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天是第幾個龍華環境保護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於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准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中文名稱:
深圳
外文名稱:
Shenzhen
別名:
鵬城
行政區類別:
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鹽田
政府駐地:
福田區
電話區號:
0755(+86)
郵政區碼:
518000
地理位置:
廣東省南部,毗鄰香港
面積:
2,020平方公里
人口:
876.83萬(2008年)
方言:
潮州話、客家話、粵語
氣候條件: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地王廣場、鄧小平畫像、世界之窗
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粵B
著名高校:
南方科大 深圳大學城 深圳大學
目錄[隱藏]
深圳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
一、歷史沿革
二、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氣候情況
土地物產
環境保護
四、行政區劃
福田區
羅湖區
南山區
鹽田區
寶安區
龍崗區
五、政府領導
歷屆市委書記
六、綜合實力
深圳速度
效益深圳
和諧深圳
經濟增長
經濟地位
物價水平
人才資源
商貿流通
房地產業
擔保業
會展業
中介服務業
2009年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七、財政金融
金融業
證券業
創業投資
保險業
外資金融機構
八、對外開放
進出口貿易
利用外資
外商投資企業
對外投資
友好城市
九、科學教育
教育強市
基礎教育
高等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
國際學校
社會科學
大學、大專
中學
中專
其他
十、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事業
博物館
圖書館之城
鋼琴之城
設計之都
動漫基地
文化藝術設施
廣場文化
文化產業
文化活動
對外文化交流
十一、交通運輸
公共汽車
港口
地鐵
1號線(羅寶線)
2號線(蛇口線)
3號線(龍崗線)
4號線(龍華線)
5號線(環中線)
十二、 旅遊休閑
深圳八景
其他景觀
深圳經濟特區擴容
深圳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
一、歷史沿革
二、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氣候情況
土地物產
環境保護
四、行政區劃
福田區
羅湖區
南山區
鹽田區
寶安區
龍崗區
五、政府領導
歷屆市委書記
六、綜合實力
深圳速度
效益深圳
和諧深圳
經濟增長
經濟地位
物價水平
人才資源
商貿流通
房地產業
擔保業
會展業
中介服務業
2009年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七、財政金融
金融業
證券業
創業投資
保險業
外資金融機構
八、對外開放
進出口貿易
利用外資
外商投資企業
對外投資
友好城市
九、科學教育
教育強市
基礎教育
高等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
國際學校
社會科學
大學、大專
中學
中專
其他
十、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事業
博物館
圖書館之城
鋼琴之城
設計之都
動漫基地
文化藝術設施
廣場文化
文化產業
文化活動
對外文化交流
十一、交通運輸
公共汽車
港口
地鐵
1號線(羅寶線)
2號線(蛇口線)
3號線(龍崗線)
4號線(龍華線)
5號線(環中線)
十二、 旅遊休閑
深圳八景
其他景觀
深圳經濟特區擴容
深圳福田區 [編輯本段]深圳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2009年9月22日倫敦金融城政府(City of London)發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 GFCI)報告顯示,深圳首次上榜就奪得第五名的佳績,最新全球5大金融中心排名: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深圳。深圳排名的「大躍升」得益於GFCI看重金融中心的市場潛力和未來發展趨勢有關,其金融創新全國領先但金融業集聚性有待提高。 2010年倫敦金融城最新排名出爐,深圳位居全球第九,領先於上海(第11)和北京(第15)成為我國內地城市中排名最為靠前的金融中心。 2009年深圳GDP總量位居全國第四,人均GDP位列全國第一(不包括港澳台)。 在中 深圳市龍崗區【夜景】[1]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9-2010)》中深圳(第71名)在國內城市中僅次於香港(第十名),上海(第37名),台北(第38名),北京(第56名)位列第五,在內地城市中位列第三。 在2009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深圳城市綜合競爭力僅次於香港,位居全國第二。 結構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二 開放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二 科技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三 市名 深圳市(英語:Shenzhen City 漢語拼音:Shēnzhèn Shì)。中文別稱「鵬城」,英文簡稱Shenzhen。 經緯度 深圳市位於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 深圳羅湖老區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 廣東省(Guangdong Province) 轄區 深圳下轄6個市轄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寶安區和龍崗區(光明新區、坪山新區是功能區,非市轄區),7月1日深圳區域一體化。 政府領導 市委書記王榮(兼任廣東省委常委), 市長許勤。 城市面積 全市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深圳經濟特區面積為1952.84平方公里。 地標 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京基金融中心; 深圳之眼、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卓越世紀中心; 深圳地王大廈、賽格廣場、世界之窗; 鄧小平畫像廣場、國貿大廈; 大運中心、深交所、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會展中心 城市定位 設計之都、鋼琴之都、時尚之都; 國際化城市、全球先鋒城市、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自主創新城市; 窗口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知識城市; 深港地區建成全球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粵港合作示範區、先行先試示範區等、圖書館之城。 深圳圖書館2009年國務院對深圳的城市定位是: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自主創新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70至120米。梧桐山為深圳市最高點,海拔944米。 人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5月18日,深圳市累計登記的流動人口為1200.55萬人,加上現有的246萬常住人口,深圳目前總人數為1446.55萬,其中流動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82%。深圳的原住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占原住居民的70%。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移民湧入深圳,深圳的移民來自全國各地,所以普通話成為最通用的語言,而客家話、潮州話、白話是主要本地語。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目前,深圳原住和長住著客家人達450萬,是深圳市最主要的人群。 民族 深圳是繼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聚齊全國56個民族的大城市。深圳市有少數民族人口36萬多人。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518000 電話區號 0755(+86) 汽車號牌 粵B 國內生產總值 2009年深圳GDP總量為8245億元,位於全國城市(包括直轄市、地級市、副省級城市、不算港澳台)第四位,介於廣州和天津之間,2009年GDP增長10.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總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四位;人均GDP達9.3萬元,更是在全國大中城市(不包括港澳台)當中排在首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80.8億元,增長10.1%。 