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的討論越來越多。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看REITs,有必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REITs的核心理念以及設立動機是什麼,REITs對於房地產金融的意義何在,REITs給投資者帶來了什麼。我們也有必要關注REITs在國內的發展。
REITs實際上是一種證券化的產業投資 基金,通過發行股票(基金單位),集合公眾投資者資金,由專門機構經營管理,通過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房地產項目進行投資組合,在有效降低風險的同時通過將出租不動產所產生的收入以派息的方式分配給股東,從而使投資人獲取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REITs的基本運作模式如圖1所示。REITs通過在股票市場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後,持有和管理房地產資產,投資者通過購買REITs股票間接投資於房地產,並可以在股票市場進行交易,獲得資本利得和流動性。
REITs設立的動機之一來自於房地產資本使用者想進入公共資本市場融資的需求。
房地產投資開發是一個資本密集的行業。房地產開發商的傳統集資手段主要是兩方面:自有資金和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這使得房地產開發商的集資來源受到限制,特別是國家宏觀調控收緊銀根或是銀行業陷入經營危機的時候,這種資金來源限制愈加明顯。
REITs為房地產所有者提供了股權和債權兩種融資渠道。第一,股權融資。REIT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為經營性合夥企業融資。在REITs推出以前,房地產融資對象主要是機構投資者,而且房地產的種類也有限。但是REITs不同,它通過發行股票,具有集聚大量散戶投資者資金的功能,有助於提高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第二,債權融資。例如美國對REITs進行債權融資就沒有比例限制。
對於房地產所有者來說,REITs在融資方面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REITs使房地產開發商能夠通過規范的REITs渠道及時回籠資金,投資於其他開發項目,促進了房地產業和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發展。
投資者對一個流動的、可交易的房地產投資工具的需求使得他們對投資REITs產生偏好。
房地產業和稀缺資源土地緊密關聯,歷史數據已經表明,房地產業是容易積累財富的行業。房地產投資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一般大眾投資者很難參與其中,REITs的出現,為一般大眾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於大型房地產開發的機會。
投資者購買REITs股票,能獲得以下好處:
REITs股票收益率相對較高
REITs股票的高收益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股利支付比例高。由於REITs必須要把90%的應稅收入作為股利分配,因此,REITs的股東能夠獲得穩定的即期收入。從歷史上來看,REITs的收益率比其他股票綜合指數的回報率相對要高一些。
第二,REITs的收入以相對穩定的租金收入為主。由於股利源自REITs所持有房地產的定期租金收入,因此REITs的股利較為穩定,波動性小。而且,相對固定收益證券而言,REITs股票具有抗通貨膨脹的保值功能。
第三,稅收優惠。對於投資者來說,稅收優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REITs具有避免雙重征稅的特徵。由於REITs經營利潤大部分轉移給REITs股東,REITs在公司層面是免徵公司所得稅的。另一方面,REITs在支付股利時具有遞延納稅功能,這也是許多投資者投資REITs股票的主要原因之一。
REITs股票的風險相對較低
REITs股票風險低的原因主要是:
1、專業化管理。REITs對房地產進行專業化管理,這是散戶投資者所難以進行的。在這個意義上,REITs具有基金產品的特點。
2、投資風險分散化。REITs一般擁有一系列房地產構成的投資組合,比單個的房地產商或個人投資者擁有更為多樣的房地產,從而投資風險更為分散。
3、獨立的監督。大部分REITs是屬於公募性質的投資機構,因此受到第三方監督的力度越來越大。另外,隨著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參與到REITs市場,公眾獲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REITs運作的透明度越來越高。
REITs股票的流動性相對較強
公開上市的REITs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自由交易。未上市的REITs的信託憑證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在櫃台市場進行交易流通。因此,相對於傳統的房地產實業投資而言,REITs股票的流動性相對較強。
2005年9月26日,在「2005 REITs國際合作論壇」上,銀監會法規部副主任李伏安作了「REITs在中國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的演講,他表示,在房地產行業與銀行高度依存、信託實際是銀行貸款替代的現狀下,銀行和信託作為給房地產提供金融的企業,面臨著信用、流動性、利率和法律政策等四大風險。對比貸款、發債、證券化和IPO等融資渠道,REITs作為穩定的、適當的、多元化的融資工具應該大力發展。
