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為什麼要把表內資產轉到表外
銀監關於銀行的監管是很嚴厲的,特別是對表內資產,有無數的監管指標盯著。並且表內資產大量佔用資本和信貸范圍,影響了銀行的信貸投放才能和資產收益率,因而,銀行為了或騰出信貸范圍,或減少資本佔用,或為了進步收益,或為了減少稅收等緣由,常常會有把局部資產從表內往外挪需求,或者挪到表外,或者找下家接手。這種資產轉移過程肯定不能赤裸裸的做報表調整,必需藉助某種工具,這個工具就是通道。 普通來說,通道需求契合以下條件: 一、可以完成資產出表,這是前提,不用多說。 二、可以躲避監管,這是根本請求。直接報表騰挪是違規,通道則是打監管的擦邊球,銀行也心虛啊,所以通道一定要能躲避監管,普通來說就是三個手腕:跨區域,跨行業,抽屜協議。跨區域就是找外省的做,讓你不便當查;跨行業就是銀行(銀監會管)找信託、資管等(證監會管)做,讓你信息溝通不暢;同樣的,通道業務常常有些不能拿到桌面上來談的東西,因而很多狀況下會有一份抽屜協議。 三、可以完成兩端不入表。這里的兩端不入表,是指在一筆通道業務中,資產的出讓方和最終持有方都不把該資產入表,沒人喜歡買一塊資產來壓著自家的表,所以不能完成兩端不入表的通道不是好通道。 通道的類型大約有幾種: 1、雙買斷方式,即賣方在把資產出賣的同時,又和買家簽個遠期回購的抽屜協議。關於賣方來說,將該買賣視為不相乾的兩個業務,在當期完成出表;而對買方來說,將該業務視為買入販售,也不入表。這是最簡單的通道業務,銀監怒了,09年在《關於標准信貸資產轉讓及信貸資產類理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直接封殺了。 2、信貸轉理財,即銀行經過發行理財富品籌集資金,再由該理財資金投向本來應由信貸資金發放的信貸項目。結果銀監會又怒了,10年在《關於進一步標准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的通知》中又封殺了理財資金購置信貸資產。 3、受益權轉讓方式,即經過信託、資管方案等做包裝,經過受益權轉讓的方式來完成資產出表。這一形式主要應用於擬投放的信貸項目。首先,資產出讓方尋覓一家協作銀行,由該協作銀行出面作為甲方,與信託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簽署一份協議,將該信貸項目打包成為信託方案或資管方案;其次,該協作銀行將信託資管的受益權轉讓給資產出讓方。有時分,該類型還會再增加一個遠期受益權轉讓協議加一份免責函作為抽屜協議。這樣資產出讓方就完成了經過非信貸資金來給信貸項目放貸的目的。 4、拜託投資方式,該方式與受益權轉讓形式相似,只不過沒有了信託和資管的包裝,資產出讓方將一筆資金以同業寄存的名義存入協作銀行,同時與協作銀行簽署一份拜託協議,商定以該筆同業資金向特定對象投資。由於該拜託是抽屜協議,在出讓方的表內只會表現為寄存同業,而在協作銀行處則表現為代理業務。+\/釁號 wuqingshangdi 5、資產證券化,即經過中介機構,將擬出讓資產打包成規范化產品(普通是債券)並在市場上掛牌出賣,為了完成這一目的,銀行需求找一個(或者痛快本人成立)SPV,將該資產出賣給它,然後由SPV打包成債券,並經過評級公司評級之後才幹出賣,很費事,本錢也很高,目前很少銀行做,不過這種做法是合規的,不怕被監管查。
㈡ 融資報表怎麼做
融資銀行報表編制的一般原則
1、 一般銀行要求借貸企業按季度提交財務報表及附註: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有些銀行不要求全部提交,只要求提交部分資料。
2、銀行要求的資產負債表中部分項目的要求:
①貨幣資金與實際基本一致,即與企業基本戶+一般戶+老闆的私人賬戶保持一致。
② 存貨結構要明細,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
③列明固定資產分大類、原值、折舊、凈值、變動幅度;
④短期借款一般指的是向所有金融機構的借款,個人借款一般反映在其他應付款;
⑤應交稅費一般按照營業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金額填列,若銀行必須要提供稅票的話,可按實際繳納來反映;
⑥現金流量表附表的財務費用科目填寫的是非經營活動的財務費用。
3、優化指標:
(一)基本要求:盈利性、可持續性、增長性。
(二)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
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2較好;全行業≈1.3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0.8;全行業≈0.8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全行業≈30%
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一般應為正值,其營業收入現金回籠應一般在80%~95%以上。特殊情況:初創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可以為負值。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0%~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連續3年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衰退期了。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9.8%。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60天才能將資金回收相當於為別人提供了60天的免息貸款。同時又會帶來一系列的風險:比如壞賬風險、收賬風險、人員管理風險等。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
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全年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全年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
如果是半年報: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全年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半年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
存貨周轉速度(次數)=全年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凈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
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成本-管理費-銷售費-財務費-所得稅)/營業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7%。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全行業≈5.5%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 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5,最低應大於4。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㈢ 資金流量表是什麼
資金流量表是什麼?