深圳音樂廳市花 勒杜鵑 市樹 荔枝 紅樹林 行政類別 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深圳(Shēnzhèn)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30年裡,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區建立30周年的日子,而且深圳即將舉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賽格大廈2008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認定為「設計之都」,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產業體系:深圳是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為四大支柱產業,高新技術、先進製造業為基礎,目標是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創新體系。積極培育和發展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網、生物醫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經濟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5%以上。 深圳市構建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主體框架由六大部分支撐,包括:(一)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二)打造以自主創新為特徵的新興高技術產業基地。(三)打造以自主技術為主體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四)打造以服務創新為核心的區域金融中心。(五)打造以高端化為方向的現代服務業基地。(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傳統產業深圳品牌。 [編輯本段]一、歷史沿革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深圳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編輯本段]二、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深圳市位於祖國的南疆,廣東省南部,毗鄰香港。東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連,西至珠江口伶仃洋與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東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深圳經濟特區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位於東經113°52'~114°21',北緯22°27'~22°39'。深圳經濟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樂村,南臨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脈,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平均7公里,呈狹長形。 深圳市所轄范圍呈狹長形:東西長,南北窄。其東西向直線距離,自東寶河口至蛇口半島南端為155.2km,至大鵬半島最南端為157.2km;其南北向最窄處自北部邊界至沙魚涌海岸的直線距離僅6km。深圳市行政轄區內的土地總面積1952.84平方千米;2004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55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深圳經濟特區(以下或簡稱特區)土地面積327.5平方千米,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長35公里。 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8%。北面和東北面多為山地和丘陵,重巒迭翠,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帶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於各區。 氣候情況深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風清宜人,降水豐富。常年平均氣溫22.5℃,極端氣溫最高38.7℃,最低0.2℃。無霜期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時,適合常年開展旅遊。 土地物產深圳市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和穿山甲等;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環境保護深圳環境保護工作倡導「環境優先,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讓市民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2006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水平。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3.7%。主要飲用水源水庫水質達標率98.1%。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6.2%。全年達到Ⅰ級和Ⅱ級空氣質量天數359天。區域環境雜訊達標總面積399.46平方公里。 為鼓勵市民參與環保事業,2004年起深圳設立了「深圳市民環保獎」。2006-2010五年間,深圳將投資250億元,全面開展水、大氣、雜訊、固體廢棄物等十大領域內的294項工程項目。 [編輯本段]四、行政區劃深圳市共設6個市轄行政區。即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 寶安區、龍崗區。6個區共轄51個街道、622個社區。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區,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 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區正式掛牌,這是深圳新設立的第二個功能區。 未來在南山區蛇口片區增加前海灣保稅區。 福田區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7日成立。區政府駐沙頭街道。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僑城東路與南山區相接,南臨深圳河、深圳灣與香港新界相望,北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園嶺、南園、華富、蓮花、福田、沙頭、香蜜湖和梅林8個街道、92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116.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6萬人。 羅湖區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深圳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著名商業街東門便位於此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區政府駐黃貝街道。全區總面積78.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鹽田區,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龍崗區、寶安區接壤。下轄黃貝、東門、南湖、桂園、筍崗、清水河、翠竹、東湖、東曉和蓮塘10個街道、115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86.0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3.27萬人。 南山區南山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西部。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4日成立。區政府駐南頭街道。全區總面積182平方公里(包括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行政區域東至僑城東路與福田區相連,西扼珠江口與珠海市相鄰,南至深圳灣和內伶仃島與香港隔海相望,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南頭、南山、招商、蛇口、粵海、沙河、西麗和桃源8個街道、98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90.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0.28萬人。 鹽田區鹽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7年10月建制,區人民政府於1998年3月30日成立。區政府駐海山街道。全區總面積72.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 深圳一角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接羅湖區,南連香港新界,北靠龍崗區。下轄沙頭角、梅沙、鹽田和海山4個街道、18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21.5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19萬人。 