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山東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山東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6-28 09:21:19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北京順義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崇明長江村鎮銀行 江蘇邳州隴海村鎮銀行 江蘇豐縣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沛縣漢源村鎮銀行 江蘇銅山錫州村鎮銀行 江蘇惠山民泰村鎮銀行 江陰浦發村鎮銀行 宜興陽羨村鎮銀行 太倉民生村鎮銀行 蘇州常熟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張家港華信村鎮銀行 崑山鹿城村鎮銀行 江蘇武進建信村鎮銀行 溧陽浦發村鎮銀行 金壇常農商村鎮銀行 江蘇丹徒蒙銀村鎮銀行 揚中恆豐村鎮銀行 江蘇丹陽保得村鎮銀行 句容茅山村鎮銀行 江蘇儀征包商村鎮銀行 江蘇揚州農村商業銀行 江蘇江都吉銀村鎮銀行 江蘇邗江民泰村鎮銀行 江蘇漣水太商村鎮銀行 江蘇金湖民泰村鎮銀行 江蘇洪澤金陽光村鎮銀行 江蘇盱眙珠江村鎮銀行 江蘇贛榆通商村鎮銀行 江蘇灌雲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灌南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東海張農商村鎮銀行 江蘇泗陽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宿豫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泗洪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 姜堰錫州村鎮銀行 江蘇泰興建信村鎮銀行 興化蘇南村鎮銀行 江蘇靖江潤豐村鎮銀行 江蘇東台稠州村鎮銀行 阜寧民生村鎮銀行 江蘇大豐江南村鎮銀行 江蘇射陽太商村鎮銀行 江蘇啟東珠江村鎮銀行 江蘇如東融興村鎮銀行 江蘇海門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南通如皋包商村鎮銀行 江蘇海安鹽海村鎮銀行 江蘇通州華商村鎮銀行 南京六合九銀村鎮銀行 南京浦口靖發村鎮銀行 江蘇高淳武家嘴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溧水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 浙江永嘉恆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樂清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平湖工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嘉善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交銀村鎮銀行 長 興 聯 合 村 鎮 銀 行 浙江三門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普陀稠州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長豐科源村鎮銀行 安徽鳳陽利民村鎮銀行 安徽桐城江淮村鎮銀行 安徽當塗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繁昌建信村鎮銀行 安徽黃山金橋村鎮銀行 安徽舒城正興村鎮銀行 安徽裕安盛平村鎮銀行 安徽肥西石銀村鎮銀行 安徽績溪農銀村鎮銀行 安徽無為徽銀村鎮銀行 安徽銅陵銅源村鎮銀行 安徽涇縣銅源村鎮銀行 安徽郎溪新華村鎮銀行 淮南鳳台通商村鎮銀行 安徽廬江惠民村鎮銀行 安徽含山惠民村鎮銀行 安徽肥東湖星村鎮銀行 安徽樅陽泰業村鎮銀行 安徽休寧大地村鎮銀行 安徽青陽九華村鎮銀行 安徽和縣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定遠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潛山江淮村鎮銀行 安徽歙縣嘉銀村鎮銀行 安徽望江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宿松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五河永泰村鎮銀行 安徽宿州淮海村鎮銀行 安徽明光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全椒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安徽來安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蕪湖泰壽村鎮銀行 懷遠本富村鎮銀行 靈璧本富村鎮銀行 寧國民生村鎮銀行 池州貴池民生村鎮銀行 天長民生村鎮銀行 太湖縣小池銀燕農村資金互助社 澳洲聯邦銀行(濟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興安民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國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合浦國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渝北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黔江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貴陽花溪建設村鎮銀行 平壩鼎立村鎮銀行 黃平振興村鎮銀行 水城蒙銀村鎮銀行 興義萬豐村鎮銀行 文山民豐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玉溪紅塔區興和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昭通昭陽富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曲靖惠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祿豐龍城富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興彝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麗江古城區富滇村鎮銀行 大理海東村鎮銀行 昆明呈貢華夏村鎮銀行 曲靖富源富滇村鎮銀行 普洱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景洪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嵩明滬農商村鎮銀行 個舊滬農商村鎮銀行 彌勒滬農商村鎮銀行 開遠滬農商村鎮銀行 瑞麗滬農商村鎮銀行 臨滄臨翔滬農商村鎮銀行 保山隆陽滬農商村鎮銀行 建水滬農商村鎮銀行 蒙自滬農商村鎮銀行 雲南安寧稠州村鎮銀行 慈溪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鎮海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寧海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青島即墨北農商村鎮銀行 青島膠南海匯村鎮銀行 青島萊西元泰村鎮銀行 青島平度惠民村鎮銀行 青島膠州農商村鎮銀行 青島城陽珠江村鎮銀行 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鼎業村鎮銀行 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 深圳南山寶生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國安村鎮銀行

