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託公司和銀行的信託產品區別在哪
投資者有時在銀來行自購買的理財產品中,不少就是信託類理財產品。但在銀行購買信託產品與在信
托公司直接購買有不同之處,首當其沖的就是投資門檻。銀行類信託理財產品沒有信託投資200份的數額限制,起價一般在5萬元左右。而直接在信託公司購買的信託產品通常門檻為100萬元;其次,銀行類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往往比不過信託公司的。因為銀行是購買信託公司的產品,然後再拆分賣給個人投資者,收益自然會打折扣。當然,購買銀行類信託也有好處。從銀行購買就多了一道保護牆,承擔的風險相對比從信託公司直接購買信託產品要小。很多投資者認為銀行發行的信託產品和銀行信譽有關,這是誤解。關鍵還是看信託本身。相對來說,銀信合作的理財產品比較適合對信託不太了解的投資者。如果投資者想追求高收益率,可以直接到信託公司,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來選擇產品。
㈡ 信託與銀行信貸有什麼區別
信託和銀行信貸都是一種信用方式,但兩者多有不同。
1、經濟關系不同
信託是按照「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經營宗旨來融通資金、管理財產,涉及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個當事人,其信託行為體現的是多邊的信用關系。而銀行信貸則是作為「信用中介」籌集和調節資金供求,是銀行與存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行為主體不同
信託業務的行為主體是委託人。在信託行為中,受託人要按照委託人的意旨開展業務,為受益人服務,其整個過程,委託人都佔主動地位,受託人被動地履行信託契約,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信貸的行為主體是銀行,銀行自主地發放貸款,進行經營,其行為既不受存款人意旨的制約,也不受借款人意旨的強求。
3、承擔風險不同
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信託的經營風險一般由委託人或受益人承擔,信託投資公司只收取手續費和傭金,不保證信託本金不受損失和最低收益。而銀行信貸則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存放款利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信貸資金的營運風險,只要不破產,對存款要保本付息、按期支付。
4、清算方式不同
銀行破產時,存、貸款作為破產清算財產統一參與清算;而信託投資公司終止時,信託財產不屬於清算財產,由新的受託人承接繼續管理,保護信託財產免受損失。
㈢ 信託公司和銀行的區別
1、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版則多屬於與存款權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3、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4、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5、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㈣ 信託與銀行的區別
1,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則多屬於與存款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3,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4,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5,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6,收益獲取方式不同。信託收益是按實績原則獲得,即信託財產的損益根據受託人經營的實際結果來計算。而銀行的收益則是按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按提供的服務手續費來確定的。
7,收益對象不同。信託的經營收益歸信託受益人所有,銀行的經營收益歸銀行本身所有。
8,監管機構不同。
信託公司和銀行都有監管機構,銀行的上級監管機構有銀監會和人民銀行,信託公司的上級監管機構過去是人民銀行,現在是中國銀監會。
(4)金融信託和銀行信託的區別論文6擴展閱讀
信託公司的基本特徵:
1,信託是以信任為基礎,受託人應具有良好的信譽。
2,信託成立的前提是委託人要將自有財產委託給受託人。
3,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信託依法成立後,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運作的財產。
4,受託人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管理信託事務。
信託業務范疇含商事信託、民事信託、公益信託等領域。經央行批準的金融信託投資公司可以經營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和其他財產信託等四大類信託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託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
㈤ 銀行信託與信託產品的區別是什麼
信託產品就是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意義上是指在銀行銷版售的產品權,但是請注意,銀行理財有可能是自己投行研發的,也有可能是跟人合作開發的,更有可能是代銷其他公司的產品。那如果是代銷,根本就不是自己開發的,算不上銀行理財產品,比如銀行代銷信託產品你說這算是銀行理財還是信託產品?
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相比除了門檻低,其他沒有任何優勢,信託有100萬的起步要求,而且很多銀行理財可能就是信託產品,倒賣,做個二道販子而已,你說中國的商業銀行有什麼投行能力?大部分產品還不是拿別人的?
㈥ 信託與銀行有什麼區別
信託是跟銀行相平行的一個金融機構。兩者皆由銀監會監管,信託公司是受銀監會回下非銀行金融答機構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部)監管。現階段中國的信用託管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基於信任,代之理財」的概念。而是,信託公司方先是找到合適的項目方(或說融資方),然後針對項目在社會上募集資金對接,跟銀行的理財很相似。只是銀行理財通常不跟投資者陳述資金使用方向,從這個意義上,銀行理財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問題更為嚴重
㈦ 銀行和信託之間有什麼區別
信託公司和銀行的區別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表現:
(一)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則多屬於與存款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二)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三)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四)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五)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六)收益獲取方式不同。信託收益是按實績原則獲得,即信託財產的損益根據受託人經營的實際結果來計算。而銀行的收益則是按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按提供的服務手續費來確定的。
(七)收益對象不同。信託的經營收益歸信託受益人所有,銀行的經營收益歸銀行本身所有。
(八)意旨的主體不同。信託業務意旨的主體是委託人,在整個信託業務中,委託人佔主動地位,受託人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業務的意旨主體是銀行自身,銀行自主發放貸款,不受存款人和借款人制約。
㈧ 信託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和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有什麼區別啊
信託的意思就是,你很信任某人,某機構,相信他的賭術足夠高明,於是委託他代你賭博,不論結果如何,他都會從你的賭本中抽血..
㈨ 信託和銀行理財的區別在哪兒
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各個信託內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信託也屬於理財,理財是一個大的概括,如基金、保險都可以是理財產品。購買信託產品建議到當地信託公司購買,或者在網站選擇比較專業的第三方代銷機構。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