寶安區寶安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西北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寶安縣城)。全區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龍崗區,西臨伶仃洋與中山市相望,南連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北靠東莞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該區轄區內。下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石岩、觀瀾、龍華、大浪和民治10個街道、173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330.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5.49萬人。 龍崗區 大亞灣核電站龍崗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人民政府駐龍崗街道。全區總面積844.07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南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鄰,西接寶安區,南連羅湖區、鹽田區,隔大鵬灣與香港相望,東北靠惠州市、東莞市。大亞灣核電站在該區轄區內。下轄布吉、坂田、沙灣、平湖、橫崗、龍崗、龍城、坪地、坑梓、坪山、葵涌、大鵬和南澳13個街道、127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1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2萬人。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就將在龍崗舉行。
補充:
深圳八景 2004年6月28日,歷時半年多得的「深圳八景」評選活動揭曉,大鵬所城、蓮山春早、僑城錦綉、深南溢彩、梧桐煙雲、梅沙踏浪、一街兩制和羊台疊翠在31處候選景觀中脫穎而出,共同組成新的「深圳八景」。這是深圳繼清朝同治年間評選「新安八景」、1997年評選「深圳十大旅遊景點」之後第三次評選城市景觀。 大鵬所城 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區大鵬鎮的大鵬所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為抗擊倭寇而設立,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1839年9月,賴恩爵指揮抗英取得勝利的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這里是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 蓮山春早 蓮花古有聖名,以美而清純著稱。蓮花山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因山形似蓮花而得名。蓮花山總面積達166公頃,是中心區最大的公共綠色空間。蓮花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市政公園之一,景觀豐富,山水靈秀。山頂廣場建有鄧小平塑像,可以俯看中心區全貌。 僑城錦綉 位於深圳市區西部的華僑城景區,包括「錦綉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歡樂谷」等主題公園,集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民俗文化與世界文化精華於一體,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爐,並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表現手段,配之以東方「百老匯」式的歌舞演出,動靜結合,花樣翻新,令人流連忘返。 深南溢彩 橫貫深圳市區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華的道路。東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頭檢查站,為雙向8車道,兩車道間為寬闊的綠化帶,全長17.2公里。深南大道沿線集中了深圳建築的精華,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遊景區和著名的企業,是國內少有的具有高度現代化特徵的景觀街道,其中地王大廈為深圳最高建築。 梧桐煙雲 梧桐山主峰高944米,為珠三角第一峰,上有「梧嶺天池」。現建有仙湖植物園、東湖公園、森林公園、體育公園等,是登山觀光的最佳點之一。站在好漢坡一帶,迎著晨暉眺望香港、大鵬灣、鹽田港和沙頭角,海闊天空,心曠神怡。山腳下的弘法寺為深圳最大佛教寺院。 梅沙踏浪 大小梅沙海灘位於深圳市大鵬灣畔,大梅沙灣口寬約2000米,小梅沙灣口寬約800米,海沙黃白細膩,平坦柔軟,猶如一彎新月鑲嵌在蒼山碧海之間,人稱「東方夏威夷」,是人們度假、休閑娛樂、踏浪健身的好去處。不遠處三洲田的東部華僑城,是國家第一批生態旅遊示範區。 一街兩制 中英街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1898年刻立的「光緒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樹於街中心,將原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為「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志。中英街以其「一街兩制」的獨特政治歷史聞名於世。 羊台疊翠 位於寶安區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發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動物出沒其間。羊台山下是客家人聚居地區,抗日戰爭期間,羊台山游擊隊從日寇佔領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鄒韜奮、何香凝等為首的數百名中外聞名的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並安全轉移、隱蔽到羊台山區,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譽。 廣東沿海的遊艇碼頭其他景觀 紅樹林 紅樹林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面積368公頃,是我國唯一位於市區,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每年有白琴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候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深圳野生動物園 野生動物園建於深圳西麗湖畔,佔地面積120萬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家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環境風景區。每日推出的大型動物廣場藝術表演是目前世界動物園中絕無僅有的大製作,節目刺激驚險,場面神秘壯觀,使人有"體驗野性,回歸自然"之感。 深圳民俗文化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居民建築於一園的大型文化游覽區,坐落在深圳灣畔,毗鄰。 錦綉中華微縮景區,佔地20萬平方米。民俗文化村以"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薈集景區、有所取捨"作為建村的指導原則,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民族的民俗文化。 深圳青青世界 青青世界位於深圳大南山的月亮灣畔,佔地20萬平方米,在這里,自然風情與民族文化相融,精緻農業與旅遊觀光互補,形成一種具有濃厚現代色彩的山林野趣,被譽為"第四代旅遊產品"的典範。依山而築的小木屋供遊客小住;園藝館里,引種培植了來自日本,荷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數百種花卉;果園也匯集了十多種果樹,常年果實累累。陶藝館、侏羅紀公園、蝴蝶谷,還有充滿野趣的露營區、燒烤場、釣魚池、民藝廣場等景點。讓人實實在在的跳出城市生活節奏,放鬆心情去體驗自然。 深圳仙湖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 仙湖植物園是以旅遊為主,科研科普為輔的風景植物園,坐落在梧桐山。全園分天上人間、天池、湖區、廟區、沙漠和松柏杜鵑五大景區,建有別有洞天、迷宮、天池、蘆汀鄉渡、仙渡、玉帶橋、逍遙谷、野營區、龍蹲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和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裸子植物區、國際蘇鐵保存中心、盆景園、珍稀樹木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保存的植物達三千多種,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化石森林。棕櫚區草綠茵茵,林葵樹分布其間;室內觀賞植物區內,食蟲植物伺機捕食;晨曦中,弘法寺鍾聲回響,誦經曲徐疾有致,令人肅穆;夕陽下,湖水波光瀲瀲,綠樹亭倒影其中,景色如畫……
Ⅱ 深圳工業區集中在哪個區
工業最集中的應該還是寶安區,寥寥麻麻都是工廠,電子、化工、紙品、塑料五金、服飾、機械機電等工廠比比皆是。
(2)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管理局擴展閱讀: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
