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

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

发布时间:2023-05-25 07:11:43

『壹』 金融资产有哪些

如今金融资产按照业务模式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还是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划分为三分类。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旨在通过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收取合同付款来实现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持有并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整体回报。例如贷款、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这些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会计科目为“债权投资”。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认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对于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企业的目标是管理日常流动性需求同时维持特定的收益率,或将金融资产的存续期与相关负债的存续期进行匹配。会计科目为“其他债权投资”。 该金融资产还有种特殊情况,企业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类型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并非为本金+利息,而是不关系价格波动,长期持有获得稳定分红。该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时到终止确认,除了分得的现金股利计入损益,其他自始至终不得影响损益,全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留存收益。科目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也不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交易性的或者基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决策并对其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目标是通过出售金融资产以实现现金流量。即使企业在持有金融资产的过程中会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因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对实现该业务模式目标来说只是附带性质的活动。该金融资产为兜底分类,会计科目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拓展资料: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在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
3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即使合同条款因债务方或金融资产发行方由于发生财务困难而重新商定或修改,在确认减值损失时,仍用条款修改前所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计算。
总结:
金融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如:企业的外汇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入投资款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贰』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如何分类,对会计科目的影响

(1) 旧准则分类:“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四类。

(2) 新准则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

『叁』 会计上如何划分各种金融资产

1.会计上如何划分各种金融资产这个问题太大了,分4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计量问题太大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是有说法的,这个得单独学习,因为两句可说不清楚。
2.当然归类时必须谨慎,因为一旦确定类别,不得随意变更。准则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调节利润,因为同一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企业的损益影响是不同的,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交易费用计入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计量,交易费用也计入成本,可见它们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是不同的。
拓展资料:
一、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并不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说法,为何在会计上有这样的分类?其实这是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工具交易,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了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金融工具交易,便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对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迫切要求,由此《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顺应而生。会计上的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管理的要求以及投资的策略等,但概括来讲,这四类的划分应该体现管理者的意图,根据管理者的意图对金融资产做出不同的分类。 如果管理者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出售获利,则应当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果管理者的意图为持有到3年后再出售,则应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管理者持有意图不是很明确(即既不是短期出售,也不准备持有到期),则可以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不能认为某项金融资产一定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必须看管理者的意图。

『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哪些资产急需。。谢谢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划分为: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至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伍』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都包括哪些类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都包括哪些类资产?

您好,会计学堂李老师为您解答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 新增)
4 1011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新增
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短期投资(分拆)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
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 新增)
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 新增)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新增)
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0 1121 应收票据
11 1122 应收账款
12 1123 预付账款
13 1131 应收股利
14 1132 应收利息
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 新增)
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 新增)
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18 1221 其他应收款
19 1231 坏账准备
13 1161 应收补贴款
20 130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 新增)
21 1302 拆出资金(新增)
22 1303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
2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
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 新增)
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新增)
26 1401 材料采购(更名)
27 1402 在途物资(新增)
28 1403 原材料
29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0 1405 库存商品
31 1406 发出商品(新增)
32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34 1411 周转材料(新增)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35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36 1431 贵金属
37 1441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新增)
38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 新增)
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新增)
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
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
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
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更名)
45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6 1521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
47 1531 长期应收款(新增)
48 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
49 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 (新增)
50 1601 固定资产
51 1602 累计折旧
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3 1604 在建工程
54 1605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55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56 1611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 新增)
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 新增)
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 新增)
59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 新增)
60 1631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
61 1632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
62 1701 无形资产
63 1702 累计摊销 (新增)
64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5 1711 商誉(新增)
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
66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67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
68 182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 新增)
69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1.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基谈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睁锋激
2.资产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
流动资产应该要重点掌握哦

资产的分类有很多方面:第一种分类是重点
1.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悉袜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研究支出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资产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融资租赁资产)。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

