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融資策略研究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融資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2021-09-14 14:25:42

① 論文,某個上市公司融資策略研究,應該從哪幾個方面研究

1、首先是資金使用計劃,為什麼需要錢,需要多少,預計帶來多少利潤
2、其次內是融資途徑:內容部集資、銀行、信託、發行配股、可轉債、股權質押等
3、就是最重要的融資周期和融資成本問題
4、操作路線圖,通過與資金使用計劃對比找出最經濟最合適的融資方式,安排融資策略和費用預算
5、不可預測因素分析

②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融資策略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機遇

隨著中國社會進入轉型的質變時代,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有很大的變化,作為企業要順應時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時代的企業。
所謂時代企業,就是企業能夠不斷地適應時代要求,能夠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過程中不斷地突破時代帶來的挑戰,不斷去尋找時代的大趨勢,能夠抓住歷史性的機
遇,實現企業突破性的成長,即戰略成長。

中國經濟發展內在動力強勁

對中國經濟形勢,我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仍然非常強勁,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寬廣,經濟和政治體制深化改革還在帶來改革紅利。

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體能不能持續發展,最關鍵的是看整個社會對財富的渴求與動力是不是衰竭了。

中國老百姓一直在追求更富有、更有尊嚴的生活,而且還有機會致富,這就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為什麼希臘等北歐國家會破產?雖然福利很好,老百姓很富足,貧富差距小,幸福指數高,但確實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老百姓對財富的渴求不強烈,國家的財富價值創造動力衰竭了,人人都在享受生活,國家破產了,靠舉債度日,但老百姓還要享受悠閑的生活。

就像我們說一個企業有沒有發展前景,最關鍵的是看有沒有活力。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悠閑自在、不思進取,只知道抱怨公司和老闆,對市場競爭的壓力
渾然不知,沒有價值創造的活力,那這個企業離死亡就不遠了。所以,企業最重要的變革叫「持續激活」,只要大家持續有價值創造的沖動和動力,這個企業就死不
了。

國家、社會也是如此,雖然中國社會處於轉型升級階段,很多結構性矛盾開始突出,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讓人頭疼。但只要企業和社會還有價值創造的活力,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能不能持續發展,另一個關鍵要素是看有沒有發展差距。有發展差距就有發展需求,有需求就有經濟發展的源泉,這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

中國現在雖然GDP已經全球第二,但按照人均GDP來算,跟世界的差距還很大。就國內而言,城鄉差距、中西部差距還很大,這些差距蘊含著巨大的國內需求。從這一點來講,經濟發展空間仍然是很大的。

還有,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和消費層次和水平的提升,中國人對於追求更有品質生活的願望與我們現在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品質還有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中國企業的產品能做到日本和德國企業那樣精良,像美國企業那樣具有科技含量和品牌價值,像歐洲企業那樣安全、無污染,中國各個產業都出現像華為哪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把現在賴在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產品都消滅掉,將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淘汱掉,這對中國的好企業將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經濟下行的經濟新常態下,有些人看到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日子不好過,甚至一些企業死掉了、老闆跑路了,就覺得中國經濟前途暗淡。其實要
看死掉的都是些什麼企業,跑路的是哪一類老闆。如果死掉的是那些做假冒偽劣的企業,或者高能耗、高成本、沒有技術沒有品牌的企業,跑路的是那些天天想掙黑
心錢、靠行賄搞定政府官員獲取特殊資源的企業家,那就該讓這類企業死,該驅趕著這一類老闆跑路。

所謂轉型升級,本來就是一個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優勝劣汰。真正圍繞客戶價值、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的企業,還都活著,而
且活得更好,如華為、聯想、海爾、格力、騰訊、阿里巴巴等。好企業在新常態下只要堅定信念和追求,主動適應環境的變化,進行自我變革與內在能力提升,就一
定能抓住轉型升級中新的機會,從而活得更好、更強大。