網路-深圳
Ⅲ 深圳龍崗區的簡介有嗎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部,經濟特區管理線以北。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連羅湖區、鹽田區及香港,西接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總面積940.9平方千米(「龍崗區政府網站」為844.07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9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460萬)。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8172。代碼:440307。區號:0755。拼音:Longgang Qu。
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地勢屬低山丘陵濱海區,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大鵬半島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3℃,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
基本概況
龍驤虎步,騰蛟起鳳。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接深圳經濟特區,西連寶安,北通惠州和東莞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儲備豐富的土地資源、風光旖旎的黃金海岸和歷史悠久的客家文化,是改革開放的熱土和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
揚帆競渡賦華章,開拓進取譜新篇。龍崗區委、區政府謀大局,抓大事,著眼長遠,關注民生,使龍崗煥發出蓬勃生機。近年來,龍崗各項指標年均以兩位數速度飈升,經濟發展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8.68億元,增長18%;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一個規劃科學、產業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新龍崗,正以其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躬身盡責促和諧,革故鼎新再騰飛。目前,龍崗區委、區政府正帶領百萬勤勞智慧的龍崗人民,借深圳成功取得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的東風,緊抓本屆運動會主場館落戶龍崗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實施自主創新和發展循環經濟為戰略支撐,努力推進和諧龍崗、效益龍崗、平安龍崗、生態龍崗建設,把龍崗打造成為代表深圳21世紀發展水準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經濟建設
龍崗建區以來,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各項指標持續快速增長。目前,龍崗區進入新的發展周期,經濟總量占深圳市經濟的比重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3.87億元,第一、二、三次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2.47、694.59、356.82億元 ,三產比例是0.2:65.9:33.9 ,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現代物流、商貿、運輸、文化產業、房地產、海濱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初具規模的外向型經濟格局。
◆工業 龍崗區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有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和豐富的土地資源,土地儲備量居全市六區之首。2006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62.4 億元,佔全市的比重達23.2%。在工業產業結構方面,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3家,其中超億元的重點企業近228 家,成為穩定和拉動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8.6 %,成為工業發展的支柱;民營經濟保持迅猛發展勢頭,2006年共吸引民企投資50 億元,已接近外資規模。全區已形成了產業以工業為主導、工業以高新技術和現代裝備製造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以民科企業為主導的新格局。
◆農業 龍崗區是深圳市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擁有農業用地10000公頃、海域440平方公里。通過加快發展花卉生產、種苗繁殖和海水養殖,積極推行規模生產,推廣先進技術,走出了一條設施化、園區化、科技型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道路,形成了 「設施農業」、「園區農業」、「海洋農業」並重發展的農業結構和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產五大產業為龍頭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堅持生產與研究並重和科技興農的發展戰略,不斷擴大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導的碧嶺農科園規模,引進了雜交水稻、轉基因棉、雜交芥菜等一批高新農業項目,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現代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整體布局初步完成,成為龍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24億元)增幅首次超過GDP增幅,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2年的177.8億元增加到305.5億元,年均增長17%。全區金融市場已初步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開放型格局,共有銀行支行23家、各銀行分支機構104家、農村商業銀行11家(網點93個)。區內物流、旅遊、文化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平湖物流基地成為國家物流試驗園區,大芬油畫村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2006年山海龍崗旅遊文化季的帶動下,全區共接待遊客649.4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19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龍東的義烏小商品城,是龍崗發展商業服務業的一個重大嘗試,區政府近年的重點扶持項目之一,吸引了深圳本土知名品牌吉爾福百貨等大公司的進駐。
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8.68億元,增長18%;實現工業增加值813.94億元,增長22.2%;消費品零售總額248.16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379.98億元,增長14%;出口總額226.52億美元,增長33.7%。財政實力大幅增強,國地兩稅總收入206.61億元,增長25.9%;一般預算收入56.67億元,增長28.2%;13個街道財力平均增長3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萬元,增長8.7%。
發展規劃
按深圳市《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龍崗區是東部發展軸心.范圍包括龍城、龍崗、橫崗、坪地、坪山和坑梓街道。劃分為2個組團,即龍崗中心組團和東部工業組團。功能定位為東部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具體來說,
1.東部發展軸是惠—深—港區域性產業聚合發展走廊,主要承擔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等功能。
2.充分發揮羅湖中心區的輻射功能,重點開發大運新城、坪山新城,推進東部通道、蓮塘口岸、廈深鐵路、深惠城際線等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龍崗中心服務功能和大工業區發展水平。龍崗區是五大城市副中心之一,龍崗中心包括大運新城和龍崗中心城,在進一步發揮綜合服務職能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文化體育和商業服務業,成為深圳東部地區及輻射粵東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
歷史文化
