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微商上市融资

微商上市融资

发布时间:2025-07-07 23:16:03

『壹』 微商贷是什么

微商贷是一种为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的贷款服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

微商贷是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的一种信贷产品,旨在解决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短期资金缺口问题。

二、特点

  1. 便捷性:微商贷申请流程简单,审批速度快,能够快速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
  2. 灵活性: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可根据借款人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
  3. 信用贷款为主:通常以信用贷款为主,无需抵押或担保,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

三、适用对象

主要面向有稳定经营、良好信誉但缺少抵押物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四、服务机构

包括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这些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评估标准和业务流程,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服务。

『贰』 微店拟在科创板上市,错失社交电商红利后要靠什么扭转局面

2月2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微店集团于2020年10月同东兴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以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或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微店集团(曾名为口袋购物)成立于2011年。起初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商导购,2014年内部孵化出一款名为“微店”的APP,定位为帮助微商在微信内开店的工具,提供商品管理、订单管理、销售管理等功能。

当时,微信已有近4亿月活用户,其中活跃着大量微商,希望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营销卖货。微店是国内最早一批捕捉到社交电商红利的创业公司之一。这款应用吸引商家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可以在微信体系中自主分发链接,并与社交结合进行导流获客,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成为微信生态内淘宝的潜力。

事实上,微店上线后一度确实广受欢迎,不到9个月时间内,就吸引超过1200万家店铺入驻,成交额超过150亿元。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的模式也获得了风险资本青睐。2014年,微店接连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H Capital、DST、老虎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但在极盛之后,微店很快开始走下坡路。

“从工具到流量,一站式解决社交网络开店的所有问题。”是微店官方介绍中对自身的定位。但实际上,微店自始至终都没有解决电商领域最重要的流量问题。

“我的店铺在前端页面上有大咖展示位,但很少有人通过这个窗口成为我的顾客或者分销商。去年618购物节的时候,尝试过上首页的活动,但并无多少销售转化,就慢慢放弃了。”一位微店店主对界面新闻说,“商家选择平台,更多是希望被更多买家看到,而微店对这方面的帮助不大。现在我的主要精力在经营自己的微信群。”

几乎同一时期,拼多多横空出世,凭借创新的拼团裂变玩法,极大地降低商家的获客成本。拼多多真正抓住了微信生态中的社交红利,至今已经成长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电商巨头。

无法为商家创造新的流量,微店的价值大大缩减,更多呈现出工具属性。但在工具方面,也有商家反映其后台系统不够方便易用。

前述微店店主告诉界面新闻,卖货有直接向顾客销售和通过分销商销售两种方式,但微店对这两类方式在某些设置上不够灵活(比如是否包邮,只能选择都包邮或者都不包邮)。她还时常听到顾客抱怨,微店的付款方式非常难用,“经常会看到有客人在后台拍了N多次都不付款,类似支付这样的基础功能不够便捷。”

除了开店工具外,后期微店也尝试过不少新业务,包括团购、外卖,也围绕商家端做过培训。但这些新业务并未成长壮大,反而分散掉公司不少精力。自2014年之后,微店再无新的融资消息传出。据36Kr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随着数据下滑严重,微信内部将微店从最高级的战略合作伙伴下调了几级。

同以微信生态内的开店工具起家,与微店主营业务相似的有赞已于2018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月4日收盘,市值为611亿港元(约509亿人民币)。有赞2020年服务商家的年交易额为1037亿元。微店官网显示,目前微店的入驻商家超8000万,年交易额超1000亿,在架商品数超过30亿。

『叁』 年砸15亿广告费,“第一微商”冲击“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

据大象君了解,近期,韩束、一叶子的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意图冲刺“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摩根大通、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上美集团此前曾计划冲刺A股,后转战港股。2021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在A股上市,但最终未成形。一年后,2022年1月,上美集团转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在今年7月,其申报资料失效。这是时隔9个月后,上美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上美登上资本市场的迫切之心可见一斑。

“第一微商”IPO

上美集团创始人吕义雄,是潮汕人。和很多潮汕富豪一样,吕义雄白手起家,颇有经商天赋,他曾评价自己是“天生就喜欢做生意的人”。

最早,吕义雄在西安康复路批发市场做批发生意,并一度做到了批发市场前五名。2002年,他有了自创品牌的想法,离开西安到上海成立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创办了核心品牌韩束。

韩束创办之时,正是我国国货化妆品的第一次创业浪潮,丸美、珀莱雅、自然堂、相宜本草等都是在2000年左右成立的。

当时,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已经陆续进入中国,在抢占高端市场的同时,它们还通过并购的方式拿下了小护士、羽西等颇有名气的本土品牌,抢占渠道和市场份额。

跟实力强大的外资品牌相比,韩束等刚崛起的国货品牌要“弱小”得多,它们没能力“正面出击”只能通过定位、渠道等“侧面夹击”。

国际品牌在一二线城市,韩束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力拓展三四线城市;百货、超市等重点线下渠道被国际品牌占据,韩束就选择突破电视购物渠道。

