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燒錢無底洞,盈利不可能,造車新勢力不倒閉已是萬幸
不可否認,造車新勢力正處於一場新的加速淘汰賽中,而在持續燒錢的情形下,造車新勢力們若是沒能拿出大規模營收或盈利的財務報表,這只會讓投資者離得更遠。
小編語
隨著當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迅速放緩的同時,又是疫情的爆發期,國內整個汽車行業都遭受到危機,所以選擇降薪、裁員來求"生存"的車企也開始多了起來。而在此環境下,以"燒錢"式輸血維持生存的造車新勢力,不知道還能多少能撐過2020年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造車新勢力生存圖鑒|奇點汽車:再等等,新車就來了
在瀋海寅參加過的公開活動中,他總是內斂深沉的表示,希望自己這一代互聯網人能夠為中國電動汽車的未來做點什麼,他試圖將「用小米模式打造中國的特斯拉」作為奇點汽車的目標。
「小米模式的核心是高性價比,和用戶之間建立緊密的關系,通過服務獲取持續性的利潤。汽車行業的大部分消費是發生在車買來以後。你的洗車、停車、充電、加油,你的汽車保險和汽車金融,這些服務從汽車的生命周期當中它可以貢獻80%的利潤。我們今天完全可以把車通過硬體不賺錢的方式賣給用戶,使得這種高性價比得到實現。」
車叔以為,雷軍的小米與瀋海寅的奇點有不同。小米公司在早期是依靠手機發家的,經過多款實惠的產品積累實力,後來開始打造小米生態系統;而奇點在沒有產品能夠盈利的時候,就開始打造生態系統,這是非常冒險的做法,因為一旦投資人的錢「燒」完,而奇點依舊沒有開始盈利,那麼倒閉是遲早的事。今年由於疫情,造車新勢力相對於傳統車企,要更加難熬,這就意味著,如果奇點在今年依舊拿不出引爆市場的產品尋求命運的拐點,或許2021年之後,奇點將不復存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奇點汽車旗下公司經營范圍新增測溫儀業務
中國網汽車3月19日訊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測溫儀及監控系統研發、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
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變更前的經營范圍主要涉及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電池的製造及銷售等。通過於企查查上查詢可知,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奇點汽車的運營主體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0.37%。
自2014年成立至今,奇點汽車已完成8輪融資,總額已超過170億元,其發布的首款純電動車型為iS6也已經登上了工信部目錄。此外,日本伊藤忠商事已成為智車優行的第二大股東,智車優行之前也表示已與券商開展相關洽談,正計劃登陸科創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新勢力回歸轎車背後的商業邏輯
2019年「最慘」的人,一度被認為是蔚來汽車的李斌;2020年,造車新勢力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正如我們之前曾說過的,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的「交付元年」;而2020年,則可能成為造車新勢力的「淘汰元年」——從樂視汽車開始,造車新勢力被淘汰者早已有之,而在2020年病毒疫情的疊加效應之下,這一名單有可能快速增加。
事實上,在2020年上半年,關於造車新勢力的利空消息已經屢見不鮮——
奇點汽車「10億融資」的消息被證實子虛烏有,新車交付從2017年跳票至今;
理想汽車注冊資本腰斬,從約7.3億元減少至4.3億元,自燃、天窗漏水、剎車失靈等問題層出不窮;
零跑汽車被曝跑高速需要靠邊降溫,甚至遭到上百名車主實名維權;
作為新勢力中的龍頭,卻在去年成為「最慘」的蔚來汽車,依然頭頂巨額虧損難以扭轉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至於嚴重缺錢,以至於拖欠合作方費用,更是成為諸多新勢力共同的煩惱。其名單包括但不限於:天際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
一場病毒疫情讓中國汽車行業遭受重創,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後,各大傳統車企開啟了觸底反彈的行情。然而反觀造車新勢力,卻依然是一片哀鴻遍野。今年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8萬輛和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1%和26.5%;而「野蠻入侵」的特斯拉卻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猛增,不斷蠶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本就縮小中的蛋糕。這一切,對於造車新勢力都無異於雪上加霜。
「前幾年,大家問是不是PPT造車,再往後問的是能不能把車造出來,後來問能不能把車交出去,後來再問能不能把車規模銷售出去。」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一年前的一番話,恰到好處地描繪出了造車新勢力的變化和壓力——量產、品質、資金的問題犬牙交錯,「馬太效應」愈發明顯,造車新勢力的淘汰賽已經清清楚楚地進入了「下半場」。