可以做固定资产
新准则里对于使用寿命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用品,不管金额大小均可进入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短期获利或近期出售,属于流动资产。主要是股票类或认股权证之类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走利润表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类,说实在的,我查过万科,中石油等,帐上都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收入计入利润表,但是限制很多,不能提前出售,不能随意改变意图等,一旦改变意图或出售就得转成第四类
3 贷款和应收款项,没什么说的吧
4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第一类类似,但属于非流动资产,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死活不走利润表,而是走资本公积。认股权证之类的只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还有问题找我
其实你没有仔细看我的回答,影响和分类的原因已经写在里面了
1.首先,企业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比如你出售了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剩余部分就必须转到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需要来制定,比如你就想把股票的涨跌走利润表,就应当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你觉得利润起伏回很大,看起来不稳定,就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样就不走利润表了。
3.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走持有者对其投资。
就是这些

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隐含的资产概念

一、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规范
职工薪酬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我国目前对这一重要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框架,对职工薪酬的理解比较狭隘,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规定也散见于各相关规定。新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此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涵。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
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融合了所有与报酬相关的项目,据此可以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在其下根据薪酬类别如工资薪酬、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辞退补偿、带薪休假费用等,设置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辞退补偿”、“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住房公积金”、“应付福利费”等,取消原先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一级科目。
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一)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分录的借方按照领取薪酬的职工所提供服务的受益部门,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辞退福利只计入当期费用),贷方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具体如下: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1. 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以工业企业为例:
例1:结算本月应付工资如下:车间从事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5 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35 000
例2: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工会经费3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4 000元。提取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7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会经费3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4 000
例3: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人员的应付统筹退休金4 500元、应付医疗保险3 000元。
借:制造费用7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4 500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3 000
例4:计提车间人员的住房公积金4 000元。
借:制造费用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2 0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2 000
2. 计入资产价值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应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例5: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在安装中发生应付安装人员工资6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6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6 000
3. 计入费用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
例6: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医疗保险5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 5 000
例7: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2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 5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会经费2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1 500
例8: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应付统筹退休金3 5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3 500
例9: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住房公积金3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1 5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1 500
(二)职工福利费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新准则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资总额14%的规定,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可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由于新准则要求按福利费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应作纳税调整,年末账户余额清算结零。
例10: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如下:直接生产人员为3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为500元,办公室人员为600元,销售人员为1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3 000
制造费用500
管理费用600
销售费用 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5 100
(三)辞退福利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对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可能发生的补偿,原制度要求在发生时据实列支,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费用:
(1)企业已经制订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例11:计提满足辞退条件的车间员工的辞退补偿费用5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5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辞退补偿50 000
当上述各项职工薪酬以银行存款或现金实际支付时,冲回各预提负债。
四、信息披露的变化
新准则统一了关于职工薪酬的披露原则,首次明确规范了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即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各类社会保险福利费、住房公积金、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以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同时规范了对于因接受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计划建议的职工数量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应根据《或有事项》准则规定进行披露。
五、执行新会计准则第9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从上述内容看,由于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规定发生了变化,因此,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要求,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作纳税调整。这意味着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新准则第四条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应付的辞退补偿只计入当期费用外,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这意味着也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的存货成本将会有较大的影响。
(3)对于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原制度要求在发生时据实列支;新准则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应做预计负债处理,这也将影响企业的流动负债及各期损益。但应谨防企业通过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调控利润。因此,对于辞退补偿作为预计负债的使用应加以严格定义和限制,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很有可能将为可能发生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产生现金流出,否则不能作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确凿证据可定义为企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已达成正式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计划或协议。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有几项

基本上所有的非货币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等)以及货币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都要考虑。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有哪些变化