改革紅利為企業創造機會

中國改革開放,一個重大意義就是運用全球資源運作及全球市場滲透,盤活了中國經濟。

中國現在在一些領域是有實力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華為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手機市場銷售額增長了97.8%,而三星今年跌了3.6%。另外,高鐵也是一大亮點,雖然我們單個模塊都不是原始創新,但我們把德國技術、法國技術、日本技術融合到一起,通過結構化創新整合成一個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與結構創新思維。這種結構性創新思維某種意義上也是原創,它恰恰適合互聯網時代與全球化時代的思維。

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還很巨大。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做企業必須研究國家政策方針和形勢動態。當前國家進行的體制改革和深化反腐等,我認為能夠給企業帶來改革紅利。

首先,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帶來紅利。混合所有制經濟持續推進,能解決國有企業內在矛盾。國有企業的董事會建設和EVA 考核成效不顯著,為什麼?因為在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的條件下,黨管幹部的原則是不可能改變的,由黨和政府任命董事會成員這個底線就突破不了。

但現在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後,情況就不一樣。比如當國有資本只佔20%至30%後,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對這些企業的董事長就只有推薦權,沒有任命
權了。這是一個本質上的改變,突破了國有企業幹部管理、人才管理的體制制約,為國企管理機制改革創新創造了條件。如果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將來國有企業的
資本就能實現多元化了。

當然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一個漸進式改革的過程,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也不要乾等著政策,應主動創造機會和條件,參與改革,推進改革進程。

其次,行政審批權的簡化和放權,為精簡政府機構創造了條件,也為未來中國市場環境的優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再次,必須看到國家推進自貿區建設的背後考量。現在上海自貿區在推進,福建自貿區也在推進,還有亞太自貿區,這些說明什麼,說明了全面對內對外開放正在推進。

另外,深入反腐對市場秩序的維護以及對商業環境的優化,是能帶來很多好處的。很多企業界人士反映,現在辦事比過去少行了很多賄,少喝了很多酒。這是一個進步。反腐以及依法治國的理念會為民營企業帶來更多平等競爭的機會。

創新與創業精神正在回歸

在互聯網時代,新一輪創新與創業精神正在回歸。有兩個現象:一是調查顯示,「90後」比「80後」、「70後」的創業意識更強。「70後」、
「80後」的創業願望大概不到1%,但「90後」的創業願望是6%(美國是25%)。雖然跟美國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們的「90後」自主創業願望超過上兩
代人,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另一個現象是,現在大量「海歸」不再僅僅把政府或央企作為就業的選擇,而是選擇回國自主創業。這兩個現象顯示出一個新趨勢,會給
中國社會帶來新一輪的企業家精神及創業意識。

目前,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型產業與互聯網企業正在蓬勃發展,同時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這裡面都蘊含著新的機會。

所以,不要僅僅看到宏觀經濟指標下行,還要看到經濟結構正在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比如,新型產業、互聯網經濟的速度遠遠超過傳統經濟;服務行業
的發展勢頭仍然不錯。不要看到一批企業死了就覺得悲觀,你還要分析死掉的企業都是些什麼企業,為什麼死的。現在有很多新型企業還有著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這
些好企業有幾個共同點:第一是企業家都有追求、有理想;第二,他們所從事的產業是代表未來新型產業發展方向的;第三,這些企業都捨得在人才、技術上投入。
總的來說,我對中國未來20年的繁榮是持樂觀態度的,因為持續繁榮的動力還在,空間還很巨大,改革紅利還有。

③ 求畢業設計論文!!下面我把論文要求發布下 申報課題名稱《創業企業的融資策略研究》

20分一個論文????少了點啦!應該不會有人幫你的.論文哦,要多分,人家才會落力幫你的.人知常情

④ 簡述跨國並購的融資方式有哪些

任何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有適量的資金,而通過各種途徑和相應手段取得這些資金的過程稱之為融資。並購融資方式根據資金來源渠道可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但應用較多的融資方式是從外部開辟資金來源,通過與其他投資人聯合投資,或以股權、債權、混合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一般來說,企業並購的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債務性融資、權益性融資、混合性融資。債務融資是指企業按約定代價和用途取得且需按期還本付息的一種融資方式。債務融資往往通過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民間資本等渠道,採用申請貸款、發行債券、利用商業信用、租賃等方式籌措資金,企業債務融資主要包括三種方式:貸款融資、債券融資、租賃融資。權益性融資指的是企業通過直接吸收投資或發行股票或利用權益資本融資籌集資金。權益資本是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金。企業並購中最常用的權益融資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資、權益資本融資,發行股票融資。混合性融資並購指的是企業通過發行混合性融資工具籌集資金而進行的並購。常見的混合性融資工具主要有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

