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彭定康bbc信託會

彭定康bbc信託會

發布時間:2021-09-14 10:03:01

❶ 喬治·恩特威斯爾的人物經歷

1984年-1989年,喬治·恩特威斯爾加盟英國廣播公司。
1990年到1992年,擔任助理編導。
1994年至1999年間,他先後擔任製片人,助理編輯,副主編,
1999年,擔任《明日之夜》副主編。
2001年,晉升《新聞之夜》編輯,直到2004年一直擔任此職。在他任職期間,該節目獲得了五個皇家電視協會獎,包括最佳新聞節目和廣播獎,被提名BAFTA最佳新聞節目。
2004年,恩特威斯爾被英國廣播公司BBC四獲委任為執行編輯。
2005年末,他開始主管在BBC電視台時事。
2011年4月27日,他被任命的BBC視覺總監。
2012年7月4號,BBC信託基金總裁彭定康宣布任命他為BBC廣播公司總裁,9月17號履新上任。
2012年11月10日,因為報道錯誤,喬治·恩特威斯爾宣布辭職。

❷ 彭定康的個人軼聞

2004年,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失敗後,60歲的彭定康揮別政壇,等待他的是英國最負盛名的牛津大學終身校長一職。
在彭定康本人看來,這些風光的履歷中他最看重的是香港總督一職,「我在香港這個非凡的城市,與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起共事過5年」,「有機會在40多歲50出頭的時候管理一個亞洲大城市5年,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不過,即便如此,讓彭定康倍感驕傲的港督一職卻有瑕疵,有人說:港督一職是梅傑對彭定康的補償。
彭定康於1944年5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波爾頓,他曾是牛津大學高才生,主修現代歷史,1965年留學美國。
1974年,彭定康以30歲之齡,被委任為英國保守黨研究部的主管,而後,1979年大選的不少競選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筆。1990年11月,梅傑接替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一職,梅傑與彭定康交情甚好,上任後隨即聘任彭定康為保守黨主席。在彭定康的籌劃下,保守黨得以在1992年英國大選中意外地勝出。
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彭定康本人卻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唐·福斯特擊敗,喪失了巴斯選區的下議院議席,由此退出了下議院。梅傑後來在自傳中說,如果當年彭定康能保住議席的話,將有機會出任財相或外相。
多年後,彭定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仍認為那件事「很糟糕」。不過,出於對彭定康的補償,在梅傑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
「自1987年以來,彭定康從未在任何選舉中獲勝而贏得公職。」美國一家媒體曾這樣挖苦彭定康。
1992年,48歲的彭定康被派往香港擔任末代總督。在香港的最後5年,彭定康多生事端,使原本能平穩過渡的香港陡生波折,當時即有人說,彭定康是英國政府派駐香港的「攪局者」。
這種「攪局」的做法受到強烈質疑,以至於他被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形容為「千古罪人」。
告別政壇最關心怎樣當好牛津校長
在歷經40年起伏的政治生涯後,彭定康於2004年告別政壇。在享受准退休生活的同時,他最關心的也許就是怎樣當好牛津大學的校長。
支持普選
2013年11月13日,彭定康稱「香港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選舉自己政府的權利,這種權利遲早會有」,「想要阻擋這種趨勢將是白費力氣」。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13日透過公署網站回應:香港回歸16年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港成功實施,廣大香港市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國際社會對此有目共睹,堅決反對外國人士就香港政制發展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身陷性侵丑聞
英國廣播公司BBC已故主持人薩維爾的性侵事件繼續發酵。除了有警察部門介入之外,BBC的上級部門英國廣播公司信託基金的主席,也就是前香港總督彭定康,24號被指控曾經阻礙調查進展,有違職業操守。
英國廣播公司總裁恩特威斯爾23號在接受英國議會媒體文化委員會議員們的質詢時承諾,英國廣播公司會對機構內的兒童保護規則進行內部檢討,在年底前向其監管機構,英國廣播公司信託基金提交報告。
但英國媒體24號說,將要閱讀這份報告的英國廣播公司信託基金主席彭定康,本身也存在問題。英國《泰晤士報》24號說,英國文化大臣米勒早前在信中對彭定康表示,對於決定取消調查薩維爾丑聞的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給公眾帶來的信任危機「感到擔憂」。但彭定康回信警告米勒,不要在薩維爾事件上,「干涉英國廣播公司的獨立性」。
此外,在11月份就會擔任《紐約時報》集團總裁的馬克·湯普森也被輿論認為在薩維爾事件上存在失職行為。《紐約時報》公關事務主編在博客中質疑,讓湯普森這樣的英國廣播公司前任總裁來指導《紐約時報》的新聞報道工作,是否合適。
就連英國廣播公司的總裁都承認,導致薩維爾性侵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英國廣播公司內部的所謂的「特殊文化氛圍」。因此英國廣播公司也在內部徹查員工的操守行為,相信不久之後會有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訪港
2014年3月20日,末代港督、現任牛津大學校監的彭定康,出席一個牛津大學與香港海事博物館合辦的活動時,被二、三十名市民及「香港人優先」的成員包圍。
他們手持英國國旗及港英旗,又用手機播放英國國歌,表達他們希望香港回歸英國統治。
彭定康只是與他們握手,沒有回應提問,由保安及警察護送下離開。有記者問及彭定康,對抗中央的人能否選特首,彭定康表示,拒絕扮演足球評論員,評論所有香港事務,強調他對《基本法》、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自由民主的看法沒有改變,亦不會改變。

