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加大扶貧金融機構參與度

加大扶貧金融機構參與度

發布時間:2021-05-02 12:26:28

① 提供如何進一步落實扶貧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困難地區力度的建議

1、摸清貧困底數。全面開展貧困現狀調查,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貧困戶的認定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要求,組織群眾參與,以村為單位每年將貧困戶張榜公示,建檔立卡,動態管理。

2、政策資金幫扶。切實解決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問題,全面落實農村低保政策,確保農村貧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以開發式扶貧的方式解決低收入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充分發揮扶貧到戶貸款作用,幫助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缺乏資金的問題。市、縣(市、區)政府要根據財政增長情況逐年加大財政扶貧資金的投入。

3、智力技能幫扶。全面落實九年義務教育,貧困戶子女入學實行「兩免一補」資助政策;切實做好貧困學生的救助工作,政府建立貧困戶子女就讀大學救助基金,對考入大學無錢就讀的貧困戶子女給予救助;對貧困戶家庭勞動力實行免費短期技能培訓;組織貧困戶家庭初高中畢業生參加中高級技能、學歷培訓;有計劃地安排貧困戶勞力參加農函大學習。

4、醫療幫扶。更加重視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全面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重點解決貧困人口就醫困難,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病致貧返貧人數。

5、分類幫扶。有針對性地採取幫扶措施,分類實施扶貧。對貧困村通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對生存環境惡劣的地區,通過移民搬遷改善貧困群眾生存環境;對住危房或居住條件十分落後的貧困戶,各級政府要以積極的態度,採取過硬的措施,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扶持貧困戶實施住房改造;因戶因人制宜,一戶一策,實行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切實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② 金融扶貧如何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

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既是黨中央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地方政府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筆者認為,新時代金融業做好深度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應當通過金融資源把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產業作為重要基礎,堅持將產業脫貧與主導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相結合,探索高效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的產業扶貧模式:一是重點支持產業扶貧。通過信貸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等新型經濟體發展鏈式經營,帶動更多的農村貧困戶參與其生產經營鏈,從而脫貧致富。二是合力創新金融扶貧新路徑。積極與金融公司合作,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帶動深度貧困地區相關部門參與,共同開發針對貧困戶的資產增值產品,通過產品研發主體+合作社+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龍頭企業的運行模式,有效解決貧困戶無技術、無項目、貸款使用效益低下的難題。三是穩步推進就業扶貧培訓。通過信貸支持相關培訓機構,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瞄準貧困戶的勞動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提高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員技能水平,增加務工收入;通過信貸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能人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外出務工,持續增加貧困戶工次性收入;通過信貸支持貧困地區企業、種養殖大戶或當地致富帶頭人,在貧困地區創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使其長期穩定務工,促進盡快脫貧致富。

③ 如何理解以造血機制創新助力扶貧

農民的貧窮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的貧窮,貧困地區農民居住分散、資金匱乏,不少農民脫貧致富並不缺乏點子和能力,而是缺乏金融支持。要創新金融扶貧服務機制,既要通過輸血式扶貧為貧困群眾雪中送炭,也要加大造血式扶貧給貧困群眾強身健體。加快完善扶貧信貸體系。引導、激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扶貧力度。加強貧困地區金融服務主體建設,開設扶貧貸款綠色通道,探索建立扶貧信貸風險補償、擔保和獎勵機制。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政策。開展金融扶貧工程。確定100家扶貧龍頭企業、10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0個到戶增收扶貧項目,在享受貼息、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基礎上再給予重點扶持。盡快完善信貸抵押擔保體系。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房屋產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建立縣、鄉(鎮)兩級專業性農村產權評估機構和綜合交易平台,有效開展農村各類產權的評估、質押抵押登記、貸款等業務。增加財政貼息資金投入。擴大扶貧貼息貸款規模,提高貼息標准,適當放寬貼息額度,引導金融機構向扶貧對象發放扶貧貼息貸款。加強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建立由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三位一體的農村信用機制,積極推進貧困地區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發展農業保險。建立財政資金支持扶貧對象參加農業保險機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適合貧困地區發展的特色保險產品,擴大貧困地區農業保險覆蓋面。