在這之前,國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信託投資公司已經開始關注和探索藉助REITs開發商業地產。越秀投資擬以REITs方式把公司旗下擁有的商場在香港上市;華銀投資計劃將國內收購的優質物業資產組建成一個「資產池」,再拿到新加坡上市;深圳銅鑼灣集團也打算採取REITs的方式在海外上市;大連萬達集團在全國15個城市有15個購物中心,明年商業廣場將增至30個以上,從今年開始,萬達不再分割出售而是自己長期持有經營這些物業,資金的緊張使得萬達也計劃打包旗下購物中心以REITs的形式境外上市。我國以往的房地產是以住宅為核心,沿襲了香港模式的運作模式,操作比較簡單。當住宅開發商開始投資商業地產,美國模式的戰略意義就凸現出來。REITs管理公司通過資本市場不斷融資來開發、收購商業地產,是房地產金融的角色;同時它又能通過商業規劃、商家品牌管理、租戶調整,業態規劃、整合零售來提升商業運營能力,使租金收入穩定、持久、提升。
從戰略角度來說,REITs將很可能是國內商業地產乃至房地產金融的發展方向。
❷ 求一個上市公司融資的案例
看一本書《門口的野蠻人》詳細講華爾街的並購融資的。融資的渠道很多,外部融資,間接融資股權融資,融資的產品是非常復雜的,有優先股,債券,可轉債,普通股,等等,具體的搭配很復雜的,書里寫的很清楚。
分給我
❸ 某企業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200萬股,並發行利率為10%的債券600萬元。該公司計劃一個新項目籌資500萬元
先算出無差別EBIT
(EBIT-600*10%)/(200+500/20)=(EBIT-600*10%-500*12%)/200
EBIT=460
小於500,所以應該此採用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方案每股收益=(500-600*10%)*(1-25%)/225=1.47元/股
債務融資方案每股收益=(500-600*10%-500*12%)*(1-25%)/200=1.43元/股
採取股權融資
❹ 萬科籌資案例分析中用了那些籌資方式
1.吸收直接投資: 金額 884346 54578 1486474 2425398
2.發行股票:1099521
3.留存收益: 金額 1364873 1893462 3258335
4.金融機構貸款: 金額 172445 2097196 項目 短期借款 長期借款 項目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合計 項目 資本公積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少數股東權益 合計 2184582 1180 4455403 長期借款。
5.商業信用: 金額 2974581 3125 11110172 169035 407862 27230 3021679 1704 77891 3868 17797147 註:交易性金融負債為利率互換契約。
6.發行公司債券:585040 籌資方式匯總 金額 2425398 1099521 3258334 4455404 17797147 585040 29620844 項目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其他非流動負債 合計
註明: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主要是:銀行借款,其他借款,一年內到期的 項目 應付賬款 應付票據 預收款項 應付職工薪酬 應交稅費 應付利息 其他應付款 交易性金融負債 遞延所得稅負債 預計負債 合計 比例 8% 4% 11% 15% 60% 2% 100% 吸收直接投資 發行股票 留存收益 金融機構貸款 商業信用 發行公司債券 總計.
❺ A公司為了籌集2000萬元資金,擬定了三種方案: 要求:分別計三種籌資方案下的每股收益
(1)發行普通股
股本凈值=2000+100*10=3000萬元
每股收益=300*(1-25%)/(100+2000/20)=1.125元/股
(2)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前
股本凈值=2000萬元
每股收益=(300-2000*6%)*(1-25%)/100=1.35元/股
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後
股本凈值=2000+100*10=3000萬元
每股收益=300(1-25%)/(100+2000/25)=1.25元/股
(3)認股權證行使前
股本凈值=2000萬元
每股收益=(300-2000*5%)/100=2元/股
認股權證行使後
股本凈值=2000+2*20=2040萬元
每股收益=300*(1-25%)/200+2=1.1139元/股
❻ 關於融資融券的問題,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打個通俗的比方吧
1。比如說你有10塊錢,看好一隻將要上漲的股票,可這只股票20元,這時證券公司允許你用10元錢買20元的股票,也就是說證券公司借給你錢了,這對你來說就叫融資。如果你買的這支股票跌了,賠了錢當然算你的,尤其是跌到10元時,證券商當然不會陪錢啦,就給你強行賣出,這叫平倉。如果這支股票漲了,那掙的那部分錢自然算你的,不過你要等賣出時還給借證券公司的那部分錢的利息。(其實這部分錢並沒有實際地轉移)
2。有一支股票漲得非常高,到了一個整數關口,你覺得該跌了,要是跌也能掙錢多好啊!這時,證券公司收了你10元錢借給你一份20元的股票,就象押賭注一樣,如果這只股票漲了,你就賠。如果跌,你就掙。原理同上一個例子一樣。賠錢肯定不會賠到證券公司,掙了錢就給證券公司借的那部分利息。等跌到你心理預期的價位時你再把它買回來。這個借來證券先賣出後買入的過程對你來說就是融券。
明白了么,有點象賭博中的押小賭大,在金融中叫保證金杠桿交易。如融資融券推出的話,那麼我們就不用在跌跌不休的股市中坐以待斃了。
❼ 請問有沒有這樣的上市公司融資案例:發行債券與發行股票同時進行。謝謝!