吕义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2012年韩束在电视购物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40%。

通过电视购物积累到第一桶金后,吕义雄宣布重回线下渠道。他的想法是,经过10年发展,同时期成长起来的化妆品企业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韩束想要成为国内一线品牌,就必须在线下实体通路成为强势品牌。

对化妆品企业而言,想要形成品牌力,爆款产品和营销缺一不可 。2012年,韩束推出的韩束红BB霜成了公司之后很多年内的爆款产品,在营销方面,韩束不仅签约了林志玲做代言人,还大手笔做起了电视广告。

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天津卫视等众多电视台的王牌节目都有韩束赞助。据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这3年间,韩束电视广告刊例费用分别达到了2.12亿元、4.49亿元以及5.17亿元。

2014年和2015年,韩束分别花2.4亿元和5亿元冠名《非诚勿扰》。其中,2015年韩束的5亿元冠名,还创下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投放新高,成为" 中国广告史第一大单 ",并在全国范围投放万达影院,开启长达4年的大荧幕 " 霸屏 "。

2014 年,微商模式在国内大火,于是上美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微商事业部,并曾创下 "40 天销售一个亿 " 的战绩,因此有了 " 第一微商 " 的称号。

但最后又因为被质疑 " 传销 ",只得随即取消了该部门,但不得不说的是,韩束确实借此收割了大波红利,据媒体报道,2015 年韩束零售额达 90 亿,接近巴黎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

但最后又因为被质疑 " 传销 ",只得随即取消了该部门。但不得不说的是,韩束确实借此收割了大波红利,据媒体报道,2015 年韩束零售额达90亿,接近巴黎欧莱雅在中国的销售额。

年砸15亿广告费
持续性地投入科研是上美集团提出的成功关键因素,但从投入金额来看,营销才是其支出重点。

上美集团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产生研发开支0.83亿元、0.77亿元、1.05亿元及0.5亿元,分别占收入的2.9%、2.3%、2.9%及4.1%。同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04人的研发团队,其中81人持硕士或以上学历,约占研发团队的39.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美集团对营销方面的投入。报告期内,上美集团所产生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15.72亿元及6.08亿元,分别占对应年度总收入的46.1%、45.4%、43.4%及48.2%。据披露,在上述销售及分销开支中,营销及推广支出占了大头。2019年,上美集团营销及推广开支超过8亿元,2020年及2021年,营销及推广开支均超过10亿元。

据此计算,上美集团每年在营销推广方面的支出约是其研发投入的十倍。

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

天眼查显示,成立至今,上美集团仅进行过两次融资。 2015年,上美集团完成4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联新资本、中信资本以及前上海家化总经理葛文耀的个人投资,并创造了当时本土化妆品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轰动行业。彼时,正是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吕义雄甚至在朋友圈喊出“五年内一叶子年零售要到130亿、年回款60亿”。

也正是在同一年,上美集团将之前的名称“上海卡卡化妆品有限公司”改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并首次提及上市计划,放出豪言称要在2018年上市。 之后的几年里,上美确实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上美的销售回款从3亿元快速增长至48亿元。同时据欧睿咨询数据,2017年,韩束以2.6%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化妆品企业。

但是,随着国内不少美妆品牌纷纷走向资本市场,比如同期成立的丸美、御泥坊、珀莱雅,或者后起之秀逸仙电商、贝泰妮均已成功上市,但上美集团却迟迟没有动静。

2020年11月,上美集团完成5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雅戈尔、旭日紫金及百银投资。一个月后,又将公司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便可以看出上美集团对于上市的强烈渴望。

到2021年2月,上美集团IPO计划终于有了进展,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A股上市,但随着A股上市的条件愈发严苛,该计划并未成功。

一年之后,上美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港股IPO。据专业人士分析,由于A股上市门槛变得越来越高,上美此举可能是为了加快上市进程。在同期多数美妆集团都已经上市的情况下,上美难免焦虑。从1月在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2月收到证监会国际部下发的境外上市反馈意见;4月收到证监会核准发行批复;但时隔半年之后,7月因申报资料失效而中断进程。

如今,上美集团第三次冲关,再次递表闯关港股IPO,终于又离IPO近了一步。若能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

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据了解,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消费开支增加,中国的化妆品市场由2015年至2020年呈现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需求的增加,国内化妆品市场成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蓝海市场。

据报告,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13,102亿元,同时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9.2%。

受到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大众消费习惯转变带动,中国化妆品人均开支于2020年达到人民币599元,由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4%,并预计于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人民币917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护肤品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人民币2,04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4,1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预期由2020年至2025年继续以复合年增长率10.0%增长,而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前达致人民币6,619亿元。

