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都有那些
一、入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收入 2.接受捐贈收入 3.不符合稅收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 4.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 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 6.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投資損益 7.特殊重組 8.一般重組 9.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10.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 11.境外應稅所得 12.不允許扣除的境外投資損失 13.不征稅收入 14.免稅收入 15.減計收入 16.減、免稅項目所得 1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8.其他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成本 2.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福利費支出 4.職工教育經費支出 5.工會經費支出 6.業務招待費支出 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8.捐贈支出 9.利息支出 10.住房公積金 11.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12.稅收滯納金 13.贊助支出 14.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 15.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 16.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 17.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 18.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 19.加計扣除 20.其他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1.財產損失 2.固定資產折舊 3.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 4.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5.無形資產攤銷 6.投資轉讓、處置所得 7.油氣勘探投資 8.油氣開發投資 9.其他
2. 企業所得稅零負申報的情況說明中納稅調整因素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零負申報的情況說明中納稅調整因素的填寫方法,與不是0申報的一樣,都是照實依法填寫的。
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中的「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寫方法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第1行「一、收入類調整項目」:根據第2行至第11行進行填報。
2.第2行「(一)視同銷售收入」:填報會計處理不確認為銷售收入,稅法規定確認應稅收入的收入。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行第1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10第1行第2列金額。
3.第3行「(二)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根據《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4列金額;表A105020第14行第6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第4行「(三)投資收益」:根據《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3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1+8列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2+9列的金額;表A105030第10行第11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5.第5行「(四)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採取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6.第6行「(五)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金額與會計核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
7.第7行「(六)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類項目,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第1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0,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8.第8行「(七)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計入收入總額但屬於稅法規定不征稅的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取得財政性資金且已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應計入應稅收入額的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符合稅法規定不征稅收入條件並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且已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9.第9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根據《專項用途政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4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4列金額。
10.第10行「(八)銷售折扣、折讓和退回」:填報不符合稅法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應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和發生的銷售退回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金額。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銷售折扣和折讓金額及銷貨退回的追溯處理的凈調整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根據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折扣和折讓的金額及銷貨退回業務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第1列減第2列,若余額≥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余額<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第4列僅為銷貨退回影響損益的跨期時間性差異。
11.第11行「(九)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收入類項目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的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2.第12行「二、扣除類調整項目」:根據第13行至第29行填報。
13.第13行「(一)視同銷售成本」:填報會計處理不作為銷售核算,稅法規定作為應稅收入的同時,確認的銷售成本金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1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2列金額的絕對值。
14.第14行「(二)職工薪酬」:根據《職工薪酬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5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50第13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50第13行第4列金額;表A105050第13行第5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15.第15行「(三)業務招待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業務招待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金額,即:「本行第1列×60%」與當年銷售(營業收入)×5‰的孰小值;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金額。
16.第16行「(四)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根據《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60)填報,表A105060第12行,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7.第17行「(五)捐贈支出」:根據《捐贈支出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7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2+6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4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7列金額。
18.第18行「(六)利息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向非金融企業借款,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9.第19行「(七)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罰金、罰款和被罰沒財物的損失,不包括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0.第20行「(八)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1.第21行「(九)贊助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公益性捐贈的贊助支出的金額,包括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贊助支出等(不含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在表A105060中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2.第22行「(十)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並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3.第23行「(十一)傭金和手續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傭金和手續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傭金和手續費支出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的金額。
24.第24行「(十二)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符合條件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化支出金額。
25.第25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根據《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1列金額。
26.第26行「(十三)跨期扣除項目」:填報維簡費、安全生產費用、預提費用、預計負債等跨期扣除項目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跨期扣除項目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7.第27行「(十四)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的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8.第28行「(十五)境外所得分攤的共同支出」:第3列「調增金額」,為《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後所得明細表》(A108010)第10行第16+17列的金額。
29.第29行「(十六)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扣除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30.第30行「三、資產類調整項目」:填報資產類調整項目第31至34行的合計數。
31.第31行「(一)資產折舊、攤銷」:根據《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5+6列金額;表A105080第27行第9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2.第32行「(二)資產減值准備金」:填報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理賠費用准備金等不允許稅前扣除的各類資產減值准備金納稅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減值准備金金額(因價值恢復等原因轉回的資產減值准備金應予以沖回);第1列,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33.第33行「(三)資產損失」:根據《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2列金額;表A105090第14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4.第34行「(四)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資產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