⑤ 中國企業在跨國並購中的機遇和挑戰。

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成功主辦

跨國並購—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

相關: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成功主辦 跨國並購—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

2005年12月18日,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聯合在北京•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辦了跨國並購—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

歐美同學會是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的全國21個群眾團體之一,肩負著黨和政府聯系全世界中國留學人員的重要工作。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WRSA Entrepreneur Alliance)是歐美同學會的下設組織,由具有海外留學、進修或培訓經歷的企業家組成。主要為留學人員中從事經濟工商業管理的人士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2005年是中國企業跨國並購高潮年,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家聯誼會聯合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共同舉辦了此次論壇。此次論壇的議題包括: 2006年世界及中國宏觀經濟前景展望,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發展趨勢、法律環境、立法和政策導向,全球企業並購的概況及發展趨勢,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現狀、趨勢及對策,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挑戰和機遇,以及中國本土企業在海外兼並收購的實際經驗。論壇為與會人員與來自全球金融巨頭、商界和政界精英提供了面對面交流及磋商合作的場合。通過參加此次論壇,與會人員了解了最新官方發布的海外投資和境內外收購兼並的政策信息和規則及境內外並購戰略、趨勢、方法、途徑、策略、監管、制度的要求和條件。同時,為企業尋求海外投資市場和拓展境內外並購實踐交流了經驗、想法和心得。

論壇由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美中投資中心董事局副主席徐昌東先生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總顧問王忠禹先生、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先生、摩根斯坦利副總裁季衛東先生、瑞銀集團(UBS)中國區總裁李一先生、聯想集團副總裁白慧敏女士、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馮志成先生在論壇上發言。在華跨國企業、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民營企業500強、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投融資公司的總裁、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高級工商業管理人士及國內幾家重要新聞媒體均參加了此次論壇。會議規模達100餘人。

論壇結束後,舉行了「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晚宴酒會」。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馮志成學長在酒會上致祝酒辭,歷時兩個小時的酒會,氣氛融融。有關單位的領導、上百位國內企業家、來自各個方面的朋友歡聚一堂,暢談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與會者紛紛表示這樣的論壇,對於推動國內企業的發展、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起著非常積極的指導作用。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也將一如既往為我國企業的國際化、培育民族品牌、貢獻自己的力量。

