互補效應,在本地生活服務中大展身手。」王興介紹說。

8. 新美大的相關具體信息可以在哪裡查到,如新美大的估值,以及業務現實份額,增值增長潛力等數據

估值的話,看最近一輪的融資可以計算。業務的情況只能靠他們公司官方披露的數據來考證了,至於增長潛力也是有他們的業務業績和市場佔有率等數據才可以做進一步的判斷。不是上市公司的話,目前也沒有什麼平台查到這些你想要的數據。

9. 新美大的首次融資

「新美大」完成全球O2O領域最大融資。
「美團·大眾點評」1月19日宣布新公司已完成首次融資,融資額超33億美元,融資後新公司估值超過180億美元。此次融資不但創下中國互聯網行業私募融資單筆金額最高紀錄,同時也成為全球范圍內O2O領域規模最大的融資。2015年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宣布合並,被視為資本寒冬下抱團取暖之舉。

10. 如果美團與糯米合並是假,美團可能有何目的

8月份,關於美團與網路糯米、網路外賣合並的消息一直沸沸揚揚,但直到今天為止已經過去了足足個把月,這著實給所有「預言帝」打臉。
而當前美團也已經投資了錢袋寶,合並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因此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此次合並很有可能是其中一方進行的惡意傳播,來達到一些事實的掩蓋,而這也值得我們深究。
一,合並可能是美團的假消息
根據脈脈上消息爆料,美團方面派出了各大騎士在向代理商傳播合並消息,讓其不要繼續代理網路業務。
當然,無論這條消息是否實屬,但是仔細分析下來,糯米有著網路方面有著穩定的網路系搜索、地圖等核心矩陣產品源源不斷的支撐,可以持續的與對手玩消耗戰,但是美團背後則沒有如此巨大的靠山,而燒錢之下的資本壓力也在越來越讓美團促襟見肘。
而此次美團放出假消息的可能性更大的原因是,此前美團也使用過同樣的手段,去年美團與大眾合並時,就傳出要與餓了么合並,一時間搞得餓了么一時上上下下人心惶惶,而餓了么CEO張旭豪也被迫發表了"他們變,我們不變"的內部信,堅決表示自身的獨立發展,才最終定下軍心。
釋放假消息這種手段違背行底線,如果美團是上市公司,一旦證據落實,那麼現在則已經受到相關制裁。
二,如果合並是假,美團可能有何目的?
根據各種歷史信息推測,美團此次放出假消息的原因很可能為以下幾個方面。
1)PIP計劃大規模裁員,轉移媒體焦點
在此前8月中旬,脈脈上就有過匿名爆料,美團方面正在開始大規模裁員,裁掉一批早期為其搶占市場份額的員工,而其實此前在7月份techweb就報道過了美團正在開始實行名為PIP的員工改進計劃,一位在美團工作了五年的老銷售人員被要求簽署交易額環比增長30%的改進計劃,在市場已經幾乎飽和的當下,其實等於變相強迫離職。
而此次裁員規模極大,涉及將近上萬人,各部門裁員比例極高,勢必有人會抗議並引發媒體關注,而美團並不希望被媒體關注到此事,美團一向以高歌猛進的姿態面對媒體,而裁員則意味著其市場進入飽和階段,並且正在停止擴張,雖然沒有斷崖式下滑,但是對資本方面來說,不成長就意味著死亡,對其帶來的恐懼則是斷崖式的。
顯然美團不願意將此消息讓媒體大肆曝光PIP計劃,因而將實現轉移到大家都喜歡關注的「合並」熱點。
2)燒錢問題
新美大在去年五月合並後融資33億美金,但是這里就有個問題,如此高的資金為何在短短半年之後又再次尋求華潤的融資?是否這33億美金沒有到賬?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值得注意的兩個細節是,一向以資本換規模的美團,居然第一次將貓眼進行獨立出售,這種動作著實少見,另一個細節是華潤究竟融資了多少也隻字未提,這同樣也與美團的行事風格不符。
而目前傳聞美團每月都要燒掉上億資金,姑且不論真假,再看其業務的幾條線,先說酒店業務線,攜程去哪兒聯手後,在酒店方面自然會更加重兵布局,根據雙方財報已經各方面募資來看約有60億美元可以投入,而外賣方面,光是"餓了么"就獲得阿里12.5億美元的注資,另外還有網路外賣,再加上本地生活還是有口碑以及糯米這兩大對手,美團每一條戰線都註定要狠燒錢,而其自身也難以保持業務專注,貓眼的出售,以及裁員的PIP計劃都在反映其背後真實的巨大壓力。
因此,美團也有可能同樣是藉此事件轉移媒體對於資本的關注。
3)打擊對手
此前美團放出與餓了么合並的消息後,餓了么一度受到打擊,軍心不定,陷入被動狀態,並且不得不出面正式應對,而現在網路糯米與網路外賣的情況也極其相似,其通過讓員工釋放假消息來打擊同行,並且擾亂對手軍心。
當然此次網路糯米方面也正式出面,宣布不會合並,合並都是謠言。
事實上我們再來看新美大的一系列動作就不難發現,自從合並之後,資本對其盈利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大於其市場佔領的要求,而美團方面也越來越難以維系燒錢的模式,6月份出手了燙手的貓眼,7月份王興發表了「下半場」講話,實際上是因為不想再燒錢,而7月份華潤具體的融資金額也隻字未提,而緊接著又是PIP裁員計劃,最後又是通過合並的煙霧彈來掩蓋其這一系列的動作。
只能說,新美大的燒錢模式越來越難以維系,O2O下半場概念的確很新鮮,但是截至日前並沒有看到太多實際意義上的動作,反而各種事件不斷,此次合並傳言如果是假,那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團燒錢的壓力,已經很難找到全新的業務增長故事。

閱讀全文

與新美大融資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投資理財 瀏覽:852
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 瀏覽:660
國機集團汽車品牌 瀏覽:37
廣安愛眾股票股東 瀏覽:254
發放外幣貸款會影響匯率變動嗎 瀏覽:254
國信證券長沙營業部 瀏覽:322
銀行金融服務報道 瀏覽:371
賬戶貴金屬點差優惠 瀏覽:777
美金當天匯率中國銀行 瀏覽:249
基金股票和 瀏覽:590
工行辦買房貸款容易嗎 瀏覽:611
2014年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瀏覽:325
平安旺財靠譜理財產品 瀏覽:107
大連公積金貸款利率2014 瀏覽:887
保險公司是類金融企業文化 瀏覽:214
銀行如何才能做信用貸款 瀏覽:835
微博光大銀行理財 瀏覽:170
5g晶元概念股龍頭股票 瀏覽:746
海外上市公司名錄 瀏覽:936
境外資金投資金融機構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