❸ 香港末任港督是誰,是第幾任的,他和英國政府的誰參加香港交接儀式。要快

彭定康,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CH,PC(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Baron Patten of Barnes,1944年5月12日-)
出任港督前譯為柏藤,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早年曾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並在1997年見證香港主權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現任牛津大學校監及英國廣播公司管治機構BBC信託的主席。
在馬卓安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一直至1997年6月30日聯合王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最後一日為止。與以往港督不同的是,彭定康是唯一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也是唯一不是出身自軍方、殖民地部或外交部,而是出身自英國國會或民意代表的港督。彭定康上任前未有接受任何貴族勛銜,就職時亦沒有穿上傳統的殖民地官服。由於他的身形略為較胖,中文譯名又十分中國化,故上任後坊間以至傳媒都暱稱他為「肥彭」。

彭定康與家人陪同英國皇儲查理斯參加香港交接儀式。

❹ 請告訴我喬治 開恩特的簡介 今天的作業啊 謝謝了

喬治·恩特威斯爾

男,1962年7月8日出生於英國,畢業於英國杜倫大學。

1989年加入英國廣播公司,2012年9月17日,成為BBC總裁。

2012年11月10日,上任不到兩個月的總裁恩特威斯爾布辭職,他承認BBC節目《新聞之夜》此前有錯誤報道。至此,在擔任BBC總裁的時長54天,成為BBC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裁。

喬治·恩特威斯爾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英國

出生日期 1962年7月8日

畢業院校 英國杜倫大學

(4)彭定康bbc信託會擴展閱讀:

1984年-1989年,喬治·恩特威斯爾加盟英國廣播公司。

1990年到1992年,擔任助理編導。

1994年至1999年間,他先後擔任製片人,助理編輯,副主編,

1999年,擔任《明日之夜》副主編。

2001年,晉升《新聞之夜》編輯,直到2004年一直擔任此職。在他任職期間,該節目獲得了五個皇家電視協會獎,包括最佳新聞節目和廣播獎,被提名BAFTA最佳新聞節目。

2004年,恩特威斯爾被英國廣播公司BBC四獲委任為執行編輯。


2005年末,他開始主管在BBC電視台時事。

2011年4月27日,他被任命的BBC視覺總監。

2012年7月4號,BBC信託基金總裁彭定康宣布任命他為BBC廣播公司總裁,9月17號履新上任。

2012年11月10日,因為報道錯誤,喬治·恩特威斯爾宣布辭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恩特威斯爾