35.第35行「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填報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第36行至第40行的合計數。
36.第36行「(一)企業重組」:根據《企業重組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0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1+4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2+5列金額;表A105100第14行第7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7.第37行「(二)政策性搬遷」:根據《政策性搬遷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10)填報。表A105110第24行,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8.第38行「(三)特殊行業准備金」:根據《特殊行業准備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2列金額;表A105120第30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9.第39行「(四)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計算的納稅調整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21行第1列金額;表A105010第21行第2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0.第40行「(五)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特殊事項金額。
(五)特殊納稅調整所得項目
41.第41行「五、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特別納稅調整規定自行調增的當年應稅所得;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依據雙邊預約定價安排或者轉讓定價相應調整磋商結果的通知,需要調減的當年應稅所得。
(六)其他
42.第42行「六、其他」:其他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存在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項目金額。
43.第43行「合計」:填報第1+12+30+35+41+42行的金額。
3. 年度申報企業所得稅中的「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寫急急急
第1行「一、工資薪金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金額;第4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第5列「納稅調整金額」為第1-4列的余額。
第3行「二、職工福利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福利費的金額;第2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14%);
第4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4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14%的孰小值填報;第5列「納稅調整金額」為第1-4列的余額。
本表為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企業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稅法)、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計算填報納稅人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和附列資料等有關項目。
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
(3)未實現融資收益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1)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才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經核准延期辦理所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4. 麻煩問一下匯算清繳的納稅調整怎麼填
每年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注意有可能進行調整的項目包括以下部分(不一定非常全):
三項經費的計提(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費附加)
營業外支出(捐贈、罰金、罰息)
業外招待費、廣告費
稅金(增值稅不允許稅前扣除,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不允許稅前扣除)
白條做帳部分,需要自行挑出來。
固定資產折舊(不符合稅法部分,如加速折舊或者計提比例高出稅法規定)
無形資產攤銷、低值易耗品攤銷(這兩項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吧)
收到的補貼款,有的不需要納稅的,做調減,要的需要納稅的做調增。
調整沒有具體公式。只按照稅法規定的比例進行計算就行了,超出部分進行調整,沒有超出的,據實扣除。
比如三項經費,分別是依據發放工資的14%、2%、2.5%部分計算,超出了,做納稅調增。
營業外支出,捐贈是會計利潤的12%,按照會計利潤乘以12%計算,超出部分做納稅調增,沒有的,據實扣除。這裡面注意。有的是全額扣除的,不需要做納稅調整的,比如向四川汶川地震捐款,不計算比例,全額扣除,項目需要你在稅法的涉稅文件中找具體答案吧,我一時給你寫不全。涉及行政的罰款部分全部剔除,不能稅前扣除。
業務招待費,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0.5%與實際發生的60%,二者從低。
等等,沒有具體公式,得一項一項進行計算比較。
三項經費就是指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為了培養本企業職工學習,提高知識量或者是本企業技術操作等項而設置的一項費用。不是指地稅局徵收的教育費附加款。
5. 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中,沒有需要調整的項目就只填寫載賬金額和稅收金額嗎 還是什麼都不填
一、在納稅調整明細項目明細表中,如果沒有調整的項目也要填寫賬載金額和稅收金額。
二、A10500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填報說明:
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本表納稅調整項目按照「收入類調整項目」、「扣除類調整項目」、「資產類調整項目」、「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其他」六大項分類填報匯總,並計算出納稅「調增金額」和「調減金額」的合計數。
數據欄分別設置「賬載金額」、「稅收金額」、「調增金額」、「調減金額」四個欄次。「賬載金額」是指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項目金額。「稅收金額」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項目金額。
「收入類調整項目」:「稅收金額」減「賬載金額」後余額為正數的,填報在「調增金額」,余額為負數的,將絕對值填報在「調減金額」。
「扣除類調整項目」、「資產類調整項目」:「賬載金額」減「稅收金額」後余額為正數的,填報在「調增金額」,余額為負數的,將其絕對值填報在「調減金額」。
「特殊事項調整項目」、「其他」分別填報稅法規定項目的「調增金額」、「調減金額」。
「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填報經特別納稅調整後的「調增金額」。
對需填報下級明細表的納稅調整項目,其「賬載金額」、「稅收金額」 「調增金額」,「調減金額」根據相應附表進行計算填報。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第1行「一、收入類調整項目」:根據第2行至第11行進行填報。
2.第2行「(一)視同銷售收入」:填報會計處理不確認為銷售收入,稅法規定確認應稅收入的收入。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行第1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10第1行第2列金額。
3.第3行「(二)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根據《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4列金額;表A105020第14行第6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第4行「(三)投資收益」:根據《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3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1+8列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2+9列的金額;表A105030第10行第11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5.第5行「(四)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 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採取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6.第6行「(五)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金額與會計核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
7.第7行「(六)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類項目,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第1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0,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8.第8行「(七)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計入收入總額但屬於稅法規定不征稅的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第3列「調增金額」 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取得財政性資金且已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應計入應稅收入額的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 填報符合稅法規定不征稅收入條件並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且已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9.第9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根據《專項用途政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4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4列金額。
10. 第10行「(八)銷售折扣、折讓和退回」:填報不符合稅法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應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和發生的銷售退回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金額。第1列 「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銷售折扣和折讓金額及銷貨退回的追溯處理的凈調整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根據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折扣和折讓的金額及銷貨退回業務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第1列減第2列,若余額≥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余額<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第4列僅為銷貨退回影響損益的跨期時間性差異。
11.第11行「(九)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收入類項目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的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2.第12行「二、扣除類調整項目」:根據第13行至第29行填報。
13.第13行「(一)視同銷售成本」: 填報會計處理不作為銷售核算,稅法規定作為應稅收入的同時,確認的銷售成本金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1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2列金額的絕對值。
14.第14行「(二)職工薪酬」:根據《職工薪酬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5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50第13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 為表A105050第13行第4列金額;表A105050第13行第5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15.第15行「(三)業務招待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業務招待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 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金額,即:「本行第1列×60%」與當年銷售(營業收入)×5‰的孰小值;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金額。