龍崗區歷史文化悠久,已發現的文物古跡多達400餘處。區內以大鵬咸頭嶺遺址為代表的咸頭嶺文化,是環大鵬咸頭嶺遺址珠三角地區史前人類活動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鵬所城是深圳市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人是中國漢族的八大民系之一。在寬闊的龍崗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客家先民的足跡。鶴湖新居、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等60多處客家民居,將一一向您生動地講述客家的風土人情,客家人的勤奮、努力和自立。其中佔地14432平方米的鶴湖新居,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客家民居,氣勢恢宏,別具一格,被譽為「客家民居建築藝術的結晶」。[2]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龍崗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處處彰顯人文關懷,和諧城區正在形成,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龍崗區連續兩屆被評為「深圳市文明區」。「鎮改街」前,全區省級高標准文明鎮覆蓋率達70%。
◆科技 龍崗區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及「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創建單位」。全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專利申請量(達4949)、發明專利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近600件)三項指標列深圳市六區第一位;區內擁有各級工程中心16家,啟動建設天安龍崗數碼新城,建立東平興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龍崗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2006年發布《龍崗區知識產權發展現狀白皮書》,制訂《龍崗區知識產權工作推進計劃》。區內13個街道均成立了科協組織,擁有8個專業學會及各類科普教育示範基地14個,科技特色學校27所,建有一支2000多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
◆教育 龍崗區是「廣東省教育強區」,教育綜合實力居全省先進水平。全區共有辦學單位356個,其中公辦中小學校78所(省一級有39所,市一級有13所),民辦中小學校99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0所(省示範成校9所,市骨幹成校1所),龍崗中專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167所,在校學生27萬人。全區各類教育結構合理,類型齊全,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體系完善。
◆文體 龍崗區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功能的文化設施網路。投資達5.5億元的龍崗文化中心,集書城、圖書館、影劇院、展覽廳、文化館等多功能設施於一體,是目前深圳市功能最齊全的文化中心;多次舉辦大型國際、國內賽事的龍崗體育中心,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深圳大運中心一道,構成龍城西區體育新城;隨著廣場、公園、新華書店、社區活動室、社區圖書館等精神文明硬體設施的不斷建設完善,城鎮居民出家門步行不超過10分鍾,即可到達一個公眾文化場所。全區大力加強「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的群眾文化建設,打造出一批客家文化、廣場文化、民俗文化名牌。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籃球、乒乓球、自行車、游泳等優勢體育項目多次在國家和省、市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衛生 龍崗區是全國第一批「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達標區,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各街道衛生監督所和預防保健所,建立起遍布區、街道、社區的衛生服務網,全面推行合作醫療和外來勞務工醫療保險制度,醫療救治體系、預防保健體系、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婦幼保健體系和健康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620家,病床2904張,衛生工作人員9481人,高級職稱以上醫師902人。
◆社會保障 龍崗區已建立起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勞務工醫療保險等多層次醫療保險能滿足各種人群需求,131萬員工得到社會醫療保險,141家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及醫療服務網點遍布全區;全區有173萬名員工參加工傷保險,基本實現工傷保險全覆蓋。區內已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開展了法律援助、醫療救助、助學救助、住宅困難救濟等社會救助活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龍崗區轄13個街道(龍崗、龍城、坪山、坑梓、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坂田、南灣)。
基礎設施
交通: 龍崗區是深圳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擁有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全區公路通車里程722公里,路網密度達86公里/百平方公里,機荷(深圳機場-荷坳)、深汕(深圳-汕頭)、惠鹽(惠州-鹽田港)、鹽壩(鹽田港-葵涌壩光)、水官(布吉水徑-官井頭)、清平(深圳清水河-龍崗平湖)一期、鹽排(鹽田-排榜)等7條高速公路跨區而過。正在加緊建設清平二期和橫坪(橫崗-坪山)、沙荷(沙灣-荷坳)、龍沙(龍景立交-沙灣)、東部通道等干線道路。
已正式動工建設的地鐵3號線是深圳市軌道交通二期工程優先發展線路之一,全長42.659公里,起點位於深圳市紅嶺中路,貫通龍崗、羅湖、福田三區,途經龍崗區布吉、南灣、橫崗、龍崗、龍城五個街道,計劃於2010年6月通車,將使龍崗與市中心區實現無障礙交通,大大提高市區內組團間的可達性和城市一體化進程。為配合3號線建設,205國道(深惠公路)深圳段將按第二條「深南大道」的標准進行改建,雙向八車道設計,徹底打通龍崗交通主動脈。
貨運方面,龍崗區緊鄰鹽田港,區內有平湖物流基地、深圳市大工業區等工業園區,貨運需求旺盛。廣深鐵路、平南鐵路(平湖街道-深圳市南山區)、平鹽疏港鐵路(平湖街道-鹽田港)貫穿全區,在其交匯處建有大型的平湖南鐵路編組站。海上運輸方面,龍崗區南面緊鄰國際大港鹽田港,西距蛇口港約35公里,區內還建有沙魚涌等多個客貨運碼頭,最大可泊15萬頓級的液化氣油輪。
通訊: 龍崗區通信條件達到國際水平,融合了世界上先進的通信技術網路。區內有15個電信營業中心,服務網點遍布全區各街道,可提供包括圖、聲、文一體化的多媒體通信業務,可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城市直接聯絡。全區寬頻主幹網建設成熟,用戶接入十分便捷,全面實現了通訊網路傳輸光纖化、交換程式控制化、業務綜合化,「數字龍崗」已成雛形。
供水: 龍崗區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充分,各類水務工程設施完備,布局合理。2006年全區日均供水總量109萬噸,年供水總量3.98億噸,水質合格率達99.8%。區內已建成水廠24座,擁有中小型水庫88座,擬擴建水庫22座,總庫容量2.36億立方米,可供水量17883萬立方米。東深引水工程和深圳市東部供水工程均經過龍崗區境內,每年可向全區供水4.53億立方米;區內中水回用、海水利用實現零突破,中水回用率達2.3%,海水利用300萬噸。
供電:龍崗區電力設施完備,電網布局合理,電力供應充裕,年供電能力達1037.5萬千伏安。區內設有龍崗供電局,各街道辦均設有供電所,為各企業提供優質的用電服務。區內共有變電站34座,其中50萬伏變電站2座,22萬伏變電站7座,主變總容量900萬千伏安。2006年新開工建設變電站11座,投產4座,東部電廠一期順利投產,供電量累計為122億千瓦時。
商貿:龍崗區已形成以13個街道辦事處的主體市場為軸線,與中小型集市相聯通的市場交易網路,華南工業原料城、龍崗建材物流中心、集銀皮革市場及龍城世貿商城、沃爾瑪、萬佳、新一佳、天虹、歲寶、吉之島、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分布在全區各大商業黃金地帶和住宅小區,交易十分活躍。全區現有各類規模較大的商品市場100多個,一批高起點、高標准建設的專業化批發市場應運而生,經營范圍涵蓋五金、皮革、茶葉、電子、建材、五金、農副產品等十多個商品門類。
環境狀況:龍崗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深圳市首個獲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行政區,是深圳市最適宜人居的區域之一。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1%,綠化覆蓋率達40.5%,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9.6%,東部近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區域環境雜訊控制在60分貝以下。全區已建成污水處理廠9個,污水日處理能力達43.5萬噸;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2座,生活垃圾清運率達100%,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達2000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全區共有各級綠色單位107個,「鎮改街」前已有省級生態示範鎮(村)8個、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6個,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最密集的行政區域之一。