曾經轟轟烈烈的300多家新勢力,時至今日完成交付的依然只有蔚來、威馬、小鵬、理想等十餘家。對於超過90%的新勢力而言,要翻身並趕上跑在最前面的第一集團,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對於蔚來、威馬、小鵬等領跑者來說,如果不能做出改變,依然難以逃脫「王小二過年」的局面。
事實上,2020年的四個多月中,一邊是部分新勢力頻繁傳出裁員、降薪、高管出走的消息;另一邊是蔚來、威馬、小鵬等頭部品牌動作不斷,加快戰略布局。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是:新勢力開始集體發力轎車車型。
就在一個月內,造車新勢力集中放出全新轎車車型的消息。其中,動作最快的要數小鵬。去年上海車展就已發布的小鵬P7已在4月底正式上市,首批推出後驅超長續航、後驅長續航以及四驅高性能三種車型,NEDC標准下的續航里程在552-706km之間,23萬起售的價格頗有正面懟特斯拉Model 3的意味。
不知道是否是為了應對小鵬P7的上市,同樣在4月底,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在直播平台透露,蔚來正在加班加點爭取在今年底的NIO Day上發布「下一代轎車」——很多人猜測,這應該就是被期待已久的蔚來ET7。
早在去年上海車展,蔚來就亮相了ET Preview概念車,然而其量產版本ET7至今仍停留在迷霧之中。續航、動力、內飾都撲朔迷離。有人猜測,蔚來可能為其搭載更為成熟和先進的自動駕駛,也可能用上被視為黑科技的碳纖維外殼電池。
而原本計劃在2020北京車展亮相的威馬旗下首款轎車——威馬7系也在近期放出消息:基於威馬超級轎車平台打造,定位中型轎車,採用了CTP無模組電池技術,並支持L3-L4級自動駕駛技術,並且搭載5G技術和智能座艙,NEDC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
三大頭部品牌一齊放話純電轎車,繼SUV之後,超長續航轎車有望成為造車新勢力的新「戰場」。各種緣由自然值得考究一番。
短短兩年前,SUV幾乎還是造車新勢力唯一的選項。威馬EX5、小鵬G3、蔚來ES8……幾乎所有新勢力都選擇以SUV作為首款量產車型。作為特殊商品,汽車從產品規劃到新車上市,至少需要兩到三年——2015年,SUV正是中國車市的最大正確,而純電SUV還鳳毛麟角,無疑是「藍海」。
從技術上來說,SUV相比轎車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在保證車內空間的同時放下更大電池——在電池能量密度依然是制約續航里程的瓶頸時,此舉大有必要。
而且,作為後進者的造車新勢力,必須對首款車型的選擇慎之又慎。除了要把握市場風口之外,還要盡可能的減少首款車型失敗的可能性,否則後果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以豪華品牌觸電首車為例,捷豹I-PACE、奧迪e-tron、賓士EQC也都是以SUV車型切入。既然底氣更足的豪華品牌也如此抉擇,造車新勢力當年集中造SUV,自然可以理解。
而2020年的當下,情況又有了變化。首先,SUV的持續增長已經不復存在,反倒是轎車的市佔率在最近兩年中時有回升。而在電池技術不斷進步、續航里程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純電動轎車開始顯現出一定的優勢——數據或許能說明一定問題:2018-2019年,新能源A級車銷量持續走高,市場份額已超過半壁江山,其中A級純電動轎車市場又占據了近三成份額。從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來看,純電轎車仍然占據、且可能在相當長時期內持續占據銷量的大頭。 因此,造車新勢力們為了進一步上量,進軍轎車細分市場是必然選擇。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就是喜歡更便宜的純電轎車。以特斯拉為例,Model 3的銷量已經超過了Model S和Model X的總和——既然純電動車還難以作為家中唯一的車輛存在,那麼有什麼理由不去選擇一輛性價比更高的車型呢?在消費者如此心理的推動之下,30萬級別的Model 3在全球都賣爆,對於造車新勢力們來說,自然有強烈的示範效應。
更何況Model 3的國產給了中國土生土長的造車新勢力巨大的壓力。當Model 3賣到30萬以內,對於此前價格相對高昂的蔚來ES8、ES6,都有著相當大的沖擊。再疊加國家對於新能源車型的補貼以30萬元為天花板,更讓新勢力不得不降下身段,選擇更具有性價比的轎車作為新的突破口。
目前來看,威馬汽車則是目前新勢力中唯一擁有純電動轎車與SUV生產資質的,而蔚來和小鵬均無資質。但資質並非困擾蔚來和小鵬的攔路虎,為它們代工的江淮和海馬都有轎車生產資質。特別是小鵬正通過收購工廠獲得資質,P7就有望成為其自建工廠的首個產品。
「造車新勢力的融資窗口期剩餘時間不會超過一年,一年之內會有大批企業淘汰出局,90%的投資人都會損失慘重。」理想汽車CEO李想曾如此表示——如今看來,那些還沒有拿出轎車產品,能夠和特斯拉以及傳統車企密集上市的新能源車型一較高下的造車新勢力們,或許都將在被淘汰之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奇點汽車為何落寞
可能是起步有點晚吧,當然還有其它原因,,,
奇點(J D英文名稱:Singulato)汽車 是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智能 電動汽車。