16. 第16行「(四)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根據《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60)填報,表A105060第12行,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7.第17行「(五)捐贈支出」:根據《捐贈支出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7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2+6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4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7列金額。
18.第18行「(六)利息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向非金融企業借款,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9.第19行「(七)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罰金、罰款和被罰沒財物的損失,不包括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0.第20行「(八)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1.第21行「(九)贊助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公益性捐贈的贊助支出的金額,包括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贊助支出等(不含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在表A105060中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2.第22行「(十)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並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3.第23行「(十一)傭金和手續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傭金和手續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傭金和手續費支出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的金額。
24.第24行「(十二)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符合條件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化支出金額。
25.第25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根據《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1列金額。
26.第26行「(十三)跨期扣除項目」:填報維簡費、安全生產費用、預提費用、預計負債等跨期扣除項目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跨期扣除項目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7.第27行「(十四)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的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8.第28行「(十五)境外所得分攤的共同支出」:第3列「調增金額」,為《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後所得明細表》(A108010)第10行第16+17列的金額。
29.第29行「(十六)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扣除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30.第30行「三、資產類調整項目」:填報資產類調整項目第31至34行的合計數。
31.第31行「(一)資產折舊、攤銷」:根據《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5+6列金額;表A105080第27行第9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2.第32行「(二)資產減值准備金」:填報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理賠費用准備金等不允許稅前扣除的各類資產減值准備金納稅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減值准備金金額(因價值恢復等原因轉回的資產減值准備金應予以沖回);第1列,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33.第33行「(三)資產損失」:根據《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2列金額;表A105090第14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4.第34行「(四)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資產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
35. 第35行「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填報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第36行至第40行的合計數。
36.第36行「(一)企業重組」:根據《企業重組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0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1+4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2+5列金額;表A105100第14行第7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7.第37行「(二)政策性搬遷」:根據《政策性搬遷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10)填報。表A105110第24行,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8.第38行「(三)特殊行業准備金」:根據《特殊行業准備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2列金額;表A105120第30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9.第39行「(四)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計算的納稅調整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21行第1列金額;表A105010第21行第2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0.第40行「(五)其他」: 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特殊事項金額。
(五)特殊納稅調整所得項目
41.第41行「五、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特別納稅調整規定自行調增的當年應稅所得;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依據雙邊預約定價安排或者轉讓定價相應調整磋商結果的通知,需要調減的當年應稅所得。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稅屋
6. 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的各個具體項目是什麼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收入2.接受捐贈收入3.不符合稅收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4.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6.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投資損益7.特殊重組8.一般重組9.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10.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11.境外應稅所得12.不允許扣除的境外投資損失13.不征稅收入14.免稅收入15.減計收入16.減、免稅項目所得1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18.其他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成本2.工資薪金支出3.職工福利費支出4.職工教育經費支出5.工會經費支出6.業務招待費支出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8.捐贈支出9.利息支出10.住房公積金11.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12.稅收滯納金13.贊助支出14.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15.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16.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17.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18.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19.加計扣除20.其他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1.財產損失2.固定資產折舊3.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4.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5.無形資產攤銷6.投資轉讓、處置所得 7.油氣勘探投資 8.油氣開發投資9.其他
7.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數,如何理解這個公式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入,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
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應納稅所得額的正確計算,同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稅收負擔。
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與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所得額(會計利潤)往往不一致。當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有關稅收法規不一致時,應當依照國家稅收法規的規定計算繳納所得稅 。
(7)未實現融資收益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直接法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2、間接法
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或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後,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予以調整的金額;二是企業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稅收金額。
8. 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的項目有哪些
一、工資薪金的納稅調整9. 所得稅納稅調整是不是對利潤總額進行調增調減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收入2.接受捐贈收入3.不符合稅收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4.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6.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投資損益7.特殊重組8.一般重組9.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10.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11.境外應稅所得12.不允許扣除的境外投資損失13.不征稅收入14.免稅收入15.減計收入16.減、免稅項目所得1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18.其他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成本2.工資薪金支出3.職工福利費支出4.職工教育經費支出5.工會經費支出6.業務招待費支出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8.捐贈支出9.利息支出10.住房公積金11.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12.稅收滯納金13.贊助支出14.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15.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16.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17.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18.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19.加計扣除20.其他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1.財產損失2.固定資產折舊3.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4.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5.無形資產攤銷6.投資轉讓、處置所得
7.油氣勘探投資
8.油氣開發投資9.其他