服務設施:龍崗區具有比較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各類商業、娛樂服務設施星羅棋布。全區擁有各類商業和社會服務業網點4萬余個,登記在冊已開業的賓館酒店百餘家,其中星級酒店9家,在建高星級酒店3家,還有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交流中心、職業介紹所等中介服務機構。
歷史沿革
1992年11月11日,龍崗區與寶安區同時建制。
2000年,龍崗區轄10個鎮。總人口1714908人,各鎮人口: 平湖鎮 235702 布吉鎮 513016 橫崗鎮 292731 龍崗鎮 272037 坪地鎮 88461 坪山鎮 128273 坑梓鎮 75612 葵涌鎮 41729 大鵬鎮 52359 南澳鎮 1498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龍崗區轄10個鎮(龍崗 坑梓 坪山 橫崗 布吉 葵涌 大鵬 南澳 平湖 坪地),90個村委會、23個居委會。
2003年11月26日,龍崗區撤銷龍崗鎮改設兩個街道辦。龍崗、龍城兩個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將在2004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擬設立的龍崗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4.12平方千米,管轄新生、盛平、南聯、南約、同樂、龍東、龍崗7個村委會和龍崗、平南2個社區,辦公地點擬在原龍崗鎮政府。擬設立的龍城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1.14平方千米,管轄原龍崗鎮愛聯、回龍埔、龍西、五聯4個村委會和盛平村的荔枝園村民小組,及龍崗鎮代管的紫薇、天健、愉園3個社區。
2004年,深圳市民政局《關於同意撤銷龍崗區平湖等九個鎮設立平湖等九個街道辦事處的批復》(深民基[2004]17號):
撤銷平湖鎮,設立平湖街道辦事處。平湖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平湖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9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40.77平方千米,總人口13.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平湖鎮政府大樓。
撤銷布吉鎮,設立布吉街道辦事處。布吉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布吉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5個村委會和15個社區,總面積84.08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布吉鎮政府大樓。
撤銷橫崗鎮,設立橫崗街道辦事處。橫崗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橫崗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9個村委會和4個社區,總面積83.97平方千米,總人口17.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橫崗鎮政府大樓。
撤銷坪地鎮,設立坪地街道辦事處。坪地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坪地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6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總面積53.14平方千米,總人口7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坪地鎮政府大樓。
撤銷坪山鎮,設立坪山街道辦事處。坪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坪山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4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127.22平方千米,總人口9.14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坪山鎮政府大樓。
撤銷坑梓鎮,設立坑梓街道辦事處。坑梓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坑梓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5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坑梓鎮政府大樓。
撤銷葵涌鎮,設立葵涌街道辦事處。葵涌街道辦事處管轄原葵涌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98.86平方千米,總人口5.43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葵涌鎮政府大樓。
撤銷大鵬鎮,設立大鵬街道辦事處。大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大鵬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6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76.24平方千米,總人口3.2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大鵬鎮政府大樓。
撤銷南澳鎮,設立南澳街道辦事處。南澳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南澳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114.04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南澳鎮政府大樓。
區劃調整後,龍崗區轄11個街道。
龍城街道:轄 愛聯、龍西、五聯、回龍埔、紫薇、天健、愉園7個社區。
龍崗街道:轄 新生、龍崗、南約、同樂、龍東、南聯、盛平、龍崗墟、平南9個社區。
平湖街道:轄 平湖、良安田、新南、新木、山廈、鵝公嶺、平湖、白泥坑、輔城坳、上木古10個社區。
布吉街道:轄 布吉、長龍、龍嶺、沙灣、德興、南龍、龍珠、麗湖、國展、茂業、四季花城、中海怡翠、東方半島、布吉村、水徑、上李朗、下李朗、甘坑、坂田、崗頭、雪象、丹竹頭、南嶺、吉廈、沙塘布、樟樹布、廈村、三聯、鳳凰、羅崗30個社區。
橫崗街道:轄 松柏、華僑新村、保安、四聯、西坑、安良、六約、大康、黃閣坑、橫崗村、荷坳、華樂、銀荷13個社區。
坪地街道:轄 圩鎮、怡心、坪西、坪東、中心、六聯、年豐、四方埔8個社區。
坪山街道:轄 坪山、金龜、馬巒、江嶺、坪環、六聯、碧嶺、湯坑、石井、田頭、田心、竹坑、沙坣、南布、沙湖15個社區。
坑梓街道:轄 坑梓、龍坑、秀新、龍田、金沙、沙田6個社區。
葵涌街道:轄 葵涌、葵涌村、三溪、高源、土洋、溪涌、壩光、官湖、葵豐9個社區。
大鵬街道:轄 大鵬、鵬城、嶺澳、水頭、布新、王母、下沙7個社區。
南澳街道:轄 南澳、南漁、東漁、東農、南農、水頭、新大、東涌、西涌9個社區。
(社區名錄由根據《深圳市行政區劃代碼》整理,截至2004年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龍崗區轄11個街道(龍崗、龍城、坑梓、坪山、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
2006年,布吉街道一分為三: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辦事處。原布吉街道總面積84.12平方千米,常住(半年以上)人口1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83萬人,現下轄34個社區居委。4月29日,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
布吉街道:總面積30.89平方千米,其中建成面積20.09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51.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13萬人。轄18個社區居委,其中布吉、水徑、三聯、甘坑4個是「村改居」社區居委,布吉圩、龍珠、長龍、德興、麗湖、龍嶺、國展、茂業、中海怡翠、東方半島、羅崗、光華、鳳凰、金排14個是非「村改居」社區居委。
坂田街道:東連布吉,南鄰福田,西接龍華,北靠平湖,總面積28.5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7萬人。下轄坂田、崗頭、雪象、四季花城4個社區居委。
南灣街道:東接橫崗、北連平湖、西臨布吉、南與羅湖相望,總面積24.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4.88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21.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萬人;下轄南嶺村、沙塘布、樟樹布、吉廈、廈村、丹竹頭、上李朗、下李朗、沙灣、南龍、寶嶺、康樂12個社區居委。
Ⅳ 塘沽洋貨市場到河西區黑牛城道40號市現代服務業基地
乘坐
津濱輕軌地鐵9號線(天津站方向),
在
直沽站
下車(B口出)
步行至
怡安溫泉公寓站
乘坐
665路,
在
大慶里站
下車步行至
天津市現代服務業基地.