④ 精準扶貧中銀行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1、加強金融宣傳,做良好信用環境的營造者。針對農村地區群眾金融意識薄弱、金融參與度較低的狀況,採取多種方式加強普惠金融知識宣傳,使農戶切實了解必要的金融知識和金融政策。特別是要加強貸款扶貧政策的宣講力度,讓貧困農戶懂得扶貧貸款必須償還,以償還壓力督促形成其「造血」功能。同時,建立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對誠實守信農戶貸款額度可適當放大,使農民增強誠信守信意識,為提升金融扶貧效能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2、創新金融產品,做金融精準扶貧的實幹家。不斷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賦予貧困農戶發展的基本能力,真正實現由「輸血」向「造血」飛躍。一是打造精細化扶貧產品,進一步細分客戶,開發針對下崗失業者、殘障人士、農村青年、農村婦女、創業個人等就業創業的金融產品,幫助薄弱群體脫貧致富。二是穩步擴展授信范圍,加大對當地能擴大就業的基建項目、支柱產業、龍頭企業的支持,滿足其合理信貸需求。三是建立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標准化全流程的信貸審批模型,簡化手續和程序,創新扶貧模式。

    3、加強風險防控,當好金融精準扶貧可持續的聯動者。對參與推薦貸款的政府部門或組織,注重發揮其風險關聯體的作用,落實扶貧貸款監督、清收、追償的職責,為商業銀行貸款貸得出、收得回增加保障。爭取財政部門適度放寬貧困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核銷要求,擴充產業扶貧風險補償金,加大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力度和扶貧貸款利息稅費的減免,切實降低支農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爭取監管部門傾斜性、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互補優勢,推動並形成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金融精準扶貧開發新格局;建議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農戶實行專項資助;協調和爭取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對於以前因支農、扶貧、扶持產業建設而形成的不良貸款的清收盤活和依法化解。

⑤ 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的特性是什麼

農業產業化發展離不開金融部門的資金支持,當前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方面還存在農業的歷代特性,影響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企業自身存在不足,影響到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機構功能不健全,營養的金融支持。

農業產業化等難題可以通過創新金融部門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升農業產業化企業獲取。手機上支持的類生命為農業產業化提供專業化的擔保服務等措施予以解決。

(5)加大扶貧金融機構參與度擴展閱讀:

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包括:

(1)銀行的支持作用。各商業銀行向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出發點應是:以效益為中心,加大信貸投入,健全中介服務機構,建立支持科技進步的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完善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

改變傳統信用抵押擔保模式,重視人才資本、知識資本在高科技企業中佔有較大份額的客觀實際,創新形式多樣的貸款擔保方式,滿足高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如一些高科技上市公司中,科技人員的個人股份的市值數額較大。

所以科技上市公司股權抵押應是一種值得商業銀行考慮的科技企業融資的新渠道。要發揮銀行的網點優勢,可以嘗試高新技術企業債券,開辟民間投資資金進入高新技術產業的渠道。

(2)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風險投資體系,培育和發展促進資本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一套新的金融機制和模式,不僅對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長遠戰略目標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是調整全社會的融資、投資布局,改善金融結構、機制的重要舉措。

⑥ 如何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

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中央財政依據《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鼓內勵支持和引容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重要綱領性文件,針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為廣大中小企業營造公平和寬松的發展環境。在資金政策方面,先後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專項補助資金、中小企業平台式服務體系專項補助資金等專項資金,從不同角度和環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規模實現了逐年增長。
融資難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年來,中央財政積極研究對策,不斷完善支持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是採取無償資助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二是採取貸款貼息、擔保業務獎勵、創業投資引導等方式,鼓勵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及創業投資機構圍繞中小企業開展業務。

⑦ 如何提升金融扶貧成效,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

金融扶貧的性質,其實是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面對廣大貧困百姓,提供合理有效低廉的資金支持是國家金融扶貧計劃的根本,在提升上應該做好幾點,農村普惠金融平台的廣泛建立,引導貧困百姓對金融平台的認識,同時,也要嚴格控制風險,要保證用款人,能夠利用借款實現扶貧計劃。萬易金融崔來