❺ 香港童軍總會的歷史

1909年 香港童軍由英國的童軍運動推廣進入[2]。
1911年 一些英國商人及軍人才正式組織童軍旅團。
1912年 香港總督梅含理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12年4月16日 童軍運動始創人貝登堡勛爵訪問香港。
1913年9月 聖若瑟書院的香港第1旅率先成立。
1914年5月1日 香港第1旅正式在英國童軍總會注冊,成為香港童軍史上的第一個旅團。同年,麥夏德少校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15年3月20日 香港首次童軍大會操舉行。
1915年7月 「香港童軍總會」組成,負責統籌一般訓練及活動事務。然而,由於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時在港的英軍,包括大部分的童軍領袖,都需要回國服務,因此香港的童軍運動被迫暫時進入了休眠狀態。
1919年 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20年 適逢戰後,香港第1旅創辦人之一的寶雲中校(前少校)再到香港重組香港童軍總會。
1921年1月8日 在花園道口的美利操場(現長江集團中心的位置)舉行戰後首次童軍大會操,到現在仍有定期舉行。
1921年 華德利牧師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22年4月6日 當時英國的威爾士親王(亦稱威爾士太子,也是後來的英王愛德華八世)訪問香港,並捐贈一面綉有其「紋章」之錦旗授給香港童軍總會作為童軍比賽的錦標。
1923年 首屆威爾士太子錦標賽舉行,到現在仍有定期舉行(於1999年起更名為深資童軍錦標賽)。
1925年 香港總督金文泰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29年 初期的童軍活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會址,多年來都是臨時借用舊政府大樓的房間作為辦公室及集會之用,而一些經常性活動也得借用位於告士打道的「海員會所」來舉行。但在這一年,香港童軍總會以16,000港元購得位於柴灣海旁的一個營地,命名為「柴灣營地」(柴灣公園現址)。同年,香港童軍開始參與國際性童軍活動,參加了英格蘭西北部的伯肯赫德鎮舉行「第3屆世界童軍大會」。
1930年 香港總督貝璐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34年 侯利華會督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36年 香港總督郝德傑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首屆童軍木章訓練班(第二段)在柴灣營地舉行。
1937年 香港總督羅富國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全面抗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童軍不但分擔救助難民工作,香港童軍總會還應香港政府要求,分擔防空、傳訊和救護等工作,並且成立童軍傳訊隊。一些童軍領袖或年長的童軍成員在各類民防單位工作,如在後備消防、後備警察、特務警察或在義勇軍中服役。他們在香港保衛戰中作出了貢獻,一些隊員甚至犧牲了生命。
1940年8月 首屆樂行童軍大會在香港島聶高信山舉行。
1941年 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其時童軍運動成員已達1500人。 日軍投降後,香港遍地殘垣,英國童軍總會特別派遺了一隊「國際童子軍支援服務隊」來港,協助重建工作。其後,在侯利華會督及柯昭璋的領導下,童軍運動再度復活,1946年的童軍運動成員突破2000人。亦成立了「先進童軍」,即現時的深資童軍。
1947年,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而且得到軍部的幫助,撥出花園道近山頂纜車站的一塊土地建造新總部之用,由當年香港童軍總會會長摩士爵士主持落成儀式,一所命名為「摩士小屋」的新總部於1949年11月12日正式啟用。同年,田家騰出任首位香港訓練總監。
1950年,柯昭璋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51年,香港童軍總會將香港劃分為香港區、九龍區、新界區3個童軍區。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香港訓練總隊、舉行首屆嘉爾頓錦標比賽;盧孟暄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7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52年,香港區及新界區各自劃分為2個童軍區。
1953年,陸榮生被委任為香港總監,韓志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54年,高本被委任為香港總監,赫達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6月24日,英國及英聯邦童軍總領袖羅華倫勛爵訪港。
1956年8月1日,弱能童軍支部成立。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屆泛太平洋區大露營。
1957年,首屆訓練隊隊員專訓練班舉行。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9屆世界童軍大露營。同年10月19日至10月22日,首次香港童軍大露營在新界上水金錢村舉行。
1958年,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馬基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童軍運動始創人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同年8月29日至8月30日,第1屆基維爾聯誼會在新界將軍澳舉行。
195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0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童軍的黃金時期開始,首先是於1960年獲香港政府撥出一塊於九龍飛鵝山約200,000平方米之土地用作童軍營地,定名為「基維爾營地」,後再獲撥出位於荃灣西約的土地,名命為「下花山營地」。
1960年,黃境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61年,英國及英聯邦童軍總領袖麥祺連爵士訪港。同年,黃益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而1961年,50周年金禧紀念,香港童軍總會於12月27日至1962年1月2日在啟德機場附近的九龍仔(即現在的九龍仔公園)舉行了首次在香港舉行之國際大露營─「香港金禧大露營」,參加者共2,732人。
1962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同年,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
1963年,羅征勤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於羅富國教育學院成立童軍輔助團;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1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64年,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馬基再次出任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以觀察員身分參加第4屆遠東區童軍會議。
1965年,香港總監羅征勤以英國童軍代表團成員身分,參加世界童軍會議。同年,盧觀榮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66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4屆世界童軍訓練會議、第4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首個見習領袖旅;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