Ⅳ 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份代號:1668hk)於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冊成立,是規劃、建設、運營中國大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的領航者,是集多個產業門類為一體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基地和製造業高端集成服務平台。
華南城業務遍布中國,迄今開發建設並運營著深圳、南寧、南昌、西安、哈爾濱、鄭州、合肥、重慶等地項目。華南城業務涵蓋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專業市場,一站式倉儲、物流配送)與實體市場緊密結合、線上線下同步貿易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零售商業購物廣場(打造中國最大奧特萊斯)、完善的商務及生活配套設施、物業管理服務等。
2013年以來,收購好百年家居和華諾建築規劃設計院的落成,更加豐富和健全了華南城全產業鏈的業務生態系統,既做平台又做品牌,為華南城集團開疆拓土提供有力支撐。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於2014年1月入股華南城,雙方以各自的資源優勢,開展華南城o2o商業模式的新探索,為商戶提供更高效的一體化商貿服務,共享商貿流通覆蓋全球的規模優勢。
華南城以「誠信、和諧、共贏、分享」的經營理念,始終把培育市場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放在首位。每座華南城的建成都將為當地城市貢獻巨大稅收,增加數萬人以上的創業機會,解決幾十萬人的就業,提升周邊的投資環境,每到一處都將分散的專業市場進行集中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城市商貿水平和現代服務業競爭力。
各項目建築面積和投資額如下:
(1) 深圳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260萬平方米,投資80億元人民幣;
(2) 南寧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488萬平方米,投資120億元人民幣;
(3) 西安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1750萬平方米,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4) 哈爾濱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1200萬平方米,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5) 南昌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428萬平方米,投資100億元人民幣;
(6) 合肥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1200萬平方米,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7) 鄭州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1200萬平方米,投資270億元人民幣;
(8) 重慶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1350萬平方米,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樹立「學習、合作、務實、創新、高效」的企業精神,並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鑒於華南城集團良好的用人理念,華南城集團獲得「cctv2011、2013中國年度***僱主」、「2014全國大學生就業***企業百強」、「2014中國上市房企市值百強」榮譽稱號。
深圳·華南城 坐落於深圳市平湖物流基地園區集團總部所在地。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總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60萬平方米,總規劃總投資超過80億元人民幣。華南城項目屬深圳「重點物流項目」、「綠色通道項目」,並自2003年開始連續8年被列為「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深圳華南城立足深圳、依託珠三角、輻射全國、影響世界,致力於把深圳華南城打造成為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專業市場,一站式倉儲、物流配送)與實體市場緊密結合、線上線下同步貿易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零售商業購物廣場(打造中國最大奧特萊斯)、完善的商務及生活配套設施、物業管理服務於一體的高端集成服務平台。
南寧·華南城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規劃用地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建設佔地面積約18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88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南寧華南城首批開工建設的工程是:將在2010年10月份投入運營的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的會展中心,3個單體建築面積均超15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展示交易中心,34萬平方米的住宅配套設施,約13.7萬平方米的金融商務配套設施。建成後的南寧華南城將成為立足南寧、面向泛北部灣地區、輻射東南亞,品種齊全、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工業原材料及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之一、現代綜合商貿物流中心和高端生產服務業基地。
南昌·華南城 地處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規劃用地約155萬平方米,由工業原料及商品展示展覽交易、倉儲配送、綜合商務、商住及生活配套區等四大功能分區組成,已被列為江西省重點項目。項目規劃建築總面積約42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80億人民幣。其中綜合市場約143萬平方米,綜合倉儲約90萬平方米,綜合商務約59萬平方米,綜合商住配套約136萬平方米。南昌華南城全面建成後, 將為四海商客打造一個溝通國內外資金流、商品流、貿易流、技術流、人才流、信息流的現代物流大體系, 對將南昌打造成中部地區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 完善南昌和江西乃至整個華中地區的工業配套功能, 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西安·華南城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北部—西安國際港務區內。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總投資額60億元以上,佔地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萬平方米。該項目三期全部建成後,項目總投資額將在200億元以上,建築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可入駐商戶10萬戶,將實現營業額1500億至2000億元、稅收50億元以上,可提供創業機會10萬人、直接就業崗位40萬人、間接就業崗位100萬人,將成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經營商品種類最多、服務功能最全的工業原輔料、商品集散中心和綜合性物流中心。
哈爾濱·華南城 哈爾濱華南城是哈爾濱有史以來招商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投資超過200億人民幣。哈爾濱華南城將分為市場商貿展示區、綜合配套商業服務區、倉儲物流配送區、生活服務配套區四部分,將成為展示交易、物流、信息、市場拓展、技術創新、品牌推廣、工業旅遊等各種功能於一體,配套完善、超大規模的現代化綜合商貿物流園。
鄭州·華南城 鄭州華南城項目選址河南鄭州新鄭市龍湖鎮,東鄰曹河,西接鄭新公路,南至107連接線,北到雙湖大道,規劃總建築面積為1200萬平方米,包括交易市場、商務配套和生活服務配套三大部分,首期總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投資達150億元人民幣。鄭州華南城建成後,鄭州華南城將成為集商貿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廣、信息交流、創新促進、產業培育、特色旅遊、城市化綜合配套等八大功能於一體的超大規模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城,成為我國中部地區經營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經營商品鏈條最長、服務功能最全、經營環境最優、輻射最廣的超大規模商貿物流中心,成為立足中原、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國際化、現代化的超大規模商貿物流城。