資金流量核算研究的對象是社會資金,也就是社會最終產品(即國內生產總值)從產出到使用過程中在機構部門間的資金運動。
一個國家或地區或機構部門當年生產的總成果——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是資金的初始流量,但它並不是當年的全部收入,也不是可以用於消費和積累的全部收入。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機構部門或地區在經濟上是不獨立的,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也越來越多,根本不可能完全封閉起來。以一個國家為例,它的生產成果可能因利用國外資金,而須支付利息或分出紅利(這屬於要素支出),同時也有可能因向國外投資而取得投資回報(這屬於要素收入);另外還有諸如勞動者報酬收支以及轉移收支等往來關系。所以~個機構部門或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須經過多次分配與再分配才形成部門可支配收入,即當年可用於消費和積累的全部自有資金。可支配收入扣除最終消費後,形成儲蓄。儲蓄是一個部門、地區或國家可用於投資的自有資金。
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來說,所需的資金既可能大於國民可支配收入,也可能小於國民可支配收入,不足的和多餘的資金可以通過金融市場來調節,這就形成了資本與資金的國際流動,而地區間和部門間及地區與中央政府間一樣也存在著上述關系。儲蓄大於投資,反映該部門資金是有結余的,其多餘資金的出路就是用於對其他部門的金融投資。儲蓄小於投資,反映該部門資金不足,須有資金投入。例如:居民部門資金一般是有剩餘的,是屬於資金流出部門,而企業部門資金一般是不足的,需要其他部門的資金流入。
資金流量核算就是具體描述資金在國家間、地區間或部門間流動的方向、數量、過程和相互關系,反映各機構部門的可支配收入、消費、儲蓄、實物投資、金融投資的形成和變動。
................
資金流量核算是以全社會資金運動為對象的核算。主要是反映生產結束後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費、投資支出和資金融通,所以,資金流量核算中的資金具體指收入分配、消費、投資和金融活動中的資金。資金流量是指一定時期上述資金的增減變化量,資金流量核算的結果是編制資金流量表。
組成
我國資金流量表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稱之為收入分配部分,另一部分稱之為金融交易部分。
2基本指標之間的關系
初次分配總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勞動者報酬+收到的勞動者報酬-支付的生產稅凈額+收到的生產稅凈額-支付的財產收入+收到的財產收入
可支配總收入=初次分配總收入+經常轉移收入-經常轉移支出
總儲蓄=可支配收入-最終消費
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
凈金融投資=金融資產增加=負債增加
功能
資金流量表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國民經濟各機構部門之間一定時期資金往來或交易的流量和流向,為經濟分析和經濟決策提供系統的數據;為制定分配政策、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強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3用途
分析收入分配關系
研究分析國民總收入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
分析消費率及消費結構
消費率可反映消費水平和國民消費傾向,其計算公式為:
總消費率=最終消費支出/國民可支配總收入×100%
對於消費率可以做動態比較分析,也可以做地區間或國際比較分析,以便揭示存在的問題。
對居民消費結構分析,可計算出各種商品和服務支出的比重,反映居民消費結構的特點,分析其變化和發展的合理趨向。註:國民可支配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國外經常轉移收支凈額(指國外捐贈及災害保險索賠等)=總消費+總儲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後可用於投資的部分)
分析投資率及儲蓄率
投資率可反映出投資水平,計算公式為:
總投資率=總投資/國民可支配總收入×100%
總儲蓄率=總儲蓄/國民可支配總收入×100%
總消費率+總儲蓄率=1
總儲蓄(總結余)和總投資平衡分析按機構部門進行,基本方法是分別計算各機構部門的儲蓄率和投資率,通過比較發現不平衡,然後分析總體上各部門之間的資金調劑和如何發揮金融市場的作用。
分析金融交易流量結構
金融交易流量結構是指各種金融交易項目的金額占融資總額的比重,它可以分析各機構部門對金融投資的偏好,對金融交易流量結構進行動態比較,可以分析各種金融工具的發展趨勢。
總之,資金流量表編製得越細,用處就越大,它可分析出許多經濟問題,如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儲蓄行為分析,財產分配金融市場分析等等。
㈣ 求問資產負債表中金融性資產包括哪些麻煩指出詳細科目,謝謝!