1967年,馬基再次出任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實施第1個五年拓展計劃、在九龍基維爾營地舉行小隊長大露營;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2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68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為遠東區童軍議會之輔助會員。同年3月31日,新界荃灣下花山營地正式開放使用。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6屆遠東區童軍會議;「港島地域」、「九龍地域」及「新界地域」成立。
1969年,童軍知友社成立。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以觀察員身分出席第22屆世界童軍會議。
1970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5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出席第7屆遠東區童軍會議。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行首屆香港總監盾幼童軍比賽;陳溥志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70年,由於柴灣的發展,柴灣營地被香港政府收回,於是香港政府在大潭撥地讓香港童軍成立大潭童軍中心,此外香港童軍又在大埔區增設了洞梓童軍中心。
1971年,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洪昭安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7月22日至7月28日,香港童軍總會舉行鑽禧大露營。同年7月23日,香港郵政發行3枚童軍鑽禧紀念郵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主辦第2屆世界童軍公共關系研討會、第5屆英聯邦童軍會議、舉行首屆亞太區專業童軍領袖訓練班、在香港島馬禮遜堂舉行首屆深資童軍領袖會議;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3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72年,香港童軍總會實施第2個五年拓展計劃。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8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大潭童軍營地開放啟用。
1973年,馬基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刊物《香港童軍》創刊;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首屆亞太區暨菲律賓金禧大露營。
1974年,古匡昌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9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參加第6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童軍知友社榮獲亞太區童軍傑出社會服務獎;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審訂深資童軍支部及童軍服務員之訓練課程的研究組、成立檢討現行之領袖訓練政策的研究組、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青年隊伍聯誼大會、舉行全港區總監會議、舉行全港旅團領袖評議會、設立童軍獎勵計劃、開始推行領袖意見調查、開始推行旅團實況調查。
1975年3月9日,大埔洞梓童軍中心正式開放啟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行第1屆全港童軍青年論壇、成立接納外界女性加入深資童軍支部之試驗性拓展團;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3屆亞太區社區發展研討會、參加第14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新領袖訓練政策研究組及審訂深資童軍支部及童軍服務員訓練課程研究組之報告書面世;馬基兼任香港訓練總監、鄭永生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工作小組委員。
1976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辦第4屆亞太區社區發展研討會、成立訓練研究委員會;香港童軍總會會務委員會通過新會之會章;東九龍地域成立;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0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參加由菲律賓童軍總會贊助之童軍交換計劃、參加由日本童軍總會贊助之童軍交換計劃。
1977年4月16日,香港童軍總會成為世界童軍組織的第111名會員,脫離了英國童軍總會。
同年,麥理浩爵士出任香港總領袖、馬基出任香港總監、石耀祖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銀禧區、公布七年拓展計劃(計劃E)政策文件、開始推動銀禧計劃、舉行銀禧紀念餐舞會、在新界上水鳳溪中學舉行第3屆青年隊伍聯誼大會、重設樂行童軍支部;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6屆世界童軍會議、前往馬來西亞童軍總會、新加坡童軍總會、印度尼西亞童軍總會及泰國童軍總會訪問、出席第2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印度尼西亞全國童軍大露營、韓國全國童軍大露營及日本全國童軍大露。
1978年,香港童軍總會正式接納女性為深資童軍支部成員。同年,香港童軍總會通過「香港童軍總會《政策、組織及規條》第一冊」、通過十年計劃之目標、通過女性可擔任各級領袖及總監人員之職務、通過修訂會章、舉辦第11屆亞太區童軍會議、香港第1屆領袖訓練員專訓班;港島地域總部鄧肇堅大廈啟用;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屆亞太區社區服務營、第4屆馬來西亞全國童軍大露營及第7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
197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7屆世界童軍會議、參加第3屆特能童軍大露營、亞太區訓練研討會及第4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在九龍尖沙咀海運大廈舉行「歡樂的童軍」大型展覽會。 1980年,香港總監馬基獲選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並獲世界童軍組織頒授銅狼勛章。同年,第1屆全港童軍總監政務會議舉行;香港童軍總會實施新修訂之支部領袖訓練系統、修訂組織系統、將羅浮童軍支部納入訓練署;電視播映共13集有關童軍運動之戲劇性連續片集《小虎隊》;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2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0屆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研討會、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活動、第10屆泰國童軍大露營、新加坡童軍七十周年紀念大露營;世界童軍基金會主席富馬博士訪港;石耀祖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梁超文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委員。