② 當前我國有哪些農村金融機構

農村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銀行機構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非銀行機構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業保險公司等。還有一些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

③ 2019年山東省日照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通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好!朋友!
你所說的「山東省農村養老保險新政實施」應該是指「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09〕131號)」,現全文轉載給你,望對你有所幫助。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
(魯政發〔2009〕131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加快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工作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要求,先行試點,逐步擴大覆蓋范圍,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建立與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的新農保制度,使農村居民享有基本養老保障。
(二)基本原則。新農保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廣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堅持保障水平與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機制;堅持權利和義務相對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堅持政府主導和農村居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
(三)任務目標。2009年,按照國家選擇10%的縣(市、區)進行試點的要求,推動完成國家批准我省的首批試點任務,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同時鼓勵各市、縣(市、區)按照新農保制度要求積極開展試點工作。2020年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二、參保對象和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三、基金籌集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保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標准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當地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繳費方式由當地政府確定。省政府依據國家規定或農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鼓勵青年、中年農村居民連續繳費,多繳費,具體辦法由當地政府規定。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所屬參加新農保成員繳費給予補助,具體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集體補助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
1.基礎養老金。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確定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對納入國家試點的地區,中央和省財政按照統一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東、中、西部地區分別給予40%、60%、80%的補助。在試點沒有全面鋪開之前,對新農保試點的各縣根據人均財力狀況等單獨確定補助辦法。中央和省財政補助後剩餘部分由市、縣(市、區)政府負擔。有條件的市、縣(市、區)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市、縣(市、區)政府負擔。
2.繳費補貼。市、縣(市、區)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繳費即補。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市、縣(市、區)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市、縣(市、區)政府應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四、建立個人賬戶
政府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資助,市、縣(市、區)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政府繳費補貼部分在個人賬戶中要單獨記錄。個人賬戶存儲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五、養老金待遇確定
(一)享受養老金待遇條件。
1.年滿60周歲、按規定繳費、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2.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需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新農保制度實施時,45周歲以上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應不少於實際年齡到60周歲的剩餘年數;允許補繳,但補繳後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45周歲(含)以下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
(二)養老金待遇。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按照不低於國家和省規定基礎養老金的標准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資金積累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三)待遇調整。根據國家規定和我省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養老金計發標准和基礎養老金標准。
六、基金管理和監督
(一)基金管理。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保值增值。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管理層次。
財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認真編制政府補貼資金預算,確保對參保人的補貼及時到位和基礎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二)基金監督。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基金的監管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和完善新農保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業務流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籌集、上解、預算、劃撥、發放進行實時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披露新農保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杜絕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試點縣(市、區)每年要在行政村范圍內對參保繳費情況和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
七、制度銜接
開展新農保制度試點,要妥善處理好與老農保制度和我省各地開展的地方性新農保試點制度以及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
(一)已經參加農保還未達到領取年齡的人員,原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標准進行核算。領取前應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
(二)對已經參加農保、60周歲以下且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應停止領取養老金,並按新農保的有關規定繼續繳費,達到新農保領取條件時,按新農保標准領取。已經參加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農保養老金的,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三)新農保與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四)要妥善做好新農保制度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具體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八、保險關系轉移
新農保參保人跨地區轉移,可將新農保關系及個人賬戶資金轉入新參保地,按新參保地有關標准核算,並享受相應待遇;轉入地尚未開展新農保試點的,可將其新農保關系及個人賬戶資金暫存於原參保地,待條件具備時轉移。
九、經辦能力建設
(一)加強經辦服務能力建設。要充分運用現代管理和服務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各級新農保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新農保基金中開支。
(二)強化規章制度建設。按照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總體要求,制定和完善新農保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業務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基金審稽核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新農保公示和查詢制度,建立和完善參保人員檔案管理制度。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並納入到社會保險管理系統(「金保工程」)建設。要積極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十、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從統籌城鄉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統籌規劃,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考核管理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成立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協調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督促檢查政策落實情況,總結評估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做好新農保試點工作。
十一、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
各市政府要根據本意見,在充分調研、多方論證、縝密測算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報省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備案;按要求選擇試點縣(市、區),報省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市、縣(市、區)的試點方案報省政府批准後實施。
十二、做好輿論宣傳工作
建立新農保制度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地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採取多種方式,加大對試點工作意義、基本原則和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適齡農民積極參保。各地要採取有效措施,鼓勵村幹部帶頭參保。各地要注意研究試點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和總結試點經驗做法,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把好事辦好。試點工作中遇到重要情況要及時向省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山東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附:2009年山東省納入國家首批新農保試點的19個縣(市、區)名單:
濟南市天橋區、青島市城陽區、淄博市臨淄區、棗庄市市中區、壽光市、嘉祥縣、肥城市、榮成市、日照市東港區、萊蕪市萊城區、平邑縣、禹城市、聊城市東昌府區、濱州市濱城區、菏澤市牡丹區、煙台市福山區、東營市河口區、即墨市、招遠市。
2010年山東省納入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章丘市、茌平縣、德州市德城區、廣饒縣、桓台縣、濰坊市坊子區、煙台市牟平區、乳山市、文登市、膠州市、日照市嵐山區、五蓮縣、沂水縣、滕州市、金鄉縣、泰安市泰山區、萊蕪市鋼城區、惠民縣、東明縣。
2010年山東省級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濟陽縣、棗庄市嶧城區、東營市東營區、墾利縣、利津縣、煙台市芝罘區、煙台市萊山區、龍口市、濰坊市奎文區、兗州市、新泰市、費縣、博興縣。
此外,山東省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參照國家和省試點政策開展自行試點,目前已有35個縣(市、區)自行開展了新農保試點探索。東營、威海、萊蕪三市將在今年按照國家新農保制度模式實現全覆蓋。
祝好!

