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市鑫盛寶瑞貴金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鑫盛寶瑞貴金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2014年12月01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郭有鎮,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咨詢(不含信託、證券、期貨、保險及其它金融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郭有鎮
成立時間:2014-12-0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176906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彩田彩天名苑紅荔軒20B
㈡ 認清現狀 抓好質量
楊紹武 郭曉飛 吳浩
進入21世紀,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深圳珠寶產業一步步成熟和規范,產業鏈的各環節有了巨大發展,現已進入規模化、集約化、品牌系列化發展階段。
1.概述
從深圳珠寶發展的近十年來看,前五年(2003~2007年)深圳珠寶企業的業務發展重心是產品大批量製造加工和貿易。近五年(2008~2012年),深圳珠寶企業正經歷著從傳統的規模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轉變,經營方式正從傳統的產品經營逐步進入品牌經營。行業開始意識到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的重要性,深圳珠寶的製造企業和國內的終端零售商及加盟商共同合作,由製造企業利用自己的設計團隊開發和製造出大批量的主題產品,來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精神需求及自我價值的體現,從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2010年以來,在產業發展及競爭加劇推動下,深圳珠寶產品也從曾經固守傳統觀念、輕視設計創造的階段轉向了創新工藝理念、設計精品迭出的時代。應國內高端珠寶市場發展,一些品牌意識強的深圳珠寶企業的業務發展重心轉向提供高附加值的、少批量的精工產品和高級定製化的產品品牌,珠寶創意設計日益成為深圳珠寶廠商的一個核心部門,為此,深圳原創珠寶設計和創意設計藝術也得到廣泛的重視,出現了一些知名的設計型企業和設計工作室。
2011年至今,我們見證了深圳黃金珠寶產業的蓬勃發展,產業集群化、企業經營品牌化、產品創意設計文化內涵等程度迅速提升,尤其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做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深圳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配套政策,提出了「以構建現代城市文明,文化深圳,以創意為代表」的發展戰略。黃金珠寶首飾業已成為深圳市優勢傳統和時尚文化的標志性代表產業。據權威機構發布:中國珠寶產業規模與產值的年增速在15%以上,預計在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一流的珠寶首飾製造交易大國和消費大國,深圳將成為世界一流的珠寶交易中心和製造中心。
2011年,行業製造加工總值超800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截至2012年10月,深圳市約有注冊珠寶企業超過3260家,個體經營戶超過2000家,展廳超過400個。其中,珠寶製造加工企業超過870家。包括素金製造加工企業約200家,鑲嵌企業約700家(企業的經營范圍有重疊);從事加工貿易的製造工廠約120家;珠寶包裝、陳列、設備、工具類型的配套企業約300家;珠寶電子商務超過10家;檢測中心和實驗室36家;珠寶交易中心已建成18家,在建4家;從事珠寶貿易、零售、批發業務的企業約900家。
2.深圳珠寶製造業現狀
黃金珠寶首飾製造業是深圳珠寶首飾行業的基礎工業,也是深圳珠寶產業發展的根本。如今,深圳市已經成為國內珠寶首飾製造中心和交易中心,黃金珠寶首飾成為深圳市優勢傳統和時尚文化的標志性代表產業。深圳珠寶的黃金、鉑金製造加工用量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全年首飾用金成交量的90%;鑽石用量占上海鑽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
深圳珠寶首飾產品結構,主要由黃金飾品、K金及K金鑲嵌飾品、鉑金及鉑金鑲嵌飾品、銀飾品、彩寶、珍珠飾品和翡翠、玉石飾品等構成。深圳珠寶業已經形成種類較為齊全、時尚新穎、款式別致、技術領先的多品牌共存的珠寶首飾產品體系。
深圳珠寶首飾市場結構,內外並重,產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國內市場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出口市場遍及全球,主要集中在香港、歐美和東南亞。
如今,部分珠寶企業與國內外幾十所著名機構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的關系,著重在設計創新、材料研發、工藝創新以及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2.1 素金首飾製造業
2.1.1 黃金首飾企業
黃金首飾分為:千足金首飾和K金首飾兩類。深圳的黃金素金首飾企業多為綜合公司直屬工廠的企業,企業資金雄厚,設備完善,技術和技術人員配備齊整。企業母公司體量龐大,綜合實力強,產品來源復雜,多以批發銷售服務於全國各大零售商。近年來,不少企業開始嘗試開設自營店。黃金飾品代表性的有:百泰、粵豪、翠綠等行業著名領軍企業;K金首飾代表性的有:甘露、粵豪、瑞麒等行業著名領軍企業。
2.1.2 鉑金首飾企業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鉑金及鉑金鑲嵌飾品,20世紀90年代接近中期才在中國成為珠寶首飾製造的新興產業。如今,鉑金製造企業引領鉑金從傳統研發概念向時尚轉變,不斷挖掘鉑金更純、更白、更亮、更稀有、更永恆的特性與氣質內涵。代表性的有:寶福、意大隆等行業著名領軍企業。