1981年,黃楊子潔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8屆世界童軍會議、美國全國童軍大露營、亞太區童軍大露營、訪問斯里蘭卡童軍總會、出席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節目;香港童軍總會舉辦各項特別節目以配合國際傷殘人士年、公布「八十年代的主要方針」、主辦國際特能童軍研討會。
1982年,香港總督尤德爵士出任為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大同地域成立;香港童軍總會舉辦「世界童軍年」各項節目活動以慶祝世界童軍75周年、主辦香港國際大露營、進行「天虹計劃」;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3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7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傷健大露營、白浪島大露營、第8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第8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
1983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5屆世界童軍大露營、出席第29屆世界童軍會議、特能童軍活動研討會、泰國全國深資童軍大露營、第3屆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研討會、瑞典國際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防止濫用葯物童軍研討會。同年,白沙灣海上活動中心啟用。
1984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委員,並獲泰國童軍總會頒授一級榮譽獎章。同年,盧觀榮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委員、黃楊子潔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委員會主席及世界童軍訓練委員會委員、盧偉誠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青少年活動小組委員會委員;香港童軍總會舉辦多項節目活動以向應國際青年年、舉行亞太區專業童軍執行幹事管理證書課程、成立小童軍訓練支部、開始接納女童為幼童軍支部成員;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4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屆菲律賓童軍社區拓展研討會、國際童軍活動與訓練研討會、第19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日本深資童軍露營、韓國國際樂行童軍大會。
1985年,周湛燊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0屆世界童軍會議、梅富根100周年紀念、新加坡青年論壇、85年美國大露營、韓國國際青年年童軍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亞太區國際青年年實務工作營、第9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85'穗港澳青年聯歡節;香港童軍總會獲世界童軍組織頒發「國際青年年傑出活動」獎牌。
1986年,香港總監周湛燊被選任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並與黃楊子潔一同獲亞太區童軍總會頒授三十周年紀念章。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5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奧地利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7屆韓國童軍大露營、第9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香港童軍總會在柴灣公園(即舊柴灣童軍營地)豎立牌匾以紀念香港童軍75周年。
1987年,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香港童軍總會修訂會章、出版《香港童軍七十五》;新界地域總部鄧肇堅男女童軍中心落成啟用;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6屆世界童軍大露營、第1屆尼泊爾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5屆日本傷健大露營、六一國際兒童節。
1988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副主席。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1屆世界童軍會議、第5屆曼谷市大露營、第21屆蘇格蘭小隊露營、日本深資童軍大露營、訪問廣州桂林;香港童軍總會出版新《政策、組織及規條》綜合版本。
1989年,許招賢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委員。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6屆亞太區童軍會議、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12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白沙灣譚華正海上活動中心行政大樓啟用。
1990年,香港總監周湛燊獲世界童軍組織頒授銅狼勛章。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32屆世界童軍會議、穗港青年大露營、第8屆韓國童軍大露營、第10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22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馬來西亞國際大露營。
1991年為香港童軍80周年慶典,香港童軍總會相繼舉行了多項多姿多彩的紀念活動。同年舉行新總部大廈「香港童軍中心」的奠基典禮;盧偉誠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總會成立活動與訓練檢討委員會;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7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13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美國童軍夏令營職員計劃、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檢討工作坊、亞太區童軍總幹事高峰會議。
1992年,香港總督彭定康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盧偉誠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梁國生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價值觀小組委員會成員、譚超雄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策略研究工作小組委員。同年,香港童軍總會獲世界童軍協會—亞太區指定為亞太區童軍基金的信託管理人;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7屆亞太區童軍會議香港代表團分別參加韶關、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瑞士、美國舉行之大露營、交換計劃、研討會等海外活動、出席亞太區童軍總幹事高峰會議。