④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傳統的區別。

沒區別,都是想賺你錢的。不然老闆吃飽撐的開它幹啥。

⑤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特徵有哪些

農村金融需求具有很多特點,農村借貸主體具有多元化;農戶貸款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有生產性貸款和生活性貸款等等。農村信貸分散而且額度很小,農村金融發展面臨成本偏高等特點。農村金融需求特徵也可以歸結為季節性、長期性、風險性等特徵。針對以上這些需求特徵,小編簡單總結一下幾個方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可抵押品少和交易成本高。對於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普遍存在的借貸難的根源問題就是缺少抵押物。農戶手裡的土地只有經營權沒有所有權,不能用來抵押,農村住房作為農民的基本生活資料,不具備抵押資格;其他生活和生產用品的市場價值,不具備抵押價值。加之農村居住情況分散,金融需求品種較少且量小,導致農村金融網點少、規模小,農戶獲得借貸不僅有付息成本還包括交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
二、缺少市場化的投融資主體。相對於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的建設而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金融需求無法與金融市場對接。加之農戶自身存在無抵押物的情況,所以導致無法像城市金融發展的那樣完善。
三、受季節性影響嚴重。農村地區的主要收入是依靠種植業,而種植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氣的影響。雖說近幾年的農業生產新技術的出現改變了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農業生產的季節性,但這種改變畢竟十分有限。大量的農業生產仍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時節輪轉,而且在我國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狀態沒有徹底得以改變之前,農戶的信貸需求也仍然要在較長時期內沿襲「春貸秋還」的周期性交替。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農村金融需求呈現短、小、頻、急的典型特點。
四、收益低、風險高。首先目前我國農副產品仍主要是初級生產形式,加工增加值所佔比重較低,農業相關產業盈利低,決定了農村金融的低利性,與其他工商企業相比,這種現象很明顯。其次,農產品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大,收益浮動,不穩定。一旦市場價格發生變動,就有可能給農戶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的損失,給農業借貸帶來較大的風險。

⑥ 目前農村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農村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銀行機構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專發展屬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非銀行機構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業保險公司等。還有一些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

⑦ 農村小型金融機構有哪些

商業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這個不算小型了,呵呵),地方性農村商業銀版行,村鎮銀行
政策性銀行: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只貸款,不接受存款)
合作金融機構: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資金互助社,金融服務社,合作基金會
其他:小額信貸公司,租賃公司,保險公司

⑧ 什麼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新型農村金融抄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機構。銀行機構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非銀行機構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和農業保險公司等。
金融機構:
1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
2金融服務業與此相應,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3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山東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可以學基金理財呢 瀏覽:575
杠桿業務收益 瀏覽:533
日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 瀏覽:196
上市公司吸收合並管理辦法 瀏覽:327
香港金融機構運營人員 瀏覽:11
關聯交易操縱利潤 瀏覽:177
期貨公司員工可以兼職嗎 瀏覽:721
深圳市萬宏泰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109
東方電熱股票吧 瀏覽:29
外匯作為記賬本位幣 瀏覽:369
短線貴金屬是什麼意思 瀏覽:328
石油期貨能放多久 瀏覽:713
全國燃氣價格 瀏覽:135
中原證券考試 瀏覽:17
企業短期融資福建 瀏覽:629
93汽油批發價格走勢 瀏覽:550
基金持倉比率什麼意思 瀏覽:140
牡丹靈通卡被鎖影響網上交易么 瀏覽:689
綿股票 瀏覽:477
萬達輕資產的融資渠道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