企業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貸款,墊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㈤ 什麼叫金融資本
隨著工業資本的集中,銀行業也走向了高度集中,從而導致了銀行業的回壟斷。銀行業答壟斷的形成使銀行的作用發生了根本變化,由普通的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銀行壟斷的產生和銀行作用的變化,使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的關系日益密切,不斷融合,從而產生了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是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長而形成的壟斷資本。金融資本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壟斷資本形式。金融資本既支配著工業又控制著銀行業同時又主宰著國家經濟命脈的一種資本形式。金融資本是資本存在的一種高級形式。 我們這里所指的金融資本有兩重意思: 其一,它指用於增殖的貨幣(資本)本身。這些貨幣以與用於工業、商業中的貨幣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過貨幣本身的直接周轉-增殖自身,中間不會轉換為生產資料製造商品,也不會通過買賣一般商品賺取差價。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 其二,指那些掌握有大量貨幣,並將其(部分地)用於金融資本用途的企業及機構。 就後者而言,大致包括下列形式的金融資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及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險公司(人壽、財產、再保險等)、證券公司、金融集團..
㈥ 國際金融國際收支平衡表資本與金融賬戶
2009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貿易差額為2201億美元,資本金融項目差額為1448億美元,總差額是3984億美元\r\n 這說明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雙順差。
㈦ 如何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出融資情況,需要計算哪些財務指標
可用過計算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資情況。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三、總債務流量比率關系
1、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7)資本金融資出表擴展閱讀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合計36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2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5萬元,應收票據40萬元,應收賬款2100萬元,預付賬款60萬元,其他應收款120萬元,存貨58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240萬元,其他流動資產165萬元。
另得知其流動負債總額為1600萬元。該公司2017年末各項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3600-1600=2000萬元
流動比率=3600÷1600=2.25
速動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現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過計算我們看出該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較高,但現金比率偏低,說明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風險,應縮短應收賬款回收期,加大催賬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分析
㈧ 資產資本資金三者的區別
1、性質不同:
⑴資產是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包括錢,房產以及機器設備等。
⑵資本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較為抽象。
⑶資金指經營工商業的本錢或貨幣。
2、范圍不同:
從小到大:資金、資產、資本
3、主體不同:
⑴資產以企業、公司等為主導。
⑵資本以社會發展為主導。
⑶資金主要以個體為主導。
(8)資本金融資出表擴展閱讀
資本、資產在會計科目中的體現:
1、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它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在途物資、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商譽、庫存商品、長期股權投資。
2、會計主體可以主張權益的科目: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
3、資產的減少及減少准備科目:壞賬准備、材料成本差異、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長期應收款、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長期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損益。
4、資本:
流動資本:生產、製造或購買物品。
固定資本:改良土地、購買有用機器和工具
㈨ 什麼是資本性支出 他在財務報表的哪裡找 他包括了哪些內容
支出應該按其性質來區分資本性支出和權益性支出,資本性支出應該計入資本的成本中,權益性支出應該計入當期損益。沒有具體的將哪一種支出硬性劃分為資本性支出和權益性支出的。比如,向金融機構借款,其利息到底是資本性支出還是權益性支出,主要是要區分借款的用途是什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當予以資本化,不符合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認入當期損益。簡單說,如果借款來建設固定資產的,那麼在建過程中已使用的借款部分產生的實際利息,予以資本化,其餘未用借款產生的利息就費用化;在建工程峻工投入使用以後再產生的借款利息就不能在資本化入此固定資產中了,應費用化了,這是簡單的說明支出應該按實際情況來區分,而不是硬性的劃分哪一種是資本性支出哪一種是權益性支出。
購買固定資產、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的支出也可算是資本化支出,如果購買的這些東西用於職工福利,捐贈,送禮的話,它又變是福利費、業務招待費這些費用支出了。
所以,一項支出不能硬性說是哪一種支出,要看其使用性質。不知道回答得准不準確。
㈩ 銀行資產如何從表內轉往表外
銀監關於銀行的監管是很嚴厲的,特別是對表內資產,有無數的監管指標盯著。並且表內資產大量佔用資本和信貸范圍,影響了銀行的信貸投放才能和資產收益率,因而,銀行為了或騰出信貸范圍,或減少資本佔用,或為了進步收益,或為了減少稅收等緣由,常常會有把局部資產從表內往外挪需求,或者挪到表外,或者找下家接手。這種資產轉移過程肯定不能赤裸裸的做報表調整,必需藉助某種工具,這個工具就是通道。
普通來說,通道需求契合以下條件:
一、可以完成資產出表,這是前提,不用多說。
二、可以躲避監管,這是根本請求。直接報表騰挪是違規,通道則是打監管的擦邊球,銀行也心虛啊,所以通道一定要能躲避監管,普通來說就是三個手腕:跨區域,跨行業,抽屜協議。跨區域就是找外省的做,讓你不便當查;跨行業就是銀行(銀監會管)找信託、資管等(證監會管)做,讓你信息溝通不暢;同樣的,通道業務常常有些不能拿到桌面上來談的東西,因而很多狀況下會有一份抽屜協議。
三、可以完成兩端不入表。這里的兩端不入表,是指在一筆通道業務中,資產的出讓方和最終持有方都不把該資產入表,沒人喜歡買一塊資產來壓著自家的表,所以不能完成兩端不入表的通道不是好通道。
通道的類型大約有幾種:
1、雙買斷方式,即賣方在把資產出賣的同時,又和買家簽個遠期回購的抽屜協議。關於賣方來說,將該買賣視為不相乾的兩個業務,在當期完成出表;而對買方來說,將該業務視為買入販售,也不入表。這是最簡單的通道業務,銀監怒了,09年在《關於標准信貸資產轉讓及信貸資產類理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直接封殺了。
2、信貸轉理財,即銀行經過發行理財富品籌集資金,再由該理財資金投向本來應由信貸資金發放的信貸項目。結果銀監會又怒了,10年在《關於進一步標准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的通知》中又封殺了理財資金購置信貸資產。
3、受益權轉讓方式,即經過信託、資管方案等做包裝,經過受益權轉讓的方式來完成資產出表。這一形式主要應用於擬投放的信貸項目。首先,資產出讓方尋覓一家協作銀行,由該協作銀行出面作為甲方,與信託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簽署一份協議,將該信貸項目打包成為信託方案或資管方案;其次,該協作銀行將信託資管的受益權轉讓給資產出讓方。有時分,該類型還會再增加一個遠期受益權轉讓協議加一份免責函作為抽屜協議。這樣資產出讓方就完成了經過非信貸資金來給信貸項目放貸的目的。
4、拜託投資方式,該方式與受益權轉讓形式相似,只不過沒有了信託和資管的包裝,資產出讓方將一筆資金以同業寄存的名義存入協作銀行,同時與協作銀行簽署一份拜託協議,商定以該筆同業資金向特定對象投資。由於該拜託是抽屜協議,在出讓方的表內只會表現為寄存同業,而在協作銀行處則表現為代理業務。
5、資產證券化,即經過中介機構,將擬出讓資產打包成規范化產品(普通是債券)並在市場上掛牌出賣,為了完成這一目的,銀行需求找一個(或者痛快本人成立)SPV,將該資產出賣給它,然後由SPV打包成債券,並經過評級公司評級之後才幹出賣,很費事,本錢也很高,目前很少銀行做,不過這種做法是合規的,不怕被監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