1993年1月1日,盧觀榮被委任為署理香港總監。同年7月1日,周湛燊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總監周湛燊獲選為世界童軍委員會委員、盧偉誠被委任為世界童軍人力資源委員會委員、盧觀榮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司庫;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3屆世界童軍會議、第14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美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舉行之世界兒童大會及邀請計劃、韶關香港青少年夏令營。同年1月30日至1月31日,香港童軍總會在新界沙田香港體育中心舉行領袖訓練人員會議。同年12月5日,香港童軍總會在香港島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舉行全港區總監研討會。
香港童軍總會連同九龍地域、東九龍地域於1994年6月由摩士大廈遷往香港童軍中心,英國童軍總會會長根德公爵探訪新總部大廈。同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基金委員會委員;香港童軍總會舉行第1屆亞太區童軍活動與訓練總監研討會;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1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第9屆韓國童軍大露營。
1995年,國際總監許宗盛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盧偉誠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建生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青少年活動小組委員會委員、王健明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小組委員會委員。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8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8屆世界童軍大露營、95韓國童軍露營、瑞典童軍露營;貝登堡勛爵家族成員米高及溫蒂訪港,為懸掛在香港童軍中心地下大堂中央的貝登堡勛爵肖像揭幕;童軍知友社延續教育中心啟用。
1996年2月5日至2月13日,第40屆亞太區童軍專業領袖基本管理訓練班在香港島大潭童軍中心舉行。同年2月10日至2月11日,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委員會暨成人領袖訓練工作小組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同年12月28日,香港童軍總會在香港島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舉行周湛燊總監告別會操。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4屆世界童軍會議;香港童軍總會與永隆銀行合辦童軍信用卡。
1997年1月1日,許招賢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4月4日至4月6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首屆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同年9月4日,訓練署分拆為訓練署及青少年活動署、康寶森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陳肖齡被委任為首位香港青少年活動總監。
1998年7月19日至7月24日,亞太區童軍領袖訓練主任訓練班在新界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同年7月22日至7月24日,第二屆亞太區青年論壇在突破青年村舉行。同年7月26日至7月31日,第19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在香港童軍中心舉行。同年12月27日至1999年1月6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9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9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5屆世界童軍會議。
1999年12月28日至2000年1月2日於西貢東郊野公園之灣仔半島舉行「香港童軍跨世紀大露營」,主題為「邁向新紀元,同享大自然」,參加人數達3,350人。在營期的其中一天(即1999年12月30日),參加者更於5分鍾內造出世界最長之平結鏈,當中共有4,500個平結,全長6,858米。
2000年3月1日,童軍技能評審局成立。同年4月1日,新界東地域成立、訓練署修訂之領袖木章訓練系統開始執行。同年8月29日,香港童軍總會成立救護服務隊。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設立訓練中心、派出專責小組協助柬埔寨重新組織童軍運動、舉辦優異旅團獎勵計劃、確立「抱負、使名和價值觀」發展方向。
2001年1月12日,香港童軍總會採用新修訂之童軍誓詞。同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香港童軍總會於新界西貢灣仔半島舉行香港童軍運動九十周年紀念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內地聯絡辦公室。
2002年2月,香港童軍總會成立策劃署。同年4月1日,將軍澳區成立。同年4月26日至4月28日,第45屆貝登堡會士會盟在香港舉行,世界童軍基金會名譽會長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瑞典國王)親臨出席。同年6月1日,大埔區分拆為大埔南區及大埔北區、北區分拆為雙魚區及壁峰區。同年7月15日至7月19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世界童軍大會。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參與香港政府教育統籌局的制服團體計劃、成立國際及內聯署;副香港總監(支援)許宗盛被推選為世界童軍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28日至2003年1月8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0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2003年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加強保障個人及公共衛生便成為抗禦傳染病蔓延的首要任務。為支持香港政府推行「全港每月清潔大行動」,香港童軍總會特別發動「香港衛生先鋒抗疫大行動」,以喚起全港市民對清潔香港的關注,並於2003年6月15日舉行啟動禮。這些行動得到了30,000多名童軍成員及其親友的響應。
2003年4月1日,沙田南區及沙田北區重組為沙田東區、沙田南區、沙田西區及沙田北區。同年7月1日,香港童軍總會重新規劃旺角區、深水埗東區、深水埗西區及油尖區的區界,並成立[深旺區。同年11月,香港童軍總會通善演藝中心啟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區/旅團童軍發展資助計劃。
2004年1月1日,鮑紹雄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1月24日至1月27日,香港童軍總會與深圳青年聯合會及深圳市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在深圳市觀蘭湖高爾夫球會鄉村俱樂部合辦深港青少年交流營。