2.1.3 白銀首飾企業
據有關調查顯示,國內白銀飾品的市場消費額近90億元,而白銀首飾的製造加工企業主要分布在深圳及周邊地區。然而,深圳正在逐步形成一些強勢的,能夠引領銀飾品時尚消費潮流的銀飾品牌。
當然,我們也看到隨著到白銀首飾製造業的發展,深圳的銀飾製造也從一開始的低端消費製造逐步向中高端的銀飾製造過渡。一些沒有特色、單純模仿金飾款式的低端銀飾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同時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國內中高端銀飾製造企業。代表性的有:金城銀域、信德緣等行業著名領軍企業。
圖2 2006~2010年深圳市珠寶行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5.2.3 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
珠寶首飾主要不合格項目是產品標識(貴金屬印記),其次是寶玉石鑒定、質量(重量)等,極少數存在貴金屬純度及有害元素鉛超標等問題。珠寶加工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製造業,多數企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低,工藝技術及環保處理水平不高,代工模式比較普遍,研發與技術改造能力不足。其次,從業人員整體層次較低,據統計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只佔5%,缺少設計、管理、標准等專業人才是制約行業持續發展的瓶頸。此外,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份額受國內外一線品牌擠壓,市場掌控能力有待加強。
主要對策建議:一是加強企業生產檢測設備改造、傳統加工工藝改進和技能人才培養。二是藉助產業聯盟、標准聯盟和品牌聯盟,掌握標准話語權,提升產品檔次。三是加快渠道開發、健全營銷網路。四是推動高度分工基礎上的整體化運作,培育大型珠寶企業和龍頭企業,帶動深圳珠寶產業整體轉型升級。
5.3 提升珠寶行業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的對策措施
綜觀珠寶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及其原因,結合珠寶行業的產業特點,為提升珠寶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應採取以下主要對策措施:
5.3.1 大力推進深圳珠寶區域品牌建設
一是推動羅湖珠寶產業升級,建設深圳珠寶區域品牌,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二是繼續推動名牌戰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名牌企業和大型珠寶企業集團,在品牌戰略的帶動下,打造珠寶行業的「品牌航母」。三是啟動深圳珠寶品牌的整體推廣宣傳工作,搶占珠寶行業生產研發和銷售市場兩個利潤高端。
5.3.2 加強對中低檔寶石飾品和貴金屬首飾的監管
據統計,各類珠寶產品中,中低檔寶石飾品、貴金屬飾品類質量問題最為嚴重,建議對中低檔寶石飾品和貴金屬首飾進行專項抽查,加大監管力度。此外,等國家關於貴金屬首飾中有害元素的規定(如GB11887)正式實施後,進一步做好有關國家標准宣貫工作。
5.3.3 大力實施深圳珠寶標准技術戰略
一是普及標准化知識,爭取消滅無標生產,切實做好標准化基礎工作,引導、幫助企業以標准化手段鞏固和提升競爭力;二是開展「聯盟標准」工作,發揮深圳市珠寶標准技術委員會的作用,編寫相關標准,完善深圳市珠寶技術標准體系,提升行業發展水平;三是推動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准化活動;四是推動卓越績效標准在珠寶行業內的應用推廣。
5.3.4 切實提高企業的計量管理水平
改進和加強企業計量管理工作,通過培訓普及企業的計量知識,提高計量管理水平,對未檢定或過期未檢定的計量器具查遺補漏實施強檢。
5.3.5 政府部門加大對珠寶企業的扶持力度
由政府從「深圳市品牌發展專項資金」、「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羅湖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深圳區域發展和人才發展的資金中撥出部分資金或採取政府貼息貸款的方式積極鼓勵珠寶生產企業配置加工和檢測關鍵環節的緊缺設備,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勞動成本和減少人員誤差;鼓勵支持企業提高研發設計水平與能力,改造升級傳統加工工藝。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出台鼓勵措施,開展技能比武等活動,著力提高珠寶行業員工整體素質。
5.3.6 加強對珠寶檢測機構的監管工作
開展珠寶檢測機構調查摸底工作,強化珠寶檢測機構的日常監管,凈化珠寶檢測市場環境,開展珠寶檢測機構的能力比對,搭建深圳珠寶檢測平台。
5.3.7 進一步加大產品質量監督力度
持續開展珠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擴大抽查覆蓋面。加大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珠寶產品的打擊力度,積極妥善做好珠寶產品消費投訴、消費預警和消費保障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將產品質量一直保持穩定的企業作為典範加以大力宣傳,對產品質量差、整改不力的企業,堅決予以曝光。
如今的深圳珠寶,上規模的企業迅速成長,企業品牌意識增強,誕生了一大批「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和「廣東省著名商標產品」的深圳企業,並已初步形成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加工、加工貿易、展示交易、批發銷售、檢測包裝陳列等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我們將繼續轉變珠寶產業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努力創造更輝煌的中國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