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一部耳機獲千萬融資,看人工智慧如何落地
朱大衛認為,創新型智能設備和人工智慧交互結合的市場潛力目前被嚴重低估。大部分行業注意力放在比較容易理解的人工智慧提高效率的方面,而忽略掉利用人工智慧創新更美好用戶體驗的一方面。為此,隨著Echo和AirPods的市場帶動,會讓行業整體看到新的交互所帶來的市場藍海,而」耳機「作為輸入輸出中心入口的價值將被重新認識。
當下,「屏」依然是各大手機廠商紛紛爭奪的重點,因為未來的生活一定是多屏互動,即物聯網。由於Vinci耳機本身自帶一塊屏幕,也可以被稱之為人體器官的一種延伸,用於重新塑造一種聽覺體驗。手機廠商也做耳機,但相比之下,創業者機會更大,因為手機企業做耳機是生態鏈的打法,重心還是手機,耳機很難專注創新。
在硬體製造商紛紛想擠進互聯網的快車道時,殊不知人工智慧便是旁邊的一條超車道。硬體藉助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硬體廠商收集數據,通過服務盈利,這是人工智慧對傳統企業的利好,對於創業者而言,這個利好依然存在。
——恩美路演
Ⅱ 人工智慧的背後,最有「錢」途的行業是什麼
目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根據中國國務院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並且此後十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2018年行業融資熱度也持續走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發展。
2019年1月18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權威發布《艾媒報告|2018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商業應用篇》。目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根據中國國務院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並且此後十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2018年行業融資熱度也持續走高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地發展。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地,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也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得到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發展前景向好。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Ⅲ 人工智慧創新對小微企業融資有什麼作用
網商銀行提供金融支持的對象是中國的中小商家,這些中小商家把生意做好了,也會直接利好整個實體經濟的活力所以,我們贊許網商銀行,既不單純為它的情懷,也不僅僅為它的技術,而是為其建立的金融服務、被服務中小企業和國內民營經濟的共生多贏模式,以及將企業社會責任完美融進其商業行為的做法,作為全中國服務小微企業數量最多利潤最少的互聯網銀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唯有如此,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也是我們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所需要的創新力量。
Ⅳ 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有何前景
據《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到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人工智慧公司突破1000家,跨越13個子門類。2011-2016年人工智慧領域融資額復合增速達到42%,總融資額高達48億美元。
對於上規模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防控風險、提升利潤、降低成本才是關鍵,因而不少企業都對金融科技極為重視,科技金融如果能夠接入更多的玩家,那麼對於消費金融公司更容易掌控頭部資源,進而開展相應的業務。
Ⅳ 人工智慧最有前景公司有哪些
由於本人目前混安防行業,對安防行業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還是比較了解的。
安防行業目前主要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是人臉識別,可以說人臉識別幾乎是人工智慧領域率先大批量應用落地的,因此我們這里就說說人臉識別吧。
一、從AI演算法方面來看有哪些偉大的公司
1)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SenseTime)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通過研發視覺技術,賦予計算機視覺感知和認知的能力,商湯科技在人臉識別、物體識別、圖像搜索、智能監控領域都有布局。
當然三巨頭在AI的其他領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涉足。
結語
人工智慧作為當前相當熱門的領域,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但無論如何,人工智慧的發展都離不開三大核心:演算法,大數據和硬體資源,具體可以參考我的頭條號文章:淺談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的三駕馬車
不過就拿人臉識別來說,演算法公司比如商湯科技,他們有優秀的演算法,仍然無法一家獨大,因為他還缺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一般是非常難獲取的,它就是“大數據”,由於商湯是中國企業,正好中國有著最大的人臉庫,有著這一本地化優勢的商湯等AI演算法企業,可以說讓中國的人臉識別應用落地應用已經非常成熟,也因為如此,中國將會變得越來越安全。
不過如果商湯等企業想要走出去海外,恐怕他會遭遇海外本地AI演算法企業的阻擊,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臉數據並不會輕易的給其他國家的。
所有說,AI的終極戰爭恐怕會在“大數據的”爭奪上展開,誰握有大數據,誰將有發言權。
Ⅵ AI主要包括哪些行業
目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根據中國國務院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並且此後十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2018年行業融資熱度也持續走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發展。
2019年1月18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權威發布《艾媒報告|2018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商業應用篇》。目前,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根據中國國務院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並且此後十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2018年行業融資熱度也持續走高,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地發展。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地,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也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得到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發展前景向好。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熱點動態