❻ 彭定康的職業生涯

彭定康於1944年5月12日生於蘭開夏郡波爾頓(Bolton),父親早年是爵士樂鼓手,後來成為音樂書籍出版商。彭定康年少時就讀區內小學。隨後獲得獎學金,入讀位於倫敦西部伊令(Ealing)的天主教聖本篤學校。完成中學課程後,獲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取錄,主修現代歷史,並於1965年取得「柯立芝旅遊獎學金」,負笈美國升學。
1966年,彭定康加入保守黨研究部工作,到1970年加入內閣辦公室,並自1972年至1974年,分別成為卡靈頓勛爵和威廉·懷特勞(兩人先後出任保守黨主席)的私人助理兼政治秘書。在1974年,他以30歲之齡,破天荒地被委任為保守黨研究部的主管,而後來1979年大選的不少競選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在1979年5月,彭定康當選為巴斯選區的下議院議員。在1983年大選後,他獲聘任為北愛爾蘭大臣的國會私人秘書,並在1985年9月改任教育及科學部長,到了1986年9月又被調到外交部出任海外發展部長。在1989年7月,彭定康首次晉身內閣,出任環境大臣,任內負責推行廣受批評的人頭稅,而他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表兄弟與陌生人:新世紀的美國、英國與歐洲》則指出,推行人頭稅是撒切爾夫人的失誤。
在1990年11月,約翰·梅傑接替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一職,約翰·梅傑與彭定康交情甚好,因此他上任後隨即聘任彭定康為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兼保守黨主席。在彭定康的籌劃下,保守黨得以在1992年大選中意外地勝出,但諷刺的是,他本人卻被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唐·福斯特擊敗,喪失了巴斯選區的下議院議席,由此退出了下議院。據約翰·梅傑的自傳所講,若果當年彭定康能保住議席的話,將有機會出任財相或外相。
彭定康是一保守主義者,對撒切爾夫人主義並不贊同,他曾經在1979年致函撒切爾夫人,指出她的貨幣主義主張有不妥之處。另外,彭定康也是在1990年敦促撒切爾夫人辭職的三位閣僚之一。 卸任港督以後,彭定康在1998年獲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頒贈名譽勛位。並自1998年至1999年出任北愛爾蘭治安獨立委員會(通稱「彭定康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是根據《貝爾法斯特協定》而設立的。在1999年9月9日,委員會提交一份名為《新開始:北愛爾蘭的治安》(通稱「彭定康報告」)的報告,該報告提出了175項象徵性和實質的建議,包括將皇家阿爾斯太警察更名為北愛爾蘭警察服務。
在1999年,彭定康獲委任為歐洲委員會的兩名英國代表之一,專責外交關系。並自2000年1月23日至2004年11月22日在普羅迪委員會中供職,任內,這位當年曾被斥為「千古罪人」的彭定康,更以外交專員的身份在2002年4月訪問中國,除了訪問上海和北京等地,又到過北京的中共中央黨校發表演說,而且更得到時任中國副總理的錢其琛和公安部部長賈春旺等人的熱情款待。 雖然彭定康在2004年獲提名角逐下屆委員會主席一職,但由於得不到法國和德國的支持而以失敗告終。另外,彭定康是網站中外對話的編輯委員會成員,該網站主要關注中國的環境議題。
彭定康勛爵出任牛津大學校監,穿上了傳統的禮袍。彭定康在1999年獲聘任為紐卡斯爾大學校監,其後又在2003年獲選任為牛津大學校監。在2005年,彭定康獲冊封為終身貴族,晉身上議院,其封號為倫敦里奇蒙自治市巴恩斯,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在2005年9月,彭定康獲多倫多大學的梅西學院頒贈卓越榮譽學位,而這個學位只會向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校監頒授。另外,多倫多的三一學院大學亦向彭定康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在2005年9月29日,他發行了自己的回憶錄,名為《彭定康:非一般外交家》。
BBC新總裁
據台灣《聯合晚報》2011年3月11日報道,前香港殖民時期末代總督彭定康可望出任英國廣播公司(BBC)新總裁,年薪11萬英鎊,但他幾乎不看電視。
彭定康10日出席英國國會聽證會,英國在野黨工黨議員問他,最後一次看長篇電視連續劇《東倫敦人》(East Enders)是什麼時候?他回答說:「我上一次看這個節目,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比我前一次吃麥當勞的時間還更早」。
被問到如何定義社會名人?他說:「就是我沒聽過的人」;而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和其他政治人物一樣,就是收聽廣播第四頻道(Radio 4)。
被問到平常看些什麼節目,彭定康說:「我看的節目,以我66歲、白人且受高等教育的背景來看,你也猜得出來」,意指他大量收看新聞與時事節目。不過,聽證會前一晚,他看了BBC第四台有關農業的專題節目。 工黨議員要求彭定康出任BBC總裁前,必須退出保守黨。彭定康承諾,一旦接任BBC 總裁,將遵守政治獨立原則,放棄上議院的黨鞭工作,但仍不會脫離保守黨。一般認為,彭定康的人事案應能順利獲得國會通過。
彭定康曾擔任保守黨主席,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後,他返回英國擔任歐洲聯盟負責外交事務執行委員,並擔任牛津大學名譽校長等職。
牛津名譽校長
彭定康現任英國牛津大學名譽校長。