坐拥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未来国货美妆又将诞生多少个IPO,值得期待。

『肆』 金融微商是什么

金融微商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


金融微商的概念


金融微商是金融行业与微商模式的结合体。它将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微商这一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线上平台,金融微商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投资咨询、保险咨询、理财产品销售等。这种方式既能让金融服务更便捷地触达消费者,也能让金融从业人员利用微商模式发展个人社交网络中的潜在客户和客户关系,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金融服务快速便捷的需求。


金融微商的特点


金融微商的核心在于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化和个性化定制。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金融微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的全天候在线交易和咨询,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服务支持。


其二,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借助社交媒体功能,从业者能够及时解答用户的疑问和关切,实现了更加高效的客户服务体验。


其三,金融服务产品更加个性化。通过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研究,金融微商可以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组合,满足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其四,运营模式创新性强。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严格的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金融微商更灵活多变,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其五,基于社交网络的推广更具扩散效应。金融微商可以利用人际社交网络传播金融产品信息,快速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其六,灵活的交易模式及丰富的金融产品供给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与偏好。无论是支付结算还是投融资服务,金融微商都能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服务体验。


最后,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也具有高效性,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总之,金融微商以其便捷性、互动性、个性化定制等特点正成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伍』 微商贷工作:银行金融的创新与挑战

银行微商贷工作是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一环,既带来了诸多优势,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银行微商贷工作概述

银行微商贷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向微小企业主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该业务模式快速、便捷、门槛低,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资金需求也日益旺盛,银行微商贷业务应运而生,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银行微商贷工作优势

  1. 高效便捷:打破了传统贷款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客户通过互联网提交材料即可完成申请,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贷款效率。
  2. 降低融资门槛:相较于传统银行贷款,微商贷通常不要求企业提供过多的抵押或担保,使得更多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3. 创新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灵活多样,包括按揭贷款、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小微企业的需求。

三、银行微商贷工作挑战

  1. 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微商贷客户群体相对复杂,信用评估难度较大,如何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满足小微企业需求成为问题。
  2. 竞争加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网贷平台等新型金融机构推出类似产品,使得银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四、建议

  1. 加强风险控制机制:完善信用评估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分析。
  2. 拓宽服务渠道:积极探索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共享客户资源,扩大业务范围。
  3. 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贷款申请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银行微商贷工作既带来了金融创新的优势,也面临着风险控制、竞争加剧等挑战。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机制,以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陆』 淘宝第一家三金冠店主年入7亿,做微商竟然上市了,还是马云徒弟,你咋看

说起电商平台的“黑马”,那肯定有拼多多的一席之地,虽然说拼多多一直被诟病货品质量不行,甚至还出现假货的情况,但是丝毫挡不住成为我国首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电商平台。就在五一劳动节,当大家都在享受假期时,有一家企业在5月3号正式上市,它就是云集。和拼多多一样,云集也是诞生于2015年的社交电商平台,当时,大家对于社交电商这个名词基本上很陌生,就像现在的“新零售”一样,但是云集和拼多多一样,突破重围,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佬的夹击下存活下来,而云集的老板,任何人都想不到,还是马云的“徒弟”,曾经是个开淘宝店的。

为什么说肖尚略是马云的徒弟?因为肖尚略在2018年的时候正式成为了湖畔大学的学员,而这所湖畔大学是由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9名企业家一起创办的,而且马云是校长,如果放在古代,马云就是师傅,入学的肖尚略可不就是徒弟了?在每一个学生入学之后,马云会亲自给他戴上校徽,和肖尚略同期的学员都是顶尖的企业家,例如说有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每日优鲜CEO徐正等。


肖尚略目前是云集的最大股东,个人持股46.4%,并且在准备上市之前的融资中,云集也引进了以鼎晖投资为首的多家投资机构,这几家股东也是目前云集最大的几个非自然人股东。

很多人到现在还在疑惑,云集到底是怎么突出重围最后上市的呢?其实小编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和它的模式有关,目前云集已经有了900多万的付费会员,正是这些会员成了云集的核心力量,并且客户粘性非常强,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云集的“铁粉”了,所以这也是目前云集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不能比较的。

阅读全文

与微商上市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生指数的杠杆是指什么意思 浏览:577
微商上市融资 浏览:563
什么软件上有庄家资金出入的指标 浏览:269
信托到期几天能到账 浏览:209
brar指标详解 浏览:439
投石车杠杆 浏览:700
外汇影响黄金走势图 浏览:941
九阳股份融资融券 浏览:653
台中银融资租赁苏州有限公司 浏览:483
封国股票 浏览:275
锦泰期货北京营业部 浏览:377
2016年钢材信息价格 浏览:291
金融机构会上讲话 浏览:479
西安塞米金融公司 浏览:64
完善汇率制度的具体措施 浏览:327
杠杆中重点的位置 浏览:820
中国股市融资额 浏览:415
佣金放弃承诺书 浏览:431
贷款资金属于银行资本金吗 浏览:887
迪士尼6月28日门票价格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