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惠領域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如何
7月2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速提升。6月末,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86.20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季末高0.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5.19萬億元,同比多增7668億元。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2%,佔比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
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長持續回落。6月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4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上季末低1.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6萬億元,同比少增1721億元。其中,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34.47萬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比上季末低2.3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94萬億元,同比少增4539億元。
② 房貸利率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近年來,各種中國家庭債務,中央銀行的家庭貸款數據,以及對親友的債務,以及私人貸款統計。此時,我國所有家庭成員的負債率甚至更高。自2012年以來,我國家庭按揭貸款與各類貸款中家庭按揭貸款的比例大幅上升。
近些年,我國家庭房貸杠桿率和住戶貸款佔住戶存款比的變化情況。以2016年為例。根據央行發布的《2016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2016年,我國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96萬億元,同比多增2.31萬億元。
這個數據看上去已經夠快了,如果和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再一比,更誇張。
2016年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6.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2.65萬億元,同比多增9257億元。
個人房貸增速是同期各項貸款增速的2倍多,新增房貸佔到全部新增貸款近40%!2016年,房地產果然是瘋狂的一年。
根據央行數據,2016年末,我國住戶本外幣存款606522.23億元,同期住戶本外幣貸款333729.46億元。
2016年末,我國家庭房貸杠桿率約為31.56%,我國住戶貸款佔住戶存款比為55.02%。看來,20171年無論家庭房貸杠桿率,還是住戶貸款佔住戶存款比重都是在繼續上升,2012年末時,我國家庭房貸杠桿率大約只有19.75%,而到了2017年末上升到33.59%;同期,我國住戶貸款佔住戶存款比從2012年末的不到40%,上升到2017年末的62.14%。
不得不感嘆,這幾年,我國居民加杠桿真的太快了。當然,伴隨這個過程的關鍵是M2持續較快增長,2012年我國M2為97萬億,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為168萬億。
房貸和央行版住戶貸款,並不是我國家庭負債的全部,如上文所述,央行的個人房貸數據,只能統計正規金融機構的數據。除此之外,我國居民為了買房子,往往還有其他借貸。
比如一個小白領,為了買上車房,很多時候都是家裡親戚朋友、同學,到處借錢湊首付。然後慢慢還。這意味著,他(她)既要還房貸,還要存錢還親戚朋友處借的首付款。
這幾年,主要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到超過很多人負擔的地步。但是剛需往往還得買啊,所以,有時候除了借家裡親戚朋友的,還要借類金融機構的,比如一些首付貸、現金貸。
還有的炒房客,其配資方式除了正規金融機構外,還有大量民間途徑。這部分往往也是央行無法統計的。
如上所述,千萬不能低估目前33.59%的房貸杠桿率,因為實際可能更高。
同樣,住戶貸款佔住戶存款,2017年末已經達到62.14%。應該說已經不低了,考慮到上述類似的分析,家庭還有其他債務,也不可掉以輕心。
最後,在日本房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我們不得不說房地產(負債)占家庭資產的比例很高。相反,如果房價不升或降,家庭債務比率將面臨壓力,甚至可能惡化。
③ 2017年貸款調結構效果明顯嗎
1月19日,央行發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全年新增專信貸屬13.5萬億元,同比多增8782億元。報告顯示,2017年貸款投向呈現五升兩降的特點,這一結果顯示,央行去年年初提出的「進一步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效果明顯。
以上是2017年信貸投放的五升,兩降之一是指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2017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2.2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上年末低6.1個百分點。兩降之二是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速減緩。2017年末,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5.8%,增速比上年末低6.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5萬億元,同比多增3693億元。
④ 請問,2011年房地產貸款總規模是多少
今年還沒結束,沒有全年總規模了,只找到以下數據,希望對你有用:
7月25日,央行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據央行初步統計,上半年各項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4.17 萬億元,同比減少10%;上半年房地產貸款新增7912億元,同比少增5985億元,同比減少43%;其中,開發貸款新增2098億元,同比少增2325億元,同比減少53%。
在上半年2098億的新增開發貸中,保障性住房貸款總額為908 億元,占開發貸款總規模的43%。
⑤ 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了哪裡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⑥ 對銀行流水單審核不嚴的原因是什麼
有律師稱,用假銀行流水單辦貸款依法要擔刑責,不過如果僅僅銀行流水是偽造的,按期還房貸,同時提供的房產抵押是真實、足值的,銀行一般不會追究。
只要借款者按時還款,對於銀行來說不會造成什麼損失。銀行對借款人有收入、流水方面的要求,是出於風險的考慮,最終是為了保障還款。「部分客戶為了多貸貸款,會有做高銀行流水的意願,但一般買房是家庭行為,全家人一起還貸款,而且個人對房貸的還款意願也是比較強的,所以目前房貸違約的情況不是很多。」如果在貸款後客戶無法還款,調查原因發現是偽造流水,那就是銀行貸前盡調調查不完全,屬於風控不到位。