一、新旧准则资产减值的差异
1.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原准则要求 企业 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减值测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2.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其中,销售净价为资产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原准则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包括销售净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考虑到不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销售价格较难获得,因此,将销售价格更改为公允价值,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旧率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
3.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原准则要求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是实际工作中,有时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以资产组为基础如何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4.规定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原准则对于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测试及其处理并不明确,新准则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部资产应当结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也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这些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
5.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原准则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按照恢复的金额,在不超过已确认减值损失金额的范围内,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对比作了禁止性规定,对于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url=]投资[/url]、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关掉了企业通过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增加了企业财务透明度,避免了企业确认暂时性损失,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既可以与历史 成本原则保持一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润操纵的空间,更符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要求。
二、新资产减值准备的优、缺点
1.从新旧准则差异上不难看到:新准则针对旧准则所采取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引入资产组和总部资产,扩大并明确资产减值范围,增加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衡量可收回金额,限制公允价值的使用,尽量采用统一计量方法,资产减值的不可转回性,完善会计披露要求等措施,严格限制了其主观操作性,体现了准则的更为谨慎性的原则,有力遏制了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大胆舍弃了过去与IASB趋同,即允许转回资产减值的做法,采取了在以后存续会计期间内,只许计提不许转回的做法,适当堵塞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通道,使企业调节功能大大降低。
2.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和完善了原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但是新准则并非完全是为了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所以新准则为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适用性而适当调整增加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运用,从而在客观上使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所增加,例如新准则只给出了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而资产的销售价格和处置费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如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说明;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但是企业仍然可以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调低当期利润,减少期末存货成本,这样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就会偏低,从而使未来的利润反弹等等。这些缺陷仍然会给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
三、对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几点建议
不同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上存在差异,一是受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影响,二是由于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信息不透明。这就使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
1.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新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和职业判定范围。假如企业不能正确运用准则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如前面所分析的公允价值的确定、资产组的划分、折现率的确定等又将会成为企业操纵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新准则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标准,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定范围,以避免政策的灵活性成为企业盈余治理的工具。
2.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还不够完善和透明,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url=]证券[/url] 治理机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投资、存货的合理市场价格,导致资产减值程度难以合理确定,从而使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和信息资料。发展[url=]资产评估[/url]业,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通过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使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增强其可操作性并使会计资料更具真实性。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新准则的颁布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判定能力和职业道德,才能使新准则在我国更好的推行。在新准则中,资产组的划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定、折现率的确定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定能力。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定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治理经验。因此,在实施新准则时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会计人员也应该努力加强对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判定能力。
4.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url=]审计[/url]为了防止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预备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应加强对资产减值预备的审计。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预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预备进行利润操纵,以确保资产减值准则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各种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有理论根据,但实施中的难度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当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准则: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没有金额限制。

『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哪几类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按照会计准则要求,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柒』 新会计准则下两种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试行,随后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指南》。在新的准则和准则指南中投资部分的内容变化较大,取消了原来的“短期投资”科目,新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取消了原来的“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新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在核算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但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该科目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该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以“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从核算内容上看,两者的核算内容都包括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内容。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核算的是以交易为目的所持有的投资,还包括基金投资。从明细账的设置上看,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是以交物态易

为目的,短期持有,因此没有设置债券投资的“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明细科目。

二、取得两种金融资产时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困蚂运1:2007年6月5日,甲公司以50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则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80

应收股利20

投资收益10

贷:银行存款510

企汪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应按债券的面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例2:以例1资料为例,若购入的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则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90

应收股利20

贷:银行存款510

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对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投资收益的减项,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以交易为目的短期持有,故该交易费用作为未来实现的投资收益的减项;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持有目的不明或持有期较长,因此交易费用作为购入金融资产成本的构成部分。

三、两种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两者的处理也不相同。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3:以例1资料为例,2007年9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7.5元。(甲公司每季度末提供财务报表)

1.若该金融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会计处理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2.若该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会计处理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

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先计入资本公积,待金融资产出售时,再转化为投资收益。这一处理的差异,也与两种金融资产的性质及持有目的有关。

四、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期限短,期末若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则直接冲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确定发生减值的,则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例4:以例1资料为例,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7元。

1.若该金融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会计处理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2.若该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有客观证据证明该资产确已发生减值,则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7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从上例可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下降,一方面调整金融资产的价值,一方面将减少的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确定发生减值的,则需确认减值损失。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出,按确认减值损失与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的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五、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的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出;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账面余额及转出的资本公积的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5:接上述例1—例3,若该金融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11月10日该金融资产对外出售,售价550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5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80