應該沒有,上市公司通常一次只採用一種融資方案
❽ 公司內部的融資方案
公司內部的融資方案有以下幾要素:
1、 背景資料:
正值公司對內部管理機制和行內業及產品業容務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重組創新,企業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調整。
2、業績股票計劃內容:
1)授予對象: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
2)授予條件:根據年度業績考核結果實施獎罰。。
3、激勵
1)激勵模式:要根據公司模式制定出相對應的模式
2)激勵對象:方案的激勵對象包括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既是對管理層歷史貢獻的補償,又能激勵管理層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及股東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留住業務骨幹,保持公司在核心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
3)激勵作用:如果公司的主營業務以傳統產品為主的時候,由於傳統行業的企業對人才的競爭不像高科技企業那麼激烈,因此激勵力度偏小對股權激勵效果的影響不會太明顯。但近年來,公司已逐步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轉移,並在原有產業中重點投資發展一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較大的高科技產品,實現產品的結構調整和高科技創新,而高科技企業對人才的爭奪將會比傳統企業激烈得多,此時的激勵力度應隨之調整。
❾ 求一個金融改革下企業融資成功的案例
一個成功的融資案例
發布日期: 2005-1-25 點擊數:134
通過一項長達四年的融資計劃,匯豐投資銀行為新世界集團融資逾十四億美元
前不久,香港匯豐投資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企業財務董事兼中國事務主管許亮華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就剛剛完成的香港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簡稱新世界中地)一項長達4年、累計逾14億美元的融資項目作了詳細介紹。
90年代以來,香港著名華商鄭裕彤財團通過旗艦企業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大舉進軍內地的中低檔房地產市場,並成為北京、武漢、天津和沈陽等城市的房地產戰略發展商,為此,需要籌集龐大的資金進行投資。
1993年的高峰期後,許多城市的樓房尤其是高檔樓房大量空置,使得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看法相當消極。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他們為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拓展內地房地產市場進行投資,難度可想而知。
1995年11月,匯豐為新世界中國房主發展有限公司首次通過私募方式發行了5億美元的股本。本次發行是香港歷史上最大的私募發行,私人股本投資者佔有了新世界房主43
%的股份,新世界發展則持有57%的股權。
第二次是為新世界中國金融有限公司發行的3.5億美元強制可換股擔保債券。在私募成功發行一年後,新世界中國希望籌集更多的資金用於其在中國的房地產的投資活動。作為新世界發展的全資子公司,新世界中國公司的規模還太小,採用普通債券方式發行成本較高,如果上市又不具備三年業績的條件。於是,匯豐主要針對上一次私募所未觸及的可換股債券為債務投資者設計了可換股債券的發行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很大的結構性缺點:公司上市後,債券尚未到期就可以轉為股票,在換股期間,可能會有大量股票突然湧入市場,這會給當時的股價造成壓力,甚至影響初次公開發行的價格,因為投資者預計初次發行後股價不會立即上行。為此,匯豐設計的結構是,所有債券強制轉換成股票,並在初次公開發行時作為發行規模的一部分,上市前必須決定是否換股,上市後就沒有可換股債券了,這就給了投資者關於市場流通股數的確切信息;當然這也給發行增加了難度。這次發行是除日本外亞洲地區最大的可換債發行之一,匯豐承擔了2.1億美元的分銷份額,卻創造了8.6億美元的總需求,發行後債券交易價格一直高於發行價格。
在公開流通債發行兩年半以後,新世界中地准備在1999年到股票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為5.68億美元。這次發行面臨的最大障礙在於,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房地產業有很多誤解,對實際發生和醞釀中的變化知之甚少。如何改變投資者的不良印象就成了決定發行成敗的關鍵。為了讓股本投資者能夠更好了解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匯豐集團屬下的匯豐證券於1999年5月6-7日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舉辦了中國住房改革研討會;為配合全球發行,匯豐組織了兩次獨立的訪問活動,活動事先都有詳盡的研究報告作鋪墊,活動橫貫了亞、歐、北美三大洲;6-7月,匯豐又組織了大規模的全球路演,訪問了三大洲的11個城市。為一次發行舉行三次全球規模的推介活動,這是非常罕見的做法,經過這三次聲勢浩大的活動,終於完成了對投資者的"教育"工作。
在此次發行過程中,可換股債券的換股程序是個關鍵環節。債券持有者的換股方式有三種:在初次公開發行中認購最大數量的股票,或是將債券折算成股票出售獲得現金收入,或是只認購最大債券股的一部分,其餘債券則兌現。經過路演,結果相當令人振奮:來自股本投資者的需求為7.83億美元,來自債券持有者的需求為1.43億美元,總需求達9.26
億美元。至此,由匯豐一手策劃的為新世界中地總額超過14億美元的這個融資故事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不知道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種,答題辛苦,幫忙點下【採納回答】,謝謝!!
❿ 融資方案怎麼寫
第一部分 摘要
第二部分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