⑥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分析

找這本書看看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戰略目錄
內容提要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作者:石建勛,孫小琰
ISBN:10位〔7111229924〕 13位〔9787111229926〕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48.00 元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本書在借鑒和綜合國內外有關跨國經營戰略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總結作者近年來有關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戰略與案例的基礎上,將理論研究與案例分析緊密結合,總結歸納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跨國經營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理論與現實問題。通過案例講理論,提出了不同類型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選擇和具體的操作方案,便於聯系實際學習和企業借鑒,具有較強的知識性、針對性和應用性。本書內容新穎,涉及面廣,信息量大,不僅適合在校大學生、研究生等各類在校生學習使用,也非常適合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廣大管理工作者、政府機關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本書把握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的新趨勢,結合中國企業跨國發展的最新實踐,研究了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戰略的理論,例舉了大量案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戰略困境與對策;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成長戰略選擇;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並購整合戰略; 海爾集團跨國經營發展的三個階段; 上汽集團為什麼要購買英國羅孚汽車; 聯想集團公司的「產品——市場型」跨國經營成長戰略; 中石油的「資源——生產型」跨國經營成長戰略; 中興通訊的國際市場進入戰略; 中國企業應訴美國蘋果汁反傾銷勝訴經驗; 浙江萬向的美國並購攻略; 中海油服在海外成功上市實現資本的國際化; 上汽集團並購韓國雙龍的後續整合經驗。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石建勛: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東南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此前曾長期擔任大型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以及一些企業的管理和投資顧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曾發表經濟與管理論文四十多篇,出版《中國企業家的股權革命》、《美國怎麼了——美國公司丑聞全景透視》、《戰略規劃中國跨國公司》、《突出重圍——中國企業跨國發展戰略與案例》、《中國企業國際資本融資》等專著七部。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向:世界經濟與公司戰略、投融資理論與實踐、企業理論與企業管理、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創業管理等。
[編輯本段]目錄
前言
編輯手記
第一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環境分析及戰略意義
第一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環境分析
第二節全球化為中國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第三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意義
復習思考題
案例格蘭仕:「中國製造」比較優勢的發揮
案例康佳集團的開放型漸進式跨國經營戰略
第二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一般理論綜述與實踐總結
第一節企業跨國經營的一般理論綜述
第二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歷史和現狀分析
第三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優劣勢分析及發展前景
復習思考題
案例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世界最大的船東之
案例海爾集團跨國經營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三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總體戰略規劃
第一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選擇
第二節中國企業治理的國際化差異與對策
第三節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與戰略選擇
復習思考題一
案例海爾集團國際化的秘訣:海外成功本土化
案例上汽集團買回羅孚:啟動海外研發機構
第四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成長戰略選擇
第一節產品——市場型成長戰略
第二節資源——生產型成長戰略
第三節一體化成長戰略
第四節戰略優勢的識別與強化
復習思考題
案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資源——生產型」跨國經營成長戰略
案例聯想集團公司的「產品——市場型」跨國經營成長戰略
第五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區域布局戰略
第一節影響經營地點選擇的因素分析與評價方法
第二節目標國家的篩選與評估
第三節進入方式及其定性選擇分析
復習思考題
案例中興通訊的國際市場進入戰略
案例上海服裝集團公司的海外投資戰略
第六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出口及品牌營銷戰略
第一節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市場拓展戰略
第二節出口戰略制定與實施
第三節中國企業國際品牌戰略的實施與管理
第四節中國企業的反傾銷戰略實施與管理
復習思考題
案例華為的成功海外戰略:一個國際化品牌的成長故事
案例中國企業應訴美國蘋果汁反傾銷勝訴紀實
第七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投資合作戰略
第一節資本的國際化戰略
第二節對外投資合作戰略
第三節海外生產戰略與管理
復習思考題
案例金城集團的跨國經營與投資企業管理
案例中海油服在香港成功上市實現資本的國際化
第八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授權經營戰略
第一節授權經營的戰略意義
第二節授權經營的戰略選擇
第三節對外授權協議與管理
復習思考題
參考資料海外主要特許經營市場發展現狀
案例肯德基特許經營的中國戰略
第九章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並購整合戰略
第一節跨國並購的理論與近年來全球跨國並購的特點
第二節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現狀
第三節中國企業跨國並購面臨的戰略困境與戰略選擇
復習思考題
案例上汽集團並購韓國雙龍的後續整合
案例浙江萬向的美國並購攻略
第十章完善中國企業跨國發展政策法律體系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鼓勵和規范企業跨國經營的政策演變過程
第二節現行境外投資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完善「走出去」政策法律體系的對策建議與方案
復習思考題
參考資料美國、韓國、新加坡促進企業對外投資政策及啟示
案例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與企業再造
參考文獻

⑦ 想寫關於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畢業論文,但是不知道選什麼具體的題目

你可以題目,跨國合並以後有沒有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通過中報公布日的事件研究來做,比較合並以後和合並以前。
最好有很多跨國合並。
這樣就是一篇比較好的文章,只要你有數據

閱讀全文

與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融資策略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商國際金融期貨 瀏覽:61
信和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54
綠豆公司股票 瀏覽:706
股票期貨書籍打包下載 瀏覽:439
深圳揚天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58
保險公司在金融業的地位 瀏覽:880
外匯委託追討資金靠譜不 瀏覽:928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
信用卡免息杠桿 瀏覽:585
高不成低不就打一個金融機構簡稱 瀏覽:626
恆豐銀行必成理財 瀏覽:429
公司金融羅斯第九版目錄 瀏覽:639
華斯交易市場 瀏覽:549
貿易戰匯率會漲到多少 瀏覽:153
非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主管部門批准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