投资收益7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例6:接上述例1—例3,若该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07年12月31日没有发生减值。2008年2月20日该金融资产对外出售,售价550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90

投资收益6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

从取得到出售的全部过程来看,若该金融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投资活动中的总收益为:70-10=60(万元);若该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投资活动中的总收益为:60万元。总投资收益相同,但取得、持有期间、出售等各环节的会计处理却有差异。

以上只是对新准则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差异做简单分析,两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差异主要与资产本身的特点及持有该资产的目的有关。

『捌』 新会计准则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指的是什么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就相当于以前的短期投资,以后不再有短期投资科目,取而代之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玖』 简述《金融工具》准则包含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简述《金融工具》准则包含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金融资产有: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不包含在本准则中:
(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四)因清偿预计负债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五)企业合并中合并方的或有对价合同,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六)租赁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七)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八)套期保值,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九)原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十)再保险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十一)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分为2种:1、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等);2、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权,期货等等)。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关系就是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的一种。
我不是学经济的,该回答可能有不对之处,请谅解。

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区别

1、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在现实生活中,交易行为无孔不入,因此,各种资产之间经常会出现相互间的转换,当然,转换目的在于提高其拥有资产的相对价值。
2、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不同形式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金融风险。金融工具分为2大类:现金类和衍生类。现金类分为证券类和其他现金类(如贷款,存款)。衍生类分为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和柜台(OTC)金融衍生品。另外,也可以根据财产型别分为债务型和所有权型。

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这句话对?

不对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同时形成另一个单位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的合同。可知,金融工具是一个合同,而金融资产只是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交易结果。

衍生金融资产是不是是指衍生金融工具? 非衍生金融资产是不是指非衍生金融工具?

简单,我通俗给你讲 非衍生的,那就是基础的,比如固定存款,债权,股票,外汇什么的,这都是实打实的,其价格变动依赖于你怎么交易他,别人怎么交易他,他的价格都是他自身的价格 衍生的,那就是在基础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派生出来的,比如期货,期权,互换什么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不是依赖于自身,而是依赖于他们代表的基础品,比如债权期货,他代表的就是债权的价格(跟我上面说的一比较你就看出差别了吧),只不过这些衍生工具的交易规则与基础品不同,从而能衍生出各种其他的功能,更易于投资。 最后举例总结,你持有股票,就是非衍生资产,你持有股指期货,就是衍生资产,你持有国债,就是非衍生资产,你持有国债期货,就是衍生资产 不懂再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吗

属于;
金融工具定义在会计上的主要用途在于确定“会计确认”的时点,也就是说,所有纳入金融工具范围经济活动,都采用合同生效日作为会计确认的时点;
金融工具如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保单等也叫金融产品、金融资产、有价证券。
金融工具中包括了金融资产,从而推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金融工具。

3. 金融活动、金融资产、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

金融活动是具体的相关娱乐或者产品活动包括线上线下。 资产呢属于金融相关的人、物品、财富。产品等。 金融产品基本都是根据 金融、周期所命名的产品名称,金融工具基本都是指一些软体之类的

什么叫符合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简单的说,就是按照这个准则,不再确认金融资产,更通俗的说,这项金融资产和您没关系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第二十五条,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资讯:
第二十五条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
(一)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二)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用大白话解释如下:
(一)不能从这项金融资产上赚钱了。比如本来你有某项债券,各种原因,利息再也收不到了,那就终止确认;
(二)资产转移了,无论是卖出了也好,还是由于各种变化,转换成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资产类别也罢,总而言之,这项资产已经不再以金融资产的方式计入财务报表了。
当然,由于终止确认了,所以当然要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账户中转销了。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有哪些变化