⑧ 如何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地方經濟支持的力度

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中央財政依據《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重要綱領性文件,針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為廣大中小企業營造公平和寬松的發展環境。在資金政策方面,先後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專項補助資金、中小企業平台式服務體系專項補助資金等專項資金,從不同角度和環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規模實現了逐年增長。
融資難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年來,中央財政積極研究對策,不斷完善支持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是採取無償資助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二是採取貸款貼息、擔保業務獎勵、創業投資引導等方式,鼓勵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及創業投資機構圍繞中小企業開展業務。
——在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方面。為鼓勵擔保機構開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業務,從2006年開始,中央財政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專門支出,對信用擔保機構圍繞中小企業開展貸款擔保業務和降低收費標准進行補助和獎勵,即按已實際發生的貸款擔保業務給予一定比例的獎補資金。2008年下半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的沖擊,中央財政在已安排2億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補助資金的基礎上,追加安排10億元資金,對管理規范、資本實力較強的擔保機構開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給予資助,以進一步發揮其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上的積極作用。獲得中央財政資助的330家擔保機構,共為4.1萬戶中小企業提供了1148億元符合政策要求的貸款擔保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同時,中央財政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補助資金明確用於彌補擔保機構代償損失,有效提升了擔保機構抵禦風險的能力。
據有關統計,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通過不斷探索與規范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有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4247家,當年擔保額達到7000多億元,擔保企業戶數達到23萬戶,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為主體的擔保業已初步形成。
2009年上半年,財政部與工信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2009年第一批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明確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補助項目繼續列為支持重點。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促進擔保機構更好的提升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在金融政策方面。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8]126號),增強金融機構化解中小企業不良資產的能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我部已經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進一步明確了中小企業和涉農不良貸款處置辦法。2009年3月,我部先後決定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增量獎勵試點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政策。兩項政策措施以涉農貸款業務和涉農金融機構為支持對象,探索多種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包括農村中小企業在內的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實現增加農村金融服務供給的目標。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將有利於緩解農村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支持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沖擊,促進其平穩、健康發展。
當前,有關部門正著力改善小企業貸款的政策與監管環境,引導和督促銀行業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改革力度,開發和豐富適合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的金融產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正在推進。工、農、中、建等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創新,加大了對中小企業信貸比重。國家開發銀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的優勢,致力於推動中小企業融資建設,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這將推進全國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規模的大幅度增加。
現階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是落實好已有的各項政策措施,同時構建長效機制。為此,中央財政將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相關措施,積極改進支持方式,切實提高政策實施成效。
感謝您對財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

⑨ 扶貧產業政策落實不力、推進走樣 如何整改

個別地區扶貧扭曲走樣

一些受訪扶貧幹部和群眾反映,產業扶貧在積極推進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在顯露。部分地區產業發展隨意性強,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產業扶貧探索往往效果不佳,此外,扶持資金和保障體制不健全也困擾著扶貧政策的落實。

一是產業發展隨意性強。部分地區盲目整縣整區推進某一項目,不計成本投入且效益差,導致一哄而上發展,最後整體失敗。2014年至2015年,西部某貧困縣在沒有深入考察群眾養殖技術、養殖成本及市場風險等情況下,在兩個鄉鎮3000多戶貧困戶中硬性推廣綠殼蛋雞養殖,由於蛋雞養殖防疫不到位、養殖成本較高、簽約企業設置諸多門檻等,政府投入幾百萬元的養殖項目全面失敗,部分農民還因為發展綠殼蛋雞效益差,背著死雞到政府上訪。

此外,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往往是各地產業扶貧探索失敗的共性因素。《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貴州某縣采訪發現,近六年來,當地先後實施了核桃、天麻、養羊、黨參、太子參等扶貧產業,但都不同程度地失敗。由於深加工能力低、組織化程度低,分散農戶難以應對市場風險。以茶葉為例,這個縣近年來發展了20萬畝茶園,目前存活並發展相對較好的有10萬畝左右。但由於沒有深加工產業鏈,當地只賣初級產品,產品的附加值低效果不明顯。當地扶貧幹部反思說:「農業具有高風險,如果沒有熟諳市場和技術的龍頭企業帶動,僅靠幹部和群眾的一腔熱情,最終是國家花了錢,農民反而受了害。」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體系