奇點汽車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兼具智能科技、極致體驗、開放個性的新價值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服務,以科技詮釋「懂你」讓每次出行都成為美好的記憶。
奇點汽車首款智能純電動量產車型——奇點iS6 預覽版於2017年4月13日正式亮相,售價區間20萬~30萬元。將於2018年正式量產。
㈥ 奇點回應獲10億元股權新融資:不屬實
摘取每日重要新聞,
以科技視角、極客精神,挖掘重點,探索更多。
編輯丨AutoR智駕 智駕小郎君
奇點汽車回應獲10億元股權新融資:該信息不屬實
5月20日,奇點汽車表示,「獲得10億元融資」相關報道不屬實。言及其CEO的發言也系子虛烏有。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奇點汽車運營主體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5月9日獲得全新股權融資,投資方為珠海奧東投資有限公司和國厚資本。該報道還援引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瀋海寅透露的消息稱,本輪融資額度為10億元。
瑞幸咖啡丑聞餘波不斷 關聯企業神州優車欲出售權益充實資本
消息人士透露,與身陷丑聞的中國企業瑞幸咖啡存在關聯的叫車服務提供商神州優車正在尋求增資。此事突顯瑞幸咖啡偽造交易事件產生的波及效應,身兼這兩家公司董事長的陸正耀都在想方設法避免出現現金短絀的情況。了解情況的人士告訴路透,神州優車正考慮出售所持有的一支人民幣基金有限合夥人權益,價值10億元人民幣(1.41億美元)。
廣汽蔚來首款新車正式交付用戶
5月20日,廣汽蔚來HYCAN 007迎來全國首位車主,這也標志著廣汽蔚來開始進入產品的全面交付階段。當天首次啟用的「HYCAN合創」總倉交付中心將作為中台,為廣汽蔚來所有交付渠道提供交付車輛支持,還為用戶提供交付、上牌、加電、洗車等一系列服務。此外,廣汽蔚來融合了股東雙方及社會各界優質資源,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匹配定製化交付方案。
首批國產特斯拉Model3長續航版交付,過渡期後價格不變
5月20日,據特斯拉中國介紹,首批中國產長續航後驅版Model 3已於當日交付給消費者。特斯拉方表示,7月22日補貼過渡期結束後,消費者支付的中國產Model 3 長續航後驅版價格將保持34.405萬元。這意味著,過渡期之前消費者可享受的22500元新能源汽車補貼,在7月22日後將由企業自行墊付。
保時捷推出新App,買家可查看911生產進度
據外媒報道,保時捷子公司Porsche Digital最新推出了一個App,可以讓訂購了911車型的美國買家跟蹤車輛從生產到經銷商的整個進度。該應用整合了My Porsche門戶網站,能夠為消費者提供14種信息,包括車輛在德國的生產進度、大西洋兩岸的出發和抵達信息、進入美國港口的信息,以及是否到達經銷商門店等。不過該應用只向911車型的訂車人提供服務。
人大代表、上汽董事長陳虹建議:階段性放寬公積金可提取的用途范圍至購車等
5月20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瞄準創新發展,提出《關於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建議》《關於階段性放寬職工住房公積金提取限制促進消費的建議》和《關於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逐步開放城市限購限行的建議》三項建議。陳虹建議,階段性放寬公積金可提取的用途范圍,在原有的購房、租房用途基礎上,將其他家庭重大開支納入可提取范圍,如購買汽車、房屋室內裝修、購買大型家電等。
特斯拉柏林工廠即將破土動工
據外媒報道,一段新的無人機視頻顯示,特斯拉的柏林超級工廠即將破土動工。而在破土動工之前,該公司似乎已經完成了該工廠的土地准備工作。去年11月12日,馬斯克宣布,公司的歐洲超級工廠將建在德國柏林。並透露,該工廠將用於生產電池、動力系統和整車。且計劃於2021年投產,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生產Model Y。
通用汽車正開發新一代半自動駕駛系統
通用汽車公司負責全球產品開發、采購和供應鏈的執行副總裁Doug表示,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半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在公司內部被稱為「Ultra Cruise」。新一代半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將通用汽車目前的自動駕駛系統Super Cruise從高速公路上推廣應用到城市街道上。
公安部關注電動自行車頭盔漲價問題 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價格違法行為