新旧对比
新准则一共有9章82条,相较旧准则篇幅有所增加,主要变化是明确了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特殊金融工具的定义,并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做了区分,增加了收益和库藏股相关列报与披露;明确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相互抵消的条件;丰富了报表披露的具体内容,例如增加了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利润表相关资讯的披露、重大汇率风险敞口分币种分析以及有关复合金融工具和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资讯等。
新准则最大的变化是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互相抵销的标准。在旧准则中,我国对于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的抵销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的。旧准则没有说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销的目标,没有界定什么是抵销,什么是抵销权,这种抵销权是无条件抵销还是有条件抵销等。由于旧准则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必然会对会计实务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在新准则中增加了抵销权的定义,还以列举的方式提出了5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的情形。这种做法在当前我国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较简单且交易较少的情况下是适用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比重及其交易的复杂性将会不断增加,以列举的方法仅仅规范的是在原有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形,一旦出现新的情形,则难以应对。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对这些概念有明确的界定,从而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指引和规范,避免陷入对准则持续“打补丁”的过程中。
中外对比
新准则的实质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基本相同。对列示和披露部分,分别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IAS32)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7)作出比较后,主要有以下差异:
(一)准则的命名。我国新准则以金融工具列报命名,规范了金融工具列示和披露两方面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用两个准则IAS32:金融工具列报和IFRS7:金融工具披露分别规范。我国金融工具的列报,是更广泛的概念,包括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的披露。列示只在财务报表内反映,披露是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解释说明。国际准则中的列报与我们的列示含义相同。
(二)不涉及事项。我国新准则不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的事项:1.长期股权投资;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3.职工薪酬;4.股利支付;5.债务重组;6.保险合同。国际会计准则不涉及五个方面的事项:1.子公司、联营、合营中的权益;2.雇员福利计划中的雇主权利和义务;3.保险合同;4.企业合并;5.股份支付。我国准则规范的范围相对国际准则来说,范围较窄,除国际准则不涉及的事项外,还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专案。
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例如全面采用公允价值,披露风险等。这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准则的颁布只是起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准则,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尽快颁布解释公告或执行指南。就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而言,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以详细的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尽管现在的准则很全面,但可操作性不够强,特别是公允价值的大范围采用,对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要求较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我国应该尽快颁布解释公告或执行指南等,以指导实务中的具体操作。
(二)健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新准则要求披露较为详尽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数量资讯等,实际操作中将有较大难度。因为这不仅涉及系统改造,而且涉及整个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除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其他企业很少专门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因此,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新准则实施的有效保障。

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到底是什么关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同时形成另一个单位的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合同。从这个角度来讲,金融资产是金融工具这一合同对合同一方的结果。此处要注意,我们日常的会计核算的一个前提基础是会计主体,通常一个企业是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所以在会计核算上有意义的是金融资产。正因如此,22号准则才在开始给出了一个金融工具的定义后,几乎所有的规范都围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展开。
金融工具定义在会计上的主要用途在于确定“会计确认”的时点,也就是说,所有纳入金融工具范围经济活动,都采用合同生效日作为会计确认的时点(对比存货等资产的确认时点,你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到金融工具确认时点的特殊性了)。
不知这样说,是否明白。欢迎继续沟通。

阅读全文

与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银基金持仓 浏览:700
省广股份代码 浏览:103
中行换外汇一次最多能换多少 浏览:557
怎么淘宝客查询佣金 浏览:942
股票左低右底 浏览:523
昆明出名的金融公司 浏览:626
327国债期货合约 浏览:33
国际期货有杠杆嘛 浏览:414
123查询汇率兑换 浏览:141
云南国际信托不上征信 浏览:453
xm外汇mt4美元指数代码 浏览:836
600489股票行情 浏览:476
哈药集团查询电话 浏览:804
往年加币汇率 浏览:599
股票上海雅运 浏览:298
铲车的机械手臂是什么杠杆 浏览:292
大同山西证券在哪 浏览:440
蓝盾股份复牌 浏览:460
太平洋股票是什么公司 浏览:610
分期收到融资租赁发票的账务处理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