❼ 喬治·恩特威斯爾的辭職事件

間接原因
2012年10月29日消息,英國已故的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吉米·薩維爾性侵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超級丑聞」在英國社會接連炸響。英國警方26日透露,受害者已多達300人。首相卡梅倫也對事件感到震驚,要求徹查案件並暗示可能會剝奪薩維爾的爵士勛銜。
事件持續發酵,還有「明星同謀」,事件揭露出英國「名人膜拜黑暗面」,BBC因此陷入史上最嚴重的信任危機,西方媒體所標榜的公信力和價值觀也令人質疑。
直接原因
迫使他辭職的直接原因,是BBC的王牌調查節目《新聞之夜》2012年11月2日揭露一位前保守黨議員涉嫌兒童性侵犯案件,事後證明這一報道嚴重失實。
11月2日晚,BBC《新聞之夜》播出了一檔關於該國威爾士地區兒童福利院在20世紀70、80年代的發生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的相關節目,節目中一名該案件的受害者史蒂夫·麥斯漢姆揭露稱曾受到一名前保守黨知名議員的性侵。該節目並未公布議員姓名,但前保守黨上院議員麥卡爾平成為眾矢之的。後經查實是麥斯漢姆辨認有誤,麥爾卡平的律師則聲稱將起訴該欄目。
因新聞嚴重失實和已故主持人薩維爾(JimmySavile)的性丑聞事件,BBC的公信力遭到空前質疑,恩特威斯爾稱其必須對此負責。 國廣播公司(BBC)總裁喬治·恩特威斯爾(GeorgeEntwistle)2012年1月10日晚宣布辭職。因新聞嚴重失實和已故主持人薩維爾(JimmySavile)的性丑聞事件,BBC的公信力遭到空前質疑,恩特威斯爾稱其必須對此負責。
恩特威斯爾說:「BBC的總裁對公司播出的所有新聞內容都負有責任。11月2日的《新聞之夜》節目違反新聞准則,是令人難以接受的,因此我決定辭去BBC總裁一職。」
恩特威斯爾說,他曾經認為自己是最適合BBC總裁這個職位的人,然而薩維爾性丑聞事件使他和BBC深陷信任危機。「這迫使我不得不承認,BBC急需一個新的領導者。」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辭職為BBC挽回聲譽。「觀眾已經看到,許多相關事件在BBC都得到了詳實的報道,我希望人們依舊相信,BBC的成員都是正直而優秀的。」 BBC信託基金主席彭定康2012年11月11日表態說,恩特威斯爾做出了正確的決定。BBC必須進行徹底的結構調整和改變,否則它的未來很值得懷疑。他發誓要在公司內部重建信心,並且表示自己不會在恩特威斯爾之後也宣布辭職。他的工作就是確保BBC汲取過去的教訓,從受眾的利益出發,使公司回到正軌上去,重建公眾的信任。彭定康為BBC辯護說,他們在報道有關自己的問題時也毫不留情。作為一個新聞機構,BBC的誠信度建立在揭示有關自己和他人真相的基礎上,不管真相有多麼可怕。彭定康還認為,BBC森嚴壁壘的管理體制是導致節目出錯的部分原因。部分老記者也認為,在近幾年政府劃撥節目預算不斷下降的同時,BBC的管理結構也日益人浮於事,不稱職不作為。文化大臣米勒也認為恩特威斯爾的辭職是正確的決定。BBC已經任命了原來電台業務的負責人戴維代理總裁一職。

❽ BBC是什麼

英國廣播公司(英語:,縮寫:BBC;


BBC廣播大樓

❾ 彭定康的介紹

彭定康(英語: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成為港督前的譯名為柏藤,1944年5月12日-),英國保守黨資深政治家,曾任環境部長、保守黨主席及香港最後一任總督。早年曾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並在1997年見證香港主權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現任牛津大學校監及英國廣播公司管治機構BBC信託的主席。

閱讀全文

與彭定康bbc信託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商國際金融期貨 瀏覽:61
信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54
綠豆公司股票 瀏覽:706
股票期貨書籍打包下載 瀏覽:439
深圳揚天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58
保險公司在金融業的地位 瀏覽:880
外匯委託追討資金靠譜不 瀏覽:928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
信用卡免息杠桿 瀏覽:585
高不成低不就打一個金融機構簡稱 瀏覽:626
恆豐銀行必成理財 瀏覽:429
公司金融羅斯第九版目錄 瀏覽:639
華斯交易市場 瀏覽:549
貿易戰匯率會漲到多少 瀏覽:153
非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主管部門批准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