合肥·華南城 合肥華南城選址肥西縣新型工業示範區與紫蓬鎮交匯處,位於合肥「141」西南組團核心區域,規劃總建築面積120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是長三角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商貿物流項目。該項目是集商貿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廣、信息交流、電子商務、產業培育、特色旅遊、城市化綜合配套等八大功能於一體的超大規模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園。
重慶·華南城 重慶華南城位於重慶市巴南區南彭的重慶公路物流基地,東鄰渝湘高速,西接渝黔高速,南至外環高速,北到內環快速路。重慶華南城規劃建築面積約135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超過200億元,首期規劃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首期計劃投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重慶華南城以1350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的超大體量,集商貿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廣、信息交流、創新促進、產業培育、特色旅遊、城市化綜合配套等功能於一體,成就西南地區最具規模效應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中心。
企業文化
誠信、和諧、共贏、分享
人力資源管理方針
選好人、用好人、善待人、留住人
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為員工個人發展創造公平的機會
建設一流的員工隊伍,注重素質培養
培養員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員工福利
1、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讓你從此不再扯國民後腿;
2、覆蓋全深圳多達9條上下班接送巴士,讓你不再擔心班途遙遠;
3、工作午餐費補助,多國美食想吃就吃;
4、提供高級員工公寓,給你一個溫馨的家;
5、享有各類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福利花樣繁多,你值得期待;
6、所有員工享受5-12天帶薪年假,這早已是標配;
7、試用期開始為所有員工依法、足額實繳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8、年終雙薪大禮包,讓你錢途一片光明;
9、每年4月為所有員工固定調薪,幅度同樣行業領先;
10、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每年所有員工免費體檢一次;
11、籃球場、圖書館、網羽館等康樂設施為員工在工作之餘盡享休閑時光。
華南城官方網址:http://group.csc86.com/
深圳華南城: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
china south international instrial materials city (shenzhen) co.,ltd
電話(tel):(0755)6126 8888
傳真(fax):(0755)6126 6608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華南大道一號華南城北門行政樓
客服熱線:400-789-1668
法定代表人:張文鴻
成立日期:2002-12-18
注冊資本:220000萬港元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74324708XH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房地產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英文名:China South International Instrial Materials City (Shenzhen) Co.,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平湖鎮華南大道1號
經營范圍:^工業原料市場、其它商品市場及配套設施的開發、建設、出租、出售、管理;咨詢服務;物業管理;倉儲配送;餐飲服務(具體項目由分公司經營);展覽、展示、會議;建立和經營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內的電子商務系統(以上項目須經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准方可經營);貨物、技術進出口(不含進口分銷);經營保稅區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設計、製作、發布、代理國內外各類廣告業務。
Ⅵ 深圳前海有什麼好逛的地方
海上世界,免費 , 吃燒烤 , 喝啤酒 , 晚上去較有感覺。
青青世界,看花看草 , 要門票 , 夠耗一個下午。
行程:
1:中午到青青世界 , 約下午4 / 5 點出來到南海酒店 ,
2:延南海酒店走到海上世界( 4 / 5點出來走 , 太陽就沒那麼曬 ) , 晚餐就在海上世界找吃的咯。
3:合理安排好時間會有一個完美的假期
Ⅶ 深圳的支柱產業和主要產業是什麼.
深圳的支柱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文化產業。主要產業還有房地產,商貿流通,旅遊業,服裝玩具。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跡,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
2018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4221.98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9億元,增長 3.9%;第二產業增加值9961.95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14237.94億元,增長6.4%。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1.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8%。在現代產業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0090.59億元,增長7.1%;先進製造業增加值6564.83億元,增長12.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6131.20億元,增長13.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9568元,增長3.2%,按2018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8647美元。
(7)平湖金融與現代服務業基地管理局擴展閱讀:
深圳因改革開放而快速發展,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9]。自1999年起,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每年定期在深圳舉行。
2010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獲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將作為深圳與香港合作的先導區。2011年,深圳主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16年,深圳市生產總值超越廣州市成為中國內地經濟總量第三大城市。2018年,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深圳市生產總值超越香港。
深圳是中國南方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之一,常被譽為中國的矽谷。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大陸第五大民航機場。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數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國企業重要的融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