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旅項目中產品業態策劃主要包括什麼
從前期的策劃規劃設計、IP導入、投融資,到後期的落地建設、運營、營銷、招商等。
② 房地產行業轉型文旅地產行業會存在哪些問題
近年來,伴隨宏觀調控政策持續加碼、土地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房地產企業紛紛加入產業轉型行列,將目標瞄上旅遊市場。與房地產行業的衰退不同,中國旅遊業近年來發展迅猛。2017年我國實現旅遊總收入5.4萬億元,增長15.1%;全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戰略布局文旅地產已成為房企轉型的新趨勢。
據了解,目前已有超過1/3的百強房企進入到文旅地產,這類企業有實力、有視野,房地產開發經驗豐富,但不少地產商依然沿用住宅的生意邏輯進行文旅項目開發,這不僅無益於項目推進,還會帶來更大風險。文旅地產考驗的不僅僅是當事企業的融資能力、資金運作能力,對內容創造及運營方面的能力亦要求極高,包括對宏觀政策的把控和判斷力。
在眾多進軍文旅產業的房企中,萬達表現較為突出,然而,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萬達文旅項目近年來多地「受挫」的現實。去年7月,為了解決流動性危機,萬達將13個文旅城拋售給了融創。此外,萬達還退出了其首個文旅地產項目——萬達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的經營。而被外界視為「小萬達」的中弘股份,在轉型文旅的道路上亦是接連碰壁:三亞的半山半島項目以及海口的如意島項目因環保督查等原因遇阻,公司累計逾期債務超40億。究其原因,既有大勢的影響亦有對政策局勢的錯判,更有開發商對自身能力與經驗的高估。
房企開發文旅項目慣用高舉高打、大步擴張的方式,動輒投資數百、上千億。而高速擴張是對資金需求量的上升,這極其考驗當事企業的融資能力和資金運轉能力。以華僑城為例。自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模式以來,華僑城在文旅項目的概算投資粗略估算已超萬億。而大規模的拿地後,其資金壓力亦凸顯。數據顯示,2017年華僑城A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7億元,同比下降274.85%。
文旅項目前期投資大,屬於重資產項目,必須靠地產反哺,但是地產的後期溢價需要建立在旅遊的成功運營來提升。若運營不力,則會影響體驗式業態,進而影響地產項目銷售。目前房地產企業運營文旅項目的能力參差不齊,且多數處於待開發階段,如何讓項目內容創新生成並可持續運營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業內有言:得IP者得天下。IP可以說是文旅的核心,它代表著個性化和稀缺性,能提高旅遊目的地的復購、重遊率和二次消費,能從根本上解決同質化競爭所帶來的頑疾。文旅地產發展依託的是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認同,想要打造旅遊精品,強勢IP的內容運營無疑是提升知名度的最佳途徑。
作為以服務為核心的產業地產,文旅地產需要思考消費特徵及需求變化、市場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在拿地策略、客群的定位等方面須做詳細分析。業內也一直批判文旅地產項目大多內涵不足、沒有靈魂,這就要求運營者們將文化與旅遊進行充分有機結合,形成鮮明的主題,以打造差異化體驗。
③ 中國房地產報的刊物內容
改版後,新聞版組涵蓋以下版面:政策要聞,宏觀金融、公司新聞、國土新聞、市場新聞、時評等版面。
產經版組輪流出版以下版面:新部品、新地產(包括商業地產、產業地產、文旅地產、養老地產)、省區特刊……
政策要聞:
包括要聞、時政、縱深、一周等四類版面。主要定位於宏觀政經、房地產相關領域的具有時效性的政策、趨勢和重大事件的報道。
宏觀金融:
以宏觀金融政策及企業微觀金融事件為報道對象,全面反映行業資本管理動態及趨勢。
下設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
公司新聞:
以企業為主要采訪對象,兼顧時效性和長線觀察的雙重視角,通過高端企業家訪談和微觀企業決策事例全面反映行業動態。
下設房地產戰略研究中心,有房地產經理人信心指數、上市房企市值百強榜等產品。
國土新聞:
圍繞土地的供地、拿地的關系,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全景式剖析土地市場的最新動態和商業機會。為地產上下游提供較權威的參考信息。
市場新聞:
報道房地產市場變化最新動態,解讀地產營銷成敗案例,力求以專業精神服務房地產行業創新營銷模式。
新部品:
推動綠色地產、科技地產,倡導新技術,示範新節能,服務新人居,引領建築部品與住宅產業化緊密對接,在供應商與開發商間架起便捷橋梁,推動房地產產業鏈融會貫通,辦成「永不落幕的建築部品展覽會」。
下設綠色地產研究中心。
商業地產專刊:
中國房地產報商業地產版組:以城市發展的維度、敏銳的觸覺以及深入的解讀分析,挖掘商業地產品牌價值,剖析典型商業地產案例,建立商業地產在行業、區域以及國民經濟中的坐標體系。同時整合資本、開發、運營、管理以及品牌商家等資源,力求全方位展現國內、外商業地產發展現狀。以專業媒體的力量,形成商業地產發展的引擎。
下設商業地產O2O研究中心。
文旅地產專刊:
每期八個整版的專題深度報道,打造中國最具權威的文旅投資財經專刊。致力於為優質文化旅遊開發項目對接優勢資本,依託專業的線上和線下資訊平台,通過舉辦高端論壇、專業展會及定製活動,搭建文化旅遊產業投融資對接平台,解讀國內外成功案例,促成項目對接,解決文化旅遊產業高速增長中的實際問題,明晰產業發展路徑和未來研判,為文化旅遊開發模式尋找更優解決方案。
下設文旅地產研究中心。
產業地產專刊: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主要宗旨,推動中國產業地產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建立符合當下經濟文化發展現狀的標准體系。每期八個整版的深度報道,力求專業的記錄行業的每一次悸動;成立中國房地產報產業地產研究中心,意圖用產業發展的視角推出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組建行業聯盟,用媒體的公信力與資源整合能力,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每年一次的大型展會,向行業展示最新的商業模式。
下設產業地產研究中心。
養老地產專刊:
在現階段中國老齡產業飛速發展背景下,作為國內首家唯一養老專版報紙,我們以破解政策、解讀產業發展動向為主線,深入研究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建立資本融資平台,促成咨詢管理對接,解讀國內外成功可復制案例,整合政府、資本、開發、運營、規劃及養老周邊產品品牌企業資源,引領國內外產業發展方向,准確剖析養老地產熱點項目,以專業媒體身份,創造養老地產發展機會。
下設養老地產研究中心。
改版後,《中國房地產報》鞏固並加強原有新聞版組的報道與策劃,為中國房地產業與關注中國房地產業的相關人士提供新鮮資訊、詳實報道、熱點分析、深度策劃和多視角觀察。同時會根據行業與時勢的變化,突出與時俱進的能動性,提供最具實戰與服務意義的12個產業版面,包括新地產(商業地產、旅遊地產、產業地產、養老地產)、新部品和策劃類或服務性特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