5月20日,公安部要求,各地要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6月1日起,執法處罰的范圍限定為騎乘摩托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駕乘汽車不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繼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群眾配備安全頭盔,提示有頭盔的群眾自覺佩戴頭盔,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實施依法查糾的時間,並注重人性化執法、理性執法、柔性執法,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公安部提示廣大駕駛人、乘車人,安全頭盔、安全帶能在關鍵時刻保護您免受致命傷害,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自覺佩戴安全頭盔、主動系好安全帶。同時提醒安全頭盔生產、銷售企業,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不做侵害群眾利益的事,不做擾亂市場秩序的事,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對於涉嫌違法犯罪的企業和個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
上海市委副主委:建議提高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覆蓋率 鼓勵民營資本進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主委張兆安將建議提高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覆蓋率。同時,建議採用在建設補貼的基礎上疊加運營補貼等方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領域,進行持續性的投入。同時,對於採用換電模式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明確汽車生產商、電池製造商的相應補貼政策。
印度網約車公司Ola營收兩月內下降95% 將解僱1400名員工
據外媒報道,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停工,印度網約車公司Ola的業務在過去兩個月內下降了95%,該公司今天宣布,將不得不解僱1400名員工。Ola首席執行官巴維什·阿加瓦爾(Bhavish Aggarwal)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預計將有更多公司的員工採取在家辦公,航空旅行也將受限。阿加瓦爾說,受解僱影響的員工將獲得至少3個月固定工資的財務支持,資歷更長的員工將有資格根據其任期獲得更高的財務支持。此外,他補充稱,所有符合條件的員工持股計劃都將提前至最近的一個季度授予。對於那些工作不到一年的員工,將根據其在公司工作的時間長短按比例授予股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奇點汽車怎麼樣啊哪個公司研發的啊
智車優行開發的啊,CEO是瀋海寅,就任過奇虎360副總裁、金山軟體集團副總裁呢
㈧ 2019年新造車融資額超268億元,仍依賴資本救火
[億歐導讀]?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
(來源/Unsplash)
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從2019全年投資行為來看,資本市場對於汽車賽道越來越謹慎,投資將更為精準,耐心關注長線的成熟投資人將沉澱下來,更高瞻遠矚、不拘泥於短期效益。
技術驅動產業變革,下一站,資本的機會將同樣站在推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升級的一端。汽車生態的細分布局中,用實力說話的硬科技領域資本仍將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潮水褪去後將一目瞭然。
編輯:郝秋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四個「苦逼」向死而生 造車新勢力的窗口已關閉
眼看著夏天的熱浪滾滾而來,然而比盛夏更燥熱的是造車新勢力的「渣男」行為。去年,美團創始人在社交網路上評論「未來造車新勢力僅能存活3家,分別是理想蔚來小鵬」。不管外界怎麼爭論,從今年的情況看,一個基本的定調是,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階段。多方面看來,大部分的後浪都會死在沙灘上。
拜騰汽車千名員工維權討薪
最近從拜內部員工取得的消息顯示,拜騰已拖欠包括總監級在內的員工近4個月薪資,涉及人員近千人,拜騰方面至今未作正面交代,後續安排尚無下文。
據報道援引博郡汽車社交賬號發布的消息稱,公司正在關閉,上述數據和工程技術能夠使車輛在幾個月內實現上路。此番,隨著博郡汽車宣布全員進入待崗狀態,意味著這家造車新勢力給自己的造車之旅畫上了一個終止符。
百姓評車
「適者生存」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當下的造車新勢力們我覺得再適合不過了,由於疫情導致的市場大環境整體下滑,加速了對年輕車企的優勝劣汰。拜騰、賽麟、奇點、博駿,這四家造車新勢力,還屬於曾經鬧出些動靜,至少還造出了「展車」,聲稱即將上市交付的車企,但均已奄奄一息。更多的新勢力還未突破PPT造車的階段,就已經銷聲匿跡了。
老套的管理模式、商業模式以及推廣、發展節奏,已經不再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或許您會覺得有些車企可能是生不逢時,遭遇了車市寒冬、資本冰封期;但是反觀現在能夠繼續經營的車企,難道他們對如今低迷的市場大環境自帶「免疫體質」嗎?這應該是那些徘徊在生存危機邊緣的企業,好好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