對於產業扶貧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大對產業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充分發揮產業在扶貧中的引領作用。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等受訪幹部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產業扶貧:一是大力發展扶貧小額貸款。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作用和優勢,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3年期以上,3至5萬元,執行基準利率,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信用貸款,並由財政扶貧資金全額貼息,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二是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貴州民族大學反貧困專家孫兆霞等人認為,產業扶貧中,企業、大戶、農民更接地氣,應由他們決定或與他們商量發展什麼產業,政府著力在構建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貧困群體能力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通過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貧困群體等主體平等參與和協同行動機制,讓產業扶貧決策更加科學和更具參與性,避免產業扶貧因缺乏多方能動性發展一大片,失敗一大片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針對目前我國涉農保險嚴重欠缺,貧困戶發展產業存在較大風險等問題,基層幹部建議,政府、商業保險機構、企業等利益攸關方,需創新思維,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保險機構可根據貧困地區地域特色和產業發展特點,積極推進大眾農產品產量保險、收入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各類產品;並積極構建「保險+銀行+政府」的多方信貸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力破產業扶貧保險缺位等問題。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不少邊遠貧困山區需求尤為迫切。」河南一位貧困縣縣委書記說,部分農村沒有產業、深陷貧困,與這些地區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沒發展思路、沒號召力、沒干勁等密切相關。他建議,這一輪產業扶貧要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尤其是創新模式機制,鼓勵發展能帶來集體收入的合作經濟,將激發村級組織積極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⑩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金融扶貧中應該怎麼做

——聚土回答

新型農村金融對於解決農業資金困難,幫助農戶持續生產經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在各大銀行因政策或者其他原因無法提供幫助的部分。
在扶貧中,農村金融也大有可為。在國家扶貧進入攻堅階段,扶貧工作進入深水區,部分地區扶貧工作難度加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進入市場,將有利於解決貧困地區資金問題,加快扶貧進程,其中主要做法有:
(1)1.信貸投入總量持續增長。增加貧困地區信貸總量,力爭貧困地區每年各項貸款增速高於當年貧困地區所在省(區、市)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2)優化融資結構。通過加強對企業上市的培育,促進貧困地區上市企業、報備企業及重點後備上市企業的規范健康發展,資本市場融資取得新進展,實現直接融資規模同比增長。
(3)繼續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提升金融服務便利度。穩妥推進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新型電子支付方式。
(4)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推廣農村小額貸款。穩步推進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企業,等經濟主體電子信用檔案建設,建成土地流轉業務規模化,土地租金金融,經營性金融等,多渠道整合社會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評價與共享機制。
(5)積極發展農村保險市場,構建貧困地區風險保障網路。創新農業保險險種,提高保險服務質量,保障投保農戶的合法權益,鼓勵發展特色農業保險、扶貧小額保險,擴大特色種養業險種。

閱讀全文

與加大扶貧金融機構參與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壺行業融資商業計劃書 瀏覽:423
apifx外匯平台 瀏覽:888
銀行對理財產品賠付嗎 瀏覽:344
股票資金杠桿厶楊方配資 瀏覽:215
中圉銀行外匯排 瀏覽:254
電腦開機後有個小杠桿 瀏覽:867
2015年法國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850
金融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3
湖南省外匯管理 瀏覽:177
企業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正確估計為 瀏覽:167
杠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瀏覽:709
黃金外匯長線投資杠桿 瀏覽:900
注銷公司股東不出面怎麼辦 瀏覽:345
杠桿簡單小實驗杠桿 瀏覽:189
股權收益權信託城投 瀏覽:972
12年人民幣對日元匯率 瀏覽:32
哈特瑞姆心律專科醫生集團 瀏覽:777
中原國際商品交易所 瀏覽:831
理財靠譜還是基金好 瀏覽:421
5月1日外匯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