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發展趨勢解讀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向好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水平是在世界領先的。從技術層面分析,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和論文數量均居世界首位。從資本層面分析,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對國內外的資本均有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研發能力較強的幾個獨角獸企業吸引到了資金額較大融資。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將助力中國人工智慧產業更好地發展。
與大數據的協同發展
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只有以足夠的數據作為支撐,人工智慧才有可能實現對相應場景做出判斷。如今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是以深度(多層)神經網路為基礎的,需要海量的數據用於優化模型。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和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升,深層神經網路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大數據、高速運算和更優的演算法已經使得人工智慧的發展得到突破。未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人工智慧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更深刻的改變。
持續看好人工智慧行業投資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融資額高達1311億元。當技術的噱頭高於其實現的可能時,投資可能出現泡沫。經歷互聯網、O2O、共享經濟泡沫後,投資者較為理性。雖然人工智慧投資較為火熱,但是投資者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期望並未超出人工智慧可達到的高度,未來在多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人工智慧行業仍將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投資熱度將繼續維持。
人工智慧技術未來產業化前景向好
人工智慧技術可產業化的方向較多,目前計算機視覺技術與智能語音識別技術都在金融、教育、醫療等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地,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也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得到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發展前景向好。
Ⅶ 是什麼因素催生了人工智慧行業「泡沫」
偽概念催生人工智慧行業「泡沫」
2018年或迎大洗牌,業內建議引導技術與市場有效結合
記者走訪市場可見,一些裝上簡單預設程序的音箱、機器人,就敢冠以「人工智慧」;一些自動化設備也偷換概念,被包裝成人工智慧。甚至有做內衣的企業,也炒作自己是人工智慧。專家認為,類似這些「偽創新」的炒作,炒得越熱,潛在的泡沫就越大,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傷害也越大。
阿里巴巴前CEO衛哲發文說,人工智慧項目當中存在大量的「偽人工智慧」,比例可能高達90%以上。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副總經理鹿曉亮說,目前泡沫肯定是存在的。當下炙手可熱的AI,「絕大部分的公司是圈錢的」。杜絕忽悠和投機,人工智慧需要的是清醒客觀的判斷和扎扎實實的努力。
深圳市羅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關磊認為,人工智慧是一門綜合的技術科學,在熱捧和經濟簇擁中,人工智慧成為了一個招商的火熱概念。人工智慧泡沫和倒閉潮的出現是因為概念、人才、產品、市場出現斷層,這四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講故事」的人工智慧終將被淘汰,重技術、研產品、抓市場的人工智慧公司才能長久的走下去。
二是技術發展跟不上產業化步伐,門檻太高難以迅速落地。業內分析,隨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政策的發布,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將朝著產業化的方向不斷前進。在這過程中,「優勝劣汰」的齒輪也將加速轉動。
從技術上,孫立寧等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仍需要過程,說「成熟」為時尚早。騰訊研究院分析,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在於演算法、算力和數據,三者缺一不可。中國擁有龐大的資料庫,在應用演算法上也不落後,唯獨在算力這一領域,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缺陷。算力的核心在晶元,而中國在晶元領域上的技術不足也延伸到了AI晶元上。
從企業角度分析,AI行業的技術門檻很高、投入時間很長,很多創業型研發企業短期內都沒有辦法讓產品落地,應用前景渺茫。比如醫療影像產業有很多公司,但是真正能用於臨床的產品很少。一些企業技術未成熟,產品不合格,難以突破並實現穩定的市場份額增長,缺乏與巨頭競爭的能力,成本高昂導致售價超過消費者購買能力,資金不足無法支撐後續研發,導致難以為繼。
此外,孫立寧認為,地方政府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的同時,也要理解,只有具備人才、產業鏈等基礎條件,才能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而盲目上馬人工智慧產業,將面臨很多風險。
引導技術與市場有效結合
業界肯定「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建議營造一個更務實的發展環境。
——持續鼓勵,營造去泡沫發展環境,引導技術與剛需結合。劉慶峰說,《科學》雜志預測人工智慧在2045年會替代全球就業率的50%,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77%,未來28年之內全中國每4個工作會有3個被替代,人工智慧領域中美將同步進入無人區。孫立寧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方向,建議持續加強人才培養,支持自主創新。從產業引導上,建議政府不能為了支持而支持,而應加強人工智慧與產業結合。例如,在遠程個性化教育、醫療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先找准技術需求點,再帶動整個鏈條的創新,鼓勵人工智慧與底層製造、裝備、產品結合,以提高性能為主要考核指標。
——人工智慧發展還需解決盈利模式。鹿曉亮認為,現在雖然國家出台了發展人工智慧的大策略,訊飛也有幸入選四個國家級平台之一,但具體的政策、產業配套的相關細節還沒有落實。以醫療產業為例,臨床輔助診療系統就面臨著不知道從何處收費的問題,這還需要葯監、醫保、物價部門的相關政策做一系列的磨合。
——資金支持不宜全面撒網,加強結果導向的考核。鹿曉亮認為,人工智慧行業剛剛開始發展,「雷區」很多,建議政府政策支持和資本投入都不能撒胡椒面,強調結果導向。關磊也認為,對於政策、資金方面,在落實考核上,建議以結果為導向,加強效果反饋,做到物盡其用。
Ⅷ 中國人工智慧去年融資多少
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融資規模約為26億美元,是美國該領域融資總額的七分之一,遠高於以色列和印度,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第二大「吸金」地。36氪近日舉辦的2017商業新生態峰會公布了這一數據。
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撬動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全球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日前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提出,人工智慧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