用假流水單辦貸款,這一行為涉嫌的罪名可能是騙取貸款罪(《刑法》第175條)或貸款詐騙罪(《刑法》第193條)。如果按期還款,或者提供了合法的抵押物,沒有對銀行造成實質損害,一般就不會判定為這兩項罪名。多數情況下,如果僅僅銀行流水是偽造的,但有按期還房貸,同時提供的房產抵押是真實、足值的,銀行一般不會追究,只要繼續還貸就行。
「這種事比較常見,銀行一般不追究,有房產證抵押,其實銀行風險不大。」曾傑表示,即使銀行追究,一般也是民事糾紛,不會作為犯罪處理,最終的結果最多是取消貸款合同。因此,即使假流水單被查出,對於銀行、個人的成本都不是很高。
製作假銀行流水單的人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製作銀行流水單的人偽造了銀行印章,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
⑦ 廣州各大銀行正排查違規經營貸,對房貸利率會不會有影響
會有影響⑧ 央行房貸新規:去杠桿、降負債是大勢所趨
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以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要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目的是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健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繼2020年8月20日「三條紅線」出台後,又一針對房地產融資的政策,在剛剛過去的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我曾說過:「2020年全年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政策一直在持續的收緊,哪怕是在疫情最嚴重的上半年也沒有在任何一個公開場合說過要給房地產金融助力,一直到8月20日,這是所有地產人應該記住的日子,『三條紅線』的相關政策給整個行業特別是給房地產金融行業理清了未來的政策脈絡和思路。」
在當時我給出的十大預測中,提到未來金融政策還將趨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全年金融政策持續收緊的2020年的最後一天推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我對金融政策趨緊的預測,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的主基調不變。
01
大部分銀行金融機構符合管理要求
從近期發布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具體要求來看,銀行業金融機構按類型分檔,其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各檔不高於40%、27.5%、22.5%、17.5%及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各檔不高於32.5%、20%、17.5%、12.5%、7.5%。
若結合居民杠桿率與債務收入比來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居民杠桿率逐年提升至33%,較2015年增加13.7個百分點,債務收入比升至55%,較2015年增加24.5個百分點。而在疫情陰霾下,居民收入預期大概率將有所下滑,償債能力進一步減弱,由此看來現階段有序引導企業負債率、居民杠桿率逐步回歸到「安全線」以內,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仍是重中之重。
03
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
2020年,房地產政策層面前松後緊,中央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期調控目標。上半年房地產信貸政策中性偏積極,央行三度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75萬億元,並兩度下調LPR利率中樞,5年期以上LPR累計降幅達15個基點。
但下半年央行設置「三道紅線」分檔設定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閾值,並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倒逼房企去杠桿、降負債。時值年末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房地產行業將穩杠桿乃至去杠桿的強調和加強。
聯繫到郭樹清發文強調,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我們認為未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房企去杠桿、降負債已是大勢所趨。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答記者問時同時表示要「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十四五」規劃也已定調:房地產事關民生消費和投資發展,助力經濟內循環。
我在2021「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說過「房地產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業、製造業、服務業」。因此,我認為政策基本面依然「穩」字當頭,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強化並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
同時,《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發布,也進一步驗證了我對行業步入無增長時代新邏輯的驗證,過去若干年,房企高歌猛進,資金帶來了巨大的動力,時至今日,在「三條紅線」和「央行房貸新規」的要求下,資金被限制,由於沒有更多的資金進入,整個行業再往上走的動力被大大削弱,因為整個行業的主體是房企,缺乏資金的支持,會使得企業動能不足,從而使得行業動能不足,就將步入無增長的時代,這也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所講到的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
⑨ 我在網上辦了貸款,可把銀行卡號填錯了。他說錢被凍結要我打解凍資金請問要解凍資金嗎他們還說如果不處
央行發布的《2012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5%。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報告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
去年末,主要金融機構及主要農村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度末高0.6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3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7.4%,比前三季度高2個百分點。
年末,地產開發貸款余額8630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5.1個百分點。房產開發貸款余額3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4個百分點。